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鼠的Ⅰ型前胶原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0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病理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0只,体质量180~210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mg/支;芪丹(颗粒剂)是由黄芪、丹参、川芎等中草药加工提纯后的粗提取物制成的颗粒剂,10g/包(1g干粉相当于原生药8g)。实验分组:160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组20只、模型组40只、芪丹颗粒剂50只、氢化可的松50只。实验干预:正常组20只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其余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按0.25mL左右(5mg/kg体质量)诱导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随机取40只为模型组。取芪丹颗粒剂组和氢化可地松组大鼠各30只,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125mg/kg)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药物干预后第7,14,28天麻醉下处死动物。两组各余20只分别从造模14d后灌注芪丹颗粒剂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用量同前),于第28、42天分别处死动物。实验评估:用苏木精-伊红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1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肺脏大体标本观察:对照组肺组织各观察时间点无明显改变,模型组肺组织表面凸凹不平,部分肺叶体积缩小,表面见灰白色结节。氢化可的松组与模型组相似。芪丹颗粒剂组见部分肺叶表面不光滑及大小不等结节。②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模型组7d肺泡腔内大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28d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内见大量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芪丹颗粒剂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化可的松组(P<0.05)。③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原位杂交显示两种前胶原mRNA表达呈动态变化,早期肺泡炎以Ⅲ型前胶原mRNA大量增生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增生为主。芪丹颗粒剂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14天处于最高,至28d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芪丹颗粒剂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氢化可的松组(P<0.05)。28d,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二天给药芪丹颗粒剂组和氢化可地松组及第14天给药芪丹颗粒剂组和氢化可的松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肺纤维化的早期以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的大量表达为主。芪丹颗粒可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了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代谢和表达,从而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芪丹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优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2.
格列卫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格列卫对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格列卫组,每组30只。采用气管穿刺注入博莱霉素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分别于制模后7、14和21d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系数、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术后不同时间点肺系数明显增加(P均〈0.05),肺泡炎分级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增加(P均〈0.01),肺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且随术后时间延长不断增加;而PDGF—BB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恢复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格列卫组与地塞米松组的肺泡炎分级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HYP含量和肺组织PDGF—BB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格列卫组上述各指标较地塞米松组稍好转;但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格列卫能明显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反应性差,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仅对30%的患者有效.中药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是研究热点,许多中药已经在临床中试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抑制其表达可能对治疗肺纤维化有效.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区间分组设计.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对象:实验于2003-05/2004-03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病理实验室进行.取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每组30只;各组又分为7,14,28 d 3个时间点,正常对照组每个时间点5只,其他3组每个时间点10只.方法:[1]造模:正常对照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0.25 mL,其他3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 0.25 mL左右(5 mg/kg,4g/L)制备肺纤维化模型.[2]给药:造模次日开始,芪丹组每天给于芪丹颗粒剂灌胃(黄芪、丹参、川芎等组成,3 125 mg/kg);氢化可的松组每天给于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于生理盐水灌胃(2 mL/只).[3]观察指标:各组动物均于给药后第7,14,28天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肺组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情况.