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组织T淋巴细胞凋亡和肝移植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建立Wistar→Sprague-Dawley(SD)原位肝移植(OLT)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A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SD大鼠;B组:免疫排斥组,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行OLT;C组:免疫耐受组,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行OLT,术前1周胸腺内注射F蛋白0.4mg,建立稳定的移植耐受大鼠模型。A组立即处死大鼠,B组和C组分别于术后7d、100d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分别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标本进行冰冻切片,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肝移植术后肝脏T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各组样本另取一张切片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与TUNEL荧光染色法作对比观察。结果光学显微镜下,B组可见中、重度免疫排斥反应表现,C组肝组织细胞间的淋巴细胞浸润较B组大大减少,稍多于A组。荧光显微镜下,A组TUNEL切片可见零星散在的凋亡细胞,C组可见大量散在或密集分布的凋亡细胞,B组的凋亡细胞数远较C组减少,但仍多于A组。A组、B组、C组大鼠肝组织内浸润T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分别为(8.83±0.43)%、(11.32±1.29)%和(19.00±1.9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免疫耐受移植物内浸润的T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高,浸润的T淋巴细胞凋亡受阻可能会阻碍免疫耐受的发生,引起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现象,并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D/Wistar大鼠进行节段性小肠移植。实验分3组:同基因移植组(SD→SD);异基因移植组(Wistar→SD)和异基因移植加环孢素A治疗组(Wistar→SD+CsA)。术后第1,3,5,7天分别用TUNEL法检查移植肠上皮凋亡细胞,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结果TUNEL法显示:Wistar→SD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在其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反应中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随排斥反应的加重而增加(P<0.01),并显著高于SD→SD组(P<0.01)。Wistar→SD+CsA组细胞凋亡数亦有显著增加(P<0.01)。SD→SD组排斥反应轻微,凋亡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ELISA法显示:在SDSD组血清IL1β无明显变化(P>0.05),WistarSD组和Wister→SD+CsAz组随凋亡细胞数的增加血清IL1β亦增高(P<0.01)。IL1β增加与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呈正相关(r=0.798,P<0.01)。结论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IL1β在细胞凋亡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研究MSC对Wistar大鼠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SD与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建立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MSC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术后第7天检测肝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肝组织病理形态及肝细胞凋亡。结果体外MLC中,Wistar大鼠T细胞增殖明显受抑,抑制率为48.44%。实验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IL-2、IL-10分别为(134.2±45.0)、(162.5±30.5)U/L、(30.6±5.4)μmol/L、(187.35±18.26)、(193.95±37.62)μ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55.6±54.3)、(296.4±71.2)U/L、(145.7±28.6)μmoL/L、(295.73±57.15)、(75.12±11.23)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检提示实验组排斥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脱氧脲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提示实验组肝细胞凋亡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体来源MSC能明显抑制MLC体系中受体源T细胞的增殖,并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抗CD-40L单抗加小剂量CsA的联合免疫治疗,观察其对大鼠肝移植受体生存时间和Th1/Th2细胞因子谱变化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稳定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将整个实验分为4组.A组(同基因对照组):SD→SD;B组(同种异体基因免疫排斥组):SD→Wistar,不用任何治疗措施;C组:SD→Wistar,CsA应用d1~d5;D组:SD→Wistar,CsA应用d1~d5加抗CD-40L(CD-154)单抗应用d0、d2.观察各组大鼠肝移植受体生存时间,移植后第7天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A组、D组受体大鼠均可长期存活,B组生存时间仅为(13.8±2.4)d.IL-2、IFN-γ在B组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TNF-α在B组的表达水平高于不同免疫抑制组,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IL-4、IL10较A组均有所增加,尤其D组的IL-10表达水平较B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抗CD-40L单抗加小剂量CsA(伴或不伴DSBT)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延长大鼠肝移植受体的生存时间,Th2类细胞因子的高水平表达与诱导移植耐受、抑制排斥反应有重要关联,有助于大鼠肝移植受体和移植肝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TⅡ)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二袖套法”建立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对照组(n=12)和TⅡ治疗组(n=13),移植术后第7d两组各杀死部分大鼠,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和脾淋巴细胞IL—2活性,其余大鼠留作观察存活时间。结果术后第7d,TⅡ组肝功能损害和移植肝病理急性排斥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IL—2活性低于对照组。TⅡ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 TⅡ可明显延长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减轻急性排斥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移植术后大鼠肝脏内不同细胞成分的凋亡现象,寻找耐受过程中的关键细胞成分,探讨大鼠肝移植耐受机制。方法分离肝脏间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术后大鼠肝脏内不同细胞成分的凋亡现象。结果BN→LEW组大鼠移植肝脏在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并且移植物内间质细胞存在大量的凋亡,急性排斥反应评分及细胞凋亡指数逐渐升高,术后7 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前者术后28 d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细胞凋亡指数至术后28 d较术前仍有明显差异,明显高于LEW→LEW组(P<0.05)。移植物内发生凋亡的细胞为来自于受体的浸润T淋巴细胞。