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饮佐治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饮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饮佐治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医补气活血法对胸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16例给予静脉滴注极化液,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和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122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的中药汤剂.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在总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硝酸甘油停减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用补气活血法配合西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补气活血法与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予以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组间Harris积分、生存质量评价(SF-36)评分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情况较治疗更好,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F-36量表评分与Harris积分情况一致;3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75%,较对照组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较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能力评分、S100β及Hcy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及气短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100β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下调S100β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证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肝肾亏虚证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益肾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血流变指标及血清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M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证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中医证候,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7.
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另设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实验组口服中药活血散瘀消银汤,对照组口服西药阿维A片,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并同时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以及正常组的血液流变学.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经χ2检验,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各自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均较正常组高(P<0.01),经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血瘀症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非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加别嘌呤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养阴除湿汤。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评分,血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治疗后2组关节局部疼痛、关节局部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TNF-α及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率16.67%,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能明显降低血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9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6个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气虚、血瘀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给予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养精汤与活血汤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促卵泡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肾虚血瘀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养精汤与活血汤周期疗法,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素激素(FSH)以及卵巢B超检查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FSH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卵泡数目和卵巢体积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养精汤与活血汤周期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患者疗效好,可升高血清促卵泡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肝为风木之脏,眩晕的发生与肝脏生理功能的常否密不可分。临床上多以实证治之,鲜有论及肝虚眩晕者。从肝论治眩晕不能仅仅遵循于平肝、清肝、疏肝等法,更要对肝虚型眩晕有足够的重视,其基本证型包括: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眩晕与肝虚的关系密切,必须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仔细地辨证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还可以丰富肝病的诊断和辨治内容,并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以便更为快速地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其相关问题,提出了各脏之精虚、气虚、阴虚、阳虚可用以阐释其不同生理机能失常的病证,当属于类证病机的范畴;五脏之阴虚、阳虚不能与其气虚同时并存,但与其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可同时发生;肾之精气阴阳的不足在五脏精气阴阳虚性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析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临床分期,以及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证论治方法。结果: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能简单地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论,将其归结为下消、肾消,应该将其置于消渴、水肿、虚劳等几个疾病中综合考虑。痰湿、瘀血、燥热皆可为标,阳虚、阴虚、气虚皆可为本。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舌为心之苗窍,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故舌象可反映脏腑的病变。在妇科疾病中,常见舌象有8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热、血寒、湿邪、血瘀类,先辨舌脉,再施治,气虚类健脾益气,先后天共养之;血虚类补血养血,重者填精补血;阴虚类宜滋肾益阴;阳虚则健脾温肾补阳;血热以凉血为主;血寒重在温经散寒;湿热宜清热除湿;寒湿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治;血瘀则调气活血行瘀。临床诊疗时,要四诊合参,结合舌象、苔象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5.
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畏寒肢冷、心悸胆怯等都是中医阳虚的证候表现,亦是亚健康状态相关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证候分型,阳虚为亚健康的一种证型。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是一种介于未病和已病之间的状态。近年来临床通过中医理念调整机体阳虚状态对亚健康进行干预取得明显疗效,印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同时对于亚健康的预防、诊治、调养也提出来许多新思路、新手段。通过中医学阳虚理论、阳虚体质、阳虚证等方面探究阳虚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同时结合中医脏腑辨证在临床上进行亚健康阳虚状态的辨别,正确地分析脏腑阳虚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表现,对于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气虚类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其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验检查,比较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不同临床特点。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不同,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结论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在原发疾病和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上有不同特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中肝阳虚证容易被忽视,易与肾阳虚证、脾阳虚证相混淆,从而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通过对肝阳虚证病机特点的解析,以及对肝阳虚证与肾阳虚证、脾阳虚证等相似证的鉴别,来认识肝阳虚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杨敏  李玲  王佳琪  蒋悦  季宇  朱巍  张京华  孙洁  于眉 《河南中医》2015,35(1):104-105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筛选90例2型糖尿病未失眠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分析其本虚证型的构成及证型分布与BMI指数、病程、年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本虚证型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型;其与BMI指数、年龄、病程均有相关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结果显示失眠本虚证型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r=0.471,P0.01)均相关,组间比较显示失眠患者在并发症发病率和多并发症共同发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型分布集中于阴虚证,糖尿病合并失眠及本虚证型分布与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相关,提示生存质量和情绪变化导致的失眠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脾肾虚弱导致衰老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引证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 ,分析了脾肾在抗衰老中的作用和地位。脾肾虚弱机体会产生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 ;机体过氧化产物增多 ,抗氧化酶活性下降 ,进而导致衰老。指出正虚邪瘀是脾肾虚弱导致衰老的病理模式 ,自由基代谢失调是脾肾虚弱导致衰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