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微量白蛋白(mALB)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大小将126例老年DN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和m ALB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同时选取63例无DN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对照组,并选取63例无糖尿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4组血清HbA1c、CRP及mALB水平,并分析老年DN患者HbA1c、CRP及mALB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蛋白尿组、mALB组、糖尿病对照组血清HbA1c、CR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mALB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蛋白尿组、mALB组HbA1c、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临床蛋白尿组HbA1c、CRP及mALB均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N患者血清mALB与UAER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HbA1c、CRP与UAER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及炎症反应参与了DN患者肾微血管的病变过程,血清HbA1c、CRP及mALB与DN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DN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该院11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n=54,有微血管病变)、B组(n=60,无微血管病变)。随机选取同期5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A组、B组分别在确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组体检时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并分析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结果A组HbA1c水平、HbA1c阳性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明显HbA1c异常升高现象,且HbA1c阳性率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健康人,HbA1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正相关,临床可经检测HbA1c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构成比及相关因素。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2003年~2010年于卫生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876例,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糖尿病肾病(非DN)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DR)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非DPN)组,计算DN、DR、DPN构成比,比较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R、DN、DPN的相关因素。结果 (1)DN构成比为34.5%,DR构成比为42.4%,DPN构成比为82.3%。(2)DN与非DN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尿酸(U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DR与非DR两组间仅糖尿病病程、SBP、空腹C肽(FCP)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DPN与非DPN两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TC、LDL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N与SBP、HbA1c、FBS、HDL、UA、糖尿病病程有关(OR值分别为1.022、1.098、1.075、0.501、1.004,1.048,P<0.05或P<0.01);DR与SBP、HbA1c、糖尿病病程有关(OR值分别为1.017、1.102、1.097,P<0.05或P<0.01);DPN与HbA1c、LDL、糖尿病病程、年龄有关(OR值分别为1.226、1.370、1.041、1.058,P<0.05或P<0.01)。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N、DR、DPN均与糖尿病病程和HbA1c有关,控制血糖对防治微血管病变意义重大,综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酸可以更好的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爱帕琳肽(Apelin)-1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164例,根据造影结果及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53例)、冠心病组(6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6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通过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及冠心病组血清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HbA1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Apelin-1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Apelin-13水平显著降低(P<0.05),Gensini评分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835、-0.695,均P<0.001)。冠心病组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712,P<0.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可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8月就诊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并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65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n=156)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n=10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为进一步分析将DR组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两个亚组:HbA1c<10%组;HbA1c≥10%组;比较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NDR组比较,DR组HbA1c水平显著升高[(8.83±1.98)%vs(9.3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OR=1.174,95%CI:1.111~1.124;OR=1.234,95%CI:1.021~1.492,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HbA1c≥10%组(n=35)增殖期(PDR)者较HbA1c<10%组(n=74)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的sICAM 1和sE selectin以及甘油三酯 (TG)水平。结果  ( 1) 2型糖尿病组血清sICAM 1和sE 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有大血管病变组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P值均 <0 .0 5 ) ;( 2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 1和sE selectin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9985 ,P <0 .0 1) ;( 3 )血清sICAM 1水平和TG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415 ,P <0 .0 5 )。结论 血清sICAM 1和sE selectin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 ,并可作为糖尿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 1升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评估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和B组(无微血管病变),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等指标,并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1)A组的Hb A1c、FPG及OGTT 2hPG均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B组的三项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2)A组的FINS、2h INS均显著低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HOMA-IR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FINS、2hINS低于对照组,而HOMA-IR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Hb A1c明显高于未出现微血管病变者,临床可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2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和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收集两组一般情况、相关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TG、LDL-C、高血压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HbA1c、TG、LDL-C、高血压病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TG、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OR=1.063,95%CI 1.030~1.096,P=0.000),HbA1c(OR=1.086,95%CI 1.037~1.124,P=0.013),TG(OR=1.152,95%CI 1.046~1.267,P=0.005),LDL-C(OR=1.218,95%CI 1.024~1.610,P=0.028)风险增加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TG、LDL-C为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预测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长激素在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在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例健康对照者、30例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者和37例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GH及胰岛素(Ins)、血糖(BS)、HbA1c、TG、LDL、HDL、Lp(a)的水平。