结果:10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结构正常,模型组第7天表现为肺泡炎;14 d肺泡炎加重,28 d广泛纤维化;芪丹组经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有正常肺泡结构存在;氢化可的松组第7,14天肺泡炎较模型组轻,但肺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2]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模型组第28天表达最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177;0.4,1.2&;#177;0.4,P<0.01),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177;0.5,2.5&;#177;0.4,P<0.01),且芪丹组低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3]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均持续高表达,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少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且而且芪丹组明显少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降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其效果较氢化可的松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反应性差,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仅对30%的患者有效.中药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是研究热点,许多中药已经在临床中试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抑制其表达可能对治疗肺纤维化有效.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区间分组设计.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对象实验于2003-05/2004-03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病理实验室进行.取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每组30只;各组又分为7,14,28 d 3个时间点,正常对照组每个时间点5只,其他3组每个时间点10只.方法[1]造模正常对照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0.25 mL,其他3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 0.25 mL左右(5 mg/kg,4g/L)制备肺纤维化模型.[2]给药造模次日开始,芪丹组每天给于芪丹颗粒剂灌胃(黄芪、丹参、川芎等组成,3 125 mg/kg);氢化可的松组每天给于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于生理盐水灌胃(2 mL/只).[3]观察指标各组动物均于给药后第7,14,28天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肺组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情况.结果10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结构正常,模型组第7天表现为肺泡炎;14 d肺泡炎加重,28 d广泛纤维化;芪丹组经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有正常肺泡结构存在;氢化可的松组第7,14天肺泡炎较模型组轻,但肺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2]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模型组第28天表达最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0.4,1.2±0.4,P<0.01),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0.5,2.5±0.4,P<0.01),且芪丹组低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3]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均持续高表达,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少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且而且芪丹组明显少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降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其效果较氢化可的松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和氢化可的松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2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①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正常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均于实验开始时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5mg/kg,以造成肺纤维化模型。模型对照组于造模后次日起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次日起隔日皮下注射干扰素α-1b 10万IU。氢化可的松干预组于造模后次日起每日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kg。正常对照组:实验开始时气管内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2mL/kg,次日起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③各组大鼠均于实验第3,7,14和28天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各处死5只。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0mL,用于测干扰素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该含量测定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量。④取右肺中下叶投入液氮中,过夜后转入-70℃保存,准备检测羟脯氨酸含量,该含量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完成。(9确定各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肺泡炎分4级:(-):无肺泡炎,评0分。(+):轻度肺泡炎,表现为单核细胞浸润使肺泡隔增宽,仅限于局部和近胸膜部,面积小于全肺的20%,肺泡结构正常,评1分。(++):中度肺泡炎,受累面积占全肺的20%~50%,近胸膜部较重,评2分。(+++):重度肺泡炎,面积大于50%,偶见肺泡腔内有单核细胞及出血造成实变,评3分。肺纤维化分4级:(-):无纤维化,评0分。(+):轻度纤维化,受累面积小于20%,纤维化累及胸膜及胸膜下的肺间质,肺泡的结构发生紊乱,评1分。(++):中度纤维化,病变范围约占全肺的20%~50%,纤维化区域从胸膜延伸,仍属局部性,评2分。(+++):重度纤维化,病变范围大于50%,融合损失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气腔,评3分]。⑥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行LSD-τ检验。结果: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纤维化评分: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大鼠造模后7d肺泡炎最重,随后逐渐减轻,而纤维化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明显加重,第28天纤维化程度最重,各组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始终较正常对照组严重(P&;lt;0.05~0.01),说明肺纤维化模型成立。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第7和14天时肺泡炎明显重于模型对照组(P&;lt;0.05,0.01)。而干扰素α-1b干预组纤维化程度虽重于模型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gt;0.05)。氢化可的松干预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虽轻于模型对照组,但始终与模型对照组相近(P&;gt;0.05)。②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干扰素γ含量: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干扰素α-1b干预组造模后第3~28天始终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lt;0.01)。氢化可的松干预组相对比较稳定,第7天时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lt;0.05)。