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寻找适合鼻内镜手术下开放额窦的解剖学标志,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30例(60侧)慢性鼻窦炎病人行鼻窦CT扫描,根据CT扫描中筛泡基板前上端向上附着的部位与纸样板/筛顶的关系,术中以筛泡基板前上端为标志,寻找额窦开口,进行鼻内镜额窦手术。并与同期40例(75侧)依据前筛顶额突为标志进行鼻内镜额窦开放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30例(60侧)病人在以筛泡基板前上端为解剖标志进行鼻内镜额窦开放术中,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1/30),与同期40例(75侧)病人依照颅底额突作解剖标志进行鼻内镜额窦开放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20%(8/40)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额窦手术中以筛泡基板前上端为解剖标志,能有效地帮助寻找额窦开口,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施以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评价该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25例(407侧)慢性额窦炎患者行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的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确定额窦自然开口与钩突及筛泡的关系。术中保留筛泡,依据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额窦开口行额窦开放手术。结果220例患者按该手术步骤开放了额窦自然开口;5例(8侧)术中暴露额窦开口困难,通过经皮额窦穿刺,注水时在内镜下观察,确定额窦自然开口位置后继续手术获得成功。无一例出现筛前动脉破裂出血和前颅底骨折等术中并发症,2例患者纸样板损伤出现眶周血肿。术后随访6~12个月,293侧(72%)可见额窦窦口开放良好,完全上皮化。201例患者(89%)主观感觉症状缓解。结论以星状裂为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术中能较准确地寻找额窦开口,提高了额窦手术成功率,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技术路线,讨论该术式在额窦开放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3例(36侧)确诊为慢性额窦炎的成人病例,采用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术式开放额窦。术后随访观察评估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20例经该径路开放成功,3例经额钉补充定位后开放成功。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12~39个月,术前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经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开放良好。结论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是一种解剖标志易辨认、技术路线安全、疗效肯定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经鼻内镜鼻丘径路术式与钩突径路术式额窦开放手术的疗效,个性化评估合适的手术径路.方法 35例、51侧诊断为额窦病变,根据术前CT显示鼻丘气房气化程度及钩突上缘附着部位将其纳入两组:鼻丘径路术式16例、22侧,钩突径路术式19例、29侧.结果 ①术中均顺利找到额窦口开放额窦,未出现严重颅底及眼部并发症;②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87.50%(14/16)及89.47%(17/19).术后6个月鼻内镜下检查,术腔愈合分级以额窦口直径>0.5 cm为标准,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82%(18/22)及75.86%(2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经鼻丘径路和钩突筛泡基板前径路皆可有效处理额窦病变.术前CT扫描选择合适径路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手术并发症.术者的经验与窦口区的合理处理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额隐窝临床解剖和额窦手术径路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窦区域手术的难度较大,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该区域解剖的复杂性导致的。本文在系统回顾额隐窝区域解剖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临床应用的额窦手术径路,重点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额窦经额窦口与前组筛窦相通,额窦内口以上的部分为额漏斗,额窦内口以下的部分渐宽形成额隐窝。额隐窝区后方为筛泡,外侧为眶内上壁,前方为鼻丘,内侧为中鼻甲。额隐窝的引流通路取决于其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其中,鼻丘气房、额气房和眶上筛房等前筛气房的变异可引起额隐窝的形态和引流通路的改变。额窦手术的发展经历了100余年的历史,根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可将额窦手术分为鼻内径路手术、鼻外径路手术和鼻内外联合径路手术。鼻内镜外科技术和CT影像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鼻内径路额窦手术应用空间,鼻丘气房和钩突对于鼻内镜额窦手术的参考价值是晚近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明确额窦引流通道(frontal sinus drainage pathway, FSDP)与额筛气房位置关系的影像学特征,为额窦分型和额窦手术分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患者鼻窦CT,在图像工作站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按1mm层厚重建,根据国际额窦解剖分类(the international frontal sinus anatomy classification, IFAC)方法,观察与FSDP相关的额筛气房的影像学关系和各类额筛气房的出现率。