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螺旋CT增强薄层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 7例周围型肺癌 ,对结节进行薄层扫描 ,然后以 3 5ml/s肘静脉注射碘对比剂 10 0ml后 40s、2min、5min、8min于相同几个中心层面进行增强扫描。分析结节的强化类型 ,描绘结节的时间 -密度曲线 ,计算结节的最大增强CT值。结果 :根据病灶的强化特点 ,我们将周围型肺癌强化类型分为二型 ,即均匀强化型和不均匀强化型。本组 2 7例肺癌 ,其中 17例 (6 3 % )在注射对比剂后 2min达到高峰 ,另外 10例 (37% )在注射对比剂后 5min达到峰值。本组病例中肺癌最大强化CT值 2 2~ 5 5HU(2 5 / 2 7) ,平均为 (4 1 8± 14 5 )HU。结论 :螺旋CT增强薄层扫描能准确判断病灶增强程度及方式 ,对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 3cm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 搜集 1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痰检等病理证实的≤3cm周围型肺癌的完整CT资料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早期肺癌的主要CT表现 :全部为孤立小结节 ,5例有分叶征 ;6例有小毛刺征 ;2例胸膜凹陷征 ;3例有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结论 HRCT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优于S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怡 《中外医疗》2012,31(34):157-158
目的探讨MS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结果 50例周围型小肺癌病变位于右肺29例、左肺21例。基本征象为分叶征40例、毛刺征33例、棘突征10例、血管集束征20例、空泡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7例、空洞4例和胸膜凹陷征20例。38例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其中均匀强化29例、不均匀强化9例。强化幅度:6例〉50Hu、30例20~50Hu,2例〈20Hu。结论 MSCT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全面提示病灶内部及周边的形态特征,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有助于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以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动态变化,并观察其病灶感兴趣区的典型特征表现。结果本组21例病例中,节结型15例,占71.4%;斑片型5例,占23.8%;空洞型1例,占9.6%.结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典型征象较少,动态观察和CT增强对病变的确诊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螺旋CT扫描(SCT)和高分辨CT扫描(HRCT)所获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HRCT对肿瘤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HRCT对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较螺旋CT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伟  刘先军  李菊兰 《四川医学》2003,24(6):628-629
目的 比较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提高CT医生对孤立性肺结节常规行增强扫描的意识。方法  60例孤立性肺结节灶 ,分别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节灶中央均加薄层扫描。结果 平扫诊断周围型肺癌误诊率 2 2 % ,漏诊率 32 % ;增强扫描诊断周围型肺癌误诊率 5 7% ,漏诊率 0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周围型肺癌的CT强化增加值和动态增强曲线特点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多层CT(MSCT)征象,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间质瘤的三期MSCT征象。结幂肿瘤发生于胃11例,空肠4例,回肠3例,肠系膜2例,食道1例。21例中,艮性3例,交界性4例,恶性14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实性者4例,不均匀实性者9例,囊实性混合者8例,有1例钙化灶。良性胃肠间质瘤体积较小,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及囊变少见,病灶边缘光整。恶性度较高的胃肠间质瘤CT表现为:肿块相对较大,密度不均,肿瘤中央坏死及囊变多见:肿瘤边缘多不光整,可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表现为肿块实性部份动脉期、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强化无减退。转移病灶与原发灶的CT表现相似。结论MSCT三期检查能够反映肿瘤强化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肺癌是指生长在肺段及肺段以下的肿瘤,以腺癌多见,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笔者通过分析60例周围型肺癌CT征象并结合病例手术、病理所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实.……  相似文献   

9.
