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背景:淀粉样β蛋白沉积是引致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原因,淀粉样β蛋白前体基因过度表达或某部分发生突变,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关。目的:观察沂蒙山区阿尔茨海默病与淀粉样β蛋白及其前体基因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临沂医专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1-01/2003-12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2例,以性别、年龄相当的非颅脑损伤的外科手术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7分)。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淀粉样β蛋白水平,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淀粉样β蛋白前体基因表达量。结果:6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组脑脊液淀粉样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63&;#177;9.34),(6.75&;#177;5.37)μg/L,t=3.354,P〈0.01]。②阿尔茨海默病组脑脊液淀粉样B蛋白前体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624&;#177;298),(1275&;#177;269)拷贝/μL。t=4.42,P〈0.01]。③阿尔茨海默病组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沂蒙山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及其前体基因表达增高,且淀粉样β蛋白水平越高,其前体基因表达越高。痴呆程度越重。提示阿尔茨海默病与淀粉样β蛋白、淀粉样β蛋白前体密切相关。但淀粉样β蛋白前体表达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不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淀粉样β蛋白表达和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于2002-01/2003-12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和健康查体者为观察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25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及25例健康查体老人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同时应用相对定量的竞争RNA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观察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淀粉样β蛋白16-17表达量。结果:2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25例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患者及25例健康查体老人均测得各项检测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载脂蛋白ε4频率升高(P<0.01),ε3频率降低(P<0.05),而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淀粉样β蛋白16-17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3.05±0.87),(2.31±0.56)pmol/g,t=5.96,P<0.01];低于阿尔茨海默病组[(3.58±0.90)pmol/g,t=2.09,P<0.05]。③各组中载脂蛋白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淀粉样β蛋白表达量较ε2、ε3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关,ε4基因可能为该病的危险因子,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淀粉样β蛋白表达量无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以及共存表达的变化。结果:14只大鼠参加实验,中途无脱落,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绿色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42±3.99),(9.71±4.53),P<0.05];红色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00±5.16),(5.71±3.14),P<0.05];共表达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0±2.94),(1.14±1.67),P<0.05]。②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在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5.14±3.80),(12.57±3.59),P<0.01];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7.14±4.45),(6.85±1.95),P<0.01];共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变化意义[(2.01±2.08),(2.00±2.08),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少、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皮质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说明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系统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存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绿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11.85±8.11),(22.14±8.68),P<0.05];[海马CA1区(11.28±3.04),(17.28±5.85),P<0.05]。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红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21.14±6.20),(5.57±3.10),P<0.01];[海马CA1区(12.43±6.24),(3.42±2.76),P<0.01]。海马CA1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5.71±3.64),(0.57±1.51),P<0.01],大脑皮质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71±3.14),(2.85±3.07),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出现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海马CA1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现象,说明神经生长因子系统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钠对淀粉样β蛋白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α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10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室完成。选择8~10周龄的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接种24h后用培养基继续培养。淀粉样β蛋白组:巨噬细胞接种24h后在培养基中加入经老化处理的终浓度为10μmol/L的淀粉样β蛋白。淀粉样β蛋白+10,100,500μmol/L,1mmol/L阿魏酸钠组:在加入淀粉样β蛋白的同时加入10,100,500μmol/L,1mmol/L的阿魏酸钠共同孵育。培养48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Griess反应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一氧化氮的生成量。结果:36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淀粉样β蛋白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1.54±14.85),(17.55±4.84)ng/L,(P<0.01)]。