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目的:研究附睾精子抽吸术和睾丸精子获取术的方法改进及对无精子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改进的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e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和睾丸精子获取术(Testieular sperm extraction,TESE)对218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穿刺检查.结果:其中94例附睾抽吸液中存在精子(43.12%);28例患者睾丸中存在精子(12.84%);对其中16例附睾或睾丸中发现精子的患者采取PESA或TESE取精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胚胎移植后妊娠率为37.50%.结论:PESA和TESE的改进方法为部分无精子症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获精方式,是针对无精子症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精液、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3种方法获得的精于行卵胞浆内单精于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助孕结局.方法:42例严重少弱畸形精于症患者从射出精液中获取精于,25例无精于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取得附睾精子,33例无精于症患者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和(或)睾丸活检术获得睾丸精于.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比较3者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精液精子组、附睾精于组和睾丸精子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5.89%vs72.40%vs79.77%;43.6l%vs 52.63%vs49.28%;20.45%vs 21.82%vs21.43%;33.33%vs 36.00%vs 33.33%(P>0.05).结论:精液、附睾、睾丸精子ICSI的助孕结局相近,精于的成熟度可能并不影响ICSI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用睾丸或附睾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育56个周期的效果.方法: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睾丸精子抽吸术(TESE)获得的精子的行ICSI治疗男性不育共56个周期.结果:56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8.5%、96.O%、52.4%、20.9%、44.6%.结论:PESA或TESE结合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无精子症一直是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难点.应用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取精子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1例阻塞性无精子症不育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PESA)和睾丸穿刺精子抽吸术(TESA)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3次或3次以上精液离心未发现精子而诊断为无精子症的149例患者,经睾丸体积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精浆生化指标检测、生殖系统B超等术前检查后,于局麻下行PESA或PESA+TESA(PESA/TESA),对抽吸获得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精子计数分析;对其中睾丸体积和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正常者加行睾丸切开活检,进一步评价生精功能.结果 PESA/TESA结果显示,149例中梗阻性无精子症82例(5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67例(45%).PESA/TESA联合睾丸体积、血清FSH水平和精浆果糖等指标,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进行鉴别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8.2%和78.8%.35例患者行睾丸切开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与PESA/TESA结果一致.结论 PESA/TESA操作简单且创伤小,是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进行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PESA)和睾丸穿刺精子抽吸术(TESA)在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3次或3次以上精液离心未发现精子而诊断为无精子症的149例患者,经睾丸体积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和精浆生化指标检测、生殖系统B超等术前检查后,于局麻下行PESA或PESA+TESA(PESA/TESA),对抽吸获得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精子计数分析;对其中睾丸体积和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正常者加行睾丸切开活检,进一步评价生精功能.结果 PESA/TESA结果显示,149例中梗阻性无精子症82例(5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67例(45%).PESA/TESA联合睾丸体积、血清FSH水平和精浆果糖等指标,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进行鉴别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8.2%和78.8%.35例患者行睾丸切开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与PESA/TESA结果一致.结论 PESA/TESA操作简单且创伤小,是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进行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结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无精子症的助孕结局。方法 16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取得附睾精子,69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获得睾丸精子。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获得妊娠,比较两者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全部患者共41个治疗周期,附睾精子组和睾丸精子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5%和73.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种植率为40.7%、24.6%,临床妊娠率为53.9%、39.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和TESA结合ICSI是男性无精子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附睾是精子获能、成熟的重要部位,附睾精子优于睾丸精子,应首先选取附睾精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情况、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及探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eEpididymalSpermAspiration,PESA)能否抽吸精子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无精子症患者与35例正常对照男性的外周血染色体、血清生殖激素(FSH、LH、T、PRL、T/LH);分析无精子症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染色体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行PESA,并对PESA能否抽吸精子与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异常核型23例,占总例数26.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精子症组血清FSH、LH升高,T/LH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PESA能抽吸到精子组比不能抽吸到精子组的FSH、LH偏高,T/LH下降(P<0.05)。结论:无精子症与染色体异常、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有密切关系;FSH、LH、T/LH可作为PESA能否抽吸到精子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皮附睾(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和睾丸细针穿刺抽吸术(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在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中,经睾丸体积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生殖系统B超等检查后,选择符合穿刺条件者168例,用细针于局麻下行PESA或PESA+TESA(PESA/TESA),对抽吸获得组织显微镜下检查.结果:PESA/TESA结果显示,168例中未见精子41例(22.4%).PESA/TESA联合睾丸体积、血清FSH水平,对无精子症进行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PESA/TESA细针操作简单且创伤小,是诊断无精子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睾丸抽吸取精结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 TESA - ICSI)治疗无精子症的临床妊娠率,并与传统IVF、ICSI方法对比,以提高治疗无精子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不育症患者451例,将所有患者以助孕方法分为IVF、ICSI、无精子症三组,以睾丸体积和血清FSH将80例无精子患者分为三组(A组睾丸体积正常、血清FSH值正常;B组睾丸体积偏小,血清FSH值正常;C组睾丸体积小于正常,血清FSH值明显增高),三组患者均采用睾丸穿刺取精,并对获取精子者行TESA - ICSI助孕.结果:8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总共有42例成功获取精子,成功率为52.5%,其中A、B、C三组成功率分别为88.57%、47.37%、7.70%;其中29例成功妊娠,临床妊娠成功率为72.50%.IVF、ICSI组临床妊娠成功率分别为42.51%、47.62%,经x2检验分析,无精子症患者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IVF组和ICSI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睾丸抽吸取精术结合ICSI技术是治疗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义真  陆丹  彭旭霜 《微创医学》2010,5(3):301-303
