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5例长期家庭氧疗稳定期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予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年,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PAP)、呼吸困难评分等多项指标变化.结果 稳定期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家庭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mPA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住院次数、呼吸困难评分等多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7.6±2.3)mm Hg(1 mm Hg=0.133 kPa)比(58.3±2.9)mm Hg;(61.0±4.5)mm Hg比(55.0±3.0)mm Hg;(30.3±2.1)mm Hg比(36.5±2.0)mm Hg;(0.51±0.11)%比(0.43±0.13)%;(2.2士0.4)次,年比(3.5±0.3)次,年;(2.3±0.4)分比(3.7±0.5)分](P<0.01或<0.05).结论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首次诊断矽肺患者214例,排除胸部影像或肺功能资料缺乏者40例,研究入选矽肺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矽肺组(n=121)和矽肺合并COPD组(合并组,n=53)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血气分析结果、胸部X线征象及合并组不同期矽肺患者肺功能分级差异,分析合并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矽肺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经血气分析检查,合并组患者有21例轻度低氧血症,2例中度低氧血症,没有发现重度低氧血症,有1例CO_2潴留出现,且合并组各期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分级均以Ⅱ级和Ⅲ级占比较高。合并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比矽肺组较为严重,且矽肺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O_2)]为(85.31±8.45)mm Hg,与合并组[(74.63±7.51)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阴影右侧多于左侧,上肺部较少,下肺部较多,且合并组各区域小阴影与矽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尘工龄、诊断年龄、接尘到诊断时间、矽肺分级、每日吸烟、吸烟史及肺功能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尘工龄、矽肺分级、每日吸烟以及吸烟史是矽肺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矽肺合并COPD患者多以肺功能Ⅱ级、Ⅲ级和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接尘工龄、矽肺分级、每日吸烟以及吸烟史是矽肺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曲霉菌感染与肺功能及正五聚蛋白-3(PTX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武警江西总队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COPD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COPD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法检测PTX3基因rs1840680位点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TX3水平,分析PTX3基因rs1840680位点多态性与COPD患者并发肺曲霉菌感染的易感性及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PTX3基因rs1840680位点AA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21.67%、43.33%)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G、GA基因型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AA基因型、A等位基因为COPD并发肺曲霉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Ⅰ~Ⅱ级与GOLD分级Ⅲ~Ⅳ级的研究组患者PTX3基因rs1840680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GOLD分级Ⅰ~Ⅱ级研究组患者血清PTX3水平(79.94±19.34) ng/ml低于GOLD分级Ⅲ~Ⅳ级患者(111.82±28.62)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X3基因rs1840680位点多态性与本地区COPD患者并发肺曲霉菌感染有关,A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但与肺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OPD患者BODE指数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19例.计算BODE指数和检测PaO2,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19例患者BODE指数4.5263±1.1239,PaO2(69.6316±7.3727)mm Hg(1 mm Hg=0.133 kPa).BODE与PaO2相关,F=38.6829,P<0.01.结论 COPD患者BODE指数和PaO2有密切的关系,BODE指数简便实用,适用于社区医疗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自主戒烟与干预戒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征和肺功能。方法对戒烟的143例COPD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将其分为自主戒烟组(56例)及干预戒烟组(87例)。对两组年龄、GOLD分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问卷(CAT)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主戒烟组平均年龄(64.55±8.79)岁,干预戒烟组平均年龄(59.23±10.33)岁;自主戒烟组GOLDⅠ/Ⅱ/Ⅲ/Ⅳ为5/19/20/12,而干预戒烟组为10/47/25/5;在各随访时间点,自主戒烟组FVC、FEV1%较干预戒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CAT问卷观察:自主戒烟组CAT评分较干预戒烟组出现增高趋势(P=0.064)。结论年龄高,GOLD分级重,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的COPD患者,尽管没有医生劝导也会被迫戒烟;病情轻的COPD患者戒烟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FEV1%会有所提高。自主戒烟COPD患者CAT评分高于干预戒烟患者,生活质量差因病而戒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及对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ⅢB~Ⅳ期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动脉造影(SCTPA)确诊为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给予依诺肝素(1mg/kg体重)每12 h皮下注射1次(7~14 d),并在应用依诺肝素48 h后加用华法林,调整华法林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监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7、14d的呼吸困难分级(MRC分级)、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 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分别于治疗第6天和第11天死亡,其余13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5例,好转2例,中位生存期9.2个月.治疗后4、7、14d患者的MRC分级由(3.1±0.5)级降低至(1.9±0.8)、(1.5±0.5)、(0.6±0.6)级,动脉血氧分压(PaO2)由(60.5±7.2) mm Hg(1 mm Hg=0.133 kPa)升高至(76.1±9.7)、(81.6±9.2)、(86.2±7.5) nn Hg,血浆D-二聚体由(9.44±5.29) mg/L降低至(4.33±3.34)、(0.88±0.32)、(0.41±0.17) mg/L,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由(38.5±6.7)mm Hg降低至(35.5±5.1)、(29.3±3.2)、(24.1±4.1) mm Hg,其中PaO2、MRC分级、血浆D-二聚体治疗后4、7、14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a)O2治疗后7、14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凝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及血栓栓塞.