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E 钙粘附蛋白 (E cad)及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8例子宫内膜癌及 1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了p16蛋白及E 钙粘附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①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 ,E cad和p16蛋白的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1)。②E cad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和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 ,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 (P >0 .0 5 ) ,与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和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1,P <0 .0 5 )。结论 E cad及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P16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胆囊癌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2 7例胆囊癌标本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胆囊癌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病变 (χ2 =15 . 372 5 ,P <0 . 0 1;χ2 =6 .. 0 6 6 7,P<0 .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0 189,P >0.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与Nevin临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9 1881,P <0 . 0 5 ) ,S1-2 P16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S3 、S4-5。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与缺失在胆囊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 p16基因 5′CpG岛高甲基化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②方法 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 ,检测p16基因第 1外显子 5′CpG岛在 34例子宫颈癌、4 0例子宫内膜癌和 4 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的高甲基化情况。③结果 正常组织中均未见 p16基因第 1外显子 5′CpG岛的高甲基化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高甲基化率分别为 2 9.4 %、30 .0 %和 10 .0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高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χ2 =5 .4 0、4 .33,P <0 .0 5 )。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高甲基化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χ2 =4 .2 9~ 9.78,P <0 .0 5 )。④结论 p16基因 5′CpG岛的高甲基化在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p16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基因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而PCNA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1),p16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相关(P《0.05,P《0.05),PCNA指数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相关.p16蛋白表达阴性者预后差.结论p16基因和PCNA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p16蛋白检测可做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p16、Rb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①目的 研究p16、Rb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的癌变机制。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Rb和rasp21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p16和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χ^2=9.03、4.37,P〈0.01、0.05),正常子宫内膜中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和EIN(χ^2=10.99、3.87.P〈0.01、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15,χ^2=7.29、6.6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与R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0.42,P〈0.01)。④结论 p16、Rb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p16及p15基因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箴言  戴淑真  罗兵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2):117-118,121
①目的 探讨p16、p15基因及蛋白缺失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葡萄胎和25例早孕正常绒毛中p16、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及蛋白表达情况。③结果早孕绒毛中p16、p15基因、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葡萄胎中p16、p15基因及蛋白表达缺失率均高于早孕绒毛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11.152、14.388,P〈0.05)。葡萄胎恶变组P16、P15蛋白表达联合阴性率高于无恶变组(χ^2=4.675,P〈0.05);葡萄胎恶变组中,伴随清官前子宫大于妊娠月份、同时发生黄素囊肿且大于6cm、清宫后HCG持续2个月才消退者,其P16、P15蛋白表达联合阴性率均高于非恶变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412,P〈0.05;P=0.014、0.038)。④结论 葡萄胎的发生、发展与p16、p15基因、蛋白表达缺失有关。葡萄胎中P16、P15蛋白表达缺失可望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倾向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检测原发性卵巢癌中p15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以探讨该基因在原发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以及免疫组化方法 ,对 4 8例原发性卵巢癌以及 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 p15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③结果 原发性卵巢癌中 p15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16、5 .11,P <0 .0 5 )。p15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相关 (χ2 =5 .5 9、7.30 ,P <0 .0 5 ) ,与其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 (χ2 =1.13~ 2 .0 9,P >0 .0 5 )。④结论 原发性卵巢癌中p15mRNA及其蛋白表达异常 ,提示该基因的失活与原发性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p15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检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5基因以及相应蛋白的表达,以探讨该基因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对62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5基因和相应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③结果 6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24例p15基因表达缺失(38.71%),蛋白表达缺失者27例(43.55%);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15基因及其蛋白均表达;p15基因和相应蛋白表达缺失率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χ^2=11.57-15.52,P均<0.05),且有随临床期别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表达缺失率呈增加趋势(χ^2=11.04-11.98,P均<0.05)。④结论 p15基因及其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 Mtp5 3、p16、Bcl- 2的异常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以及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L SAB) 114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 p5 3、p16、Bcl- 2的表达。并用 PCR技术对 6 2例 p16蛋白丢失的肺癌组织中 p16外显子 2 (p16 E2 )的缺失进行分析。 结果:p5 3蛋白异常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 (P >0 .0 5 )。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但是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NSCL C中 p16E2的缺失率为 45 .2 %,其缺失水平随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 (P <0 .0 5 )。 SCL C(小细胞肺癌 )和正常肺组织中无 p16 E2的缺失。 Bcl- 2在小细胞肺癌中阳性率 6 2 .2 %显著高于 Sq Ca(鳞癌 )的 2 5 %和 Ad Ca(腺癌 )的 9.1%(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另外 ,p5 3与 p16蛋白之间存在调控关系。 结论 :(1) p16、p5 3、Bcl- 2的异常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 ) p16基因及产物的异常表达与 NSCL C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可能参与 NSCL 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3) Bcl- 2反映 SCL C的分之生物学行为和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6、p53和癌基因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4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中p16、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中p16、p53和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47.5%、52.5%、37.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在G1与G3组之间和Ⅰ期与Ⅲ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和C-erb-B2表达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表达逐渐升高.p16、p53和C-erbB-2在子宫内膜癌联合检测中的阳性表达率异常高于单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论 p16、p53和C-erbB-2对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和组织学分级都有重要意义,p16、p53和C-erbB-2表达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肿瘤不同阶段中各基因的不同表现,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个指标检测的不足,更好地反映肿瘤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16基因缺失与妇科肿瘤发生与恶性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16例妇科肿瘤组织中的P16基因。结果:16例妇科肿组织中,有12例为恶性肿瘤。其中有4例出现P16基因缺失,缺失率为33.3%;有4例为良性肿瘤。未见P16基因缺失,结论:P16基因缺失可能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及恶性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Bronchial asthm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airways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lymphocyte, eosinophil, and mast cell infiltration of the submucosa along with mucous gland hyperplasia and subepithelial fibrosi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sthma is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 to antigen-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stimuli. Central to the process of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sthma is the T lymphocyte. Thus, T-cell recruit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are critical elem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asthmatic state. Besides adhesion molecules such as selectins and integrins, chemokines are thought to be involved in the multi-step process of extravasation by the triggering of integrins and chemotactic attraction of cell subsets. The diversity of chemokines that potentially attract different cell populations makes them interesting candidates for the regulation of effector cell recruitment. Indeed, chemokines especially are inducible and up-regulated in inflammatory lesions,  相似文献   

