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p15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检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5基因以及相应蛋白的表达,以探讨该基因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对62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5基因和相应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 6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24例p15基因表达缺失(38.71%),蛋白表达缺失者27例(43.55%);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15基因及其蛋白均表达;p15基因和相应蛋白表达缺失率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χ^2=11.57-15.52,P均<0.05),且有随临床期别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表达缺失率呈增加趋势(χ^2=11.04-11.98,P均<0.05)。④结论 p15基因及其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S-P法42检举列子宫内膜癌中PH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为29例(69.05%),正常子宫内膜10例均表达、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表达20例(90.91%),与子宫内膜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P16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16、p53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因素、多阶段的异常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中p16、p53、rasp21蛋白、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P〈0.05,P〈0.01)和EIN(P〈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75,r=-0.4240)。结论p16、p53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蛋白的异常改变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PTEN蛋白及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P53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癌35例中PTEN及P53的表达,表达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PTEN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53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TEN、P53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云  曹文华 《海南医学》2005,16(11):133-133,1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PSP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24例增生过长,11例不典型增生过长,15例正常官内膜的石蜡标本P16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子官内膜癌之临床病理特征,如绝经状态、组织学分布、临床分期、肿瘤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等。结果正常子宫内膜P16表达阳性率100%;增生过长内膜95.58%;非典型增生过长组为90.00%;子宫内膜癌组为54.10%。其中,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12.5%),明显低于中度及高分化腺癌(二者阳性率分别为66.70%、70.10%)。统计还表明: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较正常内膜及非典型增生内膜为低,且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P16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Cyclin D1蛋白中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4.68%,其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3.13%,其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和FIGO分期有关;Cyclin D1蛋白和P16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r=-0.4007)。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相关蛋白Cyclin D1和P16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且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p16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癌中bcl-2、p16基因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56.9%;p16阳性表达率为43.1%。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高度分化腺癌(G1)、中等分化腺癌(G2)中bcl-2和p1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分化癌(G3)的阳性表达率(P〈0.01)。bcl-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别采用多重PCR、SSCP以及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对25例原发性HCC标本及其相应的非肿瘤肝组织标本中p16基因的缺失、点突变及甲基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另用免疫组化SLAB法对35例(包括前述已作基因检测的25例)原发性HCC肿瘤标本及其相应的非肿瘤组织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25例原发性HCC肿瘤标本中,3例有p16基因缺失,无p16基因缺失的22例肿瘤标本中均未发现有p16基因点突变存在。肿瘤标本中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为24%(6/25),而全部非肿瘤组织均未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在35例HCC肿瘤标本中共发现P16蛋白表达缺失16例(45.7%),而全部非瘤组织P16蛋白均表达阳性。由此提示,p16基因的失活与P16蛋白表达的丧失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发生与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p16基因是继p53抑癌基因后新近发现的又一抑癌基因,又称MTS1,INK4,CDK4,CDK2基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区[1]。有关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的病理关系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对1998~1999年36例手术切除之胃癌石蜡标本,行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p16蛋白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本文胃癌标本,均以10%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并行5 μm连续切片。所有标本均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男3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p16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0例膀胱癌和41例膀胱癌旁组织进行比较,观察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膀胱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率为44.00%,明显低于膀胱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73.17%,P〈0.01);(2)p16蛋白在I,Ⅱ,Ⅲ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2.94%,23.81%,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点相关的P185 ,rasP2 1,P5 3,P16 ,P2 1,Rb ,nm2 3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上述蛋白在 2 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 (EIN)及 45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③结果 P185 ,rasP2 1,P5 3蛋白表达率由正常内膜、EIN至内膜癌逐渐升高 ,P16 ,P2 1,Rb ,nm2 3H1结果相反。在子宫内膜癌中 ,P185与rasP2 1呈正相关 (r=0 .36 3,P <0 .0 5 ) ,与P5 3,P2 1呈负相关 (r=- 0 .44 8,- 0 .30 3,P <0 .0 5 ) ,rasP2 1,P5 3与P2 1均呈负相关 (r=- 0 .36 5 ,- 0 .32 2 ,P <0 .0 5 ) ,P16 ,P2 1与Rb呈正相关 (r=0 .36 1,0 .44 1,P <0 .0 5 )。P185单因素分析为一预后保护性因素 (χ2 =5 .86 ,P <0 .0 5 ) ;P5 3的表达与临床各参数均有关 ,与ER ,PR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 ,P5 3异常表达均提示预后差 (χ2 =2 1.39,P <0 .0 5 )。