淀粉样β蛋白+10,100,500μmol/L,1mmol/L阿魏酸钠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由淀粉样β蛋白诱导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量[(238.05±6.21),(186.90±7.44),(117.55±8.08),(71.77±10.50)ng/L,P<0.01],且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②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生成量:淀粉样β蛋白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5.04±6.16),(26.10±3.25)μmol/L,(P<0.01)],淀粉样β蛋白+10,100,500μmol/L,1mmol/L阿魏酸钠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由淀粉样β蛋白诱导产生的一氧化氮的量[(69.80±4.96),(54.52±3.45),(43.88±4.04),(33.83±3.13)μmol/L,P<0.01],且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只有零星细胞染色阳性;而淀粉样β蛋白组多数细胞胞浆被染成黄褐色。各剂量组的阿魏酸钠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由淀粉样β蛋白激活巨噬细胞造成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该抑制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①淀粉样β蛋白能激活巨噬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也相应增加。②阿魏酸钠通过其抗炎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抑制淀粉样β蛋白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从而使巨噬细胞生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
背景脑中雌激素可调节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代谢与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了解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代谢以及关键酶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的关系,对研究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利用大鼠卵巢切除模型观察内外源性雌激素缺乏及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对大鼠脑皮质区和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以及血清雌激素含量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3-01/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①卵巢切除组制备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模型.②卵巢切除后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治疗组(雌激素组)卵巢切除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1 mg/kg),每7d皮下注射1次,共4次.③假手术对照组手术过程与卵巢切除组相同,但不切除卵巢,不补充雌激素.方法①第28天时,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取脑组织备用,制备冠状切片,用于免疫荧光标记细胞化学染色观察.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皮质区、海马CA1区红色荧光标记细胞数量.③体内雌激素水平检测大鼠眼动脉取血1.5 mL,离心取上清备用,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激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免疫荧光标记细胞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皮质区、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免疫荧光细胞数的变化.②放免法测量大鼠血清雌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21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雌激素组[皮质区(20.00±5.16),(5.71±3.14),(4.00±4.61)个/视野;海马CA1区(17.14±4.45),(6.85±1.95),(5.14±5.52)个/视野,P均<0.01].②卵巢切除组血液雌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雌激素组[(5.31±0.85),(22.94±9.48),(21.30±7.62)ng/L,P均<0.01].③雌激素组各观察部位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阳性细胞数和血液雌激素含量与对照组接近(P均>0.05).结论采用双侧卵巢切除的方法,造成大鼠体内雌激素缺乏,引起大鼠脑内皮质区、海马CA1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给予卵巢切除大鼠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其海马CA1区、皮质区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显著减少,说明体内外雌激素含量的变化可影响大鼠皮质和海马区域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及淀粉样β蛋白42和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和淀粉样β蛋白42表达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选择2000-01/2004-10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为血管性痴呆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1例为无痴呆脑梗死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1名为健康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成人韦氏记忆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集所有实验对象的脑脊液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结果:所有实验对象均采集到脑脊液及血清,测定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脊液中tau蛋白检测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528.49±296.35),(208.48±136.49)ng/L,q=4.72,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96.32±125.29)ng/L,q=4.82,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1,P>0.05)。②脑脊液中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下降[(278.21±69.25),(496.45±81.13)ng/L,q=4.64,P<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04.25±79.81)ng/L,q=4.69,P<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sorLA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脑内淀粉样斑块数量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5例尸检明确诊断的散发性AD患者(AD组)和15例非AD患者(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测定2组颞叶皮质组织中sorLA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AD组脑内sorLA水平与淀粉样斑块数量的关系.结果:2组性别、年龄、死后尸检时间等匹配.AD组颞叶皮质内sorLA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达63%(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组脑内sorLA水平与淀粉样斑块数量明显呈反比.