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紧密连接(TJ)蛋白ZO-1 mRNA的表达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36只7日龄新生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HIBD 3、6、24、48、72 h组,每组6只.观察HIBD后结扎侧大脑半球的大体形态变化,同时采用Real-time Q-PCR方法测定脑皮层组织MMP-9mRNA和ZO-1 mRNA表达.结果:(1)对照组大鼠MMP-9mRNA表达水平极低(与HIBD组比较P<0.05),在HIBD 3 h组其表达开始增高,24 h达高峰,72 h仍维持较高的水平.(2)对照组大鼠ZO-1 mRNA表达水平较高(与HIBD组比较P<0.05),在HIBD 3 h组其表达开始降低,24 h降至最低,72 h仍维持较低水平.(3)缺血缺氧后MMP-9mRNA的表达与ZO-1 mRNA的表达在时间上呈负相关(r=-0.659,P<0.05).(4)新生大鼠HIBD后24~48 h结扎侧大脑半球脑水肿明显.结论: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MMP-9表达升高,TJ蛋白ZO-1表达减少,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HIB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36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HIBD3、6、24、48及72 h纽.每组大鼠6只建立HIBD模型.观察处死时每只新生大鼠脑组织的大体形态变化,同时采用Real-time O-PCR方法测定大鼠脑组织ZO-1 mRNA和occludin mRNA表达.结果 ①对照组大鼠ZO-1mR.NA表达较高.在HIBD 3 h组,其表达开始降低,24 h表达达到最低点,此后逐渐升高,72 h仍维持较低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occludin mRNA表达较高.在HIBD 3 h组,其表达开始降低,24 h表达下降到最低点.此后逐渐升高,72 h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大鼠HIBD后24~48 h脑水肿明显.结论 脑缺氧缺血时发生脑水肿,可能与ZO-1和occludin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GBE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HIBD模型组(n=30)、GBE治疗组(n=30).模型制造成功后24 h、72 h、168 h三个时间点,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MMP-9、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BE组神经系统异常症状较HIBD组更轻.HIB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缺氧缺血后逐渐上升,72 h达到高峰,168 h开始下降.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MMP-9及TMP-1mRNA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GBE治疗组明显小于HIBD模型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GBE对HIBD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MP-9及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NgR mRNA及NgR蛋白在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7日龄SD大鼠制作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HIBD新生鼠脑组织NgR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gR蛋白的分布及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gR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HIBD新生SD大鼠脑中NgR mRNA与对照组相比,6 h开始升高,12 h达到峰值,24 h有所下降但仍持续在较高水平(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NgR蛋白在正常新生SD大鼠脑中分布广泛,大脑皮层及海马均有较多NgR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均发现HIBD新生SD大鼠脑中NgR蛋白6 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72 h仍持续在较高水平(P均<0.05),随即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氧缺血性损伤时,NgR mRNA和NgR蛋白含量升高与抑制神经元再生有一定关系,随即出现的含量下降可能与神经元细胞随缺氧缺血时间延长而出现坏死,数量进一步减少,进而使在神经元上表达的NgR随之减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缺氧缺血大鼠脑组织GLUT-1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琳  熊英  姚裕家 《四川医学》2007,28(2):138-140
目的观察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组织的表达,了解地塞米松对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地塞米松给药组0.5mg/(kg.d),于HIBD模型制成后0,6,12,24h及72h处死,取脑组织作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观察各组GLUT-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HIBD大鼠脑内GLUT-1表达较对照组增高,24h达高峰(P<0.05);地塞米松给药组GLUT-1蛋白水平6h即达高峰,在72h内维持在较HIBD组更高的水平(P<0.05)。结论HIBD大鼠脑GLUT-1蛋白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可迅速提高GLUT-1蛋白水平并使其维持在较HIBD组更高的水平。在HIBD后早期给予适当剂量的地塞米松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鼠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趋化因子受体2(CCR2)mRNA与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HIB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7 d龄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并暴露于8%氧气环境2.5 h制作HIBD模型, 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SDS-PAGE免疫印迹方法,动态定量监测大脑皮质、海马区脑组织中CCR2 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在HIBD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结果 HIBD后24 h右侧脑组织CCR2 mRNA水平最高,72 h仍高于对照组(P<0.05),7 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CCR2蛋白表达量在HIBG后24 h最高,高于对照组(P<0.05), 3 d仍保持高水平表达(P<0.05),7 d明显下降.结论 HIBD后CCR2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动态变化过程与脑损伤发展过程一致,提示CCR2参与了新生动物HIB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外组蛋白是否通过促进凋亡参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方法:将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各组组内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6 h组、24 h组及72 h组,每亚组6只;采用改良Rice法制备HIBD模型,治疗组予选模前5 min尾静脉注射特异性组蛋白H4中和抗体20 mg/kg。各组大鼠在造模后6 h、24 h和72 h检测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的含量、脑组织病理学及凋亡相关指标。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HIBD组大鼠脑含水量较高(P <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结构破坏,尼氏染色显示脑组织损失率增加(P <0.05),血浆细胞外组蛋白含量上升(P <0.05),Tunel 染色显示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P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epase-3表达升高(P <0.05);相比于HIBD组,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减少(P <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结构破坏减少,尼氏染色显示脑组织损失率减少(P <0.05),血浆细胞外组蛋白含量降低(P <0.05),Tunel 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减少(P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epase-3 表达下降(P <0.05)。