周围型肺癌早期X线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早期X线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病灶大小、部位,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周围型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为颗粒征4例(40%),毛刺征5例(50%),分叶征2例(20%),血管集束征4例(40%),并有5例(50%)并发肺气肿.结论 动态观察对周围型肺癌病变的确诊有较高价值,早期X线诊断是周围型肺癌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早期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3):179-180
目的 :合理运用 CT技术 ,研究中央型肺癌的早期 CT表现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2 5例具有完整 CT动态资料并经手术或支气管镜病理活检证实的中央型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CT采用 GE Synergy型螺旋 CT机自肺尖至肺底层厚 10 mm,间距 10 mm连续扫描 ,肺门处加扫 3 mm ,层厚、螺距 4mm连续扫描 ,间距 2 mm重建。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必乐 75 m L,以 1.5 m L/s速率注入肘静脉后 40 s进行扫描。结果 :中央型肺癌早期多表现为主或叶支气管狭窄 ,管壁不规则增厚 ,或管腔外不规则小结节状改变 ,其中 4例早期合并亚段支气管黏液柱 ,11例合并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8例良性病例中 ,CT检查均不排除恶性 ,支气管镜检查未见癌细胞。结论 :螺旋 CT肺门薄扫能可靠地显示主或叶支气管的形态结构 ,并能指导支气管镜活检的位置及深度 ,对早期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周围型小肺癌征象的分析,评价基本征象与其它征象对其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分析。其中普通CT薄层(3mm)扫描11例;螺旋CT常规加薄层扫描(层厚3mm,进床速度为3mm/s,重建3mm)25例,常规加高分辨率CT扫描(层厚1mm,间距3mm)12例,常规加增强9例。结果周围型小肺癌征象有:毛刺征,占89.5%;分叶征,占86.0%;胸膜凹陷征,占80.7%;血管集聚征,占56.1%;空泡征,占57.9%;空洞征,占5.3%;支气管充气征,占22.8%;瘤灶胸膜侧条片状影,占22.8%;引流支气管截断征,占7.0%;磨玻璃征,占1.8%。结论用薄层扫描或高分辨率CT扫描是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种后处理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7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MSCT扫描及MPR、SSD、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MP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五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无法显示空泡征;SSD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结论周围型小肺癌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肿瘤重要征象上各有一定的优势,如普通薄层CT无法清晰显示所需要的影像,可选择一定的重建技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认识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像,提高CT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经组织病理证实直径≤2 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SCT、HRCT及增强SCT表现。重点对病灶的内部结构、边缘形态、周围组织改变及增强程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6例小肺癌中,HRCT具有分叶征47例,毛刺征45例,胸膜凹陷征34例,血管束征21例,胸膜侧阴影16例,空泡征23例,细支气管气象征5例,磨玻璃样改变6例,空洞2例,钙化1例。征像出现率明显高于SCT。增强病例中48例CT值增幅>20 Hu。结论 HRCT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明显优于SCT。具有3种边缘征像以上的肺部外围型结节应高度怀疑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对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很有帮助。CT表现与病理分型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4.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学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2例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的CT资料,与病理学对照。结果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周围型肺癌的发生有显著差异。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即恶性程度增高发生率增加。结论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可初步判断其组织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5.
