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当常规静脉肾盂造影(IVP)显影不良时,为推确了解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形态结构变化,进行延缓摄片,获得明确诊断,以便合理治疗。方法:在原注射造影剂后每小时再摄全尿路片,一般延缓1—6h,最长在24h后,当中间隔可适当延长。结果:122例中获得明确诊断108例;6例IVP显影不良,延缓摄片肾、输尿管正常显影;8例仅延缓1h或因肠道内容物太多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延缓IVP能较真实显示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形态结构变化,帮助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IVP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肾盂积水患者尿路造影摄影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相晨  王玉锦  夏良  梁开运 《重庆医学》2002,31(10):984-984
目的 探讨肾盂积水患者尿路造影摄影技术。方法 静脉注射76%的复方泛影葡胺60ml加5%葡萄糖适量。先常规仰卧位摄片,当发现肾盂积水时,适当延时到50-90min摄片;患侧部分肾盂显影,积水扩大;肾盂不能显影或显影很淡,输尿管不能显影,此时采用俯卧位透视下观察,当肾盏和输尿管显影满意后摄片。结果 全部病人改变俯卧位透视观下摄片,全程输尿管显影,明确了输尿管内占位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结论 在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尿路造发现肾盂积水患者,加做俯卧位摄片,能提高输尿管病变阳性率,以及其病变的部位和形态,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以往在进行大量的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过程中,经常遇到肾盂肾盏延时显影的患者,传统的加腹压,定时,体表定位摄片造影方法对化已无法满足诊断的需求。我科自从采用山莨菪碱低张电视透视下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法后,对肾盂肾盏常规时间未显影的患者,实施延时观察摄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蒋汉胜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31-132
目的:探讨非压迫性双倍剂量静脉肾孟造影(改良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改良法IVP对232例病人检查,腹部手术15例。用76%泛影葡胺双剂量(40m1)静脉注射,不加压,电视透视观察显影情况确定摄片。对照组230例,加压,常规剂量,摄双肾区片及全尿路片。结果:改良法IVP对232例病人检查过程无明显不适,其中224例经常规时间或延迟摄片(最多可延迟到6H)显影良好。6例一侧显影,2例无显影。结石英钟并肾功能减退者221例,肾癌1例,尿路畸形2例,8例正常。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脑膜瘤的典型脑血管造影表现为:1.其部份血供来源于颈外及/或颈内动脉的脑膜枝。2.在晚动脉期或毛细血管期出现轮廓较完整的肿瘤染色,这种现象在连续摄片时可持续至摄片终止。3.肿瘤的引流静脉显影时间延长或延迟,即肿瘤的病  相似文献   

6.
眼眶正侧位片是眼科医生用来确定眶内不透X线异物是否存在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但是有时片盒污染所致的伪影与眶内异物很难鉴别 ,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放射科诊断医生也需要重新摄片以资鉴别。更有甚者 ,有时即使重新摄片 ,因两次摄片位置难以完全一致 ,仍有可能无法明确诊断。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麻烦和经济上的额外支出 ,同时也延长了诊断时间。这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眼眶正侧位片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投照方法 ,即眼眶正侧位四分格双片法 ,应用这种方法 ,可以一次性确定是眶内异物还是伪影。1 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 1999年 4…  相似文献   