结果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空腹生长激素(FG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的FGH与正常对照组的FGH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餐后2h的生长激素(PGH)在三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FGH与HbA1c、空腹血糖(FBG)呈正相关(r=0.546,P<0.01;r=0.437,P<0.01),与UAER呈正相关(r=0.486,P<0.01);与LDL、Lp(a)呈正相关(r=0.379,P<0.05;r=0.430,P<0.01);FGH与病程无相关(r=0.22,P>0.05),与FINS无相关(r=-0.029,P>0.05)。结论GH水平的增高,加重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取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1例)及正常对照者(30名)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并测定各组的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水平,分析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APN水平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1);血清AP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HbA1c呈独立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独立正相关。结论血清AP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降低,合并脑梗死患者降低更明显,提示血清APN水平降低可能是发生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病变积分(MDN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容积、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尿蛋白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χ2=4.201,P<0.05);两组治疗后NCV、MDNS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CV、MDNS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容积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TG、TC的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T2DM患者及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GH-IGF轴的变化及与脂质代谢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变化,并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大血管病危险因素糖、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检测3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9例伴大血管病变,16例不伴大血管病变)的血清生长激素(GH),IGFⅠ,IGFBP1,IGFBP3,并与18名健康的老年人作对照。同时还进行了IGFⅠ、IGFBP1、IGFBP3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1)老年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的IGFⅠ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不伴大血管病变患者(P<0.05),而血清GH、IGFBP1的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和不伴大血管病变的患者(P>0.05),TGFBP3的水平3组之间无差异(P>0.05);(2)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GFⅠ的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HbA1c呈负相关关系,而IGFBP1与TG、HbA1c呈正相关关系,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CHIGF轴的紊乱,且此紊乱与脂质代谢的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变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泉州市泉港区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非视网膜病变组48例、视网膜病变组44例;根据视力损伤严重程度将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5例。所有患者入院次日检测空腹血糖和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组间FPG、HbA1c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FPG、HbA1c水平变化与患者视力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视网膜病变组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组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36、0.531,P均<0.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FPG与HbA1c水平与...  相似文献   

14.
傅绪栋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396-339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内脂素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病变组28例,IMT增厚组41例,斑块组39例,测定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内脂素、SAA水平。结果①斑块组患者FBG、HbA1c、TC、TG、LDL-C、内脂素、SAA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和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MT增厚组患者内脂素、SAA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组(P<0.05)。③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值与FBG、HbA1c、LDL-C、内脂素、SAA呈正相关(P<0.05)。结论内脂素、SAA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早期已有升高,内脂素、SAA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检测内脂素、SAA对于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硬化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血小板及糖化血红蛋白多参数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确诊的50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组,50例T2DM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LT、PDW、MPV、PCT和HbA1c值,分析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较危险因素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PLT、PDW、MPV、PCT和HbA1c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和HbA1c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PDW+HbA1c联合检测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项PDW、Hb A1c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W、HbA1c联合检测对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2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观察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并与40例2型糖尿病不伴神经病变患者(对照组)比较,对抵抗素水平与其他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病变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PG、HbA1c、TG、FINS、SBP、DBP、Homa-IR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存在相关性,其可能在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33例,无血管病变的32例。非糖尿病健康人30例,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B组)测定FPG、HbA1c、TC、LDL-C指标,较对照组(C组)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伴有血管病变组(A组)FPG、HbA1c、TC、LDL-C、Apo-B指标,较对照组(C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无血管病变组(B组)比较FPG、HbA1c、LDL-C、TC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122例T2DM患者依微血管并发症分为有糖尿病肾病(DN)、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有DN及DR、无DN和DR4组,并进行Lp(a)、HbA1c、TC、TG、HDL—ch、LDL—ch测定。结果T2DM有DN组Lp(a)、TC、TG、HbA1c、LDL—ch值均显著高于无DN和DR组,T2DM有DR组Lp(a)、TC、TG、HbA1c、LDL—ch值均显著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2型糖尿病有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组Lp(a)、TC、TG、HbA1c、LDL—ch值均显著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高浓度的Lp(a)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结论T2DM患者血清Lp(a)升高可能是微血管病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T2DM血管病变患者(A组,19例)、T2DM患者(B组,18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6例)患者血清PECAM-1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检测血糖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比较.结果 A组、B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C组(均P<0.01),A组血清PECAM-1、血糖水平均高于B组.A组中血清PECAM-1与HbAlc呈正相关(r=0.686,P=0.001).B组中PECAM-1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r=0.580,0.59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PECAM-1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促发因素之一,PECAM-1水平监测可预测患者血管病变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F-1、BNP、HbA1c水平的影响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及血清MDA、SOD、TA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BNP、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TA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降低血清IGF-1、BNP、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