结论移植物排斥反应评分下降与移植肝脏内CTL清除有关,来源于受体的浸润T淋巴细胞凋亡导致移植肝脏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建立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及肝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探讨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存活率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将SD大鼠(♂)、Wistar大鼠(♀)分成三组:Ⅰ组大鼠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Ⅱ组Wistar大鼠(♀)TBI(11 Gy),4 h后输人SD大鼠(♂)BMC(8×107),28 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Ⅲ组Wistar大鼠(♀)TBI(7 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2 d后CTX(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28 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分别于BMT后10、20 d通过PCR方法检测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体内的SD大鼠源性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并比较3组大鼠肝移植术后1周生存率、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Ⅱ组和Ⅲ组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出SD大鼠源性嵌合体.DTH检查显示对SD大鼠产生免疫耐受.肝移植结果显示,Ⅰ组大鼠均在4~5 d死亡,而Ⅱ组和Ⅲ组大鼠1周存活率为80.0%和84.2%,但Ⅱ组的生存状况不如Ⅲ组.结论 应用7GyTBI+CTX+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大大提高肝移植术后大鼠的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38蛋白激酶(p38 MAPK)在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中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近交系SD和Wistar大鼠进行节段性小肠移植,实验分3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ar→Wistar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ar组)和异基因移植加环孢素A组(SD→Wistar+CsA组)。分别于移植术后1、3、5及7d采集移植肠管行病理学检查排斥反应,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行Western—blotting测定p38MAPK表达;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活性。结果 SD→Wistar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反应中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随排斥反应的加重而增加(P〈0.01);Wistar→Wistar组排斥反应轻微,凋亡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SD→Wistar+CsA组随着CsA的应用,排斥反应逐渐得到控制,且凋亡细胞数也随着减少。SD→Wistar组及sD→Wistar+CsA组的血清TNF-α随移植肠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轻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P〈0.01)。p38 MAPK在SD→Wistar组随凋亡细胞数增加而表达加强(P〈0.01),Wistar→Wistar组p38 MAPK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在SD→wistar+CsA组随凋亡细胞数而发生相应的变化(P〈0.01)。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中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现象与p38MAPK呈正相关(r=0.875,P〈0.01),血清TNF-α与移植肠上皮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837,P〈0.01),血清TNF-α与p38 MAPK亦呈正相关(r=0.826,P〈0.01)。结论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存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现象,p38 MAPK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过程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T细胞疫苗诱导免疫耐受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T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针对Wistar大鼠的SD大鼠T细胞疫苗 ,然后用该疫苗免疫健康SD大鼠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作为实验组 (n =6)。对照组 (n =6)用RPMI 164 0培养液替代T细胞疫苗。以被免疫的SD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Wistar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经丝裂霉素处理 ) ,于接种前和每次接种后第 5天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3 H TDR掺入法 ) ,测定其cpm值 ;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 ,实验组SD大鼠脾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于接种后受到显著抑制 ,其cpm值较接种前显著降低 (P<0 .0 1) ;对照组接种前后各时点比较 ,其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接种后相同时点的cpm值组间比较 ,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与接种前比较 ,接种后实验组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 (P<0 .0 1) ,且随着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而对照组接种后各时点T细胞凋亡率与接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T细胞疫苗可以诱导同种特异性免疫耐受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外周血T细胞凋亡 ,清除抗原特异性反应性T细胞克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 CD25 T细胞联合应用CD154单抗在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Lewis大鼠脾脏CD4 _CD25 T细胞后与DA大鼠脾细胞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行体外激活。用"二袖套法"行DA到Lewis的原位肝移植48例。A组为对照组;B、C组单独术前回输体外激活的CD4 CD25 T细胞或术后腹腔注射抗CD154单抗;D组联合应用CD4 CD25 T细胞和CD154单抗。每组大鼠12对。术后7 d各组处死6只受体,检测移植肝内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余大鼠观察生存情况,死亡大鼠观察移植肝病理变化。结果D组受体生存期(52.00±10.64)d明显长于B、C组(P<0.01);移植肝内CD4 CD25 T细胞比例(16.43±4.28)%明显高于B、C组(P<0.05、P<0.01),而淋巴细胞浸润数量[(3.47±1.21)%×106]和(CD8 T细胞百分比(14.19±3.02)%明显低于B、C组(P<0.05、P<0.01);移植肝内白细胞介素- 2(IL-2)水平(6.44±1.83)ng/L低于B、C组(P<0.05),IL-10(43.72±7.55)ng/L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70.06±46.91)ng/L明显高于B、C组(P<0.05、P<0.01)。结论联合应用CD154单抗能明显增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2A(5-HT2A)受体拮抗剂沙格雷酯延缓大鼠移植动脉急性排斥反应后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3组,同种移植对照组(供、受者分别为Wistar大鼠和SD大鼠)、同系移植对照组(供、受者均为SD大鼠)和实验组(供、受者分别为Wistar大鼠和SD大鼠),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后纤维化模型。术后各组大鼠喂养条件相同,仅实验组大鼠每天给予沙格雷酯灌胃,25 mg/kg。