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思琦 《吉林中医药》2012,32(5):482-483
目的:观察消疕汤治疗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血热风燥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生地黄、牡丹皮、白芍、白鲜皮、玄参、白花蛇舌草、丹参、蚤休等),对照组30例口服消银胶囊.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8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可明显改善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皮癣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将牛皮癣分为进行期(中医属血热风湿型)和静止期(中医属血虚风燥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彭军  张玉占  刁丽 《光明中医》2015,30(1):66-67
<正>银屑病的病机为"血分有热",临床可分为"血热风燥"及"血虚风燥",其中以"血热风燥"型银屑病最为多见,也为治疗的最关键阶段。笔者在常规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基础上加入健脾益气的六君子汤,临床疗效值得肯定,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银屑病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白疕和《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寻  相似文献   

4.
刘爱民治疗湿疹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延乾  刘刚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65-1666
湿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湿化、自觉瘙痒、病程迁延及容易反复发作为特点,治疗颇为棘手。刘爱民教授针对湿疹的病因病理特点,从湿热、血热、湿阻、血燥、阳虚5个证型辨证论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阿维A联合中药药浴治疗123例寻常型银屑病,分别设立血热、血燥、血瘀各证型组,与单纯阿维A组进行对照。结果血燥组、血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血热组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阿维A联合中药药浴有利于提高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银屑病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0例银屑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辨证分为血热风燥型、血虚风燥型、血瘀风燥型,分别采用消银汤Ⅰ、Ⅱ、Ⅲ号方治疗;对照组80例,口服乙双吗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87.5%与35%、62.5%,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以血热风燥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发饮治疗血热风燥型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5例血热风燥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生发饮口服,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口服。共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毛发生长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治疗后4周、6周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IL-1、IL-17、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生发饮治疗血热风燥型斑秃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多发病,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痒风”、“风瘙痒”、“血风疮”等范畴,其病多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诱发。临床常见证型有湿热型、血虚风燥型。此病病情顽固,常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笔者用肿节风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10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任顺通 《光明中医》2012,27(2):348-348
银屑病的病机定位为“血分有热”,其发病由多种原因使血热内蕴,郁久化毒,以致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致.根据其发痛早晚、邪正盛衰,临床可分为“血热风燥”及“血虚风燥”.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前贤经验,现将两型的病机特点,主要症状,辨证论治阐述如下,冀对同道有所脾益,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相似文献   

10.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分血热、血燥、血瘀三型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从"血"论治银屑病的辨治规律,为建立银屑病中医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 ,治疗组内服根据中医名家经验制定的规范辨证方药,对照组内服接诊医师自行处方.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评价疗效,同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PASI评分、各单项症状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总体疗效、各证型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从血论治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型治疗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是皮肤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鳞屑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疕”。中医多分为血热、血燥、湿热等证型。笔者对有家族史的白疕进行了临床治疗方面初步探讨,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锋斌  王胡伟  杨恒 《新中医》2017,49(10):111-113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舒肤散熏洗治疗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口服阿维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舒肤散熏洗。观察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ASI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与单纯口服阿维A治疗比较,加用舒肤散熏洗能提高血热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湿疹属于中医“湿疮”范畴,临床表现为瘙痒剧烈,皮损多形性,渗出倾向,对称发生,易成慢性,反复发作[1].中医学认为湿疮总由禀赋不耐,或因外感风湿热之邪,郁于腠理,致湿热内蕴而发本病;或由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病;或湿热蕴久入血,致使血热内蕴,发于肌肤而致病;久病则耗血伤津,致脾虚血燥而成慢性[2].《外科正宗》认为湿疮大多由于风湿、血热、血燥而成,其有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湿疮外因多为风、湿、热邪,内因注重血分的变化,病位在心、脾,病证为湿热、血热、血燥.  相似文献   

14.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 方法 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6例,其中血热证131例,血燥证34例,血瘀证21例.按照预先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内治法血热证治以凉血解毒,血燥证治以养血解毒,血瘀证治以活血解毒.外治法有中药湿敷、中药浸浴、针灸疗法及其他疗法.在治疗的第8周和第12周观察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中医治疗方案实施中,中药汤剂口服是应用最多的方法,其余依次为中药软膏外用、中药药浴、中成药口服和中药湿敷.完成8周治疗的158例患者中总有效126例占79.7%0,其中血热证组为78.2%,血燥证组为82.4%,血瘀证组为82.6%,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治疗至12周的100例患者中总有效89例占89.0%,其中血热证组为92.1%,血燥证组为89.5%,血瘀证组为77.8%,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口服、中药软膏外用、中药药浴、中成药口服和中药湿敷是中医治疗银屑病常用的治疗方法,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肯定,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皮炎汤加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血热风燥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皮炎汤加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口服皮肤病血毒丸配合丁苯羟酸乳膏外用治疗。两组以7天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4%和81.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炎汤加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血热风燥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红主任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著名专家,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20余年,始终坚持在一线,是中医外科学领域探索者和发扬者。其治疗的银屑病患者数以万计,在治疗中颇有心得。银屑病易反复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远期疗效更好,中医从血论治,进展期多为血热,静止期多为血燥和血瘀,结合病例虚或实体质,扶正祛邪,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着重介绍导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凉血地黄汤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血热肠燥型肛裂效果和对血的热肠燥型肛裂患者疼痛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5日-2018年4月25日的94例血热肠燥型肛裂血热肠燥型肛裂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法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高锰酸钾治疗)、观察组(凉血地黄汤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各47例,对比两组用药后的疼痛情况和便血程度积分。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便血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血热肠燥型肛裂血热肠燥型肛裂患者采用凉血地黄汤联合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疼痛积分,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治疗血热肠燥型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血热肠燥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致康胶囊组)与对照组(地榆槐角丸组),分别口服相应的药物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致康胶囊组总有效率为97.78%,地榆槐角丸组总有效率为88.89%,P0.05。结论:致康胶囊血热肠燥型内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皿治林)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自血穴位注射,n=42)和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n=42)。治疗8周以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自觉症状、体征,有效率及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单用咪唑斯汀,且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多发性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常分为风寒束表型、风热郁表型、肠胃湿热型、气血两虚型、血虚寒凝型、血虚风燥型、血瘀风燥型、冲任失调(肝肾不足)等型论治.笔者以温经散寒、养血祛风为法,采用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血虚寒凝型荨麻疹2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