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47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1例乳腺良性病患者(良性组)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 TM 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的 TM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良性组的 TM 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浆 TM 水平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7例乳腺癌患者血浆 TM 水平较术前、术后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患者的 TM 阳性率为65.96%(31/47),TM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肿瘤转移率为70.97%(22/31),TM 正常的乳腺癌患者中,肿瘤转移率为37.50%(6/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8,P <0.05)。结论TM 与乳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因子,其高水平表达提示患者肿瘤转移、预后差,反之提示患者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VEGF、bFGF在胃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2例,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各62例,正常胃黏膜30例。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VEGF和bF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和bF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②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分别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Bomnan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浸润深度、5a生存期有关;其中VEGF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P〈0.01或P〈0.05)。③胃癌区域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组较无转移淋巴结组的VEGF和bFGF表达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和bFGF阳性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bFGF阳性表达组的5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①胃癌组织中的VEGF、bFGF蛋白表达异常,提示检测VEGF、bFGF表达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②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增高与胃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进展及预后不良有关;胃癌组织中bFGF表达增高与胃癌浸润深度、预后不良有关,提示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将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③胃癌区域淋巴结中VEGF和bFGF表达增高是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癌组)、21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中tTG、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TG、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51/55)、38.1%(8/21)及90.9%(50/55)、47.6%(10/21),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620、19.570,P均〈0.01)。tTG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χ^2=13.286,P〈0.01)、有无腹水(χ^2=17.247,P〈0.01)有关;与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χ^2=17.542,P〈0.01)、组织学分级(χ^2=18.720,P〈0.01)及有无腹水(χ^2=22.037,P〈0.01)有关;与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tTG在上皮性卵巢癌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亦与临床分期(χ^2=11.250,P〈0.01)、有无腹水(χ^2=12.406,P〈0.01)有关;与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P均〉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TG蛋白表达与VEGF阳性表达呈显著相关(r=0.8856,χ^2=43.14,P〈0.01)。结论tTG、VEGF共同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的相互协同作用可能是促进卵巢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5例NPC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50例头颈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0名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NPC治疗前组和治疗后复发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头颈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与NPC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治疗后复发组明显上升(P〈0.01);Ⅰ临床Ⅲ-Ⅳ期NPC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NPC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探讨VEGF、MVD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分别检测8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中VEGF的表达水平、MVD值以及C-erbB-2表达情况。结果 88例标本中VEGF阳性62例,阳性率为70.45%;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相对中晚期组(Ⅱb-Ⅲ)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相对早期组(Ⅰ-Ⅱa)(P〈0.05);C-erbB-2阳性组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VEGF表达水平也有逐渐升高趋势(P〈0,05)。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MVD值也呈现出逐渐增高趋势(P〈0.01);MVD值随着VEGF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P〈0.01)。结论 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VEGF和MVD值可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以VEGF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治疗C-erbB-2阳性患者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初始表达水平以及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肝癌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VEGF水平,并评价其初始水平对肝癌转移和死亡的诊断效率。结果 肝癌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慢肝组(P〈0.01);慢肝组与对照组的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VEGF水平升高的阳性率为71.9%;在肝癌组VEGF水平升高组中,6个月内转移和死亡的阳性率为87.0%;在肝癌组VEGF水平正常组中,6个月内转移和死亡的阳性率为33.3%(与升高组比较,P〈0.01,);VEGF水平升高对肝癌转移和死亡的诊断效率为81.3%。结论 血VEGF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肝癌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因子,其初始水平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期因子(midkine,M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Yascula F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新生、临床预后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1例MM患者和20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MK和VEGF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MM患者骨髓MNC中MK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MK和VEGF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92,P〈0.01)。