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总结袁梦石教授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经验。袁梦石教授认为焦虑障碍基本病机为情志过极、肝郁气滞,兼痰浊壅盛、阴津亏耗;辨证多见肝郁化火证、痰火扰心证、燥湿俱盛证、心肾阴虚证;治疗当“疏肝理气,润燥同用”,肝郁化火证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痰火扰心证、燥湿俱盛证均常用自拟方涤痰醒神汤加减,心肾阴虚证常用天王补心丹合二陈汤加减。  相似文献   

3.
开窍通腑化浊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规律,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基本病机是上实,即邪气实。风、火、痰、瘀等浊邪合而为患,闭塞脑窍,而致中风。提出开窍通腑化浊治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采用开窍通腑化浊法具有醒脑开窍、通利浊邪、标本兼治、邪去正安之功。  相似文献   

4.
中风(脑梗死)与鼾眠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基本病机是脏腑虚损,肾精亏少,气机不畅,水津输布不利,聚生痰浊,阻滞经脉致血行不畅,使痰瘀互结,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机窍,痰瘀同病。痰瘀同治是基本治法,痰湿重者,宜温脾醒脑;痰火盛者,宜清肝熄风;风痰盛者,宜豁痰通络;肾亏夹痰者,宜滋肾化痰。  相似文献   

5.
周力  刘保民 《陕西中医》1996,17(9):401-401
采用火柴胡汤合涤痰汤化裁治疗美尼尔氏病30例,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18例。其结果治疗组疗效与西药组相当,但无乏力,嗜睡等副作用。提示本方是治疗气郁化火,痰浊上扰型美尼尔氏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从“胆”从“痰”论治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痰浊阻窍、胆火内炽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机,其治疗方法分胆气不足、痰浊阻窍,采用调补胆气,化痰开窍,用温胆汤加味;胆火炽盛、痰热内扰,采用泻胆清火化痰,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相似文献   

7.
邢舸  赵霞  薛星符 《光明中医》2006,21(1):15-16
由肾水虚肝木失养致肝木亢盛、肝亢化火即是肝火,津液为肝火所灼煎而化为痰浊,肝火与冲气合,随之上冲,夹痰浊上逆,故出现头晕、头疼或头胀或耳鸣、头重脚轻等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与湿热浊瘀互结病机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2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120例不同分期的痛风性关节炎病例,分为4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组30例,急性期组30例,间歇期组30例、慢性期组30例,对入选病例病因病机分类。结果各病机在不同分期分布特点比较(P0.01);不同分期各病机之间比较(P0.05);各病机构成差异在各年龄段患者的分布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各病机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因素湿、浊(痰)、热、瘀各在不同分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期病理因素湿、浊(痰)、热、瘀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病因湿热、浊(痰)火、浊(痰)瘀、瘀热、湿浊各在不同分期比较:(P0.01);不同分期复合病因湿热、浊(痰)火、浊(痰)瘀、瘀热、湿浊之间比较(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湿、热、浊(痰)、瘀病理因素可以贯穿各个时期,且彼此相兼形成复合病因;浊(痰)瘀、湿浊贯穿痛风性关节炎四期形成复合病机,临床上还可出现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可以相互转化、相兼为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辨证规律及证素提取。方法:例原发性血脂异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因子分析寻找中医辩证规律,证素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6种证候分布情况:痰瘀互结证占20.9%,脾气虚证占18.8%,其余依次是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分别占17.8%、16.3%、13.8%和12.3%。原发性血脂异常的病位证素为脾、肝、肾,病性证素为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结论老年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常见证候类型有6种,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其中痰瘀互结证与脾气虚证所占比重最大。原发性血脂异常的证素为脾、肝、肾,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  相似文献   