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COPD伴发肺心病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吸氧、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利尿、强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 U腹部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对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2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54.64±9.63)、(74.21±11.76) mm Hg(1 mm Hg =0.133kPa),均较治疗前的(78.66±11.22)、(53.42土8.84)mm Hg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aCO2、PaO2分别为(61.10±7.24)、( 65.07±8.21) mm Hg,均较治疗前的(79.52±12.54)、(51.35±7.31) mm Hg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PaCO2、PaO2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钙辅助治疗对COPD伴发肺心病患者的症状缓解和预后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对DCM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8例DCM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组,其中心功能Ⅱ级组16例,心功能Ⅲ级组38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DCM患者的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特点,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对照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LVEF分别为(34.1±6.4)mm、(51.8±7.9) mm和(69.2±7.3)%,心功能Ⅱ级组分别为(35.2±7.1) mm、(57.1±8.3) mm和(47.3±7.4)%,心功能Ⅲ级组分别为(38.6±6.9)mm、(61.7±8.6) mm和(34.6±7.2)%,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41.5±7.3)mm、(71.6±7.5) mm和(28.3±6.9)%,随着DCM患者心功能的降低,RVED和LVED逐渐增大,LVEF逐渐降低,且除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RV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心功能分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占94.9%(74/78).心律失常以传导障碍最为常见,占57.7%(45/78),其中室内传导阻滞41例(52.6%).异位心律占52.6%(41/78).各心功能分级组患者的异位心律,其中心功能Ⅱ、Ⅲ级组以心房颤动常见,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能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组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与心功能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心功能分级组患者心电传导障碍中,室内传导阻滞比例逐渐升高,以心功能Ⅳ级组最高,与心功能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心功能Ⅳ级组亦有较高比例,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下降,QTd逐渐延长(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CM患者的QTd与RVED、LVED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2,P< 0.05;r=0.679,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38,P<0.05).结论 通过观察DCM患者心电图中传导障碍、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情况以及QTd的测量可为DCM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胜喜  赵振波  刘德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51-2252,2254
目的分析COPD患者血尿酸或尿酸/肌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6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COPD等级分为3组,20例COPDⅡ级的患者为Ⅱ级组;24例COPDⅢ级的患者为Ⅲ级;22例COPDⅣ级的患者为COPDⅣ级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20例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COPD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肌酐及肺功能FEV。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COPD分级越高,血清尿酸(UA)水平越高,3组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V级组水平明显高于Ⅱ级组与Ⅲ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Pa02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治疗后UA、Pa0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尿酸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治疗后病情缓解,血尿酸随之下降,检测COPD患者血尿酸可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影响.方法 对4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经鼻(面)罩BiPAP通气,动态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2、4、24、72 h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的变化情况.结果 BiPAP通气治疗前及治疗2 h后动脉血气的pH值分别为7.21±0.03、7.29±0.03,PaO2分别为(44.1±6.4)mm Hg(1 mm Hg=0.133kPa)、(56.2±7.7)mm Hg,PaCO2分别为(90.6±203)mm Hg、(73.0±7.6)mm Hg,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分别为(3.78±0.82)分、(2.46±0.81)分;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率分别为(111±15)次/min、(89±11)次/min,呼吸频率分别为(27±9)次/min、(21±4)次/min,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59±0.38)分、(2.48±0.36)分;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RSBI分别为(76.0±8.4)次/(min·L)、(52.0±4.8)次/(min·L).通气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好转.结论 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减少辅助呼吸肌参与,从而避免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老年抑郁量表(GDS)测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结果 (1) 100例COPD患者分级Ⅰ级7例、Ⅱ级26例、Ⅲ级38例、Ⅳ级29例;GDS评分0~10分者57例,11~20分者28例,21~30分者15例,抑郁率43.00%. (2)将0~10分者设为无抑郁组(57例),11~30分者设为抑郁组(43例),两组在性别分布、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发生过呼吸衰竭、不同COPD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COPD患者无抑郁组与抑郁组在FVC、FEV1/FVC、PaO2、PaCO2、社会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4)Ⅰ级存在抑郁者0例(0.00%),Ⅱ级存在抑郁者8例(30.77%),Ⅲ级存在抑郁者18例(47.37%),Ⅳ级存在抑郁者17例(58.62%),COPD分级与抑郁分组之间Sperman极差相关分析,两者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抑郁发病率与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发生过呼吸衰竭、不同COPD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社会支持程度间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Bi 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Pa O2、Pa CO2分别为(54.37±5.15)、(75.20±5.38)mm Hg(1 mm Hg=0.133k Pa),对照组患者Pa O2、Pa CO2分别为(54.69±4.32)、(75.23±4.81)mm Hg,两组患者Pa O2、Pa CO2指标差异不明显;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 O2、Pa CO2分别为(84.24±5.37)、(61.48±9.50)mm Hg,对照组患者Pa O2、Pa CO2分别为(69.6±3.04)、(69.51±8.64)mm Hg,观察组患者Pa 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 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i 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300例,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180例、急性加重期组12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急性加重期组中Ⅰ级44例、Ⅱ级40例、Ⅲ级36例。