③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于造模后开始升高,于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但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第3和7及14天时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lt;0.01),第3天时氢化可的松干预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lt;0.05)。结论:①早期应用干扰素α-1b能够加重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加重肺泡炎。②干扰素α加重肺纤维化的现象可能与其诱导干扰素γ的产生促进肺部炎症反应有关。③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通过减少前炎症因子干扰素γ及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转生长因子β的表达,抑制早期炎症,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博菜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肺纤维化大鼠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三组.模型组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射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予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 50μg/kg每周2次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造模后第28 d处死大鼠,用半定量RT-PCR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均有所下降,较之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治疗组较之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 肺纤维化大鼠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增加,应用内皮素受体桔抗剂治疗可抑制上述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芪丹颗粒对鼠肺间质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由黄芪、白术、丹参、川芎等中草药提纯的芪丹颗粒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08在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病理实验室完成.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芪丹组、激素刎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利用BLEMA 5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组、芪丹组、激素组分别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平阳霉素5 mg/kg后,模型组常规饲养,芪丹组以芪丹颗粒灌胃250mg/(kg&;#183;d),激素组肌注氢化考的松25 mg/(kg&;#183;d):正常对照组一次性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2 mL/kg.各组饲喂28 d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大鼠右肺中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VanGieson氏苦味酸酸性品红法染色观察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i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为28只.[1]大鼠肺纤维化程度比较:模型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且其胶原纤维沉积较多,芪丹组可见肺泡间隔增厚程度减轻,炎性细胞较少,肺泡结构基本正常,肺泡炎与肺纤维化多为轻度.激素组肺泡炎及纤维化减轻不甚明显.[2]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量灰度扫描积分面积比较:芪丹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灰度扫描积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1.856 0&;#177;0.135 6,3.432 0&;#177;0.206 3)mm^2,(Q=12.857 5,P<0.01)];激素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灰度扫描积分面积高于正常对照组[(2.622 0&;#177;0.3815,1.480 0&;#177;0.122 1)mm^2,(Q=13.907 3,P<0.01)];芪丹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灰度扫描积分面积明显低于激素组[(1.910 0&;#177;0.193 5,2.622 0&;#177;0.381 5)mm^2,(Q=8.265 9,P<0.01)].结论:中药芪丹颗粒可以减少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量,减弱了细胞因子网络对于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促进作用,从而减轻和抑制了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和氢化可的松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2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科研部完成。①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正常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均于实验开始时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5mg/kg,以造成肺纤维化模型。模型对照组于造模后次日起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次日起隔日皮下注射干扰素α-1b10万IU。氢化可的松干预组于造模后次日起每日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kg。正常对照组:实验开始时气管内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2mL/kg,次日起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③各组大鼠均于实验第3,7,14和28天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各处死5只。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0mL,用于测干扰素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该含量测定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量。④取右肺中下叶投入液氮中,过夜后转入-70℃保存,准备检测羟脯氨酸含量,该含量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完成。⑤确定各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肺泡炎分4级:(-):无肺泡炎,评0分。(+):轻度肺泡炎,表现为单核细胞浸润使肺泡隔增宽,仅限于局部和近胸膜部,面积小于全肺的20%,肺泡结构正常,评1分。():中度肺泡炎,受累面积占全肺的20%~50%,近胸膜部较重,评2分。():重度肺泡炎,面积大于50%,偶见肺泡腔内有单核细胞及出血造成实变,评3分。肺纤维化分4级:(-):无纤维化,评0分。(+):轻度纤维化,受累面积小于20%,纤维化累及胸膜及胸膜下的肺间质,肺泡的结构发生紊乱,评1分。():中度纤维化,病变范围约占全肺的20%~50%,纤维化区域从胸膜延伸,仍属局部性,评2分。():重度纤维化,病变范围大于50%,融合损失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气腔,评3分]。