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运动具有健身促进作用 ,但机理尚待更多研究。本研究动态观察 6个月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中老年女性血清IGF -I浓度的变化 ,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 ,为中老年健身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中老年女性 30名 ,年龄 6 4 4 1± 10 0 9岁 (5 0~6 5岁 ) ,体重 5 4± 3 5 4kg ,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太极拳运动初学者。临床医学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肺疾患。1.2 方法1.2 .1 训练计划(1)运动项目 :以学练国际推广套路 2 4式太极拳和 4 2式太极剑为项目内容。(2 )运动强度 :采用遥测心率仪对运动强度进行…  相似文献   

2.
长期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肺机能影响的跟踪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动态观察长期太极拳运动过程中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呼吸机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变化,探讨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肺机能的影响.采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方法,对参加为期6个月太极拳运动的50-65岁的中老年女子在太极拳练习前、练习4个月、练习6个月后心率、血压、VO2max、PWC130和肺通气功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安静时血压显著性下降,VC、FEV1、FEV1/FVC均显著性提高;机体有氧工作能力提高, 表现为递增负荷运动后心率、血压恢复速度加快,VO2max、PWC130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CD55和CD59表达影响。方法:研究一:94名中老年女性志愿者(55~65岁),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47人)和太极拳组(47人)。太极拳组进行24周太极拳锻炼,每周3次,每次训练时间约为60 min;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规律。研究二:90名中老年女性志愿者,其中太极拳组30人、快走对照组30人、久坐组30人。太极拳组和快走对照组运动年限在3~5年,每周锻炼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锻炼时间约60 min;久坐组组无运动习惯。对各组CD55、CD59在各血细胞表面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124周后太极拳锻炼后,MO CD55及RBC CD55下降具有显著性(P<0.05);LY CD59和MO CD59呈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安静对照组RBC CD55呈显著性下降(P<0.05);LY CD59显著性上升(P<0.05)。23~5年太极拳组LY、GR、MO、RBC CD55显著低于安静组(P<0.05);LY CD55显著低于快走组但RBC CD55显著高于快走组(P<0.05);太极拳组LY、RBC CD59显著高于安静组和快走组(P<0.05)。3太极拳锻炼第0周、第24周,各血细胞表面CD55和CD59之间均无相关性,3~5年太极拳锻炼组LY CD55/CD59及RBC CD55/CD59出现显著相关(P<0.05);3~5年太极拳组与快走组LY CD55/CD59较安静对照组均出现显著相关(P<0.05);另外太极拳组RBC CD55/CD59比安静对照组和快走组显著相关(P<0.05)。结论:1太极拳锻炼对血细胞表面CD55和CD59的影响不同,其中对红细胞的影响更为明显,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运动与红细胞免疫提供理论支撑。2太极拳运动后外周血白细胞及红细胞表面CD55、CD59发生的变化与血细胞计数关系不大。3太极拳锻炼时间越长,CD55、CD59在淋巴细胞和红细胞上的协同作用越明显,可有效对抗年龄依赖性免疫机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生理医学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体育健身术,兼具强身健体和防治疾病之功效.太极拳动作柔和、平稳,意领身随,连贯均匀,以腰为轴,上下相连,虚实分清,灵活自然;运动中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者密切配合,经常练习有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补气益血等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及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右侧为优势侧的中老年女性75名,其中太极拳组、广场舞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分别进行16周的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动、静态平衡测试仪和CYBEX-Norm型等速肌力测试仪分别对所有受试者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进行测试。结果:运动干预后,60°/s角速度测试时太极拳组的膝伸、踝屈和踝伸峰力矩值大于对照组(P<0.05);180°/s角速度测试时,广场舞组膝屈、膝伸和踝屈的峰力矩值大于对照组(P<0.05)。运动干预后,60°/s角速度测试的太极拳组和180°/s角速度测试的广场舞组膝屈、膝伸和踝屈的峰力矩值大于干预前相应值(P<0.05)。在平衡能力方面,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广场舞组平衡得分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其它动、静态指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组平衡得分、摆动速度、摆动角度和外周面积指标值小于广场舞组(P<0.05),而平衡得分指标值大于广场舞组(P<0.05)。此外,除广场舞组摆动速度指标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作用的细胞因子学发生机制。方法:25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规律太极拳训练,分别于实验前、运动后第4和第6个月应用多色荧光标记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结合细胞表型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IFN-γ、IL-4百分含量明显上升,IFN-γ/IL-4比率呈上升趋势。练习4个月,IFN-γ百分含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IL-4百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练习6个月,IFN-γ百分含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长期太极拳运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上调作用,而且有促进免疫机能的重心向细胞免疫漂移的现象,这意味着Th1细胞免疫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7.
正有朋友问我:"你的身材保持这么好,有什么秘诀么?"我莞尔一笑:"有啊!一是我家族遗传基因好,再就是我坚持健身!"是的,我健身。大约有十五、六年了吧,我一直坚持练杨式太极拳。我选太极拳,源于它的运动特点,不需要跟随团队,茶余饭后随时随地即可。我有了小女儿后,因为坐月子恢复得不太好,身体变得虚亏。当时小女儿离不开手,大女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83名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持续、有组织的太极拳锻炼,对照组不安排运动.采用LBY-N6型旋转式黏度计,分别检测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检测同步进行.结果: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的高血压患者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有一定改善作用,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太极拳锻炼与快走锻炼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机能。方法:选取93名中老年女性,其中太极拳锻炼组33人、快走锻炼组30人、无锻炼组30人,采用WIN-POD平衡功能检测系统分别测试其单、双足睁眼、闭眼状态下的轨迹长(TL),外周面积(Area),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动摇指数。结果:太极拳锻炼组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优于快走锻炼组和无锻炼组;快走锻炼组静态平衡能力显著优于无锻炼组。结果提示太极拳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机能的改善优于快走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CD1 1c+和CD123+的影响,探讨其在太极拳改善衰老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周太极拳运动前后中老年人外周血CD11c+和CD123+含量的百分比变化,并比较3~5年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及快走锻炼者外周血中CD11c+和CD123+的百分比.结果:24周太极拳运动后CD123+百分比较运动前变化不大,但CD11c+百分比升高(5.49%±4.12% vs 8.75%±5.63%)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及快走锻炼的运动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11c+和CD123+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且趋势较为统一,为陈式太极拳组>杨式太极拳组>快走组>对照组;其中,CD11c+百分比表现较为敏感,陈式太极拳组CD11c+与对照组相比(8.12%±6.56% vs 5.72%±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1c+对运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对运动强度较为敏感,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太极拳对免疫机能影响的调节机制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1.
