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中尝评前人之治温病,谓诸家药法均有缺点,他认为伏温初发宜清泄里热,而用黄芩汤加豆豉、玄参,实为至当不易之法,但又以“辛凉清解,则失之肤浅”,责怪叶氏对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未予应有的重视。其实叶氏治伏温用黄芩汤与柳氏同,且加减有法,运用灵活,对今之临床,不无借鉴,故特予发掘。一、治春温原方可用《幼科要略》说:“春温皆冬季伏邪”。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  相似文献   

2.
叶氏在新感温病方面,固有其一定之贡献,然其在温病学上之成就,尤足称道者,实为伏气温病方面的继承和发扬。徐洄溪评叶案时曾说:暑门“所列诸案,皆平素伏暑之症为多,其卒然受暑之病绝少。”实则温热门及《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中,亦均不乏伏温证。可是自鞠通采叶氏部份新感医案为《条辨》以来,医者咸注意叶氏论新感温病之建树,而对其伏温治法每多忽视。究近人以叶氏为新感温病派代表之原因,亦即在此。因此,对叶氏伏温医案,尚有进一步加以研究之必要。今择其四时伏温医案数则,略作评述,以就正于高明。一、春温《幼科要略·伏气》说:“春温一症,  相似文献   

3.
春温病又谓“伏气温病”,现代医学中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类此,常因冬伤于寒,邪伏募原、少阴,乘春阳上升而发.其病情转为自里达外,而鲜有表证(新感引动者或见,然为时短暂).春温发病之先已有精亏液损之病理基础,后温热又伤津液,遂现以阴亏为主之症,当以“养津护液法”治之.现代研究认为,养阴生津药物还能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士懋教授据桂枝汤将息法,提出了辅汗三法,即连服、啜粥、温覆。本文论述了辅汗三法的原理、作用和用法。继而列举了李老的阳虚寒凝腰部僵紧案,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加辅汗三法助阳气升腾,祛寒邪外出。外寒内热睡醒不解乏案,治以防风通圣散加减,加辅汗三法以增祛除外寒之力。风寒痹阻经络右体麻案,治以小续命汤加减,再辅以辅汗三法发汗而增强祛邪之力。  相似文献   

5.
对于温病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了“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基本大法。汉代张仲景虽未为温病立方,但详明治温不可用熏、灸、火攻、发汗等,为后世治疗温病确定了原则。到了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开始明确提出“以存津液为要旨”。汪讱庵也说:“叶氏必以保津液为要。”吴鞠通继承叶氏思想,并将之系统化、条理化,使保津养阴成为治疗温病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6.
叶氏在论述营分证治法时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一语,故而现今多有将“透热转气”作为邪入营分之治则者,是没有完全领会叶氏精神的缘故。事实上,叶氏始终是以凉营清热为营分证治主法的。叶氏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有人据此以为叶氏在这里是用透热转气为主的治法。其实竹叶,花露等无非是“参入凉血清热”的主法之中而已,何况这一段也仅是邪乍入营的示范。从“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一  相似文献   

7.
熟读《临证指南》可以看出,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有不少创新之处。可是后来有些从学于叶氏的同志,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曲解其说,以致造成很多流弊。为了使叶氏的温热学说能够存真并发扬广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治春温初起用黄芩汤苦寒直清里热,不尽为“辛凉轻清”叶氏治新感温病常用辛凉轻清以解外,治伏气温病则主以苦寒直清里热。叶氏说:“春夏通热之病,必自内而及外。”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  相似文献   

8.
戴思全  吴佩瑾 《中医研究》2001,14(4):F003-F003
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前人的理论与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仅就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一书痹篇治痹用药特点探析如下。痹证篇有验案 83案 (其中复案 2 7案 ) ,从中可以看出叶氏用方简洁精纯 ,严谨周密 ,变化灵活 ,大有经方法度。程门雪先生评叶案“天士用方 ,遍采诸家之长 ,不偏不倚 ,而于仲师圣法。用之尤熟”。1 治痹善取虫类 而祝上下缓急初病在经在气 ,久病人络入血 ,是叶氏的著名论点。病久邪深入经络骨髓 ,气血凝滞不行 ,疾湿瘀胶固 ,经络闭塞不通 ,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 ,叶氏治痹取虫类 ,意在“飞者行 ,走者降…  相似文献   

9.
杨栗山深研伤寒温病,著成《伤寒瘟疫条辨》,认为温病之邪为热邪,从口鼻入,充斥于三焦,虽症状变化无穷,然病机惟其一,为"怫热内郁",故治法宣散郁热为主,配以清热泻火、泻下逐秽、导赤泻心,以宣泄郁热之主方升降散为主化裁治温十五方,皆以宣散郁热、透邪外出为治,给邪气以出路,若热盛伤津,则佐益气养阴法以固其正气.  相似文献   

10.
宋福印 《河北中医》1992,14(2):45-45
《温病条辨》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对于上述病证吴氏曾多用温热之品治之,而世人考究者甚少,今笔者摭拾其大概,略而论之。因地制宜吴氏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注曰:“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据此我们测知,吴氏所列桂枝汤是专为好发于冬春季节的温病而设,因该季节风寒之气当令,虽患温病亦每多  相似文献   

11.
升降散始载于清·杨栗山所撰《伤寒瘟疫条辨》一书,方由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组成,功可升清降浊,宣郁泄火,为治伏邪温病之主方,杨氏谓其能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笔者运用该方治疗邪热内部所致的疑难急症,每获良效。兹以典型病案为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葛根桑叶辨     
<正> 或谓陆九芝之治温病,与叶派轻以祛实、辛凉透邪的观点趋一致,是说也,因其小同,遂勿大异,有肺胃不分之弊焉。观陆氏书,有“葛根桂枝辨”,有“葛根麻黄辨”,乃仿之而作葛根桑叶辨。叶派之轻以去实,辛凉透邪,用药如桑叶者,治肺也;陆氏之轻以去实,辛凉透邪,用药如葛根者,治胃也。轻以去实虽同,治肺治胃大别。盖叶氏之治温病,独重肺系,故谓“温  相似文献   

