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预防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神经根损伤的意义。方法:对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术中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节段性神经根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在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使用SEP监护预防神经根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颈椎前路入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有:(1)操作简便;(2)颈前路人路既可以穿刺到椎间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可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我院采用颈椎前人路神经根阻滞治疗颈椎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建平  崔新丽 《现代康复》1998,2(4):361-361
神经根型颈椎病,乃因抻经根在穿出椎间孔的过程中.受骨刺压迫或椎间孔孔径狭窄挤压.而致颈神经根炎症所引起。临床表现以颈、肩、臂、手放射性疼痛为主,有时亦可表现为一侧上肢的阵发性串麻及肢端感觉的异常。检查:患侧颈肌紧张,颈部活动受限.头部加压试验阳性。我们自1996年始,选择无其它器质性疾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86例,采用了物理练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常分为五型,以神经根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型最为为见,而椎间孔是神经根的唯一通道,如何显示椎间孔及其周围的骨质结构,对颈椎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我院近2年来通过对150例临床拟诊为颈椎病患者采用旋转脚踏板行颈椎斜位透视下定位点片,对椎间孔周围骨质结构的显示及观察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161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神经根型、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和食管压迫型,分别为84例、40例、22例、13例和2例。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技术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结果84例神经根型中,发现椎间孔狭窄438处,其中C5-6和C6-7椎间孔狭窄占79.6%,椎间孔狭窄的成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错位等;40例椎动脉型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52.5%),导致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和椎动脉迂曲。22例脊髓型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能全面评价颈椎骨质增生及颈椎间盘退变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颈椎病诊断较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神经根型发病率约占50%60%,常由颈椎间盘侧后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其症状轻重与颈神经根炎症程度一致。我们遵循消除或减轻神经根炎症原理,采用选择性颈椎间孔神经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入选标准:1单侧神经根性颈肩臂痛症状和体征;2颈椎磁共振检查证实无颈髓变性及骨性椎管狭窄;3排外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疾病、凝血功  相似文献   

7.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和特点。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4-01/2006-05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rotary manipul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旋转手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和临床研究。②旋转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颈椎骨折及良恶性肿瘤。②综述类文献,重复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旋转手法治疗的文献32篇,2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致椎间盘高度降低、前位钩椎关节及后位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等合并因素所致脊神经根管狭窄并压迫神经根是其最常见的原因。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独特疗法,其主要治疗机制是松解神经根及其周围软组织粘连;改变椎间孔大小,调整钩椎关节位置关系;缓解肌肉痉挛,解除滑膜嵌顿;调整颈椎各组织应力分布,增强颈椎稳定性;重建颈曲,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 结论: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独特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但手法的操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颈椎退行性变以颈椎间盘突出症、小关节退变、椎间孔狭窄多见。而颈椎病神经根刺激症状常与椎间孔狭窄有关[1]。X线和CT都可用于颈椎退行性变的诊断。本文着重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退行性颈椎间孔狭窄的显示能力。  相似文献   

9.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根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引起颈椎间孔狭窄的因素很多.本文就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在X线上的投影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三维CT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3DCT)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采用3DCT技术检查了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300例患。结果:21.3%的患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42.3%的钩突关节和16.2%的小关节突有骨质增生,另外有12个小关节突有错位改变。在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中,发现狭窄的椎间孔438个。其中,C6-7和C5-6椎间孔狭窄占81.3%。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骨赘压迫椎云集(22.0%)和椎动脉变细或粗细不均(65.9%),12.1%的患未见异常。脊髓型颈椎病变3DCT表现有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3DCT能全面评价颈椎间盘退变和颈椎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一种诊断颈椎病的实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颌枕带牵引,颈托和围领等)和手术治疗,本科2002~2005年共施行颈椎前路手术56例。通过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  相似文献   

12.
颈肩部疼痛是疼痛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常由于颈肩部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软组织的损伤、劳损、受凉等引起无菌性炎症 ,而出现颈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 ,常见病症有 :1 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窄、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周软组织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症候群 ,根据受压部位、受压组织以及所表现临床症状的不同 ,可将颈椎病分为六型 ,即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 ,最为常见的是前三…  相似文献   

1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误诊为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1] ,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多较典型,一般诊断不难,而其他类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或单一,易被误诊和漏诊。我院颈肩腰腿疼痛  相似文献   

14.
张亚南 《现代康复》1999,3(2):190-19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我院门诊1995年8月~1998年7月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105例,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颈椎病各类型中常见的一种,多见于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小、颈椎小关节结构紊乱、颈椎滑膜嵌顿等导致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而出现临床症状,如颈肩、手臂部的麻木、疼痛、肌力减退等。现将近几年颈椎牵引、推拿、针灸及中药等方法治疗CSR的研究总结如下:1牵引治疗牵引主要是通过缓解肌肉痉挛、解除滑膜嵌顿,纠正小关节紊乱,恢复颈椎平衡;拉伸扭曲的椎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孔扩大成形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就诊于我院的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孔成形减压术。评价治疗前后病人椎间高度、颈椎曲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学(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手术后病人颈椎曲度测量值较手术前显著增加(P<0.01),手术前后病变椎间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后病人VA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JO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经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感觉障碍,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颈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我院门诊1995年8月~1998年7月间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105例,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和特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4-01/2006-05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rotarymanipul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5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旋转手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和临床研究。②旋转手法治疗。排除标准:①颈椎骨折及良恶性肿瘤。②综述类文献,重复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旋转手法治疗的文献32篇,2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致椎间盘高度降低、前位钩椎关节及后位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等合并因素所致脊神经根管狭窄并压迫神经根是其最常见的原因。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独特疗法,其主要治疗机制是松解神经根及其周围软组织粘连;改变椎间孔大小,调整钩椎关节位置关系;缓解肌肉痉挛,解除滑膜嵌顿;调整颈椎各组织应力分布,增强颈椎稳定性;重建颈曲,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结论: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独特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但手法的操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与颈椎病严重程度关系.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教务处.对象实验选用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经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共120侧.方法取60具成尸,测量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颈神经前支横径/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椎间孔大小的均值,比值≥1的出现率.结果颈神经根与椎间孔之比值明显大于脊神经与脊神经沟之比值(t=2.66,P<0.01);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24.6%)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6.3%),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6.95,P<0.01).结论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与颈椎病严重程度关系。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教务处。对象:实验选用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经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共120侧。方法:取60具成尸,测量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颈神经前支横径/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椎间孔大小的均值,比值≥1的出现率。结果:颈神经根与椎间孔之比值明显大于脊神经与脊神经沟之比值(t=2.66,P&;lt;0.01);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24.6%)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6.3%),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95。P&;lt;0.01)。结论: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