结果根据FSDP与额筛气房的影像学位置关系,将与FSDP密切相关的额筛气房分3组:FSDP前侧气房(包括鼻丘气房、鼻丘上气房、鼻丘上额气房)、FSDP后侧气房(包括筛泡上气房、筛泡上额气房及眶上筛房)、FSDP内侧气房(额窦中隔气房)。FSDP前侧气房的出现率:鼻丘气房为96%,鼻丘上气房为30%,鼻丘上额气房为24%;FSDP后组气房出现率:筛泡上气房为46%,筛泡上额气房为13%,眶上筛房为8%;FSDP内侧气房出现率:额窦气房为30%。结论根据鼻窦CT三维重建图像,将额筛气房进行分组,对Wormald额窦手术分级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鼻内镜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为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式提供应用解剖依据。方法鼻内镜下按照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的手术步骤,解剖12例24侧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8例,女4例)标本,观察额窦开口的解剖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①星状裂及其周围结构是识别额窦开口的重要解剖标记。②星状裂由筛泡、钩突和中鼻甲的顶端共同汇合形成。③额窦开口始终位于星状裂的中心,钩突基板的后方,后鼻道气房或筛泡基板的前方,周围有后鼻道气房和前鼻道气房围绕。④筛泡及伸出的前、后角是星状裂的后界限。⑤筛泡前入路开放额窦可以避开筛前动脉和筛顶。结论通过鼻内镜对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星状裂作为恒定的解剖标志是识别额窦开口的关键区域。筛泡前径路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的安全入路,能避免其他径路存在的某些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手术中,额窦病变处理的径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78例128侧诊断明确的病例,术前进行CT冠状位、水平位扫描,矢状位重建为基础,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径路(钩突路径或鼻丘路径):鼻内镜下以鼻丘气房、钩突附着上缘及筛泡前上缘为标记开放额隐窝及额窦。结果 78例全部开放成功。除3侧眶周青紫外,无并发症发生。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引流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78例额窦炎症状全部消失,10例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改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丘径路和筛泡基板前径路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皆可有效地治疗慢性额窦炎,根据术前CT扫描选择不同径路可能更好按术前设计地完成手术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额窦中隔气房(FSC)的影像学特征及内镜下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7—12月鼻内镜手术术前鼻窦三维CT检查发现额窦中隔气房患者23例,按照Wormald额窦手术分型,行内镜下额窦手术,术中开放FSC,明确额窦引流通道与FSC的位置关系及临床特征。结果鼻窦CT影像学显示:FSC开口在额窦内6例,开口在额隐窝者17侧;FSC单个气房者16例,2个气房者7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额窦手术, Wormald 3级手术17例, Wormald 5级手术3例(复发性鼻息肉病骨质硬化明显2例、复发性乳头状瘤1例),Wormald 6级手术1例;经额隐窝径路内镜下开放FSC 18例,经额窦底近中线开放FSC 5例。结论术前鼻窦CT三维重建,明确FSC及其与额窦引流通道影像学特征;内镜下经额隐窝径路或额窦底中线径路开放FSC,是额窦手术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学和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关系,进一步阐明鼻丘径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鼻内解剖标志完整的成人颅骨21个(42侧)和成人尸头1个,①鼻内镜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的毗邻关系;②16排螺旋CT扫描(层距0.300mm,层厚0.625mm)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层厚0.625mm),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鼻丘气房的关系,以及钩突上端的附着点,同时测量鼻丘气房的前后径、横径和高度;③火棉胶包埋后冠状位薄层(100μm)断层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成人尸头钩突前上端的毗邻关系。结果 ①鼻内镜下中鼻甲垂直板前缘中部与钩突前缘上部相互融合,在中鼻道前端顶部与鼻腔外侧壁间形成骨性穹隆;钩突前上缘除附着于上颌骨额突(42侧,100%)外,多数还同时附着于上颌骨额突后方的泪骨(33侧,78.6%)。②冠状位CT显示钩突上端的附着点可位于眶内壁、颅底或中鼻甲(垂直板)上,单一钩突上端附着点的位置,多数位于眶内壁上(33.3%),额窦在该平面经钩突上端内侧引流人中鼻道;其余附着于颅底(9.5%),额窦在该平面经钩突上端外侧引流入筛漏斗。2个附着点的钩突,多数附着于眶内壁和颅底(31.0%);少数附着于眶内壁和中鼻甲(21.4%)。③多数鼻丘(90.5%)含1~2个气房,钩突参与组成鼻丘气房的内、下和上壁,左侧和右侧钩突的横径、高度以及前后径均无显著性差异。④尸头冠状位连续断层的观察结果与鼻内镜下和CT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钩突上端参与组成鼻丘气房,并与中鼻甲前端形成骨性连接。通过开放鼻丘气房可从前下部疏通额窦引流通道。  相似文献   

11.