MK和VEGF的表达在Ⅰ期和Ⅱ期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Ⅲ期患者MK、VEGF表达均较Ⅰ期和Ⅱ期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前后骨髓MNC中MK、VEGF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MK、VEGF高表达可能与MM血管新生、病情进展有关,且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因此监测MK和VEGF表达水平可能对指导MM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闻安民  陈建国  林秋雄  张斌 《新医学》2002,33(6):334-33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37例卵巢癌组织(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组)和26例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测定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恶性组的MVD值明显高于良性组,正常组(均为P<0.01)。恶性组VEGF表达等级主要为高,中度表达;在良性组主要为中,低度表达;正常组中多数不表达。VEGF高度表达的卵巢癌组织中的MVD值显著高于VEGF代度表达者(P<0.01),卵巢癌临床分期为晚期(Ⅲ,Ⅳ期),病理分级高(G2和G3)者与临床分期为早期(Ⅰ,Ⅱ期),病理分级低(G1)者比较,VEGF表达水平高。结论:卵巢癌组织的MVD值与病理分期,临床分级关系密切。VEGF表达水平高的卵巢癌组织的MVD值亦高,提示VEGF高表达可显著促进卵巢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与卵巢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CC患者60例(HCC组)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入选对象血清中VEGF的含量,比较两组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368.8±17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158.8士60.2)pg/mL(P〈0.01);HCC组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有转移与复发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与复发的患者,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TNMI、Ⅱ期患者,有门脉癌栓与肝内外转移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静脉癌栓及无肝内转移患者,合并肝硬化的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肝硬化患者,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HCC诊断、判断恶性程度及是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糖链抗原125对非卵巢癌肿瘤和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125对非卵巢癌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蛋白芯片系统检测115例恶性肿瘤患者,79例良性疾病病人和11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A-125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A-125在各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在26%-40%之间,肝硬化和子宫肌瘤组分别为66.7%和36.4%,与体检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1),慢性肝炎组为9.4%,与体检组比有差异(0.01〈P〈0.05);除慢性肝炎组外,各组浓度均值均大于35KU/L,与对照组比有差异(P〈0.01或0.01〈P〈0.05)。结论CA-125除作为卵巢癌的诊断指标外,在多种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和表达量,检测CA-125有助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卵巢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1)。VEGF表达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明显低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P〈0.01)。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s=0.439,P=0.000)。结论:在缺氧状态下,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卵巢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肾细胞癌、肾脏良性肿瘤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研究不同性质肾脏肿瘤血管生成的差异。方法:肾细胞癌标本39例,良性肾脏肿瘤标本12例。采用“热点(hotpoint)”法计数MVD,VEGF的定量标准为VEGF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值的乘积。结果:MVD、VEGF在肾细胞癌和良性肾脏肿瘤均有表达。肾细胞癌组织MVD(18.3±6.9)计数/视野,VEGF乘积值3.63±2.5(×400),转移者MVD和VEGF乘积值分别为(26.2±7.8)计数/视野、5.83±2.4,未转移者MVD和VEGF乘积值分别为(14.4±4.6)计数/视野、2.06±2.7;12例良性肾脏肿瘤MVD为(2.5±1.3)计数/视野,VEGF乘积值为0.32±0.2。肾细胞癌组织MVD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肾肿瘤(P〈0.01),转移组肾细胞癌MVD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肾细胞癌组织MVD与VEGF统计学上呈正相关(r=0.684,P〈0.001)。结论:肾细胞癌MVD及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肾脏肿瘤,提示不同性质的肾脏肿瘤其血管生成情况不同.转移肾细胞癌血管生成水平亦高于未转移肾细胞癌,提示血管生成与肾细胞癌转移相关,肾细胞癌组织MVD和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VEGF排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据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J皿)分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9例;(2)微量蛋白尿组,UAER在20—200μg,/min,20例;(3)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1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尿VEGF排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已明显升高(P〈0.05);T2DM组内,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大量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进一步升高(P〈0.001)。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尿VEGF与尿白蛋白(r=0.366,P〈0.01)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r=0.325,P〈0.01)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增加并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关,尿VEGF排泄增加可能间接反映糖尿病肾组织VEGF表达和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鸟苷环化酶CmRNA(GCC-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1、制备微转移模型;2、收集周围血标本:大肠癌患者67例,正常人及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20例。3、检测GCC—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GCC—mRNA。结果1、微转移模型:微转移模型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85%;对照组正常人外周血20例中无一例阳性;大肠癌微转移模型标本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1)。2、结肠癌:结肠癌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58%,良性胃肠道疾病为20%,正常人为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大肠癌患者有结肠外转移阳性率为72%;无转移阳性率为52%,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GCC与CEA:GC—C与CEA总阳性率分别为58%与2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1、提示RT—PCR法检测GC—C诊断大肠癌微转移方法有希望用于诊断大肠癌微转移。2、提示GC—C有希望用于结肠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指标.