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32岁,上腹部闷胀、隐痛、不适五月余。体检:上腹中部可触及直径3~4cm圆形包块,质较软,位置较深,压之有疼痛,X线胃肠钡餐示:胃窦部大弯侧胃外肿块占位。化验:血、尿、粪常规及肝功能正常。手术所见:胃窦部前壁见一直径3cm大小的圆形肿块,探查各组淋巴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反酸、恶心20d”于2002年7月1日入住当地医院。行纤维内窥镜检查见:胃窦部不规则隆起,黏膜呈结节状红肿,质脆,伴浅表糜烂,表面附少许白苔,窦部明显狭窄,扩张欠佳。取组织作病理为:低分化腺癌。7月7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大体见胃组织9cm×3cm,一侧壁厚约2cm×1cm,质脆,灰白色,胃周大网膜见3枚淋巴结,直径0.2cm~0.6cm。镜下见癌细胞大小不等,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弥漫性,有的构成腺管状,浸润全层,3个淋巴结见2个有腺管状癌细胞浸润。术后诊断为胃窦部低分化腺癌,分期T3N1M0,Ⅲa期。2002年8月10日至11月…  相似文献   

3.
胃部双源性肿瘤国内外均有报道。但不多见。本院近十年来治疗贲门癌538例,发现有3例合并其它肿瘤。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例1:男性,47岁,因进食梗阻诊断为贲门癌入院,入院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内。胃部钡透:贲门部有4×4 cm之充盈缺损,胃粘膜断裂,胃膈距离增宽,胃窦部有4×2cm带蒂状肿块,边缘光滑。印象:贲门癌合并胃窦部息肉。于1986年6月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腹联合切口探查。术中见贲门有4×5×4cm之肿块,胃左淋巴结肿大,胃窦部有一带蒂状息肉,长约5cm,宽约2.5cm,活动度好。会诊认为息肉迟早为恶变之潜在因素,于是决定行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3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半年,2003年10月行胃镜检杳,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示:胃窦癌.于2003年10月10日行胃窦癌根治术,术中见:近胃窦部约1.5cm×1.0 cm大小的溃疡性病灶,未侵及浆膜层,胃周淋巴结无肿大,盆腔、大肠、小肠、肝脏均未见转移灶.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伴部分印戒细胞癌,肿瘤浸润至浆膜外脂肪组织.胃大弯淋巴结0/3(+),胃小弯淋巴结1/10(+),上下切端未见癌组织残留.  相似文献   

5.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于1991年2月5日就诊,行胃镜检查见:胃窦部后壁距幽门孔1.5处见一直径1.0cm半球形隆起。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广基无蒂。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同年8月20日复查胃镜仍见胃窦部有一半球形息肉,其部位、大小与前次相仿。另在胃体小弯侧见一1.5cm×1.0cm不规则浅溃疡,覆盖少许血痂,边缘轻微隆起、潮红,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窦部腺瘤性息肉癌变、胃体小弯腺癌。同年9月5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见胃窦部一直径1.0cm半球形隆起,质硬;胃体小弯有1.5cm×1.0cm×0.3cm溃疡灶。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部腺瘤性息肉癌变,癌细胞浸润粘膜下层;胃体小弯原位癌,Ⅱ_c型。两处癌灶之间粘膜呈慢性炎症表现,未见癌,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重复癌1例     
患者男性,70岁。因全身无痛性黄疸月余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上腹部深压痛。CT示:胰头癌。手术所见:胰头部见一3 cm×4 cm大小肿块,质硬,胃窦部小弯侧见一3 cm×5 cm大小肿块,质硬。行部分胰腺、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诊断:胰头癌并肝内外胆管扩张。病理肉眼检查:部分胃、十二指肠及胰腺组织,胃窦部小弯侧查见一溃疡型肿物,大小3·5 cm×3·5cm×0·5 cm,切面呈灰黄色。胰腺大小6 cm×5 cm×2·5 cm,剖开,其中查见一肿物,大小2·5 cm×1·0 cm×1·0 cm,切面灰黄色,与周围界清,中央部分呈囊性,内容血性液体,十…  相似文献   

