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自身免疫性血小板破坏的特点.皮质类固醇可使大部分病人的血小板增加,但只有<10%的成人 ITP 可获完全缓解或用可耐受的小剂量维持足够的止血功能。大多数有症状的 ITP 病人需做脾切除,其中约2/3有效。有心肺疾患的老年病人脾切除合并症发生率高。作者报道用小剂量脾区照射治疗老年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病人和方法 19例 ITP,男9例、女10例,平均年龄77(52~92)岁。其中11例为慢性 ITP,8  相似文献   

2.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被主要在脾脏的巨噬细胞所破坏的一种疾病。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脾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切脾治疗 ITP 的机理是去除了血小板被破坏的场所。为了能在术前预测 ITP 病人切脾的疗效,本文对138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用7S-丙种球蛋白制剂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本组18例,其中男7、女11例,年龄18~74岁。急性ITP 2例;慢性ITP16例,其中4例已行脾切除术。全部患者均给予免疫球蛋白0.4g/kg静脉注射,连用5天为1个疗程,其中6例使用过2个疗程。如以血小板数升高至少为治疗前的两倍,总数不少于5万/mm~3为治疗有效,则2例急性ITP中有1例、12例慢性ITP未行脾切除者中有7例、4例慢性ITP已行脾切除者全部治疗有效。于治疗后第4~5天血小板数达到峰值。1例急性ITP完全缓解;慢性型的疗效是暂时的,持续18~25天。5例接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患者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引起。本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患者约90%为成人,其治疗目前仍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和脾切除为主要措施,但约15%~30%对激素和脾切除治疗无效或不能为患者接受(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此种难治性ITP 的治疗现已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问题。本文就其治疗现况作一概述。ITP 的治疗方法一、激素和脾切除治疗无效,血小板计数(BPC)不能维持安全范围[(20~30)×10~9/L]的患者,可采用下述治疗。1.长春生物碱早期研究用长春花碱(VLB)或长春新碱(VCR)静脉注射,10/88例(11.4%)完全缓解持续0.5~4年,31/88例有暂时疗效,47例无效。另报道6/28例完全缓解。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许多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对药物或脾切除治疗无效,容易发生出血。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82~1989年诊治的慢性 ITP 成人患者,以明确本病并发严重出血的危险性和危险因素。病人和方法 117例慢性 ITP 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43(16~84)岁,男30、女87例,平均血小板计数49×10~9/L,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严重出血指出血过多需要住院或/和出血致血红蛋白至少下降20g/L.诊断时8例患者有严重出血。49例患者未治;68例接受强的松等药治疗,其中33例未达持久完全缓解(CR,持  相似文献   

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出血性疾患。其特征是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加,而并无引起血小板破坏的其它原因。成人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而行脾切除术仍无效者该如何治疗,至今仍未能解决。近年来已广泛应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GG)对 ITP 患者进行治疗,以期迅速提高患者的血小板。但该法一直未被用作维持治疗。本文报道反复使用 IVGG 对成人 ITP 作维持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有关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注(IVIg)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目前尚无一种准确的预测方法。本文作者研究 IVIg 治疗的疗效与用标记的血小板(In-PLT)在肝及脾内被扣押的关系,以解决这一问题。病人和方法 9例慢性型 ITP,男3例,女6例。所用的免疫球蛋白为 Sandoglobulin,剂量0.4g/kg/d 作静脉滴注,连用5天,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用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是指皮质激素、切脾术与一般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近年对 RITP 的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介绍如下。一、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IVIgG)1981年 Imbach 首先用 IVIgG 治疗13例儿童慢性 ITP 获得成功,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 RITP。方法:IVIgG 每天0.4g/kg,连用5天。282例 ITP 患者用此法治疗后,血小板(BPC)>100×10~9/L 者占64%,>50×10~9/L 者占83%。最近有人报道用IVIgG 作为 RITP 维持治疗也获明显效果。方法:IVIgG 每天0.8~1.0g/kg,当 BPC 降至21×10~9/L以下时就不再用药。结果40例病人有5例完全缓  相似文献   