改良鼻丘入路额窦手术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病变的改良鼻丘入路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106例(155侧)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56例(85侧),以钩突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50例(70侧)。结果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鼻内镜下评价:鼻丘入路组疗效优于钩突入路组,有效率分别为97.65%和88.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24,P<0.05);CT评价:鼻丘入路组疗效优于钩突入路组,有效率分别为97.65%和8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P<0.05)。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入路治疗额窦病变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人额隐窝气房变异种类及额窦引流通道类型,指导鼻科医生安全开放额窦。 方法 100例尸头标本行解剖前薄层轴位CT扫描,按照额隐窝气房分类及“搭积木”式额窦引流通道分析方法,分析额窦引流通道,并通过解剖得以证实。 结果 中国人额隐窝气房发育变异较大,包括前方外侧的鼻丘气房、鼻丘上气房、鼻丘上额气房;内侧的额窦间隔气房;后方的筛泡、筛泡上气房、筛泡上额气房;100例标本中,鼻丘气房发生率95%;鼻丘上气房发生率为32%;鼻丘上额气房发生率为19%;筛泡上气房发生率为53.5%;筛泡上额气房(额泡气房)发生率为22%;额窦间隔发生率为23.5%;额窦引流通道形式有多种,按出现情况,从多到少为:前内侧型(右侧34例,左侧35例);前方型(右侧18例,左侧17例);内侧型(右侧14例,左侧13例);前外侧型(右侧10例,左侧10例);后方型(右侧6例,左侧7例);外侧型(右侧6例,左侧5例);直接型(右侧3例,左侧5例);后内侧型(右侧3例,左侧4例);夹缝型(右侧2例,左侧0例);后外侧型(双侧均有1例)。 结论 采用额隐窝气房分类法,按照“搭积木”方式分析额窦引流通道,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可以帮助鼻科医生术前了解额窦引流通道形式,术中安全、彻底开放额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入路治疗额窦病变的手术方法.方法 从2009年1月开始前瞻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入路额窦手术的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术中所见、术后症状、内镜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从2009年1月到2010年8月共进行了19例改良鼻丘入路额窦手术,其中慢性鼻-鼻窦炎17例,13例(76.5%)痊愈,3例(17.6%)好转,总有效率为94.1%,1例(5.9%)无效;额窦前筛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治疗后痊愈.随访6~24个月,中位数随访时间1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后额隐窝粘连,4例额隐窝组织增生、狭窄.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丘入路术中对额隐窝和额窦的暴露较好,术野宽敞,术后粘连少,额窦引流通畅,疗效确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ndoscopic modified agger nasi approach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frontal sinus diseases. Methods The data of patients undergoing modified agger nasi approach for frontal diseases were prospecitvely collected since January 2009, including demographic data,findings at surgery, presence of postoperative symptoms, endoscopic appearance of the frontal recess and sinus,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Nineteen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rom January 2009 to August 2010.Seventeen patients had chronic rhinosinusitis, in which 13 patients (76. 5% ) completely healed, 3 patients ( 17. 6% ) improved and 1 patient (5. 9% ) failed Two patients had frontal sinus and anterior ethmoid sinus inverted papilloma, with no recurrenc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6 to 24 months, medium 16 months. No severe complication occurred. No frontal recess adhesion was found. Four sides of frontal recess showed stenosis caused by tissue hypertrophy.