7.
胃平滑肌母细胞瘤为上皮性平滑肌瘤,因瘤细胞的形态与胚胎期平滑肌母细胞一致,故名平滑肌母细胞瘤。本病在国内很少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70岁,因上腹部隐痛三个月诊断为胃癌于1985年12月14日住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略饱满,轻度压痛,未扪及明显肿块,肝脾均未触及。胃钡餐检查;胃窦部大弯侧见3×4×3cm充盈缺损、蠕动消失,幽门管变细,钡剂通过尚可。纤维胃镜:见胃窦部大弯侧有一突出胃腔的肿块,约4×3×4cm,粘膜光滑。于1985年12月18日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45岁,因"体验发现腹腔占位性病变1周"于2019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患者自诉无不适,既往体健,体检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异常包块,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腹部CT示右上腹腔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约6.0 cm×6.4 cm),肿物内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延迟强化,病变局部与胃窦壁界限不清,考虑胃间质瘤可能性大,见图1。行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胃窦部前壁(约7.0 cm×6.0 cm×5.5 cm),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5岁,以"腹胀8 d"之主诉入院.8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以上腹部为主,呈间断性,进食后加重,活动后可缓解.偶感恶心,未呕吐,感口干、口苦、反酸,无嗳气、烧心,食欲、食纳欠佳,饭量较前减少约1/3,体重无明显变化.至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行胃镜检查示:于胃角后角见一片状充血糜烂灶,约0.5 cm×0.4 cm,窄带成像内镜(NBI)+放大内镜下观察,病灶无明显边界,局部腺管及血管结构略不规则,活检稍脆;胃窦(图1A)形态正常,皱襞细小,蠕动稍减慢,黏膜欠光滑,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诊断:①胃角部糜烂性质待定;②慢性胃炎(胃窦萎缩性).病理诊断:(胃角部)黏膜慢性炎,局部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10余年.入院治疗半个月后行超声内镜检查示:胃角粗糙、充血,蠕动尚可;超声下见黏膜层层次融合,黏膜下层清晰完整;胃窦(图1B)形态正常,皱襞细小,蠕动稍减慢,黏膜菲薄欠光滑,呈颗粒样感,色泽灰暗,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下血管网透见,分泌物较少,大弯侧近后壁可见一1.5 cm × 1.8 cm扁平隆起,中央凹陷,黏膜充血水肿欠光滑,活检质韧;超声下(图1C)见隆起处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呈中低回声,欠均匀,边界不清,内似可见腺管样结构,最大切面9.3 cm×7.6 cm.诊断:胃窦部隆起考虑异位胰腺.病理诊断:胃窦部表浅幽门型黏膜慢性炎,局部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伴肠化(图2A).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4岁。上腹隐疼反酸1年余。逐渐加重并呕吐5个月。体检:心肺无异常。上腹部剑下压疼,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胃部大量潴留液。胃窦幽门前区有充盈缺损,大小约4×3cm。边缘尚光整。周围粘膜中断消失。局部胃壁硬且无蠕动。十二指肠无异常。诊断为胃窦部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上海、洛阳两地胃癌的发生部位、年龄分布有何异同。方法 选择上海市新华医院和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1998年到 1999年门诊胃镜检查病人为统计对象。胃镜影像和病理细胞学结合诊断胃癌 ,按胃癌发生部位分为 :贲门胃底部癌、胃体部癌、幽门窦部癌。同时用HE银染法检查胃癌病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选择时间段内 ,检出胃癌 115例 ,贲门癌 47例 ,胃体部癌 43例 ,胃窦部癌 19例 ,其它 6例 ;上海新华医院查出胃癌 91例 ,贲门癌 18例 ,胃体部癌 3 4例 ,胃窦部癌3 3例 ,其它 6例。两地胃癌发生部位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随年龄增长贲门胃底部癌所占比例从 15 %上升到 3 6 7% ,而胃窦部癌所占比例从 5 5 %下降到 2 5 %左右。两地胃癌病人HP感染情况相似 ,胃窦 -胃体部癌HP阳性率明显高于贲门部癌。结论 胃癌的发生部位有显著的地区特点、年龄特点、时期特点。上海市胃窦部癌较贲门部多见 ,洛阳地区贲门部癌较胃窦部多见 ;随年龄增长 ,贲门部癌比例增高 ,胃窦部癌比例减少 ;在过去 2 0年到 3 0年之间 ,贲门部癌呈上升趋势 ,胃窦部癌呈下降趋势。HP感染与胃窦 -胃体部癌关系密切相关。不同部位胃癌发生病因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6岁,以“进食后打嗝,上腹闷胀1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辅助检查: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侧可见一溃疡性病变,大小约5.0 cm×4.0 cm。病理活检诊断:胃窦溃疡癌变。腹部彩超示:肝S6段可见两个高回声光团0.5 cm×0.4 cm,有声影;胆脾胰未见异常;双肾形态大小正常,皮髓质界限清晰,双肾窦无分离,双肾血流显示良好。胃CT平扫 增强示:胃窦部可见胃壁局限性增厚,呈软组织密度影,与胰头及胆囊间界限不清晰,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右肾上极可见类圆形肿物影,周边界限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肿物周边更加清晰,内部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3.
胃不典型类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伴恶心呕吐入院。体检:上腹部压痛。胃镜示:胃窦部小弯侧见溃疡型肿物,边缘隆起,如火山口状,溃疡底见坏死物。B超发现肝转移瘤。手术所见:瘤体位于胃窦小弯侧,溃疡型,面积8.0 cm×7.0 cm,胃周淋巴结肿大。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检查:小弯侧见溃疡型肿物,面积6.0  相似文献   