结论:散发性AD患者脑内sorL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且其表达量与淀粉样β蛋白(Aβ)的沉积量直接相关,提示sorLA可能涉及散发性A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许多研究表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淀粉样β蛋白的减少将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因此减少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成为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而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喹硫平能够明显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整体印象评分,早期开始的长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目的观察奥氮平与喹硫平对双转染(瑞典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鼠成神经瘤细胞分泌淀粉样β蛋白42的作用.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研究.材料所有研究工作均在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研究所进行.鼠N2a成神经瘤细胞与双转染N2a细胞由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系提供.干预双转染N2a细胞分别予200 μmol/L奥氮平及50μmol/L喹硫平处理24 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测定细胞内外淀粉样β蛋白的水平.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免疫印迹检测N2a与双转染N2a细胞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结果双转染N2a细胞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N2a细胞.奥氮平处理组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浓度[(4.78±0.5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69±0.62)nmol/L](t=3.52,P<0.05);喹硫平处理组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浓度[(4.09±0.18)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50)nmol/L](t=5.61,P<0.05).奥氮平处理组细胞内淀粉样β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喹硫平处理组细胞内淀粉样β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能够减少双转染鼠N2a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42的分泌,奥氮平与喹硫平的应用有可能通过减少神经细胞淀粉样β蛋白42的分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许多研究表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淀粉样β蛋白的减少将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因此减少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成为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而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喹硫平能够明显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整体印象评分,早期开始的长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目的:观察奥氮平与喹硫平对双转染(瑞典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基因和早老素1基因)鼠成神经瘤细胞分泌淀粉样β蛋白42的作用。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研究。材料:所有研究工作均在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研究所进行。鼠N2a成神经瘤细胞与双转染N2a细胞由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系提供。干预:双转染N2a细胞分别予200μmol/L奥氮平及50μmol/L喹硫平处理24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测定细胞内外淀粉样β蛋白的水平。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检测细胞活性、β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质含量、免疫印迹检测N2a与双转染N2a细胞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双转染N2a细胞分泌到培养液及细胞内的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结果:双转染N2a细胞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N2a细胞。奥氮平处理组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浓度[(4.78&;#177;0.54)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69&;#177;0.62)nmol/L](t=3.52,P&;lt;0.05);喹硫平处理组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浓度.[(4.09&;#177;0.18)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50&;#177;0.50)nmol/L](t=5.61,P&;lt;005)。奥氮平处理组细胞内淀粉样β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喹硫平处理组细胞内淀粉样β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能够减少双转染鼠N2a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42的分泌,奥氮平与喹硫平的应用有可能通过减少神经细胞淀粉样β蛋白42的分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一些研究已经证实酸性肽对痴呆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尚需探讨。目的:观察酸性肽能否抑制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淀粉样β蛋白的产生以及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5-03/2006-05在郑州大学生物活性肽研究所第一实验室和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培养中心完成。选取10周龄的健康且经Y-迷宫测定无痴呆症状的雄性SD大鼠70只,单纯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酸性肽15,30,60mg/kg组,每组10只。方法:正常对照组不干预,其他6组用鹅膏蕈氨酸损毁大鼠双侧迈内特基底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病的动物模型,造模后谷氨酸0.3g/kg组灌胃谷氨酸0.3g/kg,酸性肽15,30,60mg/kg组灌胃相应剂量酸性肽(自制),生理盐水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mL/次,连续20d。主要观察指标:①灌胃期满后各组大鼠即做Y-迷宫实验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正确反应次数为指标。②学习记忆测试结束后,各组大鼠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染色,再用BiosensDigitalImagingSystem灰度扫描仪扫描以检测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淀粉样β蛋白的水平。结果:7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Y-迷宫实验中正确反应次数:其他6组均低于正常组(P<0.01);酸性肽30,60mg/kg组高于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P<0.01)。②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灰度值: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低于正常对照组(69.60±2.41,69.62±1.46,69.62±1.46,69.73±1.87,80.77±2.72,P<0.01),酸性肽30,60m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79.39±2.23,80.20±1.7,P>0.05),但高于其他几组。