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评估浙江省舟山市某城区幼儿园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调查表》,对舟山市的2所公办幼儿园的全体2010年人园幼儿家长进行2次问卷调查。包括家长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和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两部分。结果入园时幼儿家长观察到的幼儿口腔卫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0.53%,2年后为58.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幼儿在“每天刷牙”、“有自己的牙刷”、“正确刷牙”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园时幼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8.83%,2年后为77.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经常吃蔬菜、水果对牙齿有好处”、“每天早晚刷牙”、“睡前吃东西对牙齿有害”、“用含氟牙膏能保护牙齿”的知识知晓率较入园时有提高。结论舟山市某城区幼儿园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但家长的相关健康知识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幼儿园应通过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加强家园联系,全面提高幼儿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方法 在通州区选择两所小学、两所中学的1157名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1所小学、1所中学的588名学生及家长为干预组,另两所中小学校的569名学生及家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自救急救、生活常识等3个方面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期1年,并在于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于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家长的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将锐利物品、药品、热水等合理放置的行为改变上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能指导学生和家长形成健康相关行为,能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中开展以预防儿童伤害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针对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伤害对象的认知行为,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 【方法】 以学龄前儿童为干预对象,监测意外伤害,对干预前后的学龄前儿童伤害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方法包括对幼儿老师设计安全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等。 【结果】 干预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家庭中危险因素认知有所提高,改变不利因素的家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于未改变的家庭,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中开展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针对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伤害对象的认知行为,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方法以学龄前儿童为干预对象,监测意外伤害,对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方法包括对幼儿老师设计安全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等。结果干预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家庭中危险因素认知有所提高,改变不利因素的家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于未改变的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效。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在预防意外伤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意外伤害不仅加大了直接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造成潜在生产力的巨大损失[1] 。在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中又以车祸、自杀、意外跌落等最为常见。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降低其危害程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文着重介绍车祸及自杀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车祸的影响因素及预防1 车祸的影响因素 道路交通状况不良,车、路比例失调,交通管理滞后,管理人员和管理设施缺乏是我国车祸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驾驶员虽然持有驾驶执照,但并未接受过正规的驾驶理论和技术培…  相似文献   

6.
2001年,我国有1.6万名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采取综合性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其中,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是减少或降低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社区健康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林艳  王虹  刘筱娴  刘一心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04-4805
目的:探索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方法:以深圳市横岗镇19所幼儿园和4个社康中心的学龄前儿童和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和家长进行教育干预,干预期为一年,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家长对伤害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各类伤害发生率均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机械伤、中毒、意外跌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意外伤害教育干预,能有效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成都市幼儿家长在接受家庭意外伤害干预后不同时期的效果,为降低儿童家庭意外伤害发生率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12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1769名参加干预活动,在干预后1周及干预后3个月分别采用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取的干预措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儿童家长对家庭意外伤害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帮助儿童养成了相关安全行为,干预后1周效果比3个月后明显。如干预前安全检查五方面知晓率仅占0.96%,干预1周后上升到10.42%,但是干预3个月后,知晓率又下降至2.41%,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在知识及行为多方面均呈现相同趋势。结论建议幼托机构定期加强及更新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加强幼儿家长及幼儿知识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态度,提高对儿童意外伤害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9.
伤害已成为21世纪威胁儿童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1]。意外伤害是指由突发性事件使人体暴露于致损能量中(机械能、电能、化学  相似文献   

10.
