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淋巴管造影在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61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足背淋巴管造影,对10例阳性、4例可疑及47例阴性患者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和淋巴结活检。结果 10例淋巴管造影阳性者,经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和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9例,假阳性1例。4例可疑患者,经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47例阴性者中,经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和病理证实假阴性4例(8.5%)。结论 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阳性或可疑淋巴结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可避免假阳性,但有一定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 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 33例 ,行足背淋巴管造影了解有无盆腔淋巴转移 ,造影结果与细针穿剌抽吸或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比较。 结果 淋巴结癌转移阳性 9例 ,7例经细针穿剌抽吸细胞学检查、6例经病理切片证实 ,无假阳性。 2 4例阴性中病理证实假阴性 4例 (17% )。 结论 淋巴管造影对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对可疑淋巴结细针穿剌抽吸细胞学检查可避免假阳性 ,但仍有假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结合辅助内分泌治疗或局部外放疗治疗20例前列腺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术前对2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双侧足背淋巴管造影,对其中11例盆腔可疑淋巴结穿刺抽吸淋巴液,进行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淋巴液PSA mRNA和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mRNA的表达。20例均行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其中3例切端阳性者待尿失禁控制后给予外放疗。结果:11例经RT-PCR检测淋巴结液PSA mRNA和PSMA mRNA阳性表达中均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术中失血量中位数575 ml,术中输血5例。手术切缘阳性3例,漏尿和淋巴漏各2例,无尿失禁、血管损伤和直肠损伤病例。经中位数42个月随访,术后6~48个月生化复发12例,复发时间中位数12个月。术后12个月和48个月分别死亡2例。结论:术前淋巴管造影后穿刺抽吸淋巴结液,用RT-PCR方法检测淋巴液PSA mRNA和PSMA mRNA表达有助于术前确定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采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结合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切端阳性者给予局部外放射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Gleason 10分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正淋巴结转移是导致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主要原因。Briganti等~([1])在2006年报道T3b~T4期前列腺癌术后56.7%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而同期完成的盆腔扩大淋巴结清扫仅完成77%阳性淋巴结的清除。Wilczak等~([2])报道前列腺癌细胞侵犯淋巴管对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等同于淋巴结转移。在14 528例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11%发现有淋巴管侵犯;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61%同时伴有淋巴管侵犯。无论是淋巴结转移还是淋巴管侵犯均会对术后生化复发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代判断前列腺癌受侵范围最准确的方法是对切除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检查,而依据临床期别、酸性磷酸酶测定以及肿瘤的分化来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发病率(D期病变)仅有40%的准确性。淋巴造影的准确性虽较高,但仍有5—10%的假阳性及15—20%的假阴性,因淋巴结內的充缺不一定提示为肿瘤,也可能是脂肪或炎症。作者对33例临床属局限性前列腺癌(A、B和C期病变)的患者,为评价淋巴结转移的发病率,根据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继骨转移之后最常见的转移模式,患者多表现为临床预后不良,因此阐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了解前列腺癌恶性进展和制定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淋巴浸润是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方式,瘤周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轴(VEGF-C/D-VEGFR-3轴)和趋化因子配体21-趋化因子受体7轴(CCL21-CCR7轴)是淋巴管生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分子轴,近年来又新提出了上皮间质转化、免疫逃逸、脂质代谢及缺氧适应性等过程也参与淋巴结转移,为今后研究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已知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以及淋巴管生成参与淋巴结转移的过程进行总结和综述,以期更好地预测前列腺癌的进展,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欧乃影介导的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于双侧腹股沟及阴囊根部皮下真皮层内注射欧乃影,通过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增强扫描,采用兴趣区法测量造影后各组淋巴结的信号强度,绘制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域淋巴结信号强度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淋巴管及淋巴结增强造影效果。结果 皮下注射欧乃影后,欧乃影迅速吸收进入淋巴系统,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显示清晰。皮下注射对比剂9min后腹股沟淋巴结信号强度达到峰值,而髂内、外淋巴结则于注射后11min达到最大信号强度;各组淋巴结间的峰值信号强度有明显差异。常规MRI扫描辨认淋巴结19枚,欧乃影静脉注射增强扫描辨认淋巴结21枚,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共辨认淋巴结162枚。常规扫描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6枚,欧乃影静脉注射增强扫描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6枚,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26枚。常规和增强磁共振不能检出的〈1.0cm的转移淋巴结可通过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检出。结论 经腹股沟及阴囊根部皮下注射欧乃影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术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安全、可行,该注射途径对盆腔淋巴结的显影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SN)的检测方法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术中使用亚甲蓝对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SN示踪,观察冷冻快速切片检查SN转移与常规病理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及SN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24例中成功检出21例SN,成功率为87.5%,SN平均每例3枚;1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4.8%(1/21);无假阳性。SN对颈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为83.3%。结论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N可较准确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9.
