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脑灌注(CTPI)与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东芝Aquilion 64排CT行头颈部CTA及CTPI检查,观察两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情况,分析CTPI与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一致性。结果①29例患者CT灌注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共25例,阳性率为86.2%(25/29),高于普通CT扫描的27.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灌注异常区的CBF、CBV、MTT三组参数值与镜像健侧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CTA血管检查结果发现单纯颈内动脉狭窄5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0处;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均狭窄4例。④病例组CTPI联合CTA检查结果比较,病例组存在责任血管的患者CTPI检查阳性率为65.51%(19/29)高于无责任血管者的20.69%(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I与CTA可以清晰的显示缺血性脑卒中脑内病灶及责任动脉,能够提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CTPI)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ICVD患者,在发病6h内进行头颅CT平扫、CTPI及CTA检查。结果 (1)CT平扫:显示低密度灶5例,未见异常41例;(2)CTPI:脑血流灌注正常16例,异常30例;(3)CTA:27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不同程度狭窄,2例MCA明显变细,17例CTA图像正常;(4)25例大、中体积脑梗死患者CTPI图像均显示相应灌注缺损区,CTA均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9例小体积脑梗死患者中,CTPI显示灌注缺损区5例,正常4例;CTA显示血管狭窄2例,正常7例。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CTPI均正常,2例CTA显示MCA明显变细,远侧血管网增多;其余10例正常。结论 CTPl联合CTA能够超早期诊断ICVD,并可鉴别TIA及不同梗死体积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表面阴影形成像和最大强度投影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在60例脑梗死病人中血管狭窄的检出率97.6%。结果CTA在神经内科诊断脑血管病的病因及指导治疗上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确诊率。结论CTA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血管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PI及CTA对TIA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8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3h内接受CTPI及CTA检查。比较患者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差异,分析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差异。观察CTPI灌注异常与TIA患者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CTPI灌注异常与CTA显示责任血管的一致性。结果 (1)CTPI检查阳性136例(75.56%),MRA检查阳性146例(81.11%)。CTPI显示病变区CBV及CBF低于镜像区、MTT高于镜像区(P0.05)。(2)NIHSS≥4分患者CTPI阳性率为88.89%(64/72),高于NIHSS4分者(χ2=6.45,P0.05)。TIA发作时间≥10min患者CTPI阳性率为71.43%(50/70),高于发作时间10min者(χ2=6.76,P0.05)。TIA发作频率≥2次/d患者CTPI阳性率为83.33%(50/60),高于发作频率2次/d者(χ2=5.68,P0.05)。(3)CTPI阳性与CTA责任血管一致者比例为73.33%,显著高于两者不一致及阴性者(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P0.05)。结论 CTPI及CTA可以显示TIA患者脑内病变,且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灌注成像(CTP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发病24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颅CT平扫与CTPI检查,计算缺血半暗带区及梗死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峰值时间(rTTP)、相对峰值增强(rPE)的灌注参数及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结果 CT平扫显示脑缺血性改变29例,其中为责任病灶21例,未见异常16例,未见责任病灶24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46.67%(21/45),特异性为72.41%(21/29)。CTPI显示灌注异常44例,均为责任病灶;灌注正常1例,后经头颅MRI证实为急性脑干梗死;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7.78%(44/45),特异性为100%(44/44)。CTPI较CT平扫对急性脑缺血性病灶更敏感(P〈0.01)。缺血半暗带区及梗死区各个灌注参数相对值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CTPI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CTPI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定量分析可区分中心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有助于早期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因其成本较低、精确性高、操作容易等优点,在判断脑血流、脑代谢方面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途径,已逐渐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诊断方法,对目前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CTP检查方法和各项指标意义进行阐述,探讨CTP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同时与其他灌注成像方法作比较,提出脑卒中"一站式"CT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平扫、CT脑灌注和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成像,与对侧健区进行比较,重建血管造影图像,治疗后行CT复查。结果 CT平扫发现同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比例为76.47%;CT脑灌注显示血流量降低;病变区的脑容量同对侧健区的脑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低于对侧健区;对比峰值时间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病变区均高于对侧健区(P0.05);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均存在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现象。结论对急性脑梗死采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可以准确显示病变区的血管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 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发病12 h内行头CT平扫、CTP、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CT表现,计算灌注缺损区CBF、CBV、MTT各参数值,与对侧相应区灌注参数进行比较,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并于发病2~7 d复查CT平扫。结果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C T平扫未发现异常,14例可见腔隙梗死灶或软化灶,1例可见脑梗死早期低密度改变。10例C T P未见明显异常,20例C T P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大小不等的灌注减低区,18例可见不同范围缺血半暗带。CTA 显示12例未见明显异常,18例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 CTP、CTA能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范围,显示缺血半暗带,判断闭塞血管,对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和指导溶栓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3例,于症状发作后7d内采用东芝320排螺旋CT行头部CT灌注成像以及CT血管造影,观察并比较感兴趣区以及镜像区CT灌注成像各参数,以及两种影像学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比较感兴趣区与镜像区CT灌注成像各参数发现,感兴趣区与镜像区脑血容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兴趣的脑血流量显著低于镜像区(P0.05);感兴趣区的造影剂通过时间显著短于镜像区(P0.05)。