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有大量气运加临、生克乘侮导致灾眚发生的论述,因此通过自然灾害发生的研究应能对运气格局的科学性有所帮助。因此,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所提供的数据,对奇寒、酷暑、暴雨久雨、大旱、风灾等六种特征明显的古代自然灾害所对应的干支分布做统计学处理,并以之与运气干支所代表的气候因素相比较,以观察运气格局的科学性。通过分析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干支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即某种自然灾害好发于某个或某几个干支,不好发生于某个或某几个干支。这种现象表明,天干地支似与气象因素风、寒、暑、湿等有某种内在联系,从而启示人们:运气学说中的“天干化运”、“地支化气”并非凭空编排,很可能是对更为古老、更为久远的自然灾害记录的总结分析中得出来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清代四部温病学著作雷丰的《时病论》、陈耕道的《疫痧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王士雄的《霍乱论》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整理统计及分析,总结了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研究认为四部著作中选方数量、用药味数、用药频率等方面虽略有差异,但其防治温疫的医学思想具有共同的特点,即立足祛邪、重视扶正、气运变化与温疫发生相关。研究结果能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温疫类传染病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4,(3):223-224,248
《黄帝内经》中关于疫疠的理论对于防治温疫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素问·本病论》《素问·刺法论》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重要理论观点、基本内容及其在疫疠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显示,某些年份所致的异常气候是导致疫疠的重要外在因素,人体五脏之气不足、精气与神气失守是致病的根本。这种既重视外在气候因素,又重视人体正气在疫疠发生发展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思想,对于防治温疫及外感流行性疾病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伤寒温疫条辨》(下称《条辨》)治疫15方为杨栗山创制,但据笔者考证,升降散等方主要是从陈良佑《二分析义》中辑录而非杨氏首订。另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条辨》继承发挥了《温疫论》的杂气学说。但是,该书对杂气学说究竟有哪些发挥或创新?吴、杨二氏辨治温疫的理论到底有何不同?尚无明确的答案。本人认为,杨栗山通过大量的治疫实践,基于  相似文献   

5.
《温疫论》全书共2卷,论述了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辨证以及与伤寒的区别。通过就《温疫论》中吴有性运用大黄之方法,浅谈其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史年表》(以下简称《年表》),郭蔼春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该书是一部简明实用的工具书,给中医药工作者带来了不少方便,然其中某些著作年代不够正确,现提出与编者和读者共同讨论。1.《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著。《年表》作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成书,未知  相似文献   

7.
按照比较通行的说法,龙,只是古代传就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并非实有其物,然而史料中有关“真龙现世”的记载却并不鲜见。仅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未正海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列出的此类记载就有70处之多,现择录部分记载,以飨读者。公元前531年(周敬王七年)山西秋,龙见于绛郊。光绪《山西通志》卷162公元前523年(鲁昭公十九年)河南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春秋·昭公十九年》公元前193年(汉惠帝二年)山东正月癸酉旦,有两龙见于兰陵延东里温陵井中,至乙亥夜去。《汉书·五行志》164年(…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论述“发黄”者凡十八条,后世医家称之为“伤寒发黄”。阐明伤寒发黄之病因病机及治法用药,对探索黄疸之治疗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现就《伤寒论》有关条文及个人临床体会,讨论如下: 病因与病机一、疫毒侵袭,为其主因《后汉书·五行志》载:“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魏文帝与吴质书曰:“昔年疾疫,亲故多患其灾。”曹植《说疫气》亦载:“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履族而丧。刀何疫为患?伤寒也!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明确指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王叔和在《伤寒例》中云:“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肆虐,《素问遗篇》三年化疫理论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辨析三年化疫的具体内涵有助于进一步彰显其学术价值.通过对《素问遗篇》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三年化疫以"刚柔失守"为前提,以"四时不节,即生大疫"为核心原则;三年化疫中的"三年"当指刚柔失守后的"三年之中",而不是限于刚柔失守的"三年之后";...  相似文献   