Xia WM  Liu DY  Zhou WL  Wang MW  Wang J  Wang Y  Wang SJ  Xu YS  Ye YF  Zh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0):1565-1568
目的 明确新辅助治疗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real-time PCR检测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对21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例,根据病理检查阳性(A组)、real-time PCR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mRNA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mRNA阳性(B组)、病理检查及real-time PCR检查PSA mRNA及PSMA mRNA均阴性(C组)进行分组,D组为对照组.术前行淋巴管造影显示盆腔淋巴结,对可疑淋巴结在X线定位下穿刺抽吸淋巴液,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淋巴液中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存在,术后对淋巴结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对术前盆腔淋巴结穿刺抽吸淋巴液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证实有14例淋巴结存在微转移,术后对清扫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有3例存在淋巴结转移,A组与B组PSA mRNA和PSMA mRNA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A、B组淋巴液中PSA mRNA及PSM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P<0.01).结论 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淋巴液中PSA和PSMA mRNA的表达有利于探测到淋巴结微转移的存在,术前穿刺淋巴结抽吸淋巴液提高了术前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直肠癌病人术前淋巴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前病人43例于术前一周分别行淋巴管造影18例,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25例,将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管造影符合率88%(16/18);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符合率52%(13/25)。结论淋巴管造影,影像清晰,诊断容易,准确率高,对侧方清除及腹主动脉旁廓清有指导意义。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显示淋巴区域广泛,操作简单,无并发症,但缺点是显示图像粗略,反映一组淋巴结图像,缺乏特异性。但对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符合率较高,仍有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合理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川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0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行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237例微小癌患者。结果①淋巴结检出结果:全部病例检出淋巴结7 766枚(其中219例检出转移淋巴结1 238枚),检出前哨淋巴结2 085枚(其中189例检出转移前哨淋巴结448枚);微小癌病例中,检出淋巴结3614枚(其中97例检出转移淋巴结390枚),检出前哨淋巴结1 202枚(其中82例检出转移前哨淋巴结149枚)②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对全部病例而言,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例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阿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30%(189/219)、100%(188/188)、0(0/189)、13.7096(30/219)、100%(189/189)及86.24%(188/218);对微小癌病例而言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平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54%(82/97)、100%(140/140)、0(0/82)、15.46%(15/97)、100%(82/82)及90.32%(140/155)。③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有无额外阳性淋巴结(APLN)的预测价值:对全部病例而言,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48%(132/162)、76.73%(188/245)、23.27%(57/245),18.52%(30/162)、69.84%(132/189)及86.24%(188/218);对微小癌病例而言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韦、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68%(42/57)、77.78%(140/180)、22.22%(40/180),26.322%(15/57)、51.22%(42/82)及90.32%(140/155):④前哨淋巴结阳性比(PSLNR)对有无APLN的预测价值:对全部病例而言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97%、78.95%、21.05%、28.03%、88.79%及54.88%,最佳诊断界点为0.345 2;对微小癌病例而言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67.50%、32.50%、16.67%、72.92%及79.41%,最佳诊断界点为0.291 7。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T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PSLNR可以作为制定中央淋巴结清扫方案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情况,并以腋窝淋巴结病理活检作为标准,对照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判断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否转移的准确性。 结果:前哨淋巴结病理活检预测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灵敏度81.6%,特异性100%,假阴性率18.4%,假阳性率0,准确率92.9%,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9.7%。不同年龄的患者,所患肿瘤部位及所患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其前哨淋巴结的发现率、假阴性率和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判断其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了解前哨淋巴结是否能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 方法 47例T1、T2、T3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无肿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30 min于乳腺肿块周围腺体注射蓝色染料,术中取蓝染的SLN病理检查,术后将病理检查结果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47例中5例未见淋巴结及淋巴管蓝染,其余42例找到腋窝淋巴结608个,阳性18例168个,阴性24例440个;SLN共78个,阳性16例29个,阴性26例49个.SLN的检出率89.4%,准确性95.2% ,特异性100%,敏感性88.9%,假阴性率11.1%,假阳性率0. 