CT血管造影发现责任血管狭窄54例,其中灌注异常患者43例,CT血管造影未发现责任血管狭窄9例,灌注异常3例,CT灌注异常在有责任血管狭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责任血管狭窄(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反映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灌注状态,CT血管造影可用于检测责任血管的病变情况,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可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以及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CT灌注成像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诊断价值,并观察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31例急性半球梗死者在发病24h内行头颅CT和CTP检查,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其中18例在发病后12~72h内行头颅MRI 弥散成像(DWI),25例于发病后14~80d复查CT,同时进行NIHSS评分。结果24h内CT和CTP诊断敏感度分别为25.8%和90.3%,6h内CTP诊断敏感度88.2%。DWI上高信号的范围与局部脑血容量(CBV)的缺损程度间有相关关系;最初NIHSS评分与灌注缺损面积及灌注缺损程度无相关关系,而最终NIHSS评分与DWI异常面积和梗死面积有相关关系。结论CTP对超早期半球缺血有诊断价值,能发现缺血半暗带,可成为急性半球缺血的常规检查。最终的神经功能缺损与DWI异常面积和最后梗死面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选择50例阳性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50例阳性患者行全脑DSA检查,48例血管狭窄位置同CTA保持一致,2例CTA出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轻度狭窄症状,而DSA未发现显著异常。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快速、无创、安全有效、费用低廉,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04—2015-12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检查,并根据CT、MRI检查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2组,分析2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及血管成像检查结果、CT灌注成像参数。结果 CI组患者的CBV、CBF较健侧明显下降(P0.05),TTP和MTT较健侧明显延长(P0.05);TIA组与健侧相比仅有TTP及MTT明显延长(P0.05),CBV和CBF无明显变化(P0.05);总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6.23%;发生血管狭窄患者CTPI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出现血管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能够为临床医师及时诊断、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 CT血管造影 (CT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CTA检查 ,其中颅内动脉瘤 2 4例、脑血管畸形 14例、脑缺血性疾病 3例、自发性颅内出血 9例。除 4例外其余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 ,并与 CTA结果对照。结果  45例 CTA的结果与 DSA相同。 1例多发性动脉瘤 ,CTA漏检 1个动脉瘤。 4例未行 DSA的患者 ,其 CTA结果被手术或临床症状证实。CTA在描绘脑血管三维结构以及毗邻骨结构上优于 DSA。结论 CTA是脑血管病诊断的一种简单、快速、非侵袭和可靠的方法。它特别有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术中病灶定位以及长期系列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PWI)及动脉成像(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双源FLASH螺旋CT-PWI及CTA检查,测量并比较脑梗死区、边缘区及健侧对照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观察头颈部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与健侧对照区比较,脑梗死区、边缘区MTT更高,CBF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边缘区比较,脑梗死区CBV、CBF更低,MTT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15例为多发狭窄,10例为单发狭窄,共显示动脉狭窄100处。狭窄部位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多见,占33%。狭窄程度以重度狭窄多见,占48%。灌注异常区域与狭窄脑动脉供血区符合率为80%。结论在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中,双源CT灌注成像(PWI)及动脉成像(CTA)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Ultravist优维显370)50~60mL,注射速度为5.0~5.5mL/s。扫描条件:层厚0.5mm,螺距1∶1,管电压120kV,管电流480mA。并对扫描图像进行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后处理,必要时利用血管探针及斑块分析软件对责任病灶重点处理。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4例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斑块形成,管腔中-重度狭窄或者次全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斑块形成,管腔中-重度狭窄或者次全闭塞;19例单纯左侧大脑中动脉斑块形成,管腔中-重度狭窄或者次全闭塞;16例单纯右侧大脑中动脉斑块形成,管腔中-重度狭窄或者次全闭塞;7例右侧大脑后动脉斑块形成,管腔中-重度狭窄或者次全闭塞;5例左侧大脑后动脉斑块形成,管腔中-重度狭窄或者次全闭塞;其余5例未见明显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结论 CT脑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的评估脑血管的状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癒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检测,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对比缺血区与脑血流参数与其对侧相应区域灌注参数,进行脑内动脉、颈段血管造影图像的重建。结果 (1)经头颅平扫显示有早期脑梗死征象者41例,无灌注异常区域28例。经CT脑灌注成像检查显示,患者脑梗死区的血流量、脑血容量均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其中梗死区域对侧镜像区的血流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区对比剂峰值时间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均明显长于对侧镜像区(均P0.01);(3)患者的血管造影图重建结果显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37例,单侧大脑动脉狭窄16例,左侧大脑动脉闭塞11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5例。结论 CT脑灌注可准确并及时反应患者脑部缺血程度、缺血位置,并预测其半暗带,而脑部血管造影可反映其病变血管位置、病变程度,联合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检测法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发病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部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各灌注参数值。结果 44例患者中38例头部CT灌注成像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应的低灌注区,进行了溶栓治疗;6例患者头部CT灌注成像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应的低灌注区,后MR I证实为急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范围,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在TIA诊治方面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具有高度脑卒中风险,如不及时干预,其发作后2d内的脑卒中风险超过5%^[1],3个月内为8.3%~10.7%,1年内为12.8%~16.2%^[2],因此对TIA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责任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干预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有关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应用于TIA诊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十分活跃,特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其处理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方面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除3例外其余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与CTA结果对照。结果20例患者的MSCTA断面和重建图像上均见到典型的畸形血管团,19例发现粗大的供血动脉,16例明确的引流静脉或扩大的静脉窦,6例病人合并亚急性出血.2例有出血后脑软化。结论MSCTA是脑血管病诊断的一种简单、快速、非侵袭和可靠的方法。M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SCTA在描绘脑血管三维结构以及毗邻骨结构上优于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