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津市医生吸烟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其控烟服务的提供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不同级别医院的10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中国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医生)》,内容包括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情况等。结果医生吸烟率为16.4%,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37.5%,0.4%;吸烟医生的平均吸烟量为12.9支/d,且日均吸烟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非吸烟医生对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医生(P0.05),并且对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控烟和为患者提供戒烟服务的态度也更为积极和认可(P0.05)。结论与全国水平相比,天津市医生吸烟率和平均吸烟量较低,但仍需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医生吸烟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医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两市1107名医生进行调查,描述其吸烟现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市医生吸烟率为16.89%,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3.89%,女性吸烟率为1.38%。影响男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有被动吸烟知识评分、工作年限、家庭禁烟规定以及所在医院的禁烟规定。结论有必要及时更新男医生的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知识,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和开展控烟健康教育,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3.
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被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医务工作者树立不吸烟的健康形象,有利于控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唐山市医务人员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在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资助下,笔者于2009年9—10月,对唐山市5家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成都市710名医生进行吸烟现状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医生总体吸烟率为17.2%,男性医生吸烟率为37.3%;男性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认知均好于吸烟者(F=3.61,P0.01;F=2.98,P0.01),从不吸烟者和曾经吸现在已戒烟者的相关态度均好于吸烟者(F=2.31,P0.01;F=2.29,P0.01);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龄、相关知识得分、相关态度得分和单位禁烟。结论本次调查的医生吸烟率较低,男性吸烟者吸烟相关认知差于不吸烟者,应该根据调查的相关吸烟影响因素制定医院控烟措施,进一步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仍处上升趋势,控制中学生吸烟已刻不容缓。为完成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校预防吸烟项目”,了解我省中学生吸烟现状,制定干预措施,特对我省城乡中学生进行了吸烟行为及有关因素的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整群随机抽取我省市区、县镇中学各两所的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3058名。1,2方法:采取不记名、自填式问卷,由学生本人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调查人员由省健教所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经统一培训。调查内容包括有关吸烟的知、信、行等问题共35项,收回有效答卷3be3份。确定吸烟者标准为:吸过一口烟为尝试者…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医生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生的吸烟行为和烟草控制知识现状,为在医生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台州市及云和县165家医疗机构127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25%的医院有禁烟规定;医生总吸烟率为23.05%,现在吸烟率为19.27%,男性高于女性;8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63.88%,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75.04%;82.55%的医生会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2.25%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22.56%的医生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26.98),外科工作(OR=1.58),10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OR=1.99),对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认识(OR=0.62)。结论医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医生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生吸烟与戒烟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中国医务人员的吸烟及戒烟行为.方法 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行政区划进行多阶段随机抽样,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的形式对医生吸烟及戒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32个项目地区977家医院共调查医生39248人,中国男性医生吸烟率47.3%,现在吸烟率38.7%.女性医生吸烟率1.5%,现在吸烟率1.1%.医生吸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医生平均吸烟支数为10支.在吸烟的医生中,曾经戒过烟的占43.4%.有戒烟打算的是43.2%.不同医院等级、地区、年龄、文化程度、科室及医院禁烟规定的医生,其吸烟和戒烟行为有差别(P<0.05).结论 目前中国医生吸烟率较高,且受医院等级、地区、年龄、文化程度、科室及医院禁烟规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河北省临床医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6-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北省3个城市32家医疗机构的一线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医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9~68岁医生1655人.医生现在吸烟率为13.5%,其中男性为30.2%,女性为0.3%;吸烟者中有80%曾在上班时间吸烟,有27%曾当着病人面吸烟.医生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4.3%,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引发肺癌的危害知晓率最高(92.3%),对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及冠心病的危害知晓率约80%,对引发其他疾病的危害如男性功能障碍、婴儿猝死综合征等知晓率低于60%;约50%的医生错误地认为"低焦油、低尼古丁或带有过滤嘴的烟能降低对身体的危害".90%的医生认为"医生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医生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部禁烟的支持率分别为:学校、医院、公共交通工具、会议室内为94%,工作场所、政府办公大楼为85%,餐厅为67%,酒吧为50%;约55%的医生所在医院有室内全部禁烟的规定,其中执行规定较好的不足40%.80%以上的医生没有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近50%的医生没有关注病人的吸烟情况或经常劝导患者戒烟.结论 河北省临床医生需要降低吸烟率,进一步掌握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强化控烟意识,提高戒烟服务水平,增强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008年中国医院的禁烟政策及其对医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地选择省会城市1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县城)1个,在每个项目点使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发现中国有60.4%的医院制定了全面禁烟的政策,35.8%的医院有部分禁烟的政策,3.8%的医院无任何禁烟政策。但是在有全面禁烟政策的医院只有39.8%医院能够很好实施全面禁烟的政策。在能够实施全面禁烟的医院中,医生的现在吸烟率低于那些不能很好执行禁烟政策的医院,而医生的戒烟率、计划戒烟率、支持全面禁烟政策的比例均高于那些不能很好执行禁烟政策的医院。结论目前能够达到全面禁烟的医院比例依然较低,医院全面禁烟政策的实施能够改变医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营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中小学生中不良饮食行为依然普遍,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此外,有报道指出成年期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往往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良饮食行为[2,3].