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agger nasi approach provides excellent access to frontal recess and frontal sinus, with good effect for preventing re-stenosis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额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探讨额窦开口各种不同的引流方式,为临床建立一个安全的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路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34具(62侧,6侧额窦未发育)湿性成人尸头标本解剖后,显示额窦鼻腔开口、筛泡及钩突等,观察额窦开口及其引流部位、测量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大小。结果 34具(62侧)湿性尸头额窦矢状位观测额窦开口部位:额隐窝72.6%(45/62),筛漏斗12.9%(8/62),筛漏斗上隐窝14.5%(9/62)。62侧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观测结果:额隐窝(3.91±1.57)mm(1.7~6.9 mm),筛漏斗(2.78±1.01)mm(1.8~5.3 mm),筛漏斗上隐窝(3.37±1.29)mm(2.0~5.6 mm),3种引流方式的开口直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 =0.19、0.24、0.12)。结论 掌握额窦开口部位、引流方式的应用解剖,可预防额窦开放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鼻丘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采用鼻丘径路开放额窦的疗效,并与以钩突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鼻丘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中的作用。方法47例(85侧)患者接受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其中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26例(49侧),开放鼻丘前壁,经鼻丘后内上方开放额窦。以钩突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21例(36侧),通过判定钩突上端与鼻腔外侧壁附着点的位置开放额窦。结果①两组患者均平均随访9个月(6~1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鼻内镜下评价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4%和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②近半数鼻丘径路手术可在0°鼻内镜下完成(46%),使用30°或70°鼻内镜相对较少;而钩突标志组手术全部需要使用30°鼻内镜,多数病例(71%)需要70°鼻内镜。结论鼻丘和钩突同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重要参考标志,根据患者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鼻丘气房和额隐窝内侧壁的解剖观测与手术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效果,对尸头和颅骨的鼻外侧壁骨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示:中鼻甲垂直部前端附着处与筛顶间有约1.5cm的距离,此间即为鼻丘气房和额隐窝的所在部位,而鼻丘气房内侧壁恰好位于中鼻甲起端附着处上方。提示手术时切除中鼻甲起端附着缘上后方骨质,就开放了鼻丘和额隐窝的内侧壁。然后小心清除其内的病变组织,就能保持鼻窦开放,引流通畅,恢复通气,减少鼻息肉复发。并经对15例患者术后随访0.5~1.5年,均获满意疗效而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经CT明确诊断的额窦病变33例(56侧),以CT扫描成像为基础在鼻内镜下以鼻丘气房、钩突附着上缘及筛泡前上缘为标记开放额隐窝及额窦。结果 所有手术最终找到并开放额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鼻内镜检查,随访3~18个月。27侧痊愈,额窦口开放引流良好,炎症全部消失;21侧有效,症状明显改善;8侧无效。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病变应密切参考CT扫描影像,准确定位额窦口。去除额隐窝处病变,充分开放额窦口引流是治疗额窦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冠状位CT扫描观察额隐窝内额气房存在情况,并了解额气房与额窦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住院患者50例,行64层CT扫描,观察CT影像上额隐窝内额气房及额窦炎的存在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额气房的出现率为37%(35/95),其中Ⅰ型气房16%(15/95),Ⅱ型3%(3/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