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并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昭通市3个县(区)共3645户10,584个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通过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次数、两周患病就诊率了解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零膨胀泊松模型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昭通市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为4.72%,两周患病就诊率为73.49%。卫生服务需求受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人均收入的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结论]昭通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均低于国家农村平均水平。农民卫生服务需求高,但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低收入人群和男性就诊可能性低,就诊时疾病严重程度高。应更加关注男性、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的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抽中的城乡家庭户3960户、11679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210.8‰,农村(273.2‰)高于城市(140.8‰)、女性(232.5‰)高于男性(189.5‰);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40.7%,未就诊者中,29.6%的患者采用纯自我医疗,未治疗者占11.2%.;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43.6%,城市(53.7%)高于农村(36.5%).结论:性另q、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及职业状况、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对居民两周患病就诊有一定影响.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尚有待提高,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东、中、西部抽取6个省(自治区)的36个县3 186户共10 376名居民为调查对象,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入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的影响因素。结果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9.9%,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45.7%;经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未就诊率(50.7%)高于农村(38.9%),男性居民未就诊率(48.5%)高于女性(43.6%),东部(50.8%)和西部(52.9%)居民未就诊率均高于中部(33.5%)、年龄≥80岁(52.1%)、婚姻状况为其他(49.6%)、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及中专(51.0%)、人均年收入3 001~5 000元(52.3%)、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时间60 min(57.3%)的居民未就诊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的影响因素为城乡、地区、年龄、性别和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时间;应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科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夏海原县农村居民门诊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海原县2508户农村居民(共计11508人)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71.4‰;患病人群两周就诊率为10.69%;与两周患病率有关的因素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与两周就诊率有关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和自感疾病严重程度。结论海原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与全国农村水平没有差异,但卫生服务需求水平高于全国农村水平;基层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但村卫生室利用率相对较低,应提升村医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4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西部4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描述4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拟合两水平 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4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35.92%,两周就诊率为129.01%,两周患病就诊率为384.00%..影响两周患病就诊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卫生服务可及性、婚姻状况、自评健康状况、疾病属性和新农合等. [结论] 经济困难是两周患病未就诊的主要原因,新农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同心县10个乡镇的1040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4675人。结果 (1)两周患病率为18.97%。(2)女性的两周患病率(21.28%)高于男性(16.85%);(3)0岁年龄组两周患病率较高,但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而从10岁组开始患病率又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以60岁及以上组患病率最高,分布呈现"V"型分布;(4)离婚或丧偶者的两周患病率(分别是43.75%和44.90%)明显高于未婚或在婚者(分别是6.92%和27.99%);(5)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6)两周患病就诊率41.71%,就诊机构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为主,未治疗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同心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量较高,但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水平较低。建议应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市6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卫生服务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于2011年12月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 338人,自报两周内患病者1 922人,两周患病率为36.0%,其中未就诊205人,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10.7%。婚姻状况、职业、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是否接受过社区健康教育的调查对象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结果显示,职业为管理人员(OR=2.096,95%CI:1.538~2.710)、未参加新农合(OR=1.672,95%CI:1.211~2.362)和未接受过社区健康教育(OR=1.547,95%CI:1.153~1.957)是该地区人群两周患病未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东省某市6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较低,管理人员、未参加新农合和未接受过社区健康教育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成都市6个镇的468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一般情况及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未就诊率。结果 此次调查留守儿童自报两周内患过病150人,两周患病率为32.05%,其中未就诊19人,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12.67%。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监护人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不同支付方式、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女童(OR=1.408,95%CI:1.260~1.73),监护人年龄60岁及以上(OR=1.533,95%CI:1.396~1.837)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生子女(OR=0.502,95%CI:0.220~0.813),女性监护人(OR=0.644,95%CI:0.302~0.785),监护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OR=0.675,95%CI:0.309~0.858),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0.607,95%CI:0.330~0.891)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患病两周未就诊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留守儿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监护人性别、监护人年龄、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影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为消除年龄对不同指标的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对两周患病率进行了年龄的标化。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6.9%。女性两周患病率(8.0%)高于男性(6.0%)。男女性不同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都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女性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青年组、中年组、低收入组、汉族、文盲组、三种婚姻状况女性两周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结论女性两周患病率高于男性。昭通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职业。