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口服抗组胺药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组胺药用药金额逐年下降。第2代口服抗组胺药及其改良品种的使用量远远大于第1代,占到总额的96%以上。2008-2011年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一直位于DDDs排序的前2位,咪唑斯汀由2008年第5位上升至2011年第3位。结论我院主要选择安全、高效、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2代口服抗组胺药及其改良品种作为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传统抗组胺药的改良剂型以及安全性更可靠的抗组胺药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组胺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使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西替利嗪片、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的用药频率一直保持领先。结论:安全、有效的第2、3代抗组胺药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3.
李应婷 《中国药业》2013,(24):78-79
目的评价医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口服抗组胺药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口服抗组胺药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第2代、第3代抗组胺药使用率远远大于第1代,占到总销售额的98%以上,其中氯雷他定糖浆和左西替利嗪片2010年至2012年一直位于DDDs排序的前两位。结论该院主要选择安全高效的第2代、第3代抗组胺药使用,基本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探讨抗组胺药的合理应用问题。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DDDs排序、金额排序及排序比(B/A),结合处方点评结果,分析我院2006—2010年抗组胺药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组胺药的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增长态势。结论:安全、有效、应用方便的第2、3代抗组胺药是我院临床应用的主要药物,价格低廉但作用肯定的第1代抗组胺药仍发挥其独特效应,医疗机构应加强抗组胺药管理,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抗组胺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芳 《医药导报》2007,26(1):86-87
目的 了解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 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2005年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抗组胺药的年用药金额和总用药频率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较快.其中酮替芬的DDDs一直徘徊在前2位,化学成分为西替利嗪的西可韦、仙特敏排在前4位,左西替利嗪(迪皿)排在2005年的第1位. 结论 第2代和第3代抗组胺药物作用强,使用经济,不良反应较小,是医院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 ~2015年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过敏药销售金额及DDDs呈现波动,2015年有所下降,用药结构变化不大.结论 安全、有效的第2、3代抗组胺药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主要药物,是医院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2018年门诊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组胺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抗组胺药物的总金额呈上升趋势,占抗变态反应药总金额的构成比浮动于50%上下。抗组胺药物的品种数保持不变,均为11种。销售金额和DDDs整体呈上升趋势。第2代抗组胺药所占销售金额和DDDs的比例均高,占主导地位。左西替利嗪的销售金额和DDDs连续3年稳居第1位。抗组胺药物的DDC保持相对稳定,左西替利嗪和异丙嗪的B/A为1。结论 2016-201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抗组胺药物的品种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抗组胺药物的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第2代抗组胺药是临床使用的主力军,与各指南推荐相符,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限定日费用(DDC)、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糖尿病药的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等逐年增长;DDDs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为二甲双胍片;销售金额排序居前2位的药品为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结论: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抗组胺药的品种、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的用药频度逐年上升,第3代抗组胺药广泛使用,用药频度排序依次为第3、2、1代抗组胺药。结论我院抗组胺药物的DDDs排序基本合理,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和药品管理方面有着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9-2002年抗组胺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永琴 《中国药业》2003,12(8):50-51
目的:考察医院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1999—2002年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的年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但总用药频度(DDDs)差别不大;第2代抗组胺药比特利、酮替芬在4年的DDDs排序中稳居前2位,其中比特利年用药金额及DDDs连续4年名列第1位。结论:经济、高效、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组胺药是医院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1.
陈煜  蒋珍藕 《今日药学》2010,20(3):45-48
目的 了解本院抗变态反应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5~2008年抗变态反应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用药金额(D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变态反应药销售金额及消耗DDDs占皮肤病用药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代抗组胺药在本院占主导地位.依巴斯汀片、左西替利嗪及曲尼司特胶囊是本院主要应用品种.结论 抗组胺药应该向研制更高的抗过敏、抗炎症性能,更低的镇静作用,无心脏毒性,无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德彪  龙锐 《中国药业》2012,21(3):49-50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抗组胺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7年至2009年抗组胺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组胺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这3年中,第2代抗组胺药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销售金额的99%以上;用药频度排序列前2位的药品是左西替利嗪和酮替芬;国产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涨,合资和进口药品的变化不大.结论 第2代抗组胺药居重庆地区抗组胺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3年北京、上海和广州地区医院口服抗组胺药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医院处方分析》课题数据库,调查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医院口服抗组胺药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销售总金额、排序比(B/A)、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各代口服抗组胺药处方数和取药数量占比,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北京、上海和广州地区医院口服抗组胺药使用频率和销售总额排序居首位的分别为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抗组胺药的DUI均≤1;应用最多的抗组胺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结论:北京、上海和广州地区医院使用口服抗组胺药较合理,第2代抗组胺药成为临床上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贺悦 《海峡药学》2008,20(5):111-113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所2003年~2006年度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2006年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用药金额和应用频度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代抗组胺药呈逐年上升趋势,盐酸左西替利嗪在近3年年用药金额和应用频度均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5.
我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抗组胺药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及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常用抗组胺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逐年递增,2005年及2006年的DDDs分别为2004年的1.12倍和1.21倍.结论 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是首选抗组胺药,报道的心脏毒性虽极低但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天津市儿童医院口服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药品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17-2019年门诊药房口服抗组胺药品的相关数据信息,统计药品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8、2019年口服抗组胺药的使用量和用药金额相对平稳,但相对于2017年的使用量和用药金额则均有大幅提升,第1代抗组胺药的用药金额占比不到全部抗组胺药的1%,3年来,抗组胺药的用药频度(DDDs)排在第1位的药品是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日均费用(DDC)最高的药品是氯雷他定糖浆。结论 天津市儿童医院抗组胺药的使用量和用药频率与患儿年龄特征和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其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同时应及时了解临床用药现状,规范管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情况,了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且第2代远远大于第1代。DDDs平均值排名前3位的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每年的平均DDDc值比较稳定。结论:安全、高效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2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传统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改良剂型以及安全性更可靠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51-154
目的了解应用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统计抗组胺药物品种、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及不同用药方法处方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24张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中,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DDDs占99.66%,应用抗组胺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占81.73%。结论抗组胺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我院用药实际,分析探讨抗组胺类药物在我院的实际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选择采用金额排序和使用频度的分析方法对近3年我院抗组胺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的抗组胺药品种,左西替利嗪片用量一直居于前列,其次为氯雷他定片;使用增幅较大的是氯马斯汀口服液,从构成比排序角度基本未变.日用药金额中最高品种为氯马斯汀口服液,最低为氯苯那敏片,但其限定日剂量值为最高.结论 价格经济性较好的抗组胺类药物是抗过敏治疗的主要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考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各年上半年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2012年上半年比2011年上半年下降了19.82%,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3年下降了38.59%。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最多的剂型是注射剂型,约占83%,口服剂型约占15%,其他剂型约占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25%,病房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75%。2012年上半年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下降了10.03%,病房AUD下降了44.14%。β-内酰胺类药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其中第1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增长较快;林可酰胺类药、咪唑衍生物类药销售金额下降明显。由用药频度(DDDs)排序可见,大环内酯类药、第3代头孢菌素的DDDs排序居前列,硝基呋喃衍生物DDDs增长迅速;碳青霉烯类、糖肽类药的DDDs稳步上升,说明严重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增多。2012年注射用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硫脒、氨曲南、五水头孢唑林;口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硝呋太尔、头孢克肟、克拉霉素。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我院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