术后第14天和第60天对移植动脉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移植动脉内膜增生情况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第14天时,同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出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改变。术后第60天,同种移植对照组、同系移植对照组和实验组内膜指数分别为(62.41±6.54)%、(0.94±0.33)%和(16.71±3.94)%,3组间内膜指数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NA和α-SMA细胞阳性率分别为(0.99±0.54)%和(0.79±0.33)%、(22.43±3.40)%和(23.70±2.78)%及(7.37±4.61)%和(8.21±3.11)%,3组间PCNA阳性率的两两比较及α-SMA阳性率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移植动脉急性排斥反应后可继发严重纤维化,沙格雷酯可显著延缓急性排斥反应后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和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输注对肝脏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3月至12月本中心的30例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8例,行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对照组22例,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不行骨髓干细胞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急性排斥发生情况、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甲基强地松龙用量和出院时每日FK506用量低于对照组[甲基强地松龙用量:(1884±256)mgys(1314±105)mg,P〈0.01;FK506用量:(4.93±0.62)mg,dvs(3.73±0.35)mg/d,P〈0.01];实验组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8vs4/22,P〈0.05),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3天实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等指标于术后第1、3、7天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期供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肝脏移植可以降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一定程度上可减低早期肝脏再灌注损伤,不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术后住院时问和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移植心脏血管增殖病变的影响。方法将近交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作供体,SD大鼠16只作受体,采用Ono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动物分为慢性排斥组和atRA治疗组,每组8只。慢性排斥组术后给予环孢菌素A10mg/(kg·d),皮下注射;atRA治疗组术后同法给予环孢霉素A,并给予atRA10mg/(kg·d)灌胃。移植60d后取移植心脏,行HE、Masson、Van Gieson染色,分析移植心脏排斥反应、血管狭窄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结果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面积明显大于atRA治疗组(63.99%±11.91%vs.34.68%±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7,P=0.000);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血管狭窄指数高于atRA治疗组(62.86%±17.18% vs.40.10%±8.20%),atRA治疗组血管狭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06);慢性排斥组PCNA阳性细胞明显高于atRA治疗组(60.17±17.74 vs.33.96±8.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P=0.001),且PCNA阳性细胞率与血管狭窄指数呈正相关(r=0.854,P=0.007)。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以通过细胞增殖途径抑制移植心脏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品系大鼠之间肝移植排斥反应特点。 方法 依据大鼠不同品系分成对照组SD→SD(A组),实验组Wistar→SD(B组)、Lewis→BN(C组)以及DA→Lewis(D组)4个组,采用Kamada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比较各组受体大鼠术后10 d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和白蛋白(Alb)]、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水平、急性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术后平均生存时间。 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和D组的血清ALT和TB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D组的TB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A组比较,B、C、D组大鼠血清IL-2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C组和D组的IL-2/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D组的IL-2/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D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D组的IL-2/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排斥活动性指数(RAI)评分(1.8±0.7)分;B组RAI评分(3.1±1.3)分,属轻度或不明确性排斥反应;C组RAI评分(6.9±0.8)分,属中~重度排斥反应;D组RAI评分(8.8±0.5)分,属重度排斥反应。各组间RAI评分比较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C组、D组受体大鼠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9.3±1.9)d、(116.9±8.3)d、(53.4±6.1)d、(12.1±2.4)d,A组与B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4种组合中,大鼠DA→Lewis模型排斥反应最剧烈,Lewis→BN次之,而Wistar→SD最轻,接近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肝移植术后的表达规律及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供、受者各15只.对照组:供、受者均采用Wistar大鼠;未治疗组:供者为SD大鼠,受者为Wistar大鼠,肝移植后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治疗组:供者为SD大鼠,受者为Wistar大鼠,肝移植术后肌肉注射他克莫司(FK506)2 mg·kg-1·d-1.每组分别于术后第3、5、7天随机各处死5只受者,取移植肝脏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肝HSP7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互关系.结果 对照组术后无排斥反应发生;未治疗组术后第3天出现典型的排斥反应病理变化,随术后时间推移,排斥反应活动度积分(RAI)逐渐升高(P<0.05);治疗组表现为无排斥反应或交界性排斥反应.对照组移植肝HSP70的表达在术后出现短暂升高后迅速降低(P<0.05),未治疗组移植肝HSP70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并随术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P<0.01),与移植肝RAI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P<0.01);治疗组移植肝组织HSP70在术后各时间段均呈低表达.