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彭光玲  陈靓  李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491-2493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停药4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67-2568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与评定。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皮肤科救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安全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同期的治疗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明显提高,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干、头晕头痛、嗜睡、困倦、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DLQ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改善症状效果迅速,且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学敬 《临床医学》2009,29(6):93-95
目的评价地氯雷他定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患者84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镐例。对照组仅给予地氯雷他定片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莫替T20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连服4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A周末及停药后第4周末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第1、2、4周末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停药后症状总积分均上升,但停药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地氯雷他定(或地洛他定)和慢性荨麻疹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从2000年1月到20008年4月的Cochrane图书馆、PubMed、BIOSISPreview、BlackWell、VIP、CNKI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所有关于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运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RCT,包括344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其中有6个采用双盲评价疗效,一个使用单盲评价疗效,其余12个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地氯雷他定与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盐酸西替利嗪及特非那定的疗效相当,其RR(95%CI)分别为1.04(0.99,1.09)、0.99(0.92,1.07)、1.05(0.97,1.13)和1.10(0.84,1.44);与咪唑斯汀、盐酸西替利嗪及特非那定的安全性相当,其RR(95%CI)分别为0.84(0.45,1.58)、0.67(0.39,1.15)、0.44(0.17,1.10)。地氯雷他定比氯雷他定安全性略优[RR=0.74,95%CI(0.55,1.00)。结论地氯雷他定是一种口服、有效、安全的新一代H1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评估患者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抑素、TSP-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症状总评分(TS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发作次数、瘙痒程度、持续时间、T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抑素、TSP-1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观察组的内皮抑素、TSP-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能明显降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内皮抑素、TSP-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配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和雷尼替丁,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64%和75.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2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咪唑斯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96%,对照组为60.42%,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13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P>0.05),程度均较轻,治疗结束后自行消退。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较单用咪唑斯汀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肌肉注射,对照组单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胎盘多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安全性.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咪唑斯汀10mg,1次/d口服,疗程2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6.7%,瘙痒症状、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的总平均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使用咪唑斯汀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简便.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鼻炎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E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过敏性鼻炎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予以鼻炎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E、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喷嚏、鼻痒、鼻塞、擤鼻)及其总症状评分、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3、6.20、9.19、7.74、19.37、57.65、45.69、8.85、3.46;19.10、10.66、15.49、13.03、31.24、61.61、64.03、17.15、6.53,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05、5.34、4.72、7.02、15.50、12.48、19.06、6.67、3.35,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8%)与对照组(11.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结论鼻炎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有效抑制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6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体征、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TGF-β、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与观察组(43例,玉屏风颗粒+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IOE组和持续经鼻至胃管饲(NGT)组,各4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SCI)评价2组生活质量、抑郁状态和病耻感。结果:治疗后,2组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IOE组生活质量更高于NGT组(P0.05);治疗后,NGT组和IOE组的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IOE组低于NGT组(均P0.05);治疗后,2组SSCI病耻感总分、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IOE组SSCI病耻感总分、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得分低于NGT组(均P0.05)。结论:与NGT相比,IOE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其抑郁情绪及慢病病耻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中能量(0.12~0.25mJ/mm2)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定;于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行钙化灶消失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2周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VAS及ULCA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肩袖相关钙化灶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8周随访时发现,2组患者有效率较治疗4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减轻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钙化灶的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并针对性给予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Barthel指数、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HAMD-1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S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比较,对照组HAMD-17评分较治疗6周时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治疗6周时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SIS评分较治疗6周时均稍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治疗6周时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的程度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I...  相似文献   

18.
李进福  张杨  岳寿伟 《中国康复》2016,31(4):255-25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气压治疗和针灸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加用超声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76.7%,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且疗效优于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八式坐式太极拳对化疗期间肺癌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9例患者分成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增加八式坐式太极拳训练,化疗期间每日一次,每次20~30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末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和肺癌特异性模块(EORTC QLQ-C30/LC13)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干预组整体健康水平、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气促、手脚发麻及胸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干预组整体健康水平、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手脚发麻及胸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气促、手脚发麻及胸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6周后,2组差值比较,干预组整体健康水平、角色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疲劳、呼吸困难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2组差值比较,干预组疲劳、呼吸困难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化疗期间监督下的改良八式坐式太极练习对肺癌患者来说是安全有益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但本研究随访期较短,未来仍需对长期的功能指标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评价通过头-眼运动训练视频进行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在慢性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头-眼运动训练视频进行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对照组行传统Cawthorne-Cooksey法前庭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2周、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