9.
新近有人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柱治疗血小板<100 000/μl的ITP,目的是去除病人血浆中的IgG和含IgG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初步的研究主要用于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病人,免疫吸附治疗在减少CIC和血小板自身抗体,增加第二抗体(在体外它可中和自身抗体活性)的水平和使血小板计数正常方面发挥作用。作者总结了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柱治疗难治的ITP的体会。病人和方法72例病人中男27例、女45例。这些病人用皮质类固醇和脾切除无效,或在>6个月的期间内至少对两种治疗无效,血小板<50 000/μl,无其他引起血小板低的病因如脾大、感染、用药或肿瘤等,骨髓活检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成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用激素、切脾或者免疫抑制剂有效,然而约25%左右的患者对上述方法无效。这些患者病程大于7个月,反复发生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症状,甚至可威胁生命,临床称之原难治性ITP(RITP)。常规方法给以强的松、长春碱、6MP等药物治疗也很少使RITP缓解。1978年Ahn用载有长春花碱的血小板治疗ITP,国内已有类似报道。近年来国外曾有以载有VP—16的血小板治疗RITP成功的报道,而  相似文献   

11.
目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常规治疗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达那唑、静丙等,但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用脐血治疗慢性ITP,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伴有抗血小板抗体形成的疾病。最近 Bertram 等证实,用葡萄球菌蛋白 A 柱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伴发 ITP 的病人进行免疫吸附治疗是有效的。本文报道用蛋白 A 柱对其它类型血小板减少的病人进行免疫吸附治疗的结果。病人 1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其中急性 ITP 2例,先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慢性 ITP 1例,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的慢性 ITP 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2例。后4例由于同种免疫对输注血小板无反应。所有病人在进入本研究时血小板均<20 000/μi。方法免疫吸附采用葡萄球菌蛋白 A 硅柱(Pros-orba columns),采集200~300cc 血浆,通过此柱后再以10ml/min 的速率回输给患者,每周进行1~2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缓慢静脉输注长春花生物碱治疗一组难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24例难治性ITP,男11、女13例,年龄15~79(平均48)岁,病程0.5~18(平均6.5)年。其中20例已施脾切除、10例用过环磷酰胺、9例用过硫唑嘌呤、4例用过血浆除去法、18例按常规方法静注长春花生物碱、13例用载有长春花生物碱的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脾切除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采用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但部分患者常因上述治疗无效 ,伴有较严重出血症状。1 980年以来 ,我院对 54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成人 ITP患者行脾切除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4例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34例 ;男 :女 =1 :1 .7;年龄 1 4~ 57岁 ,中位数 31 .5岁。急性型 5例 ,慢性型 49例。病程 <6个月者 1 1例 ( 2 0 .4% ) ,6~1 2个月者 1 7例 ( 31 .5% ) ,>1~ 1 3年者 2 6例( 4 8.2 % )。既往用药物治疗无效者 (包括暂时有效、但停药或减药后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脾切除治疗ITP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做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P<0.05的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52例患者随访4~118个月,67.3%患者获得显效,17.3%为良效,15.4%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4.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及术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峰值对脾切除治疗ITP的预后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是判断脾切除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构建的预后方程进行效能评价,显效组和非显效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切除治疗IT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年龄是判断脾切除治疗ITP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组构建的预后方程能较好地反映预后,对临床指导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无效者选用脾切除可获得良效 ,但手术创伤较大 ,部分患者拒绝手术而使病情迁延不愈。自 1 997年以来 ,我院对 1 0例应用激素治疗无效的 ITP患者进行部分脾栓塞术 ,以取代手术切除 ,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慢性 ITP1 0例中 ,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1 9~ 47岁 ,平均 31岁 ;病程 6个月至病史最长者 1 2年不等。1 0患者均曾口服强的松 40~ 60 mg/d3个月以上 ,无效而停用。其中 6例曾使用长春新碱、氨肽素及达那唑 ,疗效均不满意。施行栓塞…  相似文献   

17.
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等方法治疗无效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ITP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常规治疗无效,过低的血小板常常是引发出血危象(内脏、颅内出血及明显的粘膜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成为ITP死亡的主要类型.为促使这类病人血小板的增加并快速渡过危险阶段,我们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联合甲基强的松龙(HDMP)短程冲击,治疗13例此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类体内存在针对自身成熟红细胞抗体的溶血性疾病,若并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称为Evans综合征.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成人AIHA的持续缓解率仅为20%~35%[1],若出现激素耐药或严重并发症时可行脾切除等二线治疗,现就我院7例脾切除AIHA和Evans综合征患者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16年Kaznelson 首次应用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来,此法已成为治疗ITP 的主要和可靠方法之一。一、脾在ITP 中的作用:脾脏起到产生抗体及破坏血小板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脾切除(或加脾静脉分流、胃底静脉阻断)术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巨脾症、改善门静脉高压,避免或减轻上消化道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在手术治疗中,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乃至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85年12月至1995年12月,用切脾术治疗晚血共207例,手术前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