7.
张真  徐进 《黑龙江医学》2010,34(3):171-172,192
目的检测实验性双眼视力下降对于立体视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视力及立体视水平正常者15例,用双眼前加正球镜的方法改变其视力,以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检查软件检测850mm时视力为1.0,0.6,0.4,0.2时的立体视锐度。结果随着视力的下降,立体视锐度阈值明显增加。视力在1.0,0.6,0.4,0.2时的平均立体视锐度,分别为60″±0″,128″±31″,240″±68″,548″±78″(rad)。结论随着实验性的单纯近视视力的减低,立体视锐度阈值增加;随机点立体视觉并不是建立在看清每个随机点的基础上,其具体机制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煤矽肺早期的病理变化以肺间质纤维化和细小结节为主,X 线胸片的表现为细网及一定数量的针尖般细小结节。由于煤矽肺早期X 线变化比较细微,结节数量少而纤细不易看到,因而诊断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一般矽肺的早期诊断中高千伏或断层摄片似较常规胸片为佳,但在诊断煤矽肺时,电压过高(120~140千伏)X 线穿透力太强,对细网及细小结节的显示反而不及平片清楚;断层摄片由于切层厚度的限制显示细小结节亦非有利,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对次高千伏(90千伏)摄片作了一些研究。兹将该项技术与其它投照方法,在煤矽肺的早期诊断方面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临床怀疑胸椎病变,需摄胸椎正侧位片检查。胸椎摄片条件选择是否恰当是保证照片质量的关键。这虽是一个较陈旧的技术问题,但部分摄片人员,甚至包括部分年资较高的摄片人员仍然掌握不准这一技术。因而在放射诊断工作中,常见到胸椎正位片条件选择过小,穿透不足,解剖层次未显现;胸椎侧位片条件选择过大,胶片过黑,甚至在强光下亦无法观察的事实。这无疑是造成胸椎病变X线诊断准确性差,甚至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胸椎摄片条件选择,因X线机的型号、功率、性能、病人胖瘦和显影条件等多种因素不同,不能明确规定统一毫安秒、仟伏值,只…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慢性梗阻性疾病行静脉尿路延时造影1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覃智标  黄新  杜娟娇 《广西医学》2008,30(11):1784-1785
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们对进行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IVU)常规检查肾延缓显影或不显影的156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通过延时摄片造影,发现梗阻上方肾盂输尿管出现良好的延迟显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延缓片是在常规静脉尿路造影(IVP)不满意时适时延长造影时间的一种特殊检查方式,对泌尿系统疾病,尤其是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与B超、CT甚至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等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仍具有了解肾脏功能、对肾盂肾盏的微细改变的显示、观察泌尿系全貌等诸多优势[1].为评价延缓片在静脉尿路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本文对常规静脉尿路造影不满意时加摄延缓片50例病例进行综合评价,阳性检出率为9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满意的X线片往往是由于使用投照条件不适当,掌握洗像报术不熟练所致。现就投照和冲洗中常见的错误原因如下。①整个影象不清晰:因病人移动,曝光时间过长,显影时间过几短和增感夹不紧所造成。而后者也可造成部分影象不清晰此种现象有时也称为影象虚。②不显影:配制的显影液失效或X线片未曝光。③显影快:整个片子发黑,定影后影象不清,片底发灰:因曝光时间过长而显影时间不够,有时也因为X线管电压过高所致。④片中附有黄色:显影时间过长,非酸性定影液被显影液所污染。⑤片中个别部分有绿乳白色:定影时间不够。整个X线片附有细的平行透明线条投照时滤线器未动。片中个别部分有斑影而又不是病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 digital radiogaphy ,DR)和计算机曲面体层摄影( computed orthopantomogra-phy)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DR摄影及计算机曲面体层摄影,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技师各2名对所有鼻骨影像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方法对鼻骨骨折、鼻骨整体及鼻周软组织的显示。结果:69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经DR摄片诊断者39例,经CR曲面体层摄影诊断者48例(χ2=4.2667,P<0.05);对鼻骨整体及其周围软组织显影方面,DR摄片显影满意者44例,CR曲面体层摄影满意者53例(χ2=4.9231,P<0.03)。结论:CR曲面体层摄影比DR摄片能更好的显示鼻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提高鼻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在肾盂积水患者的尿路造影中,俯臣位摄片能对常规卧位尿路造影检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选择56例病例,年龄23-72岁,先行常规爷卧位摄影,当肾盂、输尿管显影不明显时,加做俯卧摄影。使仰卧位时未显影的肾盂、肾盏和输尿管被造影剂充盈,最大程度地显示尿路和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X线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3例患者均摄腹部平片与静脉肾盂造影,7例加做逆行肾造影,4例在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显影不良即时加做CT扫描。结果肾结核在平片主要表现为钙化,造影可见肾小盏破坏、肾脓疡空洞、肾盏肾盂扩张、积液及输尿管、膀胱改变。结论分离性、不均衡性肾积液是肾结核典型征象,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病例可加做逆行肾造影或即时加做CT扫描。  相似文献   

16.
报告5例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不全。着重对静脉尿路造影,手术所见和标本相进行对比观察。X线征象为患侧均无肾影、不显影,膨大肾外肾孟造影剂滞留显影2例,表现为脊枉边缘附近泪滴状、线状淡薄致密影。本病还可合并肾低位异位(2例)。作者认为静脉尿路造影每片均应摄全尿路片,以捕捉肾外肾盂显影的机会,为术前确定小肾位置进而明确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碘化油与泛影葡胺联合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价值。方法 将 5~ 15ml加温后的 40 %碘化油和 76%泛影葡胺按 1∶ 1比例经导管注入宫腔 ,透视下显影满意后摄 X线片2次 ,2 4h后复拍 1次。结果  53例显影清晰 ,均达到临床诊断需要。结论  2种不相溶造影剂联合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胰胆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禁食6 h以上,肌注十二指肠低张药物,患者取左侧卧位,将内镜缓慢送入十二指肠降段,其内壁可见纵行黏膜皱襞,中央为胰胆管开口,由此插入导管,缓慢注入造影剂,依次摄片。结果215例被检者,成功204例,失败11例,成功率为95%。肝内胆管分支显影1~4级123例,1~3级38例,胰管显影189例,胆囊不显影27例。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是诊断胆、胰疾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化CT重建成像技术在复杂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120例复杂颌骨骨折患者行X线摄片、二维CT及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检查,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判断各种检查方法对复杂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X线摄片、二维CT和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检查对120例复杂颌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0%( 72/120 )、70%(84/120)、95%(114/120),X线摄片、二维CT分别与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三维数字化CT重建成像对于复杂颌骨骨折的术前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申炜 《吉林医学》2008,29(15):1310-1310
静脉尿路造影术(IVP)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重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常规采用仰卧位和压腹法。经过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在常规仰卧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现将我院近2年来在常规法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有肾盂积水、输尿管不显影或显影不良的患者,后加摄立位或俯卧位全尿路造影片各100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两种体位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