结论 移植肝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HSP70表达升高对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大鼠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c—Met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雄性SD大鼠40只,建立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将60只受体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20只Wistar大鼠,术后当天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d;环孢菌素A(CsA)组:20只SD大鼠,术后当天开始腹腔注射CsA 5mg/kg·d;rh—HGF组:20只SD大鼠,术后当天开始腹腔注射rh—HGF 500μg/kg·d+CsA 5mg/kg·d。分别于术后15d、60d观察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冠状动脉内膜c—Met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冠状动脉内膜c—Met mRNA的表达。结果rh—HGF组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完整,内膜轻度增厚,管腔轻度狭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CsA组。术后15d、60drh—HGF组c—Met和c—Met mRNA在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的表达均明显高于CsA组和对照组(术后60dc—Met:1.85±0.26 vs.0.96±0.10,t=8.491,P=0.000;1.85±0.26 vs.0.58±0.03,t=13.725,P=0.000;术后60dc—Met mRNA:1.92±0.22VS.0.88±0.07,t=11.940,P=0.000;1.92±0.22 vs.0.42±0.02,t=19.206,P=0.000)。结论rh—HGF通过上调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c—Met的表达,可促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修复和再生,预防移植心脏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联合槐耳颗粒、胸腺肽α-1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对大鼠肝癌肝移植复发模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7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三联组、西罗莫司组、槐耳组、胸腺肽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 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 其余各组均采用化学诱癌法建立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 取阳性对照组大鼠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Treg%)、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4+T%)及CD8+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8+T%)。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eg%与CD4+T%、CD8+T%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鼠肝癌组织病理切片提示建模成功。阳性对照组的Treg%高于空白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三联组的Treg%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胸腺肽组和槐耳组, 明显高于空白组(均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三联组、西罗莫司组和胸腺肽组的CD4+T%和CD8+T%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联组的CD4+T%和CD8+T%均高于胸腺肽组、西罗莫司组和槐耳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大鼠的外周血Treg%与CD4+ T%、CD8+ T%和CD4+/CD8+均呈负相关, 且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Treg%与CD4+/CD8+之间的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西罗莫司为基础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reg水平, 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 发挥抗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细胞(CD4+IL-17+T淋巴细胞)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的76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有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排斥组(17例)和非排斥组(59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经过。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定排斥反应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分别于肝移植术前、出院后1年内定期(间隔3~6个月)、或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前和缓解后(3~6个月),检测外周血CD4+IL-17+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IL-17+T%)。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CD4+IL-17+T%。分析CD4+IL-17+T%与排斥活动指数(RAI)、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0.7~12.0个月,中位数2.5个月。肝移植术后,与非排斥组比较,排斥组患者CD4+IL-17+T%明显升高[(1.79±0.44)%比(2.56±0.43)%,P0.001]。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4+IL-17+T%均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升高[(2.56±0.43)%比(1.50±0.25)%,P0.001)]。非排斥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D4+IL-17+T%变化不明显(P0.05)。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CD4+IL-17+T%与RAI呈正相关(r=0.72,P=0.001)。排斥组和非排斥组患者他克莫司、环孢素血药浓度与CD4+IL-17+T%无明显相关性(r=0.21,-0.13;均为P0.05)。结论外周血CD4+IL-17+T%可作为诊断和评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外周血CD4+IL-17+T%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严重。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对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对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CPB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的内在机制。方法在我科2006年3~9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为CPB组;30例动脉导管未闭在非CPB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患者为非CPB组。于术前、停机前或手术结束时、术后24h取血分离T淋巴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数量、凋亡、细胞杀伤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停机前CPB组T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50.9%±6.8%VS.58.5%±9.1%,P〈0.05);停机前和术后24hT淋巴细胞凋亡率较术前升高(6.5%±2.2%VS.0.9%±1.1%,5.6%±1.8%VS.0.9%±1.1%;P〈0.01);停机前和术后24h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较术前降低(30.4%±6.0%VS.37.3%±8.6%,29.0%±4.9%VS.37.3%±8.6%;P〈0.05)。停机前CPB组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能力明显低于非CPB组(30.4%±6.0%VS.33.6%±5.3%,P〈0.05)。结论CPB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CPB过程中机体处于短暂的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