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45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心理变化焦虑、恐惧、抑郁及偏执,对其进行心理上评估,再给予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结果:病人住院期间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出院后追踪4~6个月的随访,并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病人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求生意志增强。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腰椎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预后及生存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是1950年亚力山大提出的7种心身疾病之一.重视病人心理和情绪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康复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现收集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对其进行心态观察,旨在分析心态对病人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性,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断指且进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断肢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病人进行护理能有效控制并改善断肢再植病人的负性情感,对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丽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216-216
对女性子宫的良性、恶性病变,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面对子宫切除病人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变化,应通过提高其躯体健康、心理及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子宫切除病人过高质量的生活。对子宫切除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助于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子宫切除病人的心理障碍,保证子宫切除病人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现对其生活质量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探讨肩周炎病人对自身状态的真实感知和体验,为提供满足肩周炎病人需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例肩周炎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其对自身状态的真实感知和体验。[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得出肩周炎病人对自身状态的感知比较模糊,但积极采取自我康复治疗。在自身状态方面依赖家庭关怀和支持,期待得到社会的支持,渴望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同时也存在不良的心理体验。[结论]需要加强病人对肩周炎的认识,充分完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和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上肿瘤在心理上就出现一系列心理变化,掌握其心理变化的规律,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对临床的观察,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缓解病人的痛苦和不安。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因素有三个方面:死亡因素、疼痛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连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COPD病人120例,运用Omaha System,由COPD管理小组成员主要负责研究对象的连续护理工作,观察老年COPD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健康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的变化。[结果]老年COPD病人在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10个主要健康问题的认知-行为-状态评分比较变化明显,出院时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aha System可量化老年COPD病人连续护理效果,为连续护理实践和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玲莉  唐乃梅 《家庭护士》2008,6(7):609-6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学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等待手术的病人,由于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开展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心态,提高对病人心理护理质量,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危机干预在妇科肿瘤初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真  李小萍 《护理研究》2005,19(12):2687-2688
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存在情绪障碍,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身状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引入危机干预理念,将其和心理护理程序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阳美艳  郑惠娟  陈瑜 《全科护理》2011,(15):1391-139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身心疾病。长期应用激素而出现柯兴氏综合征,影响了容貌和特征,使病人的自我形象评价降低。又由于病程长、病情复发及生活质量的破坏,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改变其原来的精神状态,从而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症状。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特征与SLE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就SLE病人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于淑英  吕楠  赵雩卿 《护理研究》2013,27(21):2278-227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带给病人的不仅是生理及容貌上的变化,而且会对其心理、行为及社会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为了解面瘫病人心理、行为状态,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面瘫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实施对症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提高门诊护理人员自我情绪控制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国丽  许敏  桑秋霞  李玉珍 《护理研究》2006,20(6):1477-1478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病人和社会对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增高,护士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已成为一种职业风险。尤其是门诊护士,每天接触身心失衡、求医心切的病人,其情绪变化不仅影响着病人的感知,同时直接关系到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作为门诊护士,除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外,更应重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Q)的培养。情商是现代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研究和考察对象主要包括把握自己的能力和感知他人的能力,不仅是社会个人心理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诸多实际能力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述华  孙阳 《全科护理》2009,7(36):3295-329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I)病人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的措施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2008年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有重点的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科学的护理工作,除16例死亡外,其余184例均治愈或好转。经过恢复期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使其重获信心,回归社会。[结论]按照SCI病人病情进展变化特点分阶段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促进了病人身心康复,更好地适应了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持对银屑病病人抑郁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屑病病人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银屑病病人提供合理有效的社会支持提供依据,以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0例银屑病病人社会支持情况和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银屑病病人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除主观支持外,其总支持、客观支持、利用的支持度与病人抑郁状态均有相关性(r=-0.27,r=-0.31,r=-0.36;均P〈0.05)。结论社会支持状况直接影响银屑病病人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对减少银屑病病人发生抑郁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万荣珍 《护理研究》2010,24(6):1563-1563
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病程长,具有传染性,加之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病人生理、心理变化复杂,尤其是育龄期女性病人还面临生育压力,如不加以重视,则可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宣教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百草枯病人家属面对家人服毒的心理变化,分析心理变化对病人家属自身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0名服毒病人家属进行质性研究。[结果]服毒病人家属面对家人服毒后产生焦虑、恐惧、绝望、不知所措、抑郁无助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病人家属的生活及病人的康复。[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服毒病人家属心理变化,建立医护的支持系统,提高病人家属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樊惠琴 《全科护理》2008,(8):706-707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出现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1],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肿瘤术后化疗病人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换,对于躯体疾患,人们更加关注其社会经济、生活习惯、个性、情绪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肿瘤病人抑郁程度较重、抑郁反应较强烈[1]。并且肿瘤病人个性特征和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身心疾病.长期应用激素而出现柯兴氏综合征[1],影响了容貌和特征,使病人的自我形象评价降低[2].又由于病程长、病情复发及生活质量的破坏,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改变其原来的精神状态,从而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症状[3].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特征与SLE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4].现就SLE病人心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各部分组织都有着独特的生理功能。眼外伤病人的心理变化和一般外伤病人不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眼部的外伤特点,以及病人病情的轻重所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变化,掌握不同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做好眼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