1992年比利时Palermo等[1]首次报道了使用单精子卵细胞浆内(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获得妊娠,使更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男性不育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随着ICSI 技术的发展,针对无精症的病人采用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和睾丸精子抽吸术(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TESE)后进行ICSI 治疗获得妊娠成为可能.我中心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附睾或睾丸抽吸取精行ICSI治疗8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在梗阻性无精子症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结合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对42例无精子症患者采用PESA方法进行检测,24例患者附睾液中检出活动精子,其中10例患者采用附睾精子进行了14个周期PESA-ICSI治疗。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PESA-ICSI组与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或受精障碍者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2.1%vs79.0%、87.4%vs96.9%、58.7%vs39.0%、16.1vs19.2%和28.6%vs33.3%,经统计学分析,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ICSI方法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附睾或睾丸精子抽吸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症的疗效。方法:对26例无精症患者配偶进行超排卵治疗30个周期,获卵当日从患者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进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果:共获卵325个,受精136个,受精率为53.1%,临床妊娠率为36.7%。结论:应用附睾、睾丸精子抽吸进行ICSI,为无精症患者提供生育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采用不同方式获取的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 根据获取精子的方式不同将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分为两组:TESA组46例、PESA组80例,两组患者均行ICSI治疗.比较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 TESA组与PESA组的卵裂率分别为882%和942%,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22%和62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分别为721%和776%,种植率分别为233%、348%,临床妊娠率分别431%、6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或TESA结合ICSI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附睾精子优于睾丸精子,可首选抽取附睾精子.  相似文献   

15.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不能产生或仅产生极少量的精子,以往因难以采用一般取精技术获取足够的精子,临床治疗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人们对NOA的认识以及研究的深入,睾丸细针穿刺抽吸术、睾丸切开取精术、显微睾丸切开取精术等取精技术发展日渐成熟,其联合卵泡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可使原本不育的患者获得自己的生物学后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滴法精子冷冻在流程化治疗无精子症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小滴法精子冷冻技术不育男性18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按WH05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手册要术进行精液检查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120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60例;另选取40例取精困难不育男性正常精液按此方法冷冻(对照组),统计、分析精液常规正常的40例取精困难不育患者、120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60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精子复苏率、妊娠率.结果 对照组中40例取精困难不育患者中解冻40例,精子的复苏率均大于60%,其中18例获得女方妊娠(18/40)妊娠率45%;梗阻性无精子症120例中解冻30例,获得女方妊娠12例(12/30)妊娠率40%;非梗阻性无精子症60例解冻25例获得女方妊娠10例(10/25)妊娠率40%.结论 小滴法精子冷冻在流程化治疗无精子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同时由于每次冻存的最小冷冻液体剂量仅为20μL,载体为目前成熟的商品化载体,技术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睾丸精子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精子行ICSI,观察3种不同来源精子的受精率、种植率和妊娠率.OA和NOA患者均采用睾丸精子抽吸术获取睾丸精子.方法 本文回顾了本院2007至2010年就诊的934对夫妇行ICSI,包括用精液精子ICSI 619对夫妇,OA 268对夫妇,NOA 47对夫妇.3组分别有569对、237对和42对夫妇进行胚胎移植.结果 重度少弱畸精子症、OA和NOA组的男女双方年龄、Gn平均用量和平均成熟卵泡数无明显差异.少弱畸精子症和OA组平均正常受精卵子数和种植率,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也没有明显差异.NOA组正常受精卵子数和种植率与少弱畸精子症和OA组均有明显差异.在三组移植胚胎数没有差异的情况下,NOA组的临床妊娠率也明显低于少弱畸精子症和OA组.结论 本文说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行ICSI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劣于精液精子和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简称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接受ICSI治疗的不育夫妇共进行了87个周期,分为2组,A组:附睾和睾丸细针穿刺抽吸精子组(梗阻性无精子症)27个周期;B组:射出精液少弱畸(包括严重少弱畸)精子症60个周期.比较其妊娠结局.结累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卵裂串、优胚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微创取精术在无精子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贤优  张波  方伟芬  冯贵雪 《广西医学》2008,30(12):1857-1859
目的 探讨微创取精术对无精子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64例无精子症患者,根据病史、体检、生殖激素水平、精浆生化和/或染色体检查进行初步筛选.其中103例应用微刨取精术进行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检查,对获取精子的部分病例施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结果 69例从附睾中获取精子,13例从睾丸中获取精子,获取精子阳性率迭79.6%;对31例从附睾或睾丸中获取精予的患者施行ICSI治疗34周期,其中14例获得妊娠,周期妊娠率为41.2%.结论 徽创取精术既能简便、快速地对无精子症进行鉴别诊断,也是针对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睾丸与附睾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结局及精子 DNA 完整率(用精子 DNA 断裂指数 DFI 表示)的差异。方法对来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83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 ICSI,将患者根据取精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SA)取精80个周期,经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取精103个周期,对比两组精子 DNA 完整率及行 ICSI 的结局。结果两种方法精子 DNA 完整率和行 ICSI 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睾丸及附睾精子的 DNA 完整率及行 ICSI 结局无显著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经验或患者意愿选取精子行 ICSI助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