且优于CE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阶段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与CML病情、预后及疗效的关系。方法使用CBA技术对55例CML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数量。结果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VEGF水平均增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急变期升高最明显,显著高于慢性期和加速期(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ML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变化基本一致。结论CML外周血VEGF水平与病情相关联,检测CML外周血VEGF水平对观察CML的病情发展、预后及疗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10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6例大肠癌组织中PTEN、VEGF表达,用CD34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癌组织中MVD进行计数,分析各指标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4.74%(34/76),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阳性表达率为75.00%(57/76),MVD为34±7.8,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在肿瘤坏死区周围或肿瘤浸润边缘VEGF表达较强,MVD较密集。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蛋白高表达及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均P〉0.05)。VEGF阳性表达组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MVD与VEGF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和VEGF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PTEN、VEGF表达和MVD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联合检测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可用于评估大肠癌侵袭转移能力,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庞  杨罗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06-1808
【目的】研究Eta-1 mRNA、Eta-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 mRNA、Ets-1及VEGF的表达;分析Eta-1 mRNA、Ets-1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VEGF表达与Ets-1 mRNA、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 mRNA、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35/40)和82.5%(33/40)(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VEGF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为72.5%(29/40),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表达(P〈0.01)。在BTCC中Eta-1 mRNA、Ets-1表达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07和0.797,P值均〈0.01)。【结论】①Ets-1 mRNA、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 mRNA、Ets-1蛋白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a-1 mRNA及Ets-1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VEGF可诱导Ets-1表达。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患者血清硒、VEGF和sFas水平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白血病患者体内具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因子sFas的相关性,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同步测定血清VEGF和sFas水平,并以直线相关比较硒、VEGF和sFas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硒浓度低于正常人,其中初发和难治/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硒浓度降低尤以难治/复发组明显,与初发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难治/复发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复发组VEGF水平亦显著高于初发组(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发和难治/复发组的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值均〈0.01),而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浓度与血清VEGF和sFas水平之间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529,P〈0.01;r=-0.432,P〈0.01)。血清VEGF与sFas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3,P〈0.01)。结论:硒、VEGF和sFas与白血病细胞耐药有关。硒与VEGF和sFas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硒作为化疗辅助用药应用于临床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但仍有待于在更多病例中作系统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化疗及联合恩度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内皮抑索(ndo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及2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和60例肺癌患者化疗及联合恩度前后的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其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肺癌患者手术后第1天VEGF水平高于手术前(P〈0.01),第7天血清VEGF水平高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天水平(P〈0.01)。肺癌患者单独化疗受益组结束后1d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4d的水平(P〈0.05)。单独化疗无效组第14天血清VEGF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化疗后第1天水平(P〈0.05)。肺癌患者单独及联合“恩度”化疗受益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VEGF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第14天血清VEGF水平低予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水平(P〈0.05)。联合恩度化疗有效率为56.67%,单独化疗有效率为26.67%(P〈0.05),且其有效患者的VEGF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升高且随临床分期进展和肿瘤直径增大明显升高,并与手术及化疗有关,有助于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判断。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不受病理类型的影响,化疗联合“恩度”治疗肺癌优于单用化疗,血清VEGF水平是疗效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hRad17和MCM7的表达及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2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9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hRad17和MCM7的表达。结果hRad17和MCM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62.2%(56/90)、84.4%(76/90),在良性组织中分别为10.0%(2/20)、30.0%(6/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90例浸润性癌中hRad17与MCM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hRad17和MCM7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hRad17和MCM7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提示浸润性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有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