13.
杨璇,字玉衡,号栗山,生活于清代乾隆年间,以擅长火热疫毒证治而闻名。其认为“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而当时医者“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以致因医枉死者无以数计。于是集毕生之精力,专事外感病的研究,详辨伤寒与温病之异同,晚年著成《伤寒温疫条辨》(即《寒温条辨》)一书。书中力倡吴有性“温病杂气”说,推重张璐“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之论,独重温热火郁证治,制升降散等“治温十五方”,为后世称颂。  相似文献   

14.
上古本有温病 ,伊尹“三黄汤”(大黄、黄连、黄芩 )就是治温之方 ,太仓公直呼为“火齐汤”(齐 ,通剂 ,火门方的意思 )。太仓公用火齐汤 (据近人考证 ,实属三黄泻心汤 )的治案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颇详 ,西汉名医淳于意也用此方治愈了“涌疝”(令人不得前后溲 )之病。可是 ,自《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之后 ,温热病遂变成广义伤寒的一种。就是别有师承的《难经·五十八难》也将温病归并伤寒之内。自此说一行 ,张仲景“撰用《素问》《八十一难》”自然以《伤寒杂病论》名其书 ,《太阳篇》所述的“温病”与…  相似文献   

15.
深得仲师圣法熟用经方叶氏是温病学派大师,已为众所周知。他长于治温病,善用清凉方药。但叶氏对仲景学说亦作过深入研究,下力颇深,这从案中可以得到佐证。叶氏运用经方的纯熟,从其对桂枝汤、真武汤、旋覆花汤的使用可略见一斑。(一)桂枝汤有调和营卫、解肌祛风的作用,叶氏用治下列病症: (1)疟疾:既无少阳现症,又无痰热内  相似文献   

16.
拙作《叶案初探》发表于《中医杂志》,迄今十七年矣.作《初探》时,以为叶氏对温病学说之贡献,已为人所共认,故置而不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本文将专就其有关温病学说方面加以探讨.何谓辛凉轻剂叶氏在《温热论》中有"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语.后人遂以为叶氏治温病用药专尚轻淡,温病学派中自己也有这样看法.其实不然.银翘散一方虽然不一定出自叶氏,但总属"叶派"之方,方中银花、连翘就是清凉解毒之药,方后加味且有知母、黄芩、栀子之属,银翘散何尝轻淡?须知轻非轻淡之谓,是轻可去实之义.其具体用法,首先指发表药煎药时间不能过长,而宜频服.吴鞠通说得很清楚:"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  相似文献   

17.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叶桂所撰,其门人华岫云等整理而成书,后经徐灵胎评议。全书辨证细致,善抓主证,立法处方中肯,用药灵活而有法度,温病治案颇多,吴瑭《温病条辨》多取材于此。以往读此书多注意叶氏理法方药的运用,近日细研徐氏评议,感到其虽出自善意,但主观武断褒贬之处颇多。如“吐血”一门,原书在凡例中已指出“虚劳咳嗽吐血本同一证”,门后综述又指出“上行而吐血者”多为“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大凡理肺卫者用甘凉肃降”。可见叶氏所治吐血多指虚劳性咳血,而徐氏评议曰:“此老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名医叶天士不仅为一代温病大家,而且对治疗杂病,颇具特色,观叶案中治疗杂症、不论男女,大畅治奇之法。盖八脉虽多数隶于肝肾,但治肝肾之药,并非尽达奇经,故辨别何脉为病,选用能直达奇经之药,是有的放矢之谓也。笔者学习叶氏医案,将其归纳为治奇五法。应用于临床,获益匪浅。举隅如下。1 温奇消症法:《古今医案按·积块门》  相似文献   

19.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陶华《伤寒六书》,原用于治疗三阳合病。以外寒内热证作为辨证依据,用于治疗外寒内热所致的感冒、无名发热,并辅以“热稀粥,温覆,微汗,后服小促其间”之“桂枝将息法”,临床效果良好。将此汤用于预防四季感冒,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任枚(1870~1945年)是近代岭南著名温病学家,南海县狮山乡人。20世纪20年代在广州西关设医寓,曰“陈敬慎堂”,民国时期,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主讲温病学,撰写《温病学讲义》,被公认为二三十年代全国中医学校教材讲义编篡质量最佳者之一。是书对岭南温病理论学说影响很大,并具有临证实践指导性,现整理研究如下。 1 详论温病之意义及性质 《温病学讲义》开篇即阐述温病之意义,解释“温”与“热”的概念。风寒热湿燥火,六气中无温字,故后世言温病者多以“温”混称为“瘟”,两者应有区别。陈任枚认为:盖温者火之用,暖之象也,其究及必归于热,而后乃至于杀人,所以古人称温病者,多曰温热,尤言寒曰寒凉,燥曰干燥也。温之与热,二而一,亦一而二者也,吾不能不为明了之判别,曰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而瘟者多有毒,酿成疬疫,震泽吴氏著《瘟疫论》,补偏救弊,风靡一时,然究非治温病之正法也。能治温病者仍称叶氏(叶天士)、吴氏(吴鞠通)、王氏(王孟英)。大抵学术之变迁沿革,必随自然之趋势,以适合其环境所需要,乃足以创造学说,而卓然自成一家,医学何独不然?明清以迄于今,研究温病之者日多,其方法亦日以精密,则此500余年中,为温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