⑥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结果: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纤维化评分: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大鼠造模后7d肺泡炎最重,随后逐渐减轻,而纤维化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明显加重,第28天纤维化程度最重,各组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始终较正常对照组严重(P<0.05~0.01),说明肺纤维化模型成立。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第7和14天时肺泡炎明显重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而干扰素α-1b干预组纤维化程度虽重于模型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氢化可的松干预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虽轻于模型对照组,但始终与模型对照组相近(P>0.05)。②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干扰素γ含量: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开始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干扰素α-1b干预组造模后第3~28天始终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氢化可的松干预组相对比较稳定,第7天时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③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模型对照组、干扰素α-1b干预组、氢化可的松干预组于造模后开始升高,于造模后第7天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但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扰素α-1b干预组于造模后第3和7及14天时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第3天时氢化可的松干预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①早期应用干扰素α-1b能够加重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加重肺泡炎。②干扰素α加重肺纤维化的现象可能与其诱导干扰素γ的产生促进肺部炎症反应有关。③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通过减少前炎症因子干扰素γ及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转生长因子β的表达,抑制早期炎症,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由黄芪、白术、丹参、川芎等中草药提纯的芪丹颗粒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08在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病理实验室完成.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芪丹组、激素刎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利用BLEMA 5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组、芪丹组、激素组分别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平阳霉素5 mg/kg后,模型组常规饲养,芪丹组以芪丹颗粒灌胃250mg/(kg·d),激素组肌注氢化考的松25 mg/(kg·d)正常对照组一次性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2 mL/kg.各组饲喂28 d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大鼠右肺中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VanGieson氏苦味酸酸性品红法染色观察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i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为28只.[1]大鼠肺纤维化程度比较模型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且其胶原纤维沉积较多,芪丹组可见肺泡间隔增厚程度减轻,炎性细胞较少,肺泡结构基本正常,肺泡炎与肺纤维化多为轻度.激素组肺泡炎及纤维化减轻不甚明显.[2]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量灰度扫描积分面积比较芪丹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灰度扫描积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1.856 0±0.135 6,3.432 0±0.206 3)mm2,(Q=12.857 5,P<0.01)];激素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灰度扫描积分面积高于正常对照组[(2.622 0±0.3815,1.480 0±0.122 1)mm2,(Q=13.907 3,P<0.01)];芪丹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灰度扫描积分面积明显低于激素组[(1.910 0±0.193 5,2.622 0±0.381 5)mm2,(Q=8.265 9,P<0.01)].结论中药芪丹颗粒可以减少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量,减弱了细胞因子网络对于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促进作用,从而减轻和抑制了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由黄芪、白术、丹参、川芎等中草药提纯的芪丹颗粒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4/08在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病理实验室完成。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芪丹组、激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利用BLEMA5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组、芪丹组、激素组分别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平阳霉素5mg/kg后,模型组常规饲养,芪丹组以芪丹颗粒灌胃250mg/(kg·d),激素组肌注氢化考的松25mg/(kg·d);正常对照组一次性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2mL/kg。各组饲喂28d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大鼠右肺中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VanGieson氏苦味酸酸性品红法染色观察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为28只。①大鼠肺纤维化程度比较:模型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重,且其胶原纤维沉积较多,芪丹组可见肺泡间隔增厚程度减轻,炎性细胞较少,肺泡结构基本正常,肺泡炎与肺纤维化多为轻度。激素组肺泡炎及纤维化减轻不甚明显。②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量灰度扫描积分面积比较:芪丹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灰度扫描积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犤(1.8560±0.1356,3.4320±0.2063)mm2,(Q=12.8575,P<0.01)犦;激素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灰度扫描积分面积高于正常对照组犤(2.6220±0.3815,1.4800±0.1221)mm2,(Q=13.9073,P<0.01)犦;芪丹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灰度扫描积分面积明显低于激素组犤(1.9100±0.1935,2.6220±0.3815)mm2,(Q=8.2659,P<0.01)犦。