结论:细胞外组蛋白可能是通过促进凋亡,从而参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中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7d龄SD大鼠HIBD模型。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动态定量监测皮质海马区脑组织中MIP-1α mRNA在HIBD后不同时点表达的变化。结果 HIBD后6h缺血侧脑组织MIP-1α mRNA表达至高峰,为假手术对照组的近10倍。12及24h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72h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HIBD后MIP-1αmRNA表达显著升高,提示MIP-1α可能作为炎性介质在缺氧缺血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钊  姚裕家  陈娟 《四川医学》2010,31(10):1407-1409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蛋白和mRNA(aquaporin-4,AQP-4)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7d龄SD大鼠共80只,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每组动物8只。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HIBD组于HIBD模型制成后0、6、24、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8只),对照组与HIBD组相对应时间点分别处死动物,对两组动物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和RealtimePCR检测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结果 HIBD组在HIBD后6、24、48h和72h脑组织病理学出现脑水肿及软化、梗死等改变,并随缺氧缺血后时间延长病理学改变加重。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AQP-4蛋白和AQP-4mRNA表达从HIBD后6h即开始下降,48h内下降至最低,72h出现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QP-4可能参与脑内渗透平衡的重建,AQP-4表达下降可能与HIBD脑组织脑水肿及病理学变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内神经蛋白聚糖的动态变化,探讨神经可塑性相关抑制因素在发育期脑损伤后的改变. 方法 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于脑缺氧缺血术后1,4,7,14,28 d分别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神经蛋白聚糖蛋白表达,并以RT-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神经蛋白聚糖的表达于术后7 d达到高峰(P<0.05),此后阳性表达逐渐减少;HIBD组术后4 d、7 d的神经蛋白聚糖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至术后14 d、28 d表达增高,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神经蛋白聚糖蛋白及其mRNA表达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提示HIBD后神经可塑性调控的关键时期为损伤后2周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NO合成酶(NOS)及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及葛根素对HIB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7日龄SD大鼠制备HIBD模型,治疗组在缺氧缺血(HI)后早期腹腔注射葛根素50 mg/kg两次. 在HI后不同时间测定脑组织匀浆NO和NOS含量以及神经元凋亡数量.结果:HIBD组在HI后24 h脑组织NO,NO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I后6 h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增多,24 h达高峰;葛根素组24 h脑组织NO,NOS较HIBD组相比, 显著下降(P<0.05),同时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在24 h较HIBD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NOS的表达,减少NO的过量生成,从而减轻HIBD后的神经元凋亡,表明葛根素对新生大鼠HIBD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冯雪  姚裕家  李炜如 《四川医学》2005,26(4):388-389
目的 观察新生鼠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HIB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7日龄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并暴露于8%氧气环境2 .5h制作HIBD模型,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动态定量监测大脑皮质、海马区脑组织中MCP 1在HIBD后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变化,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结果 HIBD后6h右侧脑组织MCP 1mRNA表达至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12h组仍高于对照组(P <0 .0 5 ) ,2 4~72h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 >0 .0 5 )。结论 HIBD后MCP 1mRNA表达显著升高,推测MCP 1参与了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Calpain-1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Rice法构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后2、12、24 h及2、3、5、7 d组。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凋亡指数(AI),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Calpain-1mRNA及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偶见凋亡细胞,HIBD组凋亡细胞均明显增多(P〈0.01),3 d达凋亡高峰(P〈0.001),此后开始降低,7 d仍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Calpain-1mRNA于HIBD后12 h开始增高(P〈0.001),2 d达到高峰,3~5 d表达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01);蛋白活性自HIBD后2 h增高(P〈0.05),3 d达高峰(P〈0.001)后开始降低,7 d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alpain-1 mRNA及蛋白活性均与AI呈直线正相关(r=0.786,P〈0.01;r=0.853,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心肌中Calpain-1表达增强,且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Na+、K+-ATPase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钊  姚裕家  付雪梅  陈娟 《四川医学》2009,30(6):793-795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Na^+、K^+-ATPase的活性变化,探讨在脑损伤脑水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健康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模型组。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 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两组均于HIBD模型制成后6、24、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24只),进行脑含水量观察。用定磷法测定脑组织匀浆Na^+、K^+-ATPase的活性。