13.
14.
May 16, 2001     
《JAMA》2001,285(19):2521-2522
  相似文献   

15.
《JAMA》2000,283(7):943-944
  相似文献   

16.
January 16, 2002     
《JAMA》2002,287(3):387-388
  相似文献   

17.
August 16, 2000     
《JAMA》2000,284(7):899-900
  相似文献   

18.
June 16, 1999     
《JAMA》1999,281(23):2257-2258
  相似文献   

19.
NUMBERI,MARCH 2003JtJN一FENo SU,CHANe一JIANe GUO,J创。一Yu WEI,JI一JUN YANq Yu一GANG JIANq ANG YLJN一FENG Ll.Protection Against HePatic Isehe而a-repe而sion Injury in Rats by oral Pretreatmeni With Quercetin···········……“““’“”””’JA、,A SINCH AND KRISHNA P. GUPTA.Calciur口Gluearate Prevents Tumor Fonllatinn in Mouse Sk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建立16种常见致病菌的进化树,了解细菌之间的进化关系,为设计其诊断用芯片的特异探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常规方法提取细菌DNA,PCR对称扩增后进行DNA测序,利用BLAST和ClustalW程序分析测序结果并建立进化树.结果:20种细菌中,16种成功扩增出PCR产物,得到了理想的测序结果,同时建立了这16种细菌的进化树.结论:根据进化树所示,可以设计不同细菌的特异诊断用探针,利用芯片快速鉴定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