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海安县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和探讨江苏省海安县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该地区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角斜、胡集、雅周3个镇的3个村600户1964例农村家庭人口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周就诊率为11.51%;两周患者就诊率为79.02%;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海安县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比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的农村平均水平略低,人口学特征和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吉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夏西吉县18个乡镇的1180户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西吉县农村居民男性吸烟率为37.56%,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21.05±6.322),87.72%的每日吸烟量不超过20支。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及两周是否患病,汉族高于少数民族,35岁组吸烟率最高为41.98%,初中组吸烟率最高46.76%,患病者吸烟率低于未患病者。结论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控烟政策,积极开展控烟行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枣庄市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就诊情况,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为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5~6月,在枣庄市分层随机抽取城区6个居委会、农村9个高收入行政村和9个低收入村,对5207名常驻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合计调查4828人,过去1年内慢性病患病率为12.32%。慢性病患病率城区居民为16.41%,高收入村为9.33%,低收入村为11.60%,主要慢性病(按患病率排序)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胃病、关节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城区居民最高,胃病患病率低收入村居民最高。调查5042人,两周患病率为12.53%,两周就诊率为10.13%。两周患病率城区居民为lO.13%,高收入村居民为10.70%,低收入村居民为16.33%;两周内所患主要慢性病中,心血管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分别占5.58%。居民两周就诊率城区为7.33%,高收入村为9.40%,低收入村为13.48%;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人年收入者的两周患病率与就诊率存在差异。依据是否方便选择就诊医院的占83.39%,就诊医疗单位城区居民以县、市级医院为主,高收入村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低收入村以村卫生室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市中老年(40岁以上)居民医疗需求、利用现状和患病后就医方式,探讨影响就医方式选择的因素,以期引导中老年居民形成正确的就医模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某市6个行政村(居委会)766名年龄≥40岁的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描述中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患病后就医方式选择行为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74.5%,两周患病率为47.7%,两周就诊率为12.5%,两周患病就诊率为26.3%。患病后有161人选择医院就诊(21%),有455人选择自我医疗(59.4%),有150人选择不做任何治疗(19.6%)。经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态、体检、健康档案、获取健康知识频率和医疗类型偏好等因素影响着中老年居民的就医方式。结论中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较大但卫生服务利用率不足,患病不就医现象严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徽省怀远县农村和城市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以城镇社区和农村行政村为抽样单位,被抽取单位中各抽取一定的样本,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分别调查400名城镇居民和400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73.25%明显高于农村居民(63.25%)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也随着升高(χ2=44.36,P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0.688,P=0.004)、咨询服务(OR=0.373,P=0.036)和免费宣传材料(OR=0.071,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报刊书籍(OR=2.392,P0.001)、医生(OR=2.979,P0.001)为知识掌握程度的阻碍因素。结论怀远县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大咨询服务和免费宣传资料的发放有利于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容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容县3个乡镇6个行政村445户2 283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23.8‰,慢性病患病率为16.0%;两周就诊率为32.9%;住院率为7.4%。92.9%的患者就诊时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57.7%的住院者住院医疗机构选择县级医院。22.9%的未就诊病人与71.4%的未住院病人是缘于经济困难。结论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程度较高,就医流向基本趋于合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影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牧区游牧和定居牧业居民(简称牧民)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的现状,为新疆牧业医院人力配置规划及能力建设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新源县、沙湾县和阿勒泰市3个牧业县1 055户游牧和665户定居牧业居民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2008年新疆牧区被调查牧民2周就诊率为6.8%,2周未就诊率为53.6%;住院率为5.1%,未住院率为27.8%;牧民2周就诊和住院率低于同期全国农村水平,2周患病未就诊和未住院率高于同期全国农村水平;游牧和定居牧民2周就诊率和未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游牧牧民2周患病未就诊率(55.8%)高于定居牧民(48.2%),住院率(4.4%)低于定居牧民(6.5%);游牧牧民就诊选择牧业点设立的医疗机构比例和住院利用乡镇卫生院比例均高于定居牧民;就医可及性差是牧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提供的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卫生服务利用不足,游牧牧民比定居牧民更严重,应加强牧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2012年仁寿县中一默项目三口百惠防治艾滋病工程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对象,用统一问卷入户调查留守居民100人,电话调查外出务工人员100人。结果农村留守和外出务工人员居民艾防知识知晓率由项目实施前的25.00%、39.00%提高到项目结束后的49.00%、89.00%(x。=12.36和x2=41.78,P〈0.01),同期自愿咨询检测人数增长375.oo%。结论经过三口百惠防艾工程的实施,仁寿县农村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愿咨询检测人数均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衡阳市县城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衡阳市县城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 2006年7月9日- 7月14日,在衡阳县、耒阳市和衡南县县城,采取随机拦截的方式,对调查对象通过面访,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16份。县城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高,而对于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相对较低;从大众媒体获得知识为县城居民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医务工作者和学校健康教育在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中起的作用很小;只有63.7%的人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结论 衡阳地区县城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不够全面;应充分发挥学校和医务工作者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居民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共同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赣州市章贡区和上高县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当地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赣州市章贡区和上高县2009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数据,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2009年赣州市章贡区女性居民恶性肿瘤报告粗发病率为157.72/10万,35~64岁女性截缩率为236.68/10万;上高县女性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16.58/10万,35~64岁女性截缩率为150.21/10万;赣州市章贡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上高县(P<0.05);乳腺癌、肺癌是赣州市章贡区和上高县女性发病率前两位的恶性肿瘤。结论:乳腺癌、肺癌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应成为赣州市章贡区和上高县女性居民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甘肃省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患病流行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疾病干预措施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选取甘肃省3个调查点共4917户居民,完成4229份样本人群的调查,通过人户面对面访谈的形式,用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结果 食源性疾病加权月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