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速度暴露下的心律失常及其航空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正加速度(+Gz)作用下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与心律失常及G耐力的关系。方法 对36名立位耐力不良和62名健康飞行员+Gz作用下的ECG及动态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Gz作用下,立位耐力不良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Gz耐力低。结论 +Gz作用下的心律失常可以作为评价心血管代偿功能及G致意识丧失(G-LOG)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易发血管神经性晕厥飞行员的评价方法方法对30例有晕厥史的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阳性组)20例有晕厥史的立位耐力正常飞行员(阴性组)和15例健康飞行员(对照组),通过立位耐力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进行血压、心率与时域、频域指标的比较,按照国际常用标准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阳性组立位耐力试验前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1、舒张压(DBP)与阴性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后,  相似文献   

3.
有氧训练强度与G耐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我军歼(强)击机飞行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训练心率法”控制训练强度,在跑步机上对20名健康男性进行12周定时定量的有氧耐力训练,依训练强度不同,分为2组,比较训练前后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 训练后受试者的运动最大心率明显减少,最大耗氧量明显增加,且训练强度越大,效果越显著;体重、体脂、立位耐力及基础G耐力的变化不大。结论 训练强度为心率储备的60%-90%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且不降低+Gz耐力;经常性的有氧耐力训练能够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等水平+Gz暴露对飞行员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尿α1微球蛋白(a1microglobulin,α1M)及尿常规十项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33名歼击机飞行员接受离心机基础+Gz耐力检查,最高加速度暴露水平为+4.25G/10s,观察了10名飞行员+Gz暴露后2h和23名飞行员+Gz暴露后次日清晨上述尿液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离心机检查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立位耐力试验对空中晕厥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对31例空中晕厥病例和61例健康飞行员进行立位耐力试验。结果立位耐力试验阳性晕厥组为12例(38.71%),对照组为5例(8.20%)。立位耐力试验敏感性38.71%,特异性91.80%,诊断价值73.91%。结论立位耐力试验对空中晕厥的敏感性低,特异性高,可作为一种诊断空中晕厥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飞行员脑型肌酸激酶(CKB)基因rs3759582和rs3759584位点多态性情况,探讨其与飞行员基础正加速度(+Gz)耐力的可能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122名飞行员和128名普通健康人CKB基因rs3759582和rs3759584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比较。结果rs375958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s375958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飞行员组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组。结论CKB基因rs3759582位点不是预测飞行员飞行时+Gz耐力的基因标记,rs3759584位点T等位基因对飞行员飞行时+Gz耐力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580例歼击机飞行员的基础+Gz耐力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歼击机飞行员的基础+Gz耐力检查结果. 方法 对580例歼击机飞行员的基础+Gz耐力分布、平均+Gz耐力、检查合格率,以及检查结果与年龄、飞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基础+Gz耐力的检查在六三型载人离心机上进行,采用SPSS 10.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该组飞行员的平均基础+Gz耐力为4.26±0.43 G,离心机检查合格率为81.4%.27~31岁年龄组飞行员的合格人数最多,共184人;37~43岁年龄组飞行员的合格率最高,达90.5%.平均+Gz耐力、检查合格率与年龄及飞行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 以+4.25 Gz持续10s(+Gz增长率1 G/s)作为基础+Gz耐力合格标准是合理的.通过增加监测飞行员用力情况的措施,可进一步完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飞行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与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50例高+Gz耐力飞行员和32例低+Gz耐力飞行员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高+Gz耐力飞行员组Ⅱ基因型(58.00%)和I等位基因频率(0.76)显著高于低+ Gz耐力飞行员组(分别为18.75%和0.47,P<0.01).结论 ACE I基因有可能在飞行员的+ Gz耐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氧锻炼和立位耐力的关系余志斌,张立藩(西安第四军医大学710032)立位耐力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当血液向身体下方转移时,心血管通过反射维持动脉血压的能力[1]。常用的立位耐力试验方法有直立不动、头高位倾斜(HUT)、下体负压(LBVP)和+Gz离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 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评价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水平及建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正常值.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对177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进行立位耐力试验(OTT).该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倾斜床和自动记录多项生理指标系统组成.结果从立位即刻到持续20min,受试者最高心率平均为(84.8±11.9)次/min,最低平均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是(119.0±11.3)mmHg、(74.4±10.3)mmHg和(89.7±10.1)mmHg.结论按95%可信度,建议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正常参考值可以用104次/min作为OTT心率上限,而100mmHg、57mmHg和73mmHg分别为SP、DP和MAP的下限,越限者应视为OTT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明飞行员离心机加速度负荷前后眼前房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加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歼击机飞行员42例,男性,20-35岁。采用63型载人离心机检测其加速度耐力,耐受+Gz值>4.25G,峰值恒速时间>10s为加速度耐力良好;低于此限者为加速度耐力不良。眼前房蛋白含量检测采用日本产KowaFC-1000型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加速度负荷前后各检测一次。结果加速度耐力不良的飞行员,加速度负荷后房水蛋白含量(6.20±0.52Photoncount/ms)较加速度负荷前(4.36±0.65photoncount/ms)升高(P<0.05)。而加速度耐力良好的飞行员,加速度负荷前后服房水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眼前房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加速度耐力检测中出现较早也较敏感,利用这项指标可能有助于客观判定加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的能力较健康组低(P<0.01);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失调;心理生理储备值与HRV多数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结合模拟仪表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负荷评定和HRV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调节规律,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新研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研制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方法:①在离心机(+Gz增长率为1G/s)上测定了6名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分别采用45%、65%和90%扩大覆盖面积抗荷服(45%ECGS、65%ECGS、90%ECGS)与KT-9抗调器配套时的+Gz耐力,确定其抗荷性能;②在离心机(+Gz增长率为3G/s)上测定10名飞行员穿45%ECGS配KT-9抗调器、并穿代偿背心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及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45%ECGS、65%ECGS和90%ECGS的抗荷性能分别为2.50、3.38和3.63G;飞行员穿45%ECGS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及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可达到9G/10s。结论:新研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比现役抗荷装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高正加速度(+Gz)应激与飞行员唾液α淀粉酶(Salivary α-amylase,SAA)之间的关系,探讨SAA作为+G2应激身体机能评价手段的可行性. 方法 47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着HP抗荷服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训练,分别在+6.5Gz、+7.0Gz和+8.0Gz暴露前、后取其唾液,采用酶动态比色法检测SAA水平. 结果 ①SAA、唾液皮质醇在不同+Gz作用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F=17.712、3.427,P<0.01或0.05);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6.5Gz、+7.0Gz、+8.0Gz暴露前与暴露后S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不同+Gz暴露后较暴露前SAA均有明显升高(t=5.256~5.449,P<0.01);+7.0 Gz、+8.0Gz暴露后的皮质醇浓度高于基础值(P<0.05或0.01),+8.0Gz暴露后较+6.5Gz、+7.0Gz、+8.0Gz前唾液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P<0.05).②机种、年龄、飞行总时间对不同+Gx暴露后飞行员SAA及唾液皮质醇浓度变化无影响.③飞行员唾液皮质醇浓度与年龄、飞行机种呈负相关(r=-0.328、-0.694,P<0.05),与飞行总时间、+Gz值呈正相关(r=0.466、0.141,P<0.05),飞行员SAA与+Gz值呈正相关(r= 0.354,P<0.01).④不同+Gz暴露前后唾液皮质醇与SAA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SAA可随+Gz应激快速灵敏地升高,并迅速恢复至基础值,可作为+Gz应激的有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自行设计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对28例健康歼击机飞行员进行立位耐力监测,间隔一周时间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做相同的试验。结果 在两次立位耐力试验中平卧位、立位即刻、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10 min、15 min和20 min各时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自行设计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加速度性晕厥飞行员离心机与立位耐力分析罗海宁纪桂英陈同欣郑军关键词(KEYWORDS)加速度(Aceleration)G耐力(Gtolerance)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52.21目前,对战斗机...  相似文献   