结论 SLN活检反应腋窝淋巴结的肿瘤转移状况,可以用于术中确定是否行ALN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γ探测仪在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99m锝-右旋糖酐(99mTc-DX)作为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剂,应用γ探测仪定位对29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病人实施SLNB,随后进行常规腋窝淋巴清扫术,分析SLNB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SLN转移率为41.67%,非SLN转移率仅为22.54%,两者有明显差异(P<0.001).在19例常规病理SLN阴性病人中,连续切片发现2例SLN微转移.在12例SLN癌转移中,5例(41.66%)SLN为惟一的转移部位.有1例SLN阴性病人"跳跃转移".本组SLN的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94.12%,假阴性为7.69%,准确率达96.55%.结论:SLN能准确反映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连续切片能提高SLNB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自1952年Kinmonth首先临床应用淋巴管造影术后,该方法逐步推广用于乳糜尿病变的定位、下肢淋巴水肿的研究,淋巴瘤与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分期等,但当淋巴结小于3~4mm显微转移灶难以在x线片上显示以及淋巴结完全被肿瘤浸润致使淋巴结不显影时则可产生15~40%的假阴性结果。另一方面因先期盆腔内手术感染影响、淋巴结内脂肪浸润、也可出现假阳性率达5-10%,从而限制了淋巴管造影术的临床广泛应用。Benson、Ehrlchman等应用CT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15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变、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周围组织中的D2-40的表达,计算其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D2-40选择性表达于甲状腺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D2-40表达能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出肿瘤的MLVD,其对预测淋巴结微转移具有可靠性.可望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中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患有乳腺癌的150个病人,手术前取5ml专利蓝(patent blue)在皮肤消毒前注射入肿瘤周围的乳腺实质内,术后解剖标本组织寻找蓝染的淋巴管,循淋巴管解剖蓝染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和未被染色的淋巴结,蓝染的淋巴结和无染色的淋巴结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阴性的蓝染淋巴结行常规的免疫组化。结果 144例病人淋巴显影并找到蓝染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影率为96%。所有淋巴结行病理学HE染色。淋巴显影的144位病人确诊80例有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80例病人中有76例的前哨淋巴结确诊有转移,只有4个病人的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假阴性率为5%。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中使用专利蓝染料显示淋巴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能预测剩余淋巴结的实际状态。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的概念对乳腺癌手术有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T—CT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肿瘤病例中,病理类型最终确诊为前列腺癌者有47例接受了全身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前列腺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及全身脏器,将PET—CT结果参照手术/病理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1例未发现原发病灶,此外PET—CT与常规检查各有1例假阴性,准确性均高达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I、Ⅱ期患者中18例髂血管淋巴结转移,PET-CT检查的敏感性59.6%、特异性81%、准确性70.3%,优于B超、磁共振检查;PET—CT发现4例患者合并远处转移并经穿刺证实,准确性100%。结论PET—CT对于发现前列腺癌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均优于B超、磁共振检查,且对于远处转移具有较精确的检测能力,对于前列腺癌术前诊断及分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造影与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各自优势。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213例,年龄54~83岁,平均71岁。检测PSA为4.12~150.00μg/L,平均22.53μg/L。先行经直肠常规超声检查,再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分别判读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结果。随后行12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结果:213例患者中,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123例,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癌113例,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癌99例。常规超声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3.52%,超声造影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28%。两种诊断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漏诊率、病理检查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可灵敏显示前列腺血流分布情况,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应用D2.40/CKpan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双标记)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检测胃癌淋巴管癌栓及其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1—12月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行胃癌根治术的108例进展期胃癌的组织蜡块,以苏木精.伊红染色为对照.评估D2.40/CKpan双标记对淋巴管癌栓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总体生存的关系。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检出淋巴管癌栓57例(52.8%),D2—40/CKpan双标记检出淋巴管癌栓73例(67.6%),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P=0.007);苏木精.伊红染色中8例为假阳性,24例为假阴性。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的淋巴管癌栓不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4),还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有关(P=0.043);但经D2.40/CKpan双标记评估的淋巴管癌栓则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无关(辟0.422和P=-0.402)。结论D2.40/CKpan双标记提高了淋巴管癌栓的检出率,但基于其评估的淋巴管癌栓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