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NT-proBNP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分布宽度;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急性加重期组PaCO_2、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aO_2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分别为(11203.5±8310.3) pg/ml、(15.4±3.0)%和(19260.3±10226.9) pg/ml、(20.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0.5±159.0) pg/ml、(13.3±1.4)%,急性加重期组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加重期组中Ⅱ级和Ⅲ级患者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Ⅰ级,Ⅲ级患者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COPD临床诊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及营养状况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93例,根据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分为ⅡA级组23例、ⅡB级组45例、Ⅲ级组25例.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20 min后测量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在进行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 h后,治疗组在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治疗组pH值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动脉血氧分压上升[(81.7±6.3)mm Hg(1 mm Hg=0.133 kPa)比(50.6±4.3)mm Hg,(67.6±7.4)mm Hg比(50.8±5.2)mm Hg]和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49.6±4.5)mm Hg比(78.5±10.4)mm Hg,(60.8±6.1)mm Hg比(76.8±8.3)mmHg],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适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内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和肽素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包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30例、Ⅲ级41例、Ⅳ级37例,对比不同NYHA分级患者及对照组血清NT-proBNP、和肽素、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Ⅳ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分析血清NT-proBNP、和肽素与CHF患者各心功能指标间关系。结果 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1589.85±536.45)、(2455.02±298.66)、(3426.12±305.54) pg/ml,NT-proBNP水平分别为(721.14±98.87)、(1688.70±112.28)、(6455.61±285.52) pg/ml,LAD水平分别为(38.06±6.22)、(45.82±1.05)、(48.01±2.32) mm,LVEDd水平分别为(45.33±7.23)、(54.49±1.88)、(61.05±6.14)mm,均高于对照组的(1190.74±225.54)、(179.65±102. 21) pg/ml、(34. 02±5. 06)、(42. 22±5. 39) mm,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LVEF水平分别为(51.18±7.65)%、(47.88±3.26)%、(34.06±5.99)%,ⅣS水平分别为(9.88±1.96)、(8.66±1.08)、(8.02±0.26) mm,均低于对照组的(64.55±6.29)%、(12.03±1.16) 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NYHA级别增加,血清和肽素、NT-proBNP、LAD、LVEDd水平逐渐递增,LVEF、ⅣS水平逐渐递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和肽素、血清NT-proBNP、LAD、LVEDd是心力衰竭独立危险因素,LVEF、ⅣS是心力衰竭保护因素(P0.05)。血清和肽素、血清NT-proBNP水平与LAD、LVEDd呈正相关,与LVEF、ⅣS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和肽素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两者水平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55例新生儿,于生后即采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据其产后有无新生儿窒息分为窒息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窒息组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分别为7.105±0.095、(13.175±3.285)mm Hg(1 mm Hg=0.133 kPa)、(69.620±12.685)mm Hg,对照组分别为7.214±0.088、(18.250±5.493)mm Hg、(57.640±10.994)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血气分析可较客观、灵敏地反映胎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可与Apgar评分互补,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77例,按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A级组12例,B级组32例,C级组33例;对照组20例.均检测TM、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结果 在对照组、A级组、B级组、C级组中,TM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分别为(4.24±0.81)μg/L、(4.36±2.56)μg/L、(6.66±3.30)μg/L、(6.79±3.69)μg/L;AT-Ⅲ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分别为(102.35±8.12)%、(105.46±8.71)%、(102.09±8.39)%、(94.32±9.85)%;PC和PS随病情加重而有逐渐减低的趋势;D-二聚体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分别为(0.27±0.13)mg/L、(0.42±0.26)mg/L、(0.79±0.35)mg/L、(0.93±0.43)mg/L;t-PA和PAI-1随肝功能恶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明显.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TM、抗凝和纤溶系统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且和Child-Pugh分级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对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检测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COPD组, 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将COPD组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浆D-D、 FG水平。结果 COPD组的D-D、 F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死亡组患者的D-D、 F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5)。GOLD分级D级患者的D-D、 FG水平显著高于B级、 C级(P <0.05), B级、 C级患者的D-D、 F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 COPD的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两者可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COPD的治疗提供方案.方法 将96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舒利迭,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孟鲁司特,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分别为(1.43±0.38)L、71.26%±15.28%、75.42%±11.27%,联合用药组分别为(1.71±0.47)L、79.52%±16.83%、83.57%±11.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PaO2、PaCO2分别为(71.35±7.21)、(48.69±5.23)mm Hg,联合用药组为(78.16±7.47)、(46.32±5.42) mm Hg,联合用药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