14.
胃癌合并胃溃疡者少见,现将我们所见二例报告于后。例1.男,57岁,心窝部不适5年,半年来食欲减退、消瘦。体检:上腹部有轻压痛,未触及肿块;大便潜血(+);钡餐检查提示胃窦癌行胃根治性切除。术后化疗,1年半后死亡。病理检查:胃根治术标本,窦部小弯侧离下切端3cm有一3×2.5cm溃疡,边缘不规则。另在胃小弯前壁有一1×0.8cm小溃疡,边缘光滑,与大溃疡相距5cm,其间粘膜正常。镜下:胃小弯前壁呈典型的慢性溃疡改变,溃疡四周粘膜未见恶性病变:窦部大溃疡为分化型管状腺癌,大小溃疡之间粘膜呈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病理诊断:1.胃窦部溃疡浸润型分化性管状腺癌;2.胃小弯前壁慢性溃疡。例2.男,65岁,上腹部饱胀伴不规则疼  相似文献   

15.
结肠腺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3岁,上腹不适,持续性疼痛1月余.查体:上腹可触及一肿物,大小10cm×10cm×10cm,活动差,肝脾未及,腹水征(一).辅助检查,B超:肝多发性占位;胃镜:胃窦部肿物,考虑为粘液腺癌;结肠镜:结肠多发性息肉.手术:结肠回盲部见一5cm×5cm×5cm肿物.侵出浆膜.行肿物切除术.回肠、升结肠端端吻合.脏见多个结节,最大直径10cm,切除部分肝脏.患者于术后1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3岁。因进食哽噎感1个月于2008年3月26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院外电子胃镜检查示:门齿下30~35cm食管见1/2周不规则增生,胃窦黏膜充血水肿,胃窦小弯见1.2cm&#215;1.0cm不规则增生,表面糜烂。余未见明显异常。病理诊断示:(门齿下30cm)鳞癌、(胃窦)腺癌。胸部CT示:中胸段食管MT,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2岁。因进食阻挡感2月余于1998年12月6日人院。人院时仍能进一般食物。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食管X线钡透示:胸上、中段粘膜中断、消失,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病变长约4cm。人院后行纤维胃镜检查:进镜18-22cm,于食管左后壁可见着伞型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至贲门口39cm,于胃窦部前壁左侧壁可见结节样肿物,其周围粘膜红肿。咬检组织,病理报告:胃窦部腺癌。食管毛刷找到鳞癌细胞。诊断:①食管鳞癌。②胃窦部腺癌。人院后给予VMP方案化疗2周期(VDS4lug,静滴,d;。ds;MMC6g,静滴,dl、ds;PDD20g,静滴,山一ds…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多发性癌多见于皮肤、女性生殖器和结肠等处,发生于胃者少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4岁。因上腹部不适一年,进行性吞咽困难三个月,于1989年2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X线检查诊断为贲门癌。“B”超检查:胃窦部占位性病变。于1989年6月6日剖腹探查。术中见胃窦部小弯侧有一5×5×4cm肿块,质硬,与胰腺粘连,与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9岁.因"腹胀,反酸伴恶心3个月"于2019年6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行胃镜活检示:胃腺癌.入本院后行全腹部增强CT(图1)示:胃窦部胃壁不均匀增厚,黏膜欠规整,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浆膜层略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浑浊,胃小弯近贲门可见淋巴结影,短径约为1.0 cm(cT4aN1Mx);胰腺...  相似文献   

20.
金兰  朴龙镇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0):536-537
<正>患者男性,59岁,因“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伴呕血”于2018年8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入院后行全腹部增强CT示:胃窦部占位,伴多发肝转移瘤,最大病灶约3.6 cm,腹腔见肿大淋巴结。胃镜活检病理示:(胃窦)中-低分化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示:Her-2阴性。PET-CT示:胃窦部壁增厚,SUVmax=18.0;肝内多发低密度肿块,SUVmax=20.5;胃窦下方及胰头旁肿大淋巴结,SUVmax=1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