膳食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而中小学阶段正是个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立的饮食行为对其心智的健康成长以及成年期良好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女性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及影响凶索。方法 用分层羋群抽样方法抽取16~49岁1006名女性,进行一对一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和HIV/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调套。结果女性人群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7.94%,安全套每次使用和经常使用率为44.34%,过去1年中54人(5.37%)有2个及以上性伴侣,女性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户籍和艾滋病知识得分对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史夫月收入、女性年龄对性伴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清学检测均未发现HIV感染,梅椎螺旋体感染率为1.59%。结论女性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具有艾滋病相天危险阂素,应尽早采取有救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追踪数据共10 7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 检验,不良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青少年经常或总是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报告率为21.36%,而经常或总是食用油炸/烧烤食品的报告率为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含糖/碳酸饮料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538,95%CI: 1.258~1.882,P<0.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530,95%CI: 1.308~1.789,P<0.00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237,95%CI: 1.076~1.422,P<0.01)、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189,95%CI: 1.011~1.397,P<0.05)、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1.146,95%CI: 1.016~1.294,P<0.05; 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86,95%CI: 1.562~2.043,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327,95%CI: 1.791~3.024,P<0.001);保护因素包括女性(OR = 0.746,95%CI: 0.672~0.829,P<0.001)、与父母吃晚饭(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0.601,95%CI: 0.412~0.878,P<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0.696,95%CI: 0.495~0.979,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3,95%CI: 0.641~0.956,P<0.05;比较好/很好:OR = 0.652,95%CI: 0.539~0.790,P<0.001)。青少年油炸/烧烤食品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 = 1.187,95%CI: 1.054~1.335,P<0.01)、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377,95%CI: 1.093~1.735,P<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684,95%CI: 1.417~2.001,P<0.001)、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06, 95%CI: 1.454~2.001, 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783,95%CI: 2.126~3.644,P<0.001);保护因素包括与父母吃晚饭(每周一次以上:OR = 0.673,95%CI: 0.461~0.981,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8,95%CI: 0.634~0.980,P<0.05,比较好/很好:OR = 0.579,95%CI: 0.469~0.714,P<0.001)。结论 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还与一系列家庭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本人应该多方合作,实施综合干预,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并促进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六城市医生吸烟状况 总被引:54,自引:13,他引:54
目的为了解中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中国6个城市医生吸烟行为进行了调查。方法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和自我填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在全国6个城市,按照医生的构成分层抽样。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医生吸烟率男性为45.8%,女性为1.3%。男女医生吸烟率分别为41.0%和1.0%。医生的平均吸烟量为12支,日。男性医生戒烟率10.4%,女性医生戒烟率19.0%。结论目前中国医生吸烟率很高,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医生的性别、年龄、科室和所在城市。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6 168名有住院就医需求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分析,了解其住院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5.7%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有住院需求时会选择住院。在选择住院的人中,70.6%的人会在流入地住院,55.8%的人会在县区级及以下医院住院。农业转移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流动特征、住院原因、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和建立健康档案对其住院就医行为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医疗保险对于是否住院和住院地点选择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医院级别选择未起到分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为患者教育和健康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6省在三甲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糖尿病患者639人。其中,男性329人,占51.5%;女性310人,占48.5%。57.0%的调查对象患病年限在5年以上。29.7%的调查对象每3个月至少测量一次糖化血红蛋白,43.7%的人能够按医生要求定时监测血糖,62.6%的人能够遵医嘱用药,76.4%的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规律的体育锻炼,71.0%的人比较注意饮食控制,5.5%的人经常使用“食物交换份”法控制饮食,18.3%的调查对象吸烟,69.0%的调查对象饮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达标率较高,以45岁以下组为参照,46~60岁组OR=1.184,95%CI:0.550~2.54,61岁以上组OR=1.962,95%CI:0.914~4.213,女性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达标率高于男性(OR=2.176,95%CI:1.470~3.223)。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规范化监测率低,血糖监测依从性不高,“食物交换份”法未在患者中普及和应用。年龄和性别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学龄前期儿童的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西安市城区和郊区各选择2所幼儿园,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对330名儿童主要照护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19份,有效回收率97%。分析发现,性别、母亲教育程度及家庭人口数是儿童挑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否独生子女、家庭人口数是食物响应和外因性进食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母亲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家庭人口数是不良进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居住状况、人均月收入是过饱响应的影响因素;是否独生子女、居住状况、家庭人口数与情绪性进食得分密切相关;年龄、居住状况、家庭人口数是影响主动进食的主要因素。结论 家庭人口学特征影响儿童饮食行为,但不同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况,为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相关政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研究方案》确定的调查表对金山区4所学校35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过去1个月内有步行乱穿马路行为和骑车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学生分别占61.57%和31.20%;在过去1年中有打架行为的学生占28.13%,初中生比例较高;66.57%的学生在1年中感觉到过孤独,高中生比例最高;在过去1年中有13.37%的学生有过自杀意图,有6.41%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有1.39%的学生尝试过自杀;在过去1年中有20.33%的学生有过出走意念,有4.74%的学生尝试过出走;有吸烟史、喝酒史的学生分别占26.46%和42.90%。结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问题突出,不容忽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急需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