④结论 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相关的P185 ,rasP2 1,P5 3,P16 ,P2 1,Rb ,nm2 3H1蛋白异常表达均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且其中部分基因相互关联 ;P5 3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其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研究大肠癌中p1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105例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③结果大肠癌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0%,随大肠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的进展,原发灶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48~12.80,P<0.01,0.05)。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阳性率为76.9%,伴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者p16蛋白阳性率为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7.40,P<0.05)。④结论p16蛋白能抑制大肠癌的浸润与转移,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病人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组织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增生内膜进行了对比.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胞核高表达率为21.4%,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增生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χ^2=5.470、12.306,P〈0.05);P27蛋白胞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分化差者P27蛋白胞核表达率低(χ^2=12.715,P〈0.01);内膜癌中P27蛋白胞浆表达阳性率为47.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增生内膜(H=57.656,P〈0.01).结论 P27蛋白胞核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的增高有关;P27蛋白胞核定位缺失与其功能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组织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χ^2=6.562、6.743,P〈0.05);且3种组织间SRC-1和SRC3蛋白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显著性(H=11.215、27.956,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呈过度表达,不典型增生内膜中为高表达,正常内膜为弱表达或不表达。SRC-1和SRC-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SRC-1和SRC-3蛋白表达高于ER阴性组(χ^2=3.900、4.258,P〈0.05),且在子宫内膜癌中SRC-1和SRC-3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472、0.389,P〈0.05)。SRC-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的肌层浸润深度有关(χ^2=5.348,P〈O.05)。结论SRC-1和SRC-3过多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及nm23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75例大肠癌中p53及nm23的表达。③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5.3%.p53过表达和nm23低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3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癌(χ2=10.08,P<0.01),而nm23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χ2=3.39,P>0.05)。④结论p53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p16、Rb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①目的 研究p16、Rb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的癌变机制。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Rb和rasp21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p16和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χ^2=9.03、4.37,P〈0.01、0.05),正常子宫内膜中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和EIN(χ^2=10.99、3.87.P〈0.01、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15,χ^2=7.29、6.6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与R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0.42,P〈0.01)。④结论 p16、Rb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组织uPA 和PAI-1 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纤溶酶原抑制因子-1(PAI-1)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5例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增生和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uPA及PAI-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uPA 、PAI-1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F=55.22、51.78,q=11.696~12.218,P<0.01);而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uPA 、PAI-1 mRNA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15、0.441,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PAI-1 mRNA的表达水平随手术病理分期(F=17.28、21.88,q=9.347~84.716,P<0.01)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F=31.22、27.95,q=6.960~10.931,P<0. 01)、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t=2.885、3.316,P<0.01)及淋巴结的转移显著增高(t=5.177、3.954,P<0.01),与病人病理类型无关(t=0.060、0.115,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uPA及PAI-1 mRN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并且与疾病进展、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和蛋白及受体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分别采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TNFmRNA,TNF蛋白及TNF受体(TNFR)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16例TNFmRNA呈阳性表达,均为间质的单个核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腺癌细胞无阳性表达,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15例病人TNF蛋白呈阳性表达,25例TNFR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体也有TNFR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45,P>0.05)。TNFmRNA与TNF蛋白表达存在不一致性,TNF与TNFR表达与组织学分化及肌层浸润深度差异均无显著性(χ2=2.17,0.81,P>0.05);TNF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TNF,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4.29,P<0.05);TNFR在正常内膜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表达差异无显著性(χ2=2.45,P>0.05)。④结论子宫内膜癌间质细胞能够表达TNFmRNA,并产生TNF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膀胱癌 p53基因突变及突变蛋白高表达情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PCR -SSCP方法检测 p53基因 5~ 8外显子突变 ,免疫组化研究 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例中 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4 4 .0 % ,PCR -SSCP检测 p53基因的点突变率为 4 5.3% ,且两者显著相关 (P <0 .0 1)。 11例出现在外显子 5~ 6,8例出现在外显子 7,15例出现在外显子 8。在有 p53基因突变的 3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发现有 31例 p53蛋白阳性过表达。 结论 膀胱癌的发生与 p53基因突变和高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喉癌多药耐药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2)方法 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1例喉癌及1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3)结果 41例喉癌和10例喉乳头状瘤组织均有MDR1和MRP基因的表达,两种基因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t=0.29,2.35,P〉0.05)。10例喉癌MRP基因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