10.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薛西林 《北京中医药》2005,24(6):335-336
将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心脾积热、肺胃热炽、阴虚火旺、脾虚贼火四个方面.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其本虚,则以脾虚、肾阴虚最为常见;标实多见于风火、心火、胃火、湿热、痰浊、瘀血等.在辨证治疗时,要以整体观细察病因和病位,要注重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病程长短、饮食喜恶、禀赋体质、嗜好习俗等,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其心脾积热证常选用甘草泻心汤合三才封髓丹加减;肺胃积热证,用清胃散合升降散加减;阴虚火旺,用六味地黄汤合三才封髓丹加减;脾虚赋火证,用升阳散火汤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痰浊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痰浊是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种危害甚广的致病因素。痰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皆具有随气运行而流动不居的特性。“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杂病源流犀烛》)。痰浊致病既具广泛性,又有特殊性,其中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痰浊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作了广泛研究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现分四个方面综述如下。1痰浊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徐氏[1]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从病机的总体上分析,可有十余种,但主要有虚、瘀、风、火、寒、…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1年国际抗痫病联盟(ILAE)对癫痫分类的普遍共识,联系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探讨痫病的病因病机,构建分期论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笔者认为发作期应虚实论治,实证为心肝痰火壅盛证,虚证为痰浊困扰心脾证;缓解期病多属虚,辨证为痰瘀阻络。  相似文献   

15.
痰邪致病在男科临床的病机特点包括:外感六淫,邪聚为痰;嗜酒肥甘,湿聚成痰;七情内伤,气郁为痰;阴虚火旺,火结为痰;宿食不消,食积成痰;久病入络,痰瘀互结;肺脾肾三脏失调,内生痰浊。治疗上,审证求因,根据痰邪致病的病机不同,采用祛邪化痰、燥湿化痰、开郁化痰、滋阴化痰、消食化痰、活血化痰等法,同时重视宣肺、健脾、益肾,以求标本兼治。临证治痰,当根据痰邪多变的特点,四诊合参,治宜从变;区分痰、饮、湿之别,分而治之;掌握痰邪之深浅,治有进退,中病即止;治痰必理气,气顺则痰亦化;追溯痰之本源,勿见痰治痰。  相似文献   

16.
马骏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西林 《北京中医》2005,24(6):335-336
将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心脾积热、肺胃热炽、阴虚火旺、脾虚贼火四个方面。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其本虚,则以脾虚、肾阴虚最为常见;标实多见于风火、心火、胃火、湿热、痰浊、瘀血等。在辨证治疗时,要以整体观细察病因和病位,要注重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病程长短、饮食喜恶、禀赋体质、嗜好习俗等,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其心脾积热证常选用甘草泻心汤合三才封髓丹加减;肺胃积热证,用清胃散合升降散加减;阴虚火旺,用六味地黄汤合三才封髓丹加减;脾虚赋火证,用升阳散火汤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相似文献   

17.
丁治国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机主要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木旺乘土,脾失健运,痰浊内蕴。复感风热外邪,易与内生痰浊结聚颈部,发为该病。治疗应首重清肝健脾,清补并用,自拟"清肝健脾消瘿方",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相似文献   

18.
寻常性痤疮的病因病机复杂,但病性素以火(热)为主,其次为湿邪、瘀血、痰浊、阴虚等。本文就其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展做如下综述,以冀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大平  丁学屏 《光明中医》2016,(24):3563-3564
丁学屏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历代论述的研究,认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大血管病变引起的,根据侵犯血管的不同,将其分别归于中医眩晕、中风范畴。眩晕病机以精血不足,肝阳上亢为主,兼以厥少气火有余,痰浊上逆,蒙蔽清窍,方选珍珠母丸、蒿芩清胆汤、羚羊钩藤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中风病机归为肝风夹痰浊,乘窍窃络,辨证上应关注风、痰、火、瘀各有侧重,处方擅以虫蚁之品,搜风剔络,并结合镇肝熄风汤、涤痰汤、增损三甲散加减。治疗中辨病、辨证相结合,每每取效。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它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状,视物旋转不定,不能站立,甚则仆倒。中医学认为,眩晕论其病机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痰浊阻络型眩晕属于痰浊型眩晕的一种。我在临床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从脾肾入手,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痰浊阻络型眩晕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