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EEN应用的可行性和获益性. 方法:通过对288例食管癌病人术后实施EEN(EN组)和288例行PN(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病人主要生化指标、机体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治疗情况的影响. 结果:EN组EN支持1周后,血清ALB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肠道功能恢复提前,对术后出现的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治疗,EN组有明显优势. 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EEN可行、安全、有效,对病人术后体力恢复、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 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 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间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指标,探讨EEN对食管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分析98例食管癌术后病人,按照不同时间EN支持分为EEN组(n=48)和EN组(n=50).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的体重、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同时观察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临床指标. 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3、7天营养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大多高于EN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泻发生率略高于EEN组.另外,EEN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EN组,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EN组(P<0.05). 结论:围手术期合理、早期使用EN支持能有效地提高食管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胸内胃食管胸膜顶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胸内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0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03例。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比较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右胸胸膜顶吻合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较经左胸弓上吻合的病人明显减少。结论食管中下段癌病人采用经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胸腔内吻合、食管胃颈部吻合两种吻合方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食管胃胸腔内吻合,观察组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食管切除长度及切端癌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放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切除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食管切端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胃排空障碍、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酸、嗳气、胸痛、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第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而言,食管胃颈部吻合能够达到与胸腔内吻合相当的治疗效果,尽管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但其手术切除范围更广,切缘阳性率更低,远期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详细术式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术中经口输送OrVil到食管残端,以环行吻合器行胸顶胃食管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300~360 min,术中出血80~ 210ml,均未输血,未行胸腹部辅助切口,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吻合口瘘,患者于术后10~ 12d出院.随访3~ 13个月,无复发.结论 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使胸内吻合操作大为简化,易于推广,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86例食管癌病人按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两组,EEN组94例,术后行EEN;肠外营养(PN)组92例,术后给予TPN支持。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病人术后第10天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而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PN组短(P<0.05)。住院费用、胃肠减压总量和胸腔引流液量,亦较PN组明显减少(P<0.05)。EEN组病人术后ALB、PA、TP水平高于PN组(P<0.05),而UN、Cr和白细胞总数均低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EN安全、有效、可行,较PN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的66例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4例与肠外营养(PN)组3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EN组与PN组的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结论术后EEN支持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有利于老年全胃切除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廉,实施方便。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食管癌病人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结果:所有食管癌病人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EN的病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的病人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EEN,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是病人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食管癌手术中细管状胃代食管技术及手术中经鼻或经皮穿刺方式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方法 我科从2003年7月至2006年4月,对就诊的食管癌患者(接受两切口及三切口手术)采用传统管状胃代食管技术,2006年5月至2009年11月对就诊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细管状胃代食管技术,所有食管癌患者均进行术中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改进的细管状胃代食管组患者术中管状胃长度较满意,器械吻合操作顺利,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管癌切除术的处理中,胃大弯侧细管状胃的使用,能提供器械吻合的便利,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有利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EN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未出现吻合口瘘、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切除病人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N,能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并且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恢复的影响,评价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1例食管癌病人术后实施EN(EN组)和21例行PN(对照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病人主要生化指标、机体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治疗情况的影响。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和肠外营养一样能获得明显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有效,对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中应用。方法:在112例食管癌根治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探索操作方法;术后24h即开始以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为主的EEN,观察病人反应。结果: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空肠营养管鼻饲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进行食管癌切除术后EEN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75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组75例,将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1、37、d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及7 d的观察组血清hs-CRP、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低于对照组,清蛋白、前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于预防食管癌术后感染有较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2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TPN)组5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8天测定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EEN组病人的体重下降明显少于TPN组(P0.05),血清PA水平高于TPN组(P0.05),TBIL、GGT指标低于T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PN组(P0.05),术后营养相关费用和术后非营养治疗费用少于TPN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TPN组(P0.05)。结论: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和降低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TP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作者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植入式食管黏膜和胃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共1236例。吻合后胃浆肌层、食管肌层、黏膜吻合线在三个不同平面。结果 食管癌842例。贲门癌394例;其中咽下胃吻合15例,食管胃颈部吻合193例,弓上吻合634例,弓下吻合394例。l例因难治性心肌缺血于术后24h死亡。2例呼吸衰竭死亡。本组无吻合口瘘、狭窄,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食管胃植入式黏膜吻合术是防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贲门癌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336例65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经腹经食管裂孔行根治性切除,利用吻合器将残胃或空肠与食管行端侧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未发生死亡,无吻合口漏,返流性食管炎157例,吻合口狭窄15例,应激性溃疡10例,呃逆50例,胃瘫17例,术后住院时间11~25天。结论老年贲门癌患者经过术前适当调整接受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方式是安全的,且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We retrospectively examined a large cohor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ho receive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 to clarify the validity of EEN compared with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Included were a total of 665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or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PN (n = 262) and EEN (n = 403). The TPN group consisted of patients who only received intravenous nutrition support after operation. The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LOS), anastomotic leakage, mortality after surgery, and hospital charge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TPN group, the EE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 mean PLOS (15.6 days vs. 22.5 days; P < 0.01).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EE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PLOS even after adjustment for tumor histology, tumor location, type of esophagectomy, and postoperative albumin infusion. Hospital charg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ess for those in the EEN group than the TPN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garding the complication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clinical outcome after surger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EN reduces PLOS and hospital charges of Chines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had an esophagect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