6个月太极拳锻炼前后中老年女性心肺机能相关指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愿参加本次测试的中老年女性21人,年龄59·0±8·3岁(50~65岁),身高156±6·4cm,体重58·3±6·6kg,体脂百分率为33·3±5·8%,BMI为24±2·2 kg/m2,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太极拳运动初学者。临床医学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肺疾患。1.2研究方法1.2.1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能健身防病是众所周知的,它对人体心脏与血压的良好作用,己有北京医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用心电图和血压等指标所证实。它对血浆胆固醇有下降作用,认为减少了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7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3.
打太极拳时遥测RESP、EMG和ECG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打太极拳时遥测RESP、EMG和ECG分析西安体育学院生理教研室(710068)刘洪广本文用现场遥测多项指标(RESP呼吸图、EMG和ECG)方法研究太极拳对改善人体机能的机理问题,进而证明太极拳对健身、治病的价值和太极拳的科学性。力求准确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中老年正常人和心血管病人的血脂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运动组与不运动组的703例中老年正常人和510例中老年心血管病人作了血脂测定和比较.中老年正常人年龄45~72岁,平均61.5±6.5岁,中老年病人年龄45~82岁,平均62.6±8.4岁,均为男性干部和知识分子。分组,中老年正常人运动组208人,不运动组495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研究采用太极拳运动作为干预因子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 ,为老年人正确锻炼下肢肌肉力量以及太极拳抗衰老机理提供实验依据。采用CybexII+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 ,对经过 1 6周太极拳练习的 65~ 70岁老人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进行标准化、定量化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 ,男、女运动组屈、伸膝肌群耐力 (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运动组自身前后对照显示 ,各项肌力指标除屈、伸肌爆发力 (TAE)外均出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Th1/Th2平衡影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细胞因子角度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探讨太极拳运动前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参加本实验的34名中老年女性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参加为期32周、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24式和42式太极拳锻炼;对照组不锻炼,保持原有生活状态。实验前后采集受试者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数量;使用Real-time PCR定量分析Th1型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Th2型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mRNA表达。结果:实验后,太极拳组IFN-γ、TGF-β、CTLA-4和IL-10 mRNA表达量较实验前显著上升(P<0.01),IFN-γ与IL-4 mRNA表达量比值显著上升(P<0.0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1)。实验后,对照组除TGF-βmRNA表达下降(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拳运动影响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提高中老年女性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比值,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改善老年女性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17.
为归纳分析太极拳运动干预在风湿免疫疾病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为此类常见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和太极拳在临床医学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对国内外的现有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作为一种安全、接受度高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症状的管理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并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身体功能、情绪反应和睡眠质量等;太极拳干预对于心血管系统和骨流失的研究也提示,太极拳运动可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心血管事件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太极拳的临床干预效果初步得到证实,但当前研究存在缺少定量化设计和机制探讨、干预周期较短、药物影响因素不明确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从功能改善深入到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中老年女性30名,年龄64·41岁±10·09岁(50岁~65岁),体重54kg±3·54kg,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太极拳运动的初学者。临床医学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肺疾患。1.2方法1.2.1训练计划(1)运动项目:以学练国际推广套路24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为项目内容。(2)运动强度:采用遥测心率仪对运动强度进行监控。每月调整一次强度,通过改变练习时重心高度、练习间歇时间调节运动强度。(3)运动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持续60分钟,每周练习4次。实验共6个月。1.2.2测试指标和方法(1)血样采集:分别于实验前、运动第4个月、第6个月末的某日清晨,空腹…  相似文献   

19.
<正>健身气功是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向外推广的体育项目,近几年习练群体日益增加。研究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及健身效果已成为体育科研的一个新热点。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是以《导引图》的素材为基础,结合健身气功的运动特点编创的一套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不同锻炼年限的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K4b2气体分析仪,选取中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多年锻炼者17名,初学者20名),测试简化太极拳练习中(安静期、练习期和恢复期),以及不同架势练习的气体代谢与能量消耗指标。结果:太极拳初学者与多年锻炼者恢复期心率(HR)、氧脉搏(VO2/HR)有显著性差异(P<0.05),摄氧量(VO2)、通气量(VE)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太极拳练习期,高架势状态下初学者与多年锻炼者相比,通气量、心率、氧脉搏、摄氧量、相对摄氧量(VO2/kg)和能耗(E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年锻炼者自身高低架动作比较,呼吸频率(RF)、氧脉搏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气量、心率、能耗有显著性差异(P<0.05),摄氧量、相对摄氧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年太极拳锻炼者运动后机能恢复较快,其呼吸深度较大,能满足较低架势动作的摄氧需要;多年锻炼者简化太极拳练习中运动强度的差异主要源于练习架势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