程世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098-3099,3101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周围型小肺癌CT表现有深分叶征21例,细小毛刺征18例,空泡征5例,空气支气管征4例,磨玻璃征4例,血管集束征6例,胸膜凹陷征7例。结论: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合临床全面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小肺癌的HRCT影像学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男性45例,女性11例,年龄25~76岁,30岁以下3例,31~50岁以下22例,50岁以上31例(占全部病例的55.3%).手术46例,穿刺活检10例,其中鳞癌16例,腺癌2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1例;影像学资料:常规扫描从肺尖至肋膈角等距离扫描,其中39例作病灶局部的HRCT扫描,增强扫描32例,注射造影剂30~40s后开始扫描第一期,5 min后再对病灶用同一条件做延迟扫描,对扫描资料进行图像后处理,在结节的实质部分分别测量增强前后第一期及延迟扫描的CT值,10例作了病灶的3D、MIP和CTA重建.结果病灶部位及类型病灶位于右肺31例(上叶前段4例,后段1例,中叶11例,下叶15例),左肺25例(上叶前段2例,舌叶9例,下叶14例);结节的HRCT平扫征象: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小结节形及不规则的斑片状影,病灶内见"空泡征"或"细支气管充气征"21例,占37.5%,"小结节堆积征"38例;占67.9%,病灶周围呈分叶者47例(明显分叶36例,浅分叶11例),占83.9%,毛刺42例,占75.0%,棘状突起5例,占8.9%,血管纠集7例,占12.5%,"胸膜凹陷征"28例,占50.0%.增强后表现:其中腺癌29例,病灶强化程度为26~69Hu,平均为(48.9±17.8)Hu,细支气管肺泡癌11例,增强范围为18~56 Hu,平均为(41.8±19.7)Hu,鳞癌16例,增强后CT值为31.3~38.9 Hu,平均为(35.6±13.6)Hu;这3种不同病理结节增强后CT值>20Hu的有19例(33.9%),>30 Hu的有37例(66.1%),其中21例5min后的延迟扫描CT值仍高于平扫20~44Hu[平均为(28.8±6.3)Hu].10例对结节灶的三维重建像,可以明显分辨出结节表面的细微情况,如小结节堆积征、分叶、胸膜凹陷和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等.结论小肺癌的HRCT征象,除分叶、毛刺等常见的征象外,结节内部的结节堆积征、空泡征和细支气管充气征,尤其是结节增强后强化的幅度和强化持续的时间对定性诊断更有帮助,并探讨了肿瘤增强的机制和强化程度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笔者医院放射科接受诊疗的6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基本资料、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结果、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有625例患者, 患者年龄39~86岁, 平均年龄62.71±10.18岁。其中, 男性416例, 女性109例。625例患者均CT引导肺穿刺确诊均为周围型肺癌。总的穿刺成功率为100%。625例患者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占78.40%, 腺鳞癌和鳞癌分别占9.28%和5.28%。本次研究625例患者肺穿刺活检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咯血。病灶直径≤2cm、进针深度>3cm、穿刺针数≥3针、操作者经验不足(95%CI:2.217~19.281)等因素和并发气胸、咯血密切相关。合并COPD(95%CI:2.516~12.079)与并发气胸密切相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肺穿刺术中常见并发症有咯血和气胸, 与病灶直径、进针深度、穿刺针数、操作者经验、是否合并COPD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经皮肺活检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CT引导经皮肺活检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周围型肺癌的医学记录被回顾 ,2 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行刷检和 (或 )活检 ,3 8例行CT引导经皮肺活检 (包括 12例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者 ) ,9例 (包括 3例CT引导经皮肺活检和 6例纤支镜检查 )因诊断不明确行胸廓切开术 ,所有标本送做细胞学、组织学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CT引导肺活检病理确诊率 92 .1%( 3 5 3 8例 )显著高于纤支镜检查 10 .0 %( 2 2 0例 ) (P <0 .0 1) ,9例手术全部明确诊断肺癌。CT引导肺活检并发症仅 2例发生少量气胸 ,未做特殊处理 ,发生率 5 .3 %( 2 3 8) ,按肺癌TNM临床分期 :CT引导肺活检确诊肺癌有手术指征为 91.4%( 3 2 3 5例 )而纤支镜确诊 2例均为晚期肺癌。结论 CT引导肺活检是一种安全、并发症低、正确率高和小的侵入性方法 ,并可迅速诊断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对本院57例中央型肺癌(直径3-5cm)患者行16层MSCT胸部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实验组29例,采用对比剂示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Start);对照组28例,采用经验时间法,扫描延时为(25+2)s。采集层厚1mm,螺距15,扫描速度0.5s/r。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l/mL),注射剂量1.5mL/kg,注射速率4~5mL/s。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采用遮盖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实验组29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93条,平均为3.21条/例;对照组28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31条,平均为1.11条/例。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支气管动脉显示成功率及平均显示数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6层MSCTA扫描是一种安全无损害,简便有效的支气管动脉显示方法;利用SureStart技术能更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6例全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前瞻性研究。结果:低剂量螺旋CT共检出结节性病变48例,有7例被诊断为周围型肺癌,其中6例为早期肺癌(ⅠA期)。结论:低剂量螺旋CT可提高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能取代胸片筛查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