③大脑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淀粉样β蛋白表达的灰度值: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谷氨酸0.3g/kg组及酸性肽15mg/kg组高于正常对照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81.01±1.38,81.31±2.06,81.37±1.39,79.38±1.23,69.50±1.04;淀粉样β蛋白:74.26±1.39,74.89±8.66,74.88±1.46,74.16±2.48,67.40±3.06,P<0.01),酸性肽30,60mg/k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70.55±2.89,69.78±1.24;淀粉样β蛋白:67.66±2.25,67.58±2.21,P>0.05),但低于其他几组。结论:30,60mg/kg的酸性肽能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治疗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上调基底前脑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下调大脑皮质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分析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5).Western Blot 结果 显示,Aβ损伤组PKCγ(0.68±0.07)较对照组PKCγ(0.8±0.08)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KCγ的值分别为:1.04±0.10,1.20±0.12,1.39±0.03,1.69±0.16,较 Aβ损伤组 PKCγ(0.65±0.0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 bF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bF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PC12细胞PKCγ蛋白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相应细胞因子浓度较正常人相比有明显的改变,加强了阿尔茨海默病伴随着免疫应答的结论,提示炎性应答可能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改变的级联反应。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与外周血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取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待用。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间充质干细胞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尾静脉注射1mL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不造模,尾静脉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造模,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一次穿环时间增加而穿环次数减少,间充质干细胞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有所减少,第一次穿环时间减少,穿环次数有所提高,但改善情况较模型组比较不明显。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在造模后4d出现N-乙酰天冬氨酸降低,肌醇升高,造模后7d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7d后外周血各炎性因子水平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急性期血浆淀粉样β蛋白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淀粉样β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老年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在脑内的沉积被认为是AD发病机制的关键步骤,动物试验提示Aβ也参与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过程.但在临床试验中Aβ含量变化是否与VD的发病有关还不清楚.目的测定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VD患者血浆Aβ的含量,探讨其在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核医学科.对象2001-09/2002-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急性期患者92例(脑卒中组),脑出血28例,脑梗死64例;病灶在右侧大脑半球的30例,在左侧大脑半球的29例,另33例左右半球均有病灶或病灶在脑干、小脑;病情轻者71例,病情较重者9例,病情重者12例.同期门诊或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62例(血管性痴呆组).正常对照组来自重庆市主城区健康志愿者45例.方法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VD患者血浆中Aβ的浓度,比较各组有无显著性差异,分析不同病因、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对Aβ的含量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血浆中Aβ的含量.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不同病因、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的各组患者Aβ的含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中Aβ含量为(1.65±0.15)μg/L,血管性痴呆组为(1.04±0.13)μg/L,正常对照组为(4.12±0.11)μg/L,脑卒中组血浆中Aβ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明显低于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浆中Aβ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变部位患者Aβ的含量无明显差异,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Aβ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管紧张索Ⅱ (Ang Ⅱ)对大鼠肺泡液体清除及肺泡上皮钠通道(ENaC)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及Ang Ⅱ 1型受体阻滞剂ZD7155干预组,每组5只。Ang Ⅱ组和ZD7155干预组大鼠经左侧颈静脉置管后,微量泵持续泵入外源性Ang Ⅱ10 μg.kg-1.min-1;对照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ZD7155干预组于泵入Ang Ⅱ前30 min经腹腔注射10 mg/kg ZD7155。6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用伊文思蓝标记5%白蛋白法测定离体肺组织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ENaC mRN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ENaC蛋白表达。结果 Ang Ⅱ组AF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16±3.01)%比(16.10±3.46)%,P<0.01],ZD7155干预组AFC较Ang Ⅱ组显著升高[(10.60±2.05)%比(6.16±3.01)%,P<0.05]。Ang Ⅱ组α-ENaC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0.663±0.068比0.236±0.030,P<0.01),ZD7155干预组α-ENaC mRNA表达较Ang Ⅱ组显著降低(0.386±0.061比0.663±0.068,P<0.01);β-ENaC及γ-ENaC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组α-ENaC蛋白表达显著增加(0.343±0.053比0.145±0.030,P<0.01),β-ENaC和γ-ENaC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286±0.038比0.512±0.055,0.144±0.040比0.460±0.066,均P<0.01);与Ang Ⅱ组比较,ZD7155干预组α-ENa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228±0.045比0.343±0.053,P<0.01),β-ENaC和γ-ENaC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0.358±0.043比0.286±0.038,0.220±0.033比0.144±0.040,均P<0.05)。