10.
温疫的发生有内在的自然科学背景,五运六气理论以《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认为君火、相火的变化与温疫发生有密切关系,即客气中的君相二火影响疫病的发生,主气中的君相二火影响疫病发生的程度。君相二火司天、在泉,与岁火之岁相合,或不能正常迁正、退位,易引发温疫。  相似文献   

11.
《松峰说疫》温疫观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疫,是外感病中区别于伤寒和一般温疫病的一类疫病,温疫理论的形成,亦源于《内经》、《难经》。《素问·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疫”,即指出了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古代医家对温疫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我国医学史上记载了数百次大的温疫流行,历代医书上也有大量辟瘟、治瘟方,说明古代医者曾努力  相似文献   

12.
疫病是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爆发性特点的一类疾病,常见发热主症,起病较急,传变较快,危害较大,病证表现相似。《说文解字》释:疫,民皆病也。《大戴礼记·盛德》王聘珍解诂:疫,病流行也。《汉书·刑法志》颜师古注:疫,疠病也。还有  相似文献   

13.
《松峰说疫》是清代刘奎的一部较为全面论述疫病的中医温病著作,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疫病预防思想。通过系统挖掘与整理其中相关内容,从疫病预防的理论认识、治则治法与具体方药等方面,以全面阐述《松峰说疫》疫病预防思想体系,可为当前防治疫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脾胃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认为《脾胃论》实由当时的汴京大疫催生而成,其中从内伤出发、重视扶正思想对防治疫病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脾胃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等,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虚弱、阴火刑肺密切相关,补脾胃、泻阴火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5.
1中医对“瘟疫”的认识瘟疫在古代文献中称为“疫”,疫指具有流行性的传染病。早在周代的《礼记》“月令”中对疫就已有所记载:“孟春……行秋令,则民病大疫”,指出自然气候的严重反常,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相似文献   

16.
读《伤寒温疫条辨》田淑霄,李士懋(050091)_《伤寒温疫条辨》为清·杨栗山所者。该书在继承《温疫论》学术思想基础上,详辨温疫与伤寒之不同。当然,详细区分温疫与伤寒,因为该书之贡献,然其主要贡献在于阐明了温疫本质为郁热,并从病因病机、脉证方药等各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温疫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温疫提供文献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为研究基础,采用频数统计法综合性的整理分析《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中防治温疫的方药。结果:《温疫论》中44首方剂,单味药用药总频数217次;《伤寒温疫条辨》中正方181首,附方34首,单味药用药总频数1409次。结论:《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在温疫防治理法方药中求同存异,其组方用药上具有扶正固本、苦寒逐秽、中焦护胃、调畅气机的特点,对后世防治温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乃光 《北京中医》2006,25(3):178-180
4 古代疫病防治举要 古代中国是个大疫不断的国家。自《史记》记载的公元前243年秦始皇赢政4年“天下疫”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共有大疫500余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明清疫灾的统计分析,探求疫灾发生与五运六气的关系。方法:通过统计1368—1911年各年疫灾发生的县数,确定各年疫灾范围,从岁运、司天之气、运气同化等多种角度,分析影响疫灾发生范围的运气因素。结果:明清疫灾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时有高峰,辛巳年、戊子年是发生疫灾地域较广的年份,岁运为火运太过之年发生疫灾范围较广,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发生疫灾范围相对较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符年发生疫灾范围较非天符年发生疫灾范围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运六气是疫灾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天符年更易发生疫灾,提示应注意此类特殊年份,关注当年异常气候变化,及时捕捉先兆预警信号,为疫灾的发生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0.
吴沛田 《养生月刊》2005,26(8):686-687
乙型肝炎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来自湿热疫毒的侵袭.但决定其向愈的因素主要是内因。象饮食情志、劳累等内因中.又以精神因素关系最大。正如《内经》所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尽管我们人体很多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预后多与情志相关.如胃溃疡等,但乙肝与人的情志因素、精神因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