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分析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换血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细胞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经换血治疗后,患儿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患儿血清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而患儿血清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2007年12月收治的5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前、换血中及换血后的护理。结果:换血后监测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又例出现暂时性高血糖,1例出现短暂低体温,其余监测指标无明显变化,未发生脱管、外渗及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操作简单易掌握,疗效好,副作用少,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生儿损伤,缩短了换血时间,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Rh溶血和ABO溶血所致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6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晓雪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61-3262
目的:讨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适应症、方法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来经换血治疗的8例病例的换血原因、年龄、疗效及换血方法,换血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液内环境的改变。结果:8例病例中新生儿ABO溶血病换血6例,其他2例,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了53.80%,全部治愈,换血途径采用脐静脉换血法,换血前后生命体征、生化、血红蛋白(Hb)变化不大,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换血疗法的对象仍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主,换血途径仍以脐静脉换血为主,强调使用5~7天内的CPDAl保养液的新鲜血,以达到去除体内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探讨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价值,为以后的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给予其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观察患儿换血量与换血时间,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治疗后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和记录,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儿平均换血量为(171.31±34.05)mL/kg,换血时间为(160.4±12.7)min。治疗后,患儿TBIL(总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与DBIL(直接胆红素)等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患儿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WBC(白细胞)和PLT(血小板计数)等均低于治疗前(P<0.0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且经1年时间随访调查,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严重性并发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采用换血疗法治疗,患儿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4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400例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分析换血前后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电解质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患儿换血前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剩余碱(BE)值和血钾分别为(543.65±129.52) μmol/L、(518.45±122.64) μmol/L、(175.40±33.89) g/L、(295.81±104.96)×109/L、(7.39±0.06)、(-3.78±4.01)、(4.71±0.53) mmol/L,换血后分别为(207.10±60.46)μmol/L、(189.48±60.79) μmol/L、(187.98±22.88) g/L、(120.62±50.64)×109/L、(7.31±0.07)、(-11.27±5.69)、(3.25±0.72) mmol/L,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三位不良反应有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分别占25.8%、23.8%、17.8%. 结论 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但应注意换血后不良反应,严格掌握换血指征及换血适应证,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血生化和电解质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开展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1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接三通管,建立换入换出血通道,换出通道三通管另一端接肝素生理盐水,分别由三输液泵全自动控制输血速度为65ml.kg-1.h-1。术前、术中、术后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监测生命体征。结果: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平均换出率分别为48.49%、50.17%。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及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换血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输液泵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操作简便、易掌握,减少人力、财力,值得在二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梁永辉  汪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60-6161,6166
目的 探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离胆红素血症(N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明确具有换血治疗指证的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进行换血治疗,观察患儿换血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等变化.结果 换血前TBIL、IBIL、DBIL分别为(443.19±83.28)μmoL、(407.14±72.23)μmol/L、(36.05±22.11) μmol/L,换血后为(197.73±52.35) μmol/L、(175.28±42.31) μmol/L、(22.31±12.17)μmol/L,抉血前后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BIL、IBIL、DBIL换出率分别为56.39%、54.44%、38.74%;换血后患儿WBC、PLT、Hb、K+、Ca2+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好,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选择换血疗法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病例总数为35,筛选于本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纳入年限为2019年6月—2020年12月.患儿均接受换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关键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儿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经换血治疗的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28例,换血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127例,换血后血小板计数正常401例,随机选取127例为对照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资料的危险因素。结果换血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高达24.1%(127/528例),血小板计数≥50×10~9/L占70.1%,血小板计数20~50×10~9/L占24.4%,血小板计数20×10~9/L占5.5%。换血时日龄[OR=1.213,95%CI(1.028,1.417)]、换血前总胆红素值[OR=1.172,95%CI(1.051,1.309)],颅内出血或头颅血肿[OR=5.594,95%CI(3.257,11.121)]、换血后酸中毒OR=7.246,95%CI(4.797,12.188),4项因素为换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换血时日龄、换血前总胆红素值、合并颅内出血或头颅血肿、换血后酸中毒是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胆新生儿换血治疗前后红细胞功能的变化,为高胆新生儿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祝爱霞红细胞免疫功能测量微量法。结果:换血前后红细胞未洗涤RBC-C3bRR、RBC-ICR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换血前红细胞洗涤与未洗涤RBC-C3bRR、RBC-ICR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换血后红细胞洗涤与未洗涤RBC-C3bRR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RBC-ICR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可以增强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新生儿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3.
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991~2004年进行换血的56例新生儿按照胎龄分组,分析其疗效和副作用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早产儿换血后更易发生内环境紊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尽管其所致的副作用如血生化异常、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症等通常可自我调节,但对早产儿而言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高胆红素血症(HB)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新生儿住院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高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新生儿重症HB若未予以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脑瘫、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眼球运动障碍、釉质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故快速、有效的新生儿重症HB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新生儿重症HB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疗法(PT)、换血疗法及药物治疗等。随着临床对新生儿重症HB研究的深入,换血疗法和加强光照疗法(I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益生菌、茵栀黄、抚触等辅助治疗方式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拟就新生儿重症HB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治疗该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智能手机移动应用软件(APP)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及对其胆红素水平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3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依据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血清胆红素(TSB)水平,将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定义为轻度组(174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56例).采集所有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方法:ABO溶血、Rh溶血患儿各1例采用脐静脉单路换血术,余2例Rh溶血患儿及1例重度窒息并D IC伴重度贫血患儿采用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术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经脐静脉单路换血的2例患儿,1例ABO溶血患儿于术后72 h因心衰死亡,另1例Rh患儿术后9 d痊愈出院;经周围静脉连续换血的3例患儿,术中、术后经过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优于脐静脉换血术,周围血管连续换血术可在具有新生儿监护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转归。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湿肺及其他因素。经过(26.7±14.4)h的蓝光照射及辅助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由(326.21±71.81)μmmol/L降至(175.04±48.97)μmmol/L。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接生技术,预防感染,早期结合其发病相关因素给予蓝光照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淑明 《现代保健》2008,(33):13-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病因。方法对20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中,母乳性黄疸73例,多因素混和50例,围产因素42例,感染因素23例,原因不明10例。治愈189例,未愈11例。结论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及早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阎琳晶  吴起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27-3429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测定355例高胆新生儿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计算AG值,76例患儿同时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高AG 145例(40.8%),正常AG 181例(51.0%),低AG 29例(8.2%)。AG增高与血Na+、BUN、Scr浓度成正比,与HCO3-、Cl-呈反比。轻、重度高胆新生儿的AG水平、高AG发生率、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高,应常规测定血电解质、肾功能及动脉血气,计算AG值以指导治疗,以免盲目用碱纠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测定62例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计算AG值,46例同时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高AG 28例(45.16%)、正常AG 32例(51.61%)、低AG 2例(3.23%)。AG增高与血Na+浓度成正比,与HCO3-呈反比,与血Cl-和BUN、Scr无明显相关性。轻、重度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AG水平、高AG发生率、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AG代酸发生率高,应常规测定血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分析,计算AG值指导治疗,以免盲目用碱纠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