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俯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7例,经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愈显效率78.54%。其中165例行经颅多普勒复查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最小流速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手法治疗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4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TCD,观察手法治疗后血流平均速度的变化。结果:①82例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常规组治疗前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LN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oarterial artery,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18.2&;#177;11.4),(19.2&;#177;12.3),(22.7&;#177;11.7)cm/s,手法组治疗前的值分别为(17.8&;#177;11.6),(19.4&;#177;10.9),(23.3&;#177;12.1)cm/s(P&;lt;0.05)。TCD异常率为75.6%(62/82例)。②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手法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常规组治疗后LVA、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23.6&;#177;10.5),(24.4&;#177;10.3)。(28.8&;#177;9.7)cm/s,手法组治疗后的值分别为(25.4&;#177;9.7),(26.6&;#177;8.9),(29.4&;#177;9.5)cm/s(P&;lt;0.05)。结论:手法治疗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高垫胸俯卧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高垫胸俯卧位手法治疗与常规物理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分别采用高我俯卧位手法加牵引和颈椎牵引加理疗两种组合病法并观察疗效。结果 分析表明两组疗效和疗程均存在显的差异。结论 手法、牵引组合疗程短、疗效高、疗效稳定、优于传统的理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垫胸俯卧位手法治疗与常规物理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高垫胸俯卧位手法加牵引和颈椎牵引加理疗两种组合疗法并观察疗效。结果分析表明两组疗效和疗程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手法、牵引组合疗程短、疗效高、疗效稳定,优于传统的理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指禅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于治疗前一两天、治疗后1、3周分别作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作临床疗效对比.结果经治疗1周后,经颅多普勒检查、临床疗效评定之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3周后,两组病例经颅多普勒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指禅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疗养康复中常见疾病。由于其相关症状多,致病机理也未明确,致使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困难,以至相当部分患者作为内科病症诊治。我们自1994年4月以来,采用改良手法结合中药散剂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6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西药组92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倪文才主编《颈椎综合征》中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节中诊断标准。1.2.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例21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法结合中药内服组(简称治疗组)126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77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余年。西…  相似文献   

7.
应用Maitland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迈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4):298-299
目的观察Maitland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二组不同方法对照,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1个月观察,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对照组82.5%,二组相比,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Maitland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治疗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树萱 《中国康复》2000,15(1):5-6,9
为探索解除颈椎病患者病痛的有效疗法,拟订出一个推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治疗方案,包括和法前评估和由4种手法组成的手法程序。经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验证,疗效显著。同时对方案的制订依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0.
手法整复配合脉络宁静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光强  宋瑞丽  郭永宽 《现代康复》1999,3(12):1425-1425
我们自1995年4月~1999年4月采用手法整复配合脉络宁静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8例.疗效潜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采用扩张血管药物、颈椎牵引及短波治疗,观察组加用Mulligan手法,对照组加用Maitland手法,两组均治疗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双盲法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的ESCV评分、CASCS评分、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并与颈椎牵引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1999-09/2001-0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n=30,男10例,女20例)和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隔2d行1次手法,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隔2d日牵引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AUS-128DP深圳产)检测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双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右侧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较治疗前加快(P<0.05)。结论:仰旋按手法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纯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3.
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锦明  陆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06-240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有何影响。方法:对1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心理治疗+牵引+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牵引+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可显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肌痉挛、骨质增生、小关节紊乱、炎症等因素刺激椎动脉而导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较常见.近年来,作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2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反博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料和方法  患者 197例 ,住院患者 12 3例 ,门诊 74例 ,均根椐临床症状、体征、MRI、CT、X线片确诊。分为观察组 10 5例 ,男 71例 ,女 34例 ;年龄 30~ 6 8岁 ,平均(46 .9± 7.1)岁 ;病程 1~ 16个月 ;对照组 92例 ,男5 8例 ,女 34例 ;年龄 2 7~ 6 5岁 ,平均 (46 .3±7.0 )岁 ;病程 4d~ 2 0个月。临床表现 :颈部僵硬、疼痛 ,头部因体位改变而眩晕 ,伴头痛、耳鸣、恶心或上肢麻木。体征 :颈椎压痛 ,活动受限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9例MRI、87例颈椎CT示椎间盘突出 ,10 1例侧位、斜位X线片示生理曲度变直、反张 ,椎动脉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 d后分别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CASCS评分[(85.5±8.8)分]、优良率(87.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综合物理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3例,分为2组,观察组63例采用半导体激光、中频电流及按摩手法复位等综合物理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颈椎牵引及中频电流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3.3%,P〈0.05)。结论: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患者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手法组和帖压组,每组40例.其中综合组给予手法结合耳穴帖压治疗;手法组给予单纯手法治疗;帖压组给予单纯耳穴帖压治疗.以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分析仪所测定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临床治愈率.结果治疗后3组 Vp、Vd、Vm 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综合组的各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综合组临床治愈率(80%)优于手法组(52.5%)和帖压组(47.5%).结论手法结合耳穴贴压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和耳穴帖压治疗.  相似文献   

19.
手法正骨配合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所致椎动脉受刺激和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采用颈部正骨推拿法配合自拟止眩汤治疗10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手法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