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引经药在头痛的治疗中尤显重要,故对此进行讨论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长期探索中,发现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症能选择性起到主导治疗作用,中医称这些药为引经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引经药是经过临床长期实践并进行总结,发现一些药物能够对病所起到直接导向作用,最后得出的用药经验,因此又称为"引经报使"。本文针对引经药进行溯本追源,并就引经药的种类、功用、运用变通、引经学说的疑点以及引经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引经理论的验证与创新进行了综述,为验证中医药引经理论、发展中医药新理论,揭示其与方剂等药物的相关性,从而合理利用引经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论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医家在头痛的治疗中.十分重视川芎的应用,如朱丹溪认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但是,川芎治疗头痛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收集历代治疗头痛的方剂502首,对川芎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希望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引经药在中医临床中可以起到引药入经,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引经理论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柴胡是一味重要的引经药,在古代和现代应用都极为广泛.搜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归纳柴胡引药入经的机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收集近10年来中医药文献,总结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近况。紧张性头痛,病变涉及肝肾心脾诸脏,病理属性有虚实之分。辨明脏腑病位,分清证候属性是临床论治紧张性头痛的着眼点。从郁论治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之一,疏郁要在宣畅气机,宣畅气机必用辛散。进一步分析用药规律,并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治疗提出了一些看法,如重视调肝以疏调气血;根据辨证选用引经药;重视寒凉药在紧张性头痛证治中的运用;应关注六经辨证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引经药合逍遥散化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内服,2周为1个疗程,观察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转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8%。结论:引经药合逍遥散化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杨柳  韩冠先 《国医论坛》2022,37(2):50-51
韩冠先教授认为头痛的治疗应首辨虚实,明确病因,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时擅长运用药对和引经药.  相似文献   

8.
历代医家在头痛的治疗中,十分重视川芎的应用,如朱丹溪认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但是,川芎治疗头痛缺乏系统研究。对川芎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希望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搜风通络汤加引经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西比灵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自拟活血搜风通络汤加引经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程平均20天,总有效率93.4%,对照组疗程平均26天,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搜风通络汤加引经药,配合西药尼莫地平片,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中医药在防治头痛上具有独特的经验和疗效.本文探讨了治疗头痛的历史源流以及中医药治疗头痛的临床应用,并对现代医家治疗头痛方法的多元化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对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蒋健教授擅长以救破汤联合止痉散或两方的主要药物治疗中重度以上的内伤头痛,疗效显著。本文在展示其临床治疗经验的同时,介绍其对于头痛是否需要使用引经药的观点以及灵活运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方法治疗头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在治疗头痛选用引经药时,当须灵活掌握以下几端:首先,选用引经药不宜拘泥于其本身的寒热属性。具体而言,即属热证之头痛者,在寒凉药物组方的基础上,根据引经的需要亦可用热性之品;属寒证之头痛,在温热药物组方的基础上,按引经的需要亦可用清凉之品。例如:阳热亢盛之头痛,位在厥阴之经者,治以潜阳清热为主,投以吴茱萸,取其引经之用,不必虑其性热之弊,但须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助热生变。同时,选用引经药亦不必为其本身性能升降所局限。如邪火上扰之头痛,在清降  相似文献   

13.
卢琪 《四川中医》2011,(12):32-3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速,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增强,紧张性头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呈低龄化,从小学生到中年人都很常见。近10年来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报道较多,收集近10年来中医药文献,总结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近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紧张性头痛,病变涉及肝肾心脾诸脏,病理属性有虚实之分。辨明脏腑病位,分清证候属性是临床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着眼点。从郁论证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之一,舒郁要宣畅气机,宣畅气机必用辛散。进一步分析用药规律,并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治疗提出了一些看法,如重视调肝以舒调气血;根据辨证选用引经药;重视寒凉药在紧张性头痛证治中的运用;应关注六经辨证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本文将中药治疗该病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贵刊1984年第1期刊登"中医药治疗50例脑外伤后头痛头晕"一文后,我们按所介绍方法治疗3例"脑外伤后顽固头痛眩晕的血瘀型"患者,并根据疼痫部位适当加引经药,效果良好。3例均采用清脑活血汤(当归、川芎、办芍、生地、桃仁、红花、柴胡、  相似文献   

15.
<正>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为血中气药,具有行气活血,搜风燥湿,开郁调肝及补血等功效.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张元素称誉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朱丹溪也认为:“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加引经药.”笔者受之启示,以川芎随证配伍可治疗各种头痛,每获良效.兹结合临床体会,试作浅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庆  唐武  李新纯 《新中医》2003,35(9):9-9
介绍程丑夫教授治疗内伤头痛的经验。临床辨证首重肝胆;审因论治;巧用引经药。临床常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对照组只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34.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头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头痛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业医六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头痛一病。其常从外感内伤角度详辨头痛病机,治疗中注重以调神为要,神安气调则痛减;分经辨证论治,选穴精而效宏;重视手法为先,行气调经止痛;针药结合增效,尊古擅用经药,诸法合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头痛病因病机:外感多挟风,内伤多痰瘀。吕哲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虫类为血肉有情之品,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搜剔逐邪。同时强调引经药在治疗头痛时的应用,不同的引经药,使药效集中于某一经络,某一脏腑,某一部位,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20.
介绍王新志教授治疗慢性头痛的经验,病因病机在于上实下虚;辨证灵活,重视瘀血;治疗上,因人制宜,善用引经药,虫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