结论 外源性Ang Ⅱ通过其1型受体途径调节ENaC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弱大鼠肺泡液体清除,加重肺水肿。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水平的降低和神经递质囊泡膜蛋白的减少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生化指标,中药补肾益智方具有补肾、益气、生髓、养脑作用,其含药血清能有效地保护由淀粉样蛋白引起的这些改变.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能否改善由淀粉样蛋白产物诱导神经细胞显示的老年性痴呆样病理损害,以此评价补肾益智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老年脑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广西中医学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完成.选取健康清洁级3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灌胃组,各30只.补肾益智方主要由枸杞、蛇床子、人参、首乌、丹皮、冰片等组成,临用前配置为成药0.176 g/mL(生药1.13 g/mL)液体.方法①中药灌胃组每只大鼠每天灌胃成药液1.0~1.5 mL,连续灌胃1个月,于末次给药后4 h内,5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无菌过滤,56℃灭活补体,即为含药血清.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同样方法提取分离血清.②对于NG108-15细胞,当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在培养液浓度为5 μmol/L或淀粉样蛋白1-42的浓度为200 nmol/L时较为合适.③NG108-15细胞以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在37℃,体积分数为0.1的CO2培养箱中培养1 d,然后加入浓度为5 μmol/L淀粉样蛋白25-35或200nmol/L淀粉样蛋白1-42片段,继续培养1 d后,即为老年性痴呆细胞模型.以含50g/L中药灌胃组血清或空白对照组血清的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更换原培养液,仍加入上述浓度的淀粉样蛋白片段以维持老年性痴呆细胞模型,分化培养5 d后进行各项指标观察,并设立无淀粉样蛋白片段对照.④利用免疫蛋白印迹检查、免疫放射括性测定及电生理学测定方法观察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处理NG108-15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后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突触素蛋白水平及功能性突触形成率.主要观察指标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对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突触素蛋白水平、NG108-15细胞功能性突触形成、NG108-15细胞微小终板电位频率的影响.结果实验纳入大鼠6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对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在无淀粉样蛋白或淀粉样蛋白1-42最终浓度200 nmol/L时,中药灌胃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651.2±134.5),(1336.1±268.2);(1586.1±223.4),(1290.7±381.5)μmol/(g·h);P<0.05].②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对突触素蛋白水平的影响中药灌胃组突触素Ⅰ a和Ⅰ b积分吸光度总值在无淀粉样蛋白、淀粉样蛋白25-35、淀粉样蛋白1-42时分别为5.02,1.36和2.46,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18,0.57和0.71,中药灌胃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6,2.4,3.5倍.③补肾益智方含药血清对NG108-15细胞功能性突触形成的影响当无淀粉样蛋白或淀粉样蛋白1-42时,中药灌胃组功能性突触形成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90.6±6.0)%,(63.2±17.0)%;(58.0±13.1)%,(34.2±13.0)%;P<0.05].④补肾益智方血清对NG108-15细胞微小终板电位频率的影响无淀粉样蛋白或淀粉样蛋白1-42时,中药灌胃组微小终板电位频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9.28±4.1),(5.48±5.14);(5.55±5.85),(3.05±4.46)个/min;P<0.01,P<0.05].结论补肾益智方剂含药血清在无淀粉样蛋白或淀粉样蛋白存在的情况下均能提高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不仅能保护由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细胞突触素水平降低,在无淀粉样蛋白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突触素蛋白的表达,提高功能性突触的形成率和递质含量的释放.表明该方能拮抗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发展,并通过提高神经递质的释放能力发挥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非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致病的极严重的损伤事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的功能活动必然十分明显,内啡肽是调节网络中重要的系统间调节信号,通过探讨疾病过程中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以及外源性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能够进一步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机制,为可能进行的临床干预治疗及康复措施介入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内源性β内啡肽与疾病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室.对象2001-12/2002-06 北京复兴医院和红十字急救中心就诊的部分脑出血患者28例(脑出血组).2002-02/06 北京复兴医院住院的部分恢复期脑缺血患者28例(脑缺血对照组).2002-02/06 北京协和医院正常体检人群28例(正常对照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外周血β内啡肽含量;用RT-PCR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8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β内啡肽对体外培养的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β,IL-2,IL-8和iNOS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外周血β内啡肽含量.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8和iNOS表达.③体外观察β内啡肽(或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8和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急性期β内啡肽含量为(115±68)ng/L,恢复期为(160±72)ng/L,正常对照组为(321±62)ng/L,脑缺血对照组为(264±163)ng/L.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对照组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84,t=4.46,P<0.01);脑出血恢复期与脑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9,P<0.05;t=8.96,P<0.01).脑出血患者恢复期β内啡肽含量与急性期比较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β内啡肽作用峰值的浓度为1×10-10~1×10-8g/L.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IL-1β,IL-2表达均显著低于脑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IL-1β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IL-2升高明显;脑缺血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显著下降(P<0.01).