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温病学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 ,而且可以辨治杂病。卫气营血理论是杂病辨治的重要方法 ,在用其辨析疾病浅深层次方面 ,叶天士更有辨病机“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杂病辨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温病学舌诊理论及叶天士辨舌论治的经验 ,对于杂病诊治有着特殊的意义 ;温病学诸多治法和方剂用于杂病有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温病方治疗杂病研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忽视了温病方症及辨温病方症论治体系的研究;二是没有重视温病学中杂病辨治理论的研究.未来温病学应努力从以下四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①加强温病方症的研究;②深化辨温病方症论治体系的研究;③注重温病学中杂病辨治内容的研究;④温病学教学应以学习温病原著特别是方症相关的原文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的核心理论,但这一理论体系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在辨病势方面,在统驭温病内外的各家学说等方面。从温病学病机治则的阐述入手,总结古今医家治疗温病的经验教训,联系温病学内外的学术争鸣。发现温病学的病机治则更适宜以升降出入辨证阐发,升降出入辨证从无数经验教训中得来,可能统驭温病内外的各家学说。  相似文献   

4.
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创建中医发热病学的探索历程进行梳理,并基于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构想就中医发热病学的基本内容和辨证纲要展开分析。中医学术史上伤寒与温病学派论争已久,邓铁涛教授倡导外感发热病应统一寒温辨证(即将伤寒和温病学说融合,形成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提纲),进而提出创建中医发热病学以研究发热病的证治规律,统一外感、内伤发热之辨证论治。发热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内伤疾病。外感发热病的辨证应采用统一寒温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伤发热病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巨大贡献,有"天医星"之称。他对中医的学术贡献体现在温病理论、络病理论、胃阴学说、中风学说、诊断方法、妇科诊治、儿科诊治、奇经辨治等多个方面,其中对温病理论的贡献最大,是温病学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又被称为"温热大师"。该文通过查阅叶天士相关著作及文献,对其温病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叶天士辨明了温病与伤寒之异,系统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确立了温病治疗大法,丰富了温病诊断学内容,并且论述了妇人温病与小儿温病的证治特点。对叶天士温病理论进行研究和梳理,有利于深入探讨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并且对全面掌握温病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瑭,字佩珩,号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主要著作《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吴氏创立三焦辨证理论,制定了三焦治疗大法,被后世称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吴鞠通不仅精通温病,而且博通诸科,对内科杂病的辨治也颇具特色,融三焦辨证于杂病辨治之中,补前人理论、治法之未备,为中医内科杂病临床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现将其论治内科病学术特色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形成的研究外感热病的理论,可运用于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随着医学和卫生学的迅速发展,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治方法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探讨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治杂病的专书。历代学者对其辨治杂病的方法的研究多集中于脏腑经络辨证,然而全书所论杂病40余种,对于其中18种杂病兼有外感病症者仲景巧妙地运用了六经辨证法,从而不仅丰富了杂病的辨治方法,同时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围,为辨治杂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证候与辨证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医诊断学是以中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为指导 ,研究如何诊察与识别病证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诊法与辨病、辨证等方面。自 5 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在中医基础研究中对证、病、症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并围绕中医证开展四诊客观化、证候规范化和证候的本质、计量诊断、证候的动物模型等方面开展工作 ,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 ,中医学尚缺乏公认的诊疗评价体系 ;未来应加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证候与基因关系以及辨证方法体系等的研究。1 研究现状1.1 证候…  相似文献   

10.
湿病学属于中医内科外感热病学术体系,温病学发展的方向应是:完善温病学理论和疾病规范,揭示温病的实质,探索其传变规律,使疾病研究与现代医学接轨,为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走向世界开辟道路;继承和发展温病治疗精化,加强温病危重证候和难治温病的方药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发挥学术优势;拓宽温病方药治疗疾病的领域,培植学科新生长点,促进温病学的壮大发展;尽快对温病学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极大充实丰富四时温病内容,进行温病病名分化,将散在于其它学科教材中的外感热病收编于温病学科;调整教学重点,强化以温病防治为重点的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教学,提高防治温病的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风络病证治述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按脏腑辨证方法进行诊治,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络病辨证方法可作为其有益的补充.中风病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病络病机,按络病辨证方法诊治中风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认为中风病络病辨证常见的证候有:风窜络脉证、痰阻络脉证、瘀阻络脉证、火扰脑络证、毒滞络脉证、水淫络脉证、络脉气血两虚证等.  相似文献   

12.
辨病论治体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的辨证论治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以往中医学 (尤其是内科 )对病的本质认识尚感不够。因此中医学术的发展 ,当突破辨证论治的局限 ,从“病”着手 ,即在明确疾病病理变化 (病性 )的基础上 ,结合辨病位而确定疾病病种及分类 ,建立辨病论治的完善体系 ,实现辨病与辨证的结合 ,将可能是中医学发展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温病学形成于明清时期,是历代中医理论的高度总结。温病学的论治范围不只外感,内伤杂病亦在其中。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不仅有效指导外感病的防治,而且对临床各科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取得很大成绩 ,临床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及妇、儿、外科等疾病疗效满意。实验研究主要为复制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以探讨中药的治疗机制 ,以及复制中医“证”的动物模型进行“证”实质的探讨。中药研究主要为临床药理与实验药理相结合 ,复方化学与单味药化学相结合 ,促进了药学理论的革新。今后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辨证与辨病互补 ,使宏观辨证微观化和微观指标整体化 ;并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大力加强实验研究 ,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咽炎与上消化道疾病存在的关系;验证中医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理论的合理性。方法:选用慢性咽炎临床常见的四个证型,随机选取184例患者作临床调查并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组,各组行胃镜检查。结果:184例患者的胃镜报告均呈阳性,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各证型镜检所诊断的上消化道疾病的病种不同、病情的轻重存在明显的差别。结论:慢性咽炎的中医各证型(所选)均与上消化道疾病存在密切关系,证型的不同,上消化道疾病的种类和严重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辨方症论治体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辨方症论治体系"是与现行"辨证论治体系"截然不同的一种特殊的辨治方法.该方法强调从患者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中,见微知著地抓住与某一方症特征性表现相一致的关键症状而确定诊断,即着眼于识"方症",而不是辨"证".<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典籍中方症相关的内容是"辨方症论治体系"的理论基石.提出并确立"辨方症论治体系"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抓住中医辨治学的精髓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为中医的现代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7.
疑难杂症是临床中处理颇为棘手的病证,每一位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大夫都可能遇到这类病例,而且随着临床实践水平的不断增多,接触此类病例的机会也相应增多。乳糜胸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发生率低,诊治有一定困难;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大多是轻微,亦有少见高热病例。二者均属临床中疑难杂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内科杨国华主任医师治疗此类病症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细于观察,详于辨证,善于分析,终以药而胜病,文章详细介绍了杨国华治疗疑难杂症的2则医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临床方剂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后 ,指出目前临床组方普遍存在方杂量大的问题 ;对临床组方配伍的方法大都强调辨证与辨病的结合 ,但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却少有论及 ;中成药使用中方证不明了 ,成药之间缺乏配伍等 ,故疗效难以保证。作者认为 ,应重视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的特点 ,加强临床病证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特别是潜在病机的深入系统研究 ,结合运用方证相关与病证相关理论探讨临床配伍方法及规律 ,是适应临床需要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的探讨,强调胃阴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其充足与否,对温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治疗三焦疾病“滋阴不厌频繁”,具体有“治上焦病,培土以生金”、“治中焦病,养胃以固中土”、“治下焦病,滋后天以养先天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