18.
立位耐力监测系统与常规立位耐力试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试验对象为61名健康飞行人员,以常规立主动立位耐力试验为标准方法,应用立位耐力监测系统与常规主动立位耐力试验进行心率、收缩率、压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监测,对各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立位耐力监测系统是由控制监测台和自动记录包括有10余项生理参数和图形的立位耐力评价系统。结果 经校正后,两种方法在立位即刻心率分别为,立位耐力监测系统76.6  相似文献   

19.
立位耐力不良是飞行人员较为常见的疾病,与加速度耐力有着密切关系,可能导致空中失能,危及飞行安全。为了探讨立位耐力不良的诱因、临床矫治以及健康鉴定,笔者对立位耐力不良与小心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一、对象及方法立位耐力正常飞行员20例,年龄2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歼击机飞行员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及运动后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 HRR)值与抗荷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90名歼击机飞行员, 采用抗荷抗缺氧耐力检测仪和抗荷能力经验公式测量飞行员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提高值;采用25 W/min 功率递增速率方案, 采集VO2max和HRR值。根据VO2max水平将飞行员分为低(水平较低的1/3人员)、中(水平居中的1/3人员)、高(水平较高的1/3人员)3个组, 比较不同VO2max水平飞行员运动后第1、2、3分钟HRR值及+Gz耐力提高值的差异。分析HRR值与VO2max、+Gz耐力提高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水平VO2max飞行员运动后第2、3 分钟HRR值及+Gz耐力提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10.64、10.28, P值均≤0.001)。运动后第1 分钟HRR值与VO2max、+Gz耐力提高值无明显相关性(r=0.020、-0.017, P=0.852、0.871);运动后第2 分钟HRR值与VO2max呈正相关(r=0.288,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