张晓明  李琦  刘茜  李立群  王丹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89-1890
目的了解红桥区中小学意外伤害防治知识水平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模式需求,为倡导科学预防提供学生意外伤害应急避险提供相关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小学生各200人共400人就预防意外伤害行为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和行为依从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学生预防意外伤害知识知晓率提高21.8%,其中小学生提高31.7%,中学生提高9.3%;行为依从率提高22.9%,其中小学生提高26.1%,中学生提高19.6%。结论红桥区中小学生科学预防意外伤害知识水平和行为方式经过科学持续地行为干预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小学生提高水平高于中学生,提示对学生的行为干预应越早越好。因此,应尽早大力开展以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为目的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住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每天进行20 ~ 30 min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诱因(68.89%)、临床表现(75.56%)、临床治疗(77.78%)、日常预防(82.22%)、合理用药(88.89%)、并发症(71.11%)、日常饮食(75.56%)、何时需要就诊(68.89%)等知识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自我监测外,干预组患者在遵医行为(93.33%)、运动锻炼(86.67%)、饮食控制(84.44%)、健康心理(88.89%)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已经在湖滨区文明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糖尿病知识总评分、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不良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满意度的变化情况,观察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主动自我监测血糖的人数由8.2%增加到70.6%,主动自我监测尿糖的人数由9.4%增加到68.2%,主动进行足部自我检查、自我护理的人数由7.1%增加到74.1%,能正确识别并处理不良反应的人数由28.2%增加到83.5%。糖尿病知识总评分,糖尿病代谢指标,不良生活方式,对生活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广东省深圳市社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2个社区作为干预地点,在幼儿园、社区和镇实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儿童伤害发生率由干预前的8.36%下降至干预后的6.40%(P<0.05)。机械伤、中毒、意外跌落的发生率分别从干预前的1.11%、0.56%和4.68%降至干预后的0.18%、0.10%和3.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担心发生伤害、认为伤害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认为预防伤害与政府、学校、个人均有关的比例分别为96.89%、80.61%和95.56%,高于干预前的95.69%、76.01%和86.18%(P<0.01)。结论社区0~6岁儿童伤害监测干预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家长对伤害的认知水平,降低了儿童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慈溪市居民麻疹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麻疹疫情中的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慈溪市10个麻疹疫情高发镇的居民5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居民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较大提高,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达91.2%;传播途径知晓率达85.3%;预防措施知晓率达93.5%。干预前麻疹疫苗接种率为77.9%,干预后疫苗接种率达92.6%,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经常洗手率达76.5%,与干预前(66.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麻疹疫情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评价和营养支持计划(SOAP)营养咨询与儿童保健常规指导对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100名婴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SOAP组和常规指导组,共观测6个月。对SOAP组家长进行SOAP营养咨询,对常规指导组家长采用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指导。干预6个月后检测两组婴儿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评价两组婴儿家长营养知识及喂养行为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家长的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改善,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OAP组家长的婴儿辅食添加情况、营养知识和喂养技术得分(分别为27.21±1.37、10.00±0.00、5.00±0.00)的增加高于常规指导组(分别为21.79±2.26、5.85±0.86、2.8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AP组婴儿的营养性贫血、碘缺乏、锌缺乏的发生率均较常规指导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SOAP营养咨询的家长其营养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善优于常规指导组,其婴儿某些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较低,SOAP营养咨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熹  王琳  曾伟  洪英  田红梅  邱孟 《中国健康教育》2010,(7):546-547,550
目的提高儿童安全知识,降低儿童家庭安全隐患,评价项目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在成都市抽取6所干预学校和6所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进行干预,并在干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学校"衣服着火处理方法 "的知晓率为79.07%,高于对照学校的65.67%,干预学校的平均得分为7.07分,高于对照学校的6.4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学校学生家庭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的比例为52.94%,低于对照学校的70.67%;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比例为45.26%,低于对照学校的67.9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学校设计过家庭逃生路线的比例为78.15%,高于对照学校的66.63%;干预学校正确放置灭火器的比例为64.35%,高于对照学校的58.3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填写问卷获取安全知识,学生和家长一起检查家庭安全隐患后主动消除隐患并采取主动安全措施,可以使学生安全知识明显提高,家庭安全隐患有所降低,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厦门市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后,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持有率的改变情况。方法以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的20多万户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10月和2005年10月分别进行两次调查。结果通过资料入户、发放宣传教育礼品、布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专题节目、发送手机短信以及“小手拉大手”等健康促进活动,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健康知识完全知晓率从2003年的46.1%上升到2005年的59.2%,不良行为平均持有率下降,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结论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对促进农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