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6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有84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3.2%,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抗菌药物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北京一所老年病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年期间住院病房收治的124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37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045,不同性 、年龄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男性高于妇性,随着年龃牟增长,医院感染和发病率增高,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5.99%)、上呼吸道(22.95%)、泌尿道(17.63%)和胃肠道(10.39%),其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5.78%)、铜绿假单胞菌(13.15%)、肠球菌(11.84%)、医院感染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6.03%,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3.685,真菌占15.78%,医院感染致死率为14.295。结论:A杂与性别、年`产室和侵袭性操作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RICU收治的695例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5例患者中,19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7.6%,108例患者≥60岁,占56.25%,7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晚期,占36.46%,43例患者为呼吸衰竭,占22.40%;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分别占51.04%、20.31%及13.54%;分离病原菌的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酵母样真菌,分别占26.56%、11.98%及10.42%.结论 R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相关;尽早加强RICU管理、积极控制病情、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和相关因素,以便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住院时间>48h的18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3例,27例次,感染发生率12.17%,例次发生率14.29%,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59.2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18.52%,胃肠道感染占7.41%;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等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的实际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查看病历相结合,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44 273例,实查43 646例,实查率98.58%,发生医院感染1494例,现患率3.42%,175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02%;感染率最高科室为综合ICU;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49.5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50%.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了解湖北省医院感染现状,同时为制定全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及目标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200例,问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尤其是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对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0例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59例,发生率为13.25%;感染172例次,其中感染1次116例,感染2次25例,感染3次2例;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约为13.25%,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率最高,达21.13%,其次是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感染率为17.97%,其余依次为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8.72%,其次是血液型感染占15.70%;年龄、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化疗药物以及是否进行侵入性治疗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有关,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使用化疗药物及进行侵入性治疗者感染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89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5.62%;以肺部感染(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居首位,为30例,占60.00%,其次为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占20.00%、12.00%;高龄、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季节、创伤性诊疗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抑酸剂及激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P<0.05),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护理干预的策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上述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5月-2011年4月1017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17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5例,感染率为14.3%,感染17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7.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见占51.4%,其次为泌尿道、消化道;年龄、住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史、吸烟及侵入性操作等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合并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未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影响医院感染因素差异.结果 4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17.39%,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10个变量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大、实施侵入性操作、APACHEⅡ评分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其OR值分别为3.29、3.04、2.94、2.4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改善老年患者的自身状况、加强危重患者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 027例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患者真菌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24%;以下呼吸道和口腔感染最常见,分别占67.2%和21.1%;感染菌株主要是念珠菌属占96.7%;高龄、昏迷、广谱抗生素应用及时间、长住院日、糖尿病、吞咽困难、低蛋白血症等与真菌性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结论念珠菌属是真菌性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要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真菌性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要求,调查二级医院2010年10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采用频数、率和构成比描述调查结果.结果 应调查患者321例,实际调查321例,实查率10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4%,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41.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0%,其中预防性使用占67.9%;治疗前病原菌送检6例,送检率为9.2%.结论 基层医院比综合性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低、标本送检率低;下呼吸道感染的控制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分析风湿性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学特点,探讨原发病、患者年龄、治疗药物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302例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9.27%(28/302),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占57.90%。共检出病原菌39株,革兰阴性杆菌21株(53.85%),革兰阳性球菌12株(30.77%),常见菌种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原发病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住院时间超过30 d等因素可明显增加医院感染机会。结论风湿性疾病易并发医院感染,对多脏器损害危重患者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更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40例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840例患者中6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28例,占43.8%,其次为泌尿道21例,占32.8%;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送检率为75.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需预防与控制高危因素降低感染率,并针对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1999年6月1日~2004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9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原体及感染部位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医院感染率为41.05 %,感染例次率55.79%,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27.37 %,其次为泌尿系,占6.32 %;基础疾病、激素的应用、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住院时间等,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多发生于住院约2周. 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According to data in the literature, the number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ICU is far higher than in non-ICU patients. As a result of improving lifesaving technologies,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creases in ICUs. Utiliz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is recommend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follow up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ims: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to assess the epidemiolog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an ICU. METHODS: Kenézy Hospital is a country hospital with 1637 beds and a 16-bed central ICU. During the investigated period (01. 04. 2004-31. 03. 2006) 1490 patients, with a total 8058 ICU days, were hospitalised in the mixed medical-surgical ICU. The commonest primary diagnosis were respiratory failure, multiple trauma and head injury. Surveillance was performed by a trained infection control nurse and was supervised by an infection control physician and infectious disease physician. CDC definitions were used to define nosocomial infections. RESULTS: A total of 194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134 patients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overall incidence and incidence densit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were 13.0 per 100 patients and 24.0 per 1000 patient-day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44.3%) were the most frequ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followed by urinary tract (21.1%) an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20.1%). CONCLUSIONS: Nosocomial surveillance is useful in detecting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ICU.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physicians and infection control nurses is needed. Patient-to-nurse ratio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this must be kept in mind when planning rationalization of the number of nursing staff.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993年1月~2001年8月间,收住的19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 结果 192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56例,感染发生率为28.6%;感染部位依次为腹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血液系统;再出血发生率医院感染组为48.2%,无医院感染组为19.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医院感染组死亡率为26.8%,无医院感染组为16.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医院感染组接受侵入性技术的占67.9%,无医院感染组接受侵入性技术占2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医院感染影响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再出血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儿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儿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方法对医院近3年住院患者60 618例采取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 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 397例,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3.95%;感染例次2 487例,平均感染例次率4.10%;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胃肠道;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结论开展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明确儿科患者的感染因素可降低儿童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心胸外科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院的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原体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为10.00%;营养状况、大剂量激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或切开)、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住院天数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积极重视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感染率12.7%,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尿路感染其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术前住院≥2周、心功能Ⅲ~Ⅳ级、肾功能不全,肌酐≥221μmol/L;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常有多种相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方法 对恶性肿瘤发生院内感染的3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日长、老年人和晚期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比例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其耐药情况不容乐观.结论 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监测有无院内感染的发生,注意其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