结果①HIBD新生鼠脑组织6、24、48h和72h Na^+、K^+-ATPase的活性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较相应各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HIBD各时间段之间脑组织Na^+、K^+-ATPase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HIBD组6、24、48h和72h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氧缺血损伤新生鼠脑组织Na^+、K^+-ATPase的活性降低,其变化趋势与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学改变趋势一致,提示,它可能在脑损伤时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新建 《中外医疗》2013,(27):50+52-50,52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60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sham组(n=6)、正常对照组(n=6)、HIBD组(n=48)。HIBD组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以后,分别在HIBD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7 d、14 d处死老鼠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Ngb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HIBD组Ngb阳性细胞数在缺血缺氧后3 h开始下降,其中6 h、12 h、24 h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到48 h时达最低水平,7 d时与sham组和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Ngb阳性细胞数基本恢复sham组和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HIBD后Ngb蛋白的表达呈时相性变化,其表达在缺氧缺血脑损伤中具有神经保护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蛋白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将16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每组56只;各组组内又随机分为7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及7 d组,每亚组8只;HIBD组采用改良Rice法制备HIBD模型.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UCH-L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3组大鼠间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UCH-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手术组(P<0.01),而对照组与手术组间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大鼠各时间点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血清UCH-L1蛋白在6 h时检测水平明显升高,48 h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且脑组织损伤越严重,血清UCH-L1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结论:UCH-L1蛋白血清表达水平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表现一致,可作为检测指标应用于评估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 (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 2, TRF2)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F2在调控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于建模后2h、12h、24h和72h收集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四个时间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TRF2、p Chk2、Chk2和Bax的表达,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BD新生大鼠右侧脑组织中TRF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2h后,TRF2、p Chk2和Bax的表达开始升高,并于24h时达到表达高峰,而Chk2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 blot证实缺氧缺血大鼠脑组织中TRF2和Bax蛋白在缺氧缺血后2h开始升高,于24h达到表达高峰。结论 新生大鼠HIBD使TRF2表达显著升高,可能通过激活Chk2和Bax蛋白诱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Nogo-A受体拮抗剂NEP1-40及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100只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10组:在6h、24h两个时间段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HIBD后NEP1 40治疗组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组,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各组别Nogo-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IBD组两时段的Nogo-mRNA表达均高于同时段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EP1-40治疗组能抑制HIBD后mRNA的表达,与同时段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节苷脂治疗组mRNA的表达在6h时与HIBD组无明显差异,在24h时较HIBD组低但高于空白组。P值均<0.05。结论Nogo-A mRNA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表达显著增高,其编码的Nogo-A可抑制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NEP1-40能拮抗这一作用,从而可能在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中起到作用。神经节苷脂GM-1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也可抑制Nogo-A mRNA的表达,有稳定细胞膜、减轻细胞水肿、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rhG-CS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VEGF的影响.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四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rhG-CSF小剂量组(60μg/kg),中剂量组(100μg/kg),大剂量组(200μg/kg),每组各24只.每组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亚组各8只.各组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在缺氧缺血后即刻给予rhG-CSF 60μg/kg,100μg/kg,200μg/kg颈部皮下注射,并连用3 d.各组于不同时间点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与HIBD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rhG-CSF各剂量组脑组织VEGF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点rhG-CSF各剂量组间VEG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剂量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外观两侧基本对称,而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缺氧缺血侧脑组织出现水肿,大剂量组较明显.结论 rhG-CSF治疗可明显增加脑组织VEGF的表达,有利于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60μg/kg为较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组(HIBD组,n=15)和缺氧预处理后缺氧缺血组(HPC组,n=21),缺氧预处理组在行HIBD模型前24h吸8%浓度氧3h。各组大鼠均于14日龄处死。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的情况;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HPC组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HIBD组减轻,HPC组大鼠脑组织HIF-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下降,HPC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减少。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减弱HIF-1α mRNA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