脑出血患者IL-8,iNOS的表达均呈现急性期增高,恢复期下降的结果,与脑缺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脑缺血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8呈显著下降(P<0.05),iNOS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呈持续低下状态;免疫系统功能变化为先升后降,功能低下呈持续状态;外源性β内啡肽可增强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IL-2,IL-8和iNOS的表达,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可阻断β内啡肽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68例CKD患者(非透析治疗120例,血液透析4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血清β2MG水平,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的程度,分析β2M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CKD患者无论透析与否,β2MG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18.6±2.91)比(2.18±0.49) μg/mL,P<0.01],在非透析CKD患者中,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逐渐下降,血β2MG水平也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CKD5D期β2MG水平较CKD5期更高(P<0.05);CK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71±0.18)比(0.67±0.21)mm,P<0.01]及斑块形成(28.7%比12.0%,P<0.01)、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32.9%比12.0%,P<0.01)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CKD5D期上述指标较CKD5期均更高(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β2MG水平与hsCRP、TG、Lp (a)、血磷、iPTH、24h尿蛋白定量、透析龄及IMT、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 <0.05或P<0.01),而与GFR、血白蛋白(SA1b)、血红蛋白(Hb)、血钙呈负相关(P <0.05或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β2MG、hsCRP和年龄是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各期CKD患者β2MG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hsCRP及颈动脉病变相关,血β2MG升高可能是CKD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淀粉样β蛋白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目的:探讨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保护作用。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科。设计:随机设计。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3在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研究所完成。方法:P12细胞在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在96孔板每孔中接种100μL细胞悬液,在胶原被覆的25cm2培养瓶中接种5mL细胞悬液,培养24h后,分别加50μmol/L、100μmol/L奥氮平培养24h,再加不同浓度的淀粉样β蛋白25~35(0.01μmol/L、2μmol/L、20μmol/L)培养24h。将收获好的96孔板以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采用MTT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存活率。收获25cm2培养瓶中的PC12细胞,应用Westernblot检测奥氮平对PC12细胞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存活率的测定,PC12细胞中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细胞存活率比较: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的细胞活性从75%降低到35%;50μmol/L、10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组PC12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②奥氮平对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Bax表达的影响:0.01μmol/L,2μmol/L,20μmol/L淀粉样β蛋白25~35处理的PC12细胞Bax的表达增加,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使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的PC12细胞Bax的表达减低。③奥氮平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0.001μmol/L、0.01μmol/L淀粉样β蛋白处理的PC12无变化,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对PC12细胞表达亦无影响;2μmol/L、20μmol/L淀粉样β蛋白25~35处理的PC12细胞表达增高,50μmol/L奥氮平预处理能抑制其表达升高。结论:①淀粉样β蛋白25~35能够诱发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在培养的PC12细胞中高表达。②奥氮平具有降低其表达,提高PC12细胞存活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是γ型同工酶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内,是神经元损伤较敏感的标志物.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变化,探讨其与疾病的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2-03/2004-05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9例(均为起病后6 h的急诊观察患者).男18例,女11例.平均(60.36±11.67)岁.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分为两组短症状组(≤6h)19例,长症状组(>6h)1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25人.男15人,女10人.平均(62.34±9.65)岁.方法对照组只取1次空腹肘静脉血1 mL,短暂性脑缺血组在入院即时,第2,3,4,5天分别采空腹肘静脉血1 mL.采用罗氏Elecsys2010免疫测定分析仪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基本痊愈为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为评分减少46%-89%;进步为评分减少18%-45%;无效为评分减少17%以下或病情恶化)评定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每天变化情况.结果检测者5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浓度的比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3.53±12.35,14.29±6.83)μg/L,t=2.678,P<0.01].[2]急性期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变化曲线早期增高,次日达高峰,后趋向逐渐下降,四五天基本恢复正常.[3]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不同的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短症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9.24±8.95,14.29±6.83)μg/L,t=1.893,P<0.05],长症状组高于对照组[(28.87±13.15,14.29±6.83)μg/L,t=4.367,P<0.001].[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值的大小与神经功能缺损时间呈正相关(r=0.815,P<0.01).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增高,24~36h达到高峰,提示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浓度.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