结论:中药芪丹颗粒可以减少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量,减弱了细胞因子网络对于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促进作用,从而减轻和抑制了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国圣一号对纤维化肺组织TNF -α和IL- 8 表达的影响。方法:48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氢化可的松组和中药组,分别于14d和28d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TNF -α及IL -8表达情况和中药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①中药和氢化可的松治疗后肺泡炎及肺纤维化较模型组显著减轻(p<0.05),纤维化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模型组肺组织TNF- α、IL- 8表达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28 d时IL- 8 的表达较14 d时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和氢化可的松组肺组织TNF -α、IL- 8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通过下调肺纤维化时肺组织TNF- α及IL-8表达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硝胺 (DMN)肝纤维化模型I型胶原 (CoL -1)、Ⅲ型胶原 (CoL -Ⅲ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 -1)mRNA表达以及复方 86 1的干预作用。材料和方法 采用 1%DMN 1ml /kg腹腔注射模型组大鼠 ,复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复方 86 1灌胃 3g/kg ,共 8周 ,以RT -PCR法观察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CoL -Ⅰ、CoL -Ⅲ及TIMP -1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组CoL -I、CoL -Ⅲ及TIMP-1mRNA分别为 0 82 7± 0 0 94、 0 95 3± 0 0 33及 0 92 4± 0 110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复方 86 1治疗组CoL -I、CoL -Ⅲ及TIMP -1mRNA为 0 4 97± 0 0 5 7、 0 85 1± 0 0 6 5和 0 6 48± 0 10 7,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DMN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CoL -Ⅰ、CoL -Ⅲ及TIMP -1mRNA表达水平增高 ,复方 86 1能够抑制肝组织CoL -Ⅰ、CoL -Ⅲ及TIMP -1mRNA的表达 ,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甲基泼尼松龙干预对急性肺损伤大鼠Ⅲ型前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Ⅲ型前胶原(PCⅢ)的影响。方法 将4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毒素损伤组(损伤组)、甲基泼尼松龙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通过静脉注射内毒素(6mg/kg)制备大鼠ALI模型,于制模后1、3和14d各处死5只,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PMN)分类、巨噬细胞分类及血清和BALF中PC皿水平变化。结果损伤组1d BALF细胞总数、PMN分类及血清和BALF中PC Ⅲ水平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抑制内毒素所致ALI大鼠血清和BALF中PCⅢ水平升高,对ALI早期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及黄芪莪术合剂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药黄芪莪术合剂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2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①健康SD大白鼠60只,正常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18只、黄芪莪术合剂组18只、强的松组18只。②经气管滴入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黄芪莪术合剂组给予40.5mg/L黄芪莪术合剂,强的松组给予0.63g/L强的松盐水溶液,均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每次1.5mL,1次/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③模型组、黄芪莪术合剂组、强的松组分别于造模第3,7,21天每组6只麻醉下取右肺下叶组织后处死,正常对照组于第3天麻醉下取右肺下叶组织后处死。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大鼠55只,中途脱落5只。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造模第3,7,21天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芪莪术合剂组和强的松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造模第3,21天强的松治疗组低于黄芪莪术合剂治疗组(P<0.05)。②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造模第3,7,21天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黄芪莪术合剂组和强的松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第7天时,强的松治疗组低于黄芪莪术合剂治疗组,第21天时黄芪莪术合剂治疗组低于强的松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黄芪莪术合剂具有显著抑制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表达及痹肿消汤干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H05-05/2005-07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51只健康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6只造模,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另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成模大鼠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各15只。痹肿消汤组于初次免疫7d后开始灌服痹肿消汤(痹肿消汤由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苡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15味中药组成,体表面积比换算关系,大鼠用药为70妇成人临床用药3倍,药材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药房一次性选购,两次水煎取药液备用),相当于生药62.1g/(K&;#183;d),每只约1.5mL,2次/d灌服;模型组与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定期对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按04级进行评分,0分:无关节炎;1分:有红色斑点后轻度肿胀;2分:关节部位中度肿胀;3分:关节严重肿胀;4分:关节严重肿胀且不能负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运用Imagel佃13.0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纳入实验的51只大鼠,造模不成功被淘汰6只,最终痹肿消汤组15只、模型组15只、对照组15只,共4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于免疫后25d左右达到高峰,30d后呈下降趋势;痹肿消汤组大鼠亦于25d左右达高峰,但较模型组低。②各组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模型组醛缩酶A表达在25,35,45d递增(P〈0.05-0.01),且明显高于同时间正常组及痹肿消汤组(P〈0.05-0.01);痹肿消汤组醛缩酶A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同时间模型组及正常组(P〈0.05,P〈0.005,P〈0.001),在25,35d和45d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P〈0.05,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过程中醛缩酶A表达增加,且随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上调。痹肿消汤能下调关节炎大鼠滑膜醛缩酶A表达,这可能是其阻抑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药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心室心肌Ⅰ和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心肌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10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抽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用银夹缩窄,双蒸水灌胃,1.5g/kg,1次/d,连续4周,其余52只大鼠分离腹主动脉,用银夹缩窄,以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0.3%,为造模成功,本组造模成功33只。将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11只:模型组(术后常规喂养4周,然后烈蒸水灌胃,15mL/kg,1次/d,连续4周),中药复方大、小剂量组[术后4周,分别用含生药24,12g/kg中药复方水煎浓缩液(中药复方由淫羊藿、熟地、川芎、丹参等中药组成,由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制剂室提供,制成水煎液,浓缩至含生药1.6kg/L)15,7.5mL/kg,1次/d,连续灌胃4周1。术后至给药前均常规喂养。②用药4周后,称重左心室质量及体质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mg)/体质量(g)为左室质量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左室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组问两两比较用t检验。
结果:造模失败21只,假手术组大鼠12只及造模成功大鼠31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0只,中药复方大剂量组11只.中药复方小剂量组1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左室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给药4周后,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药复方大、小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大鼠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给药4周后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中药复方大、小剂量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
结论:中药补肾复方能逆转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心室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4只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牛磺酸组(T组)、模型组(B组)、正常组(CN组).T组和B组实验当天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5mg/kg,CN组气管内滴入等量生理盐水.在气管内滴药后第7、14、28天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行HE、Masson染色并做肺泡炎、肺纤维化评分,测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表达.结果:B组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N组和T组.B组各时间点肺泡炎评分均高于同一时间点CN组和T组.实验第14、28天肺纤维化程度及羟脯氨酸含量也高于同期CN组及T组.结论:牛磺酸可减轻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及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2),(28.3±2.1)mm3,5.0μg/100μL:(27.9±3.0),(30.4±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6),(29.5±3.3)mm3,5.0μg/100μL:(24.6±1.7),(27.8±1.8)mm3,t=1.981~2.025,P<0.05]。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77;1.2),(28.3&;#177;2.1)mm^3,5.0μg/100μL:(27.9&;#177;3.0),(30.4&;#177;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77;1.6).(29.5&;#177;3.3)mm^3,5.0μg/100μL:(24.6&;#177;1.7),(27.8&;#177;1.8)mm^3,t=1.981-2.025,〈0.051。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表达及痹肿消汤干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5/2005-07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51只健康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6只造模,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另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成模大鼠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各15只。痹肿消汤组于初次免疫7d后开始灌服痹肿消汤(痹肿消汤由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苡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15味中药组成,体表面积比换算关系,大鼠用药为70kg成人临床用药3倍,药材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药房一次性选购,两次水煎取药液备用),相当于生药62.1g/(kg·d),每只约1.5mL,2次/d灌服;模型组与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定期对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按0~4级进行评分,0分:无关节炎;1分:有红色斑点后轻度肿胀;2分:关节部位中度肿胀;3分:关节严重肿胀;4分:关节严重肿胀且不能负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运用ImageTool3.0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纳入实验的51只大鼠,造模不成功被淘汰6只,最终痹肿消汤组15只、模型组15只、对照组15只,共4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于免疫后25d左右达到高峰,30d后呈下降趋势;痹肿消汤组大鼠亦于25d左右达高峰,但较模型组低。②各组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模型组醛缩酶A表达在25,35,45d递增(P<0.05~0.01),且明显高于同时间正常组及痹肿消汤组(P<0.05~0.01);痹肿消汤组醛缩酶A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同时间模型组及正常组(P<0.05,P<0.005,P<0.001),在25,35d和45d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P<0.05,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过程中醛缩酶A表达增加,且随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上调。痹肿消汤能下调关节炎大鼠滑膜醛缩酶A表达,这可能是其阻抑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