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黄南州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是否存在耐药相关基因,以指导黄南州的鼠疫防治工作。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30株分离自青海省黄南州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进行耐链霉素基因(str A、str 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因(tem、shv、ctx-m),耐磺胺类药物基因(sull、sul2、sul3)检测。结果 PCR结果显示30株鼠疫菌中尚未发现耐链霉素、磺胺类药、β-内酰胺类等相关基因的菌株。结论黄南州鼠疫疫源地分离的30株鼠疫菌不具有耐药相关基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丽 《中国热带医学》2023,(6):575-578+589
目的了解青海省都兰县鼠疫的流行特点及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以下简称“鼠疫菌”)菌株的表型特征,为及时调整该地鼠疫监测方案,预防鼠疫的再次发生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964—1994年青海省都兰县分离的23株鼠疫菌进行生化特征研究,毒力因子鉴定和质粒分析。同时按照鼠疫基因组的23个差异区段和质粒验证引物(PMT1)设计引物,采用差异区段法(different region,DFR)对青海省都兰县分离的23株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自都兰县分离的23株鼠疫菌中,22株鼠疫菌生物型为古典型,生化型为青藏高原型,还有1株生物型、生化型均与该地区不符。86.96%(20/23)的鼠疫菌具备4种毒力因子(F1+、Pst I+、VW+、Pgm+),所有被试菌株均能产生F1和Pst I,95.65%(22/23)被试菌株VW为阳性,Pgm阳性的菌株占86.96%。23株鼠疫菌均携带相对分子质量(Mr)为6×106...  相似文献   

3.
张丽 《中国热带医学》2023,(6):575-578+589
目的了解青海省都兰县鼠疫的流行特点及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以下简称“鼠疫菌”)菌株的表型特征,为及时调整该地鼠疫监测方案,预防鼠疫的再次发生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964—1994年青海省都兰县分离的23株鼠疫菌进行生化特征研究,毒力因子鉴定和质粒分析。同时按照鼠疫基因组的23个差异区段和质粒验证引物(PMT1)设计引物,采用差异区段法(different region,DFR)对青海省都兰县分离的23株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自都兰县分离的23株鼠疫菌中,22株鼠疫菌生物型为古典型,生化型为青藏高原型,还有1株生物型、生化型均与该地区不符。86.96%(20/23)的鼠疫菌具备4种毒力因子(F1+、Pst I+、VW+、Pgm+),所有被试菌株均能产生F1和Pst I,95.65%(22/23)被试菌株VW为阳性,Pgm阳性的菌株占86.96%。23株鼠疫菌均携带相对分子质量(Mr)为6×106...  相似文献   

4.
杨林  张涛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60-1161
目的 探讨腺鼠疫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发病机理入手,阐述了一般腺鼠疫和特殊病例的治疗措施.结果 首选药物为链霉素,但对过敏及孕妇可采用替代药品、包括联合用药以及中医疗法等.结论 在使用链霉素的同时,联合用药以及结合几百年来中医在治疗恶核方面的良方,将会大大缩短腺鼠疫的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典型鼠疫菌经抗鼠疫噬菌体血清作用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青海、西藏分离的4株特殊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鼠疫菌差异片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等研究。结果 4株经抗鼠疫噬菌体血清作用后的特殊鼠疫菌在28℃条件下均能被诊断用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青海玉树县、天峻县的2株鼠疫菌均为青藏高原型; 1株分离自西藏乃东县的菌株属于冈底斯山型; 1株分离自西藏巴青县的菌株属于青藏高原型。分离于西藏和青海的4株被试菌株均能产生Fl、Pst I和Pgm,而2株青海菌株VW均为阳性,2株西藏菌株VW均为阴性。分离自青海玉树市、西藏乃东县的2株代表株经毒力检测发现均为强毒菌。经DFR鉴定,青海天峻县的被试菌株为8型,青海玉树市的菌株为5型,西藏乃东县、巴青县的菌株均为10型。结论经抗鼠疫噬菌体血清作用后的特殊鼠疫菌,并未因原始样本中鼠疫噬菌体的干扰和实验室抗鼠疫噬菌体血清的作用而使病原学和基因型发生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6.
宁夏黄鼠鼠疫菌质粒DNA种类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宁夏黄鼠鼠疫菌质粒DAN种类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60-90年代在黄鼠疫源地分离出的鼠疫菌株。从历年分离出的菌株质粒观察到分子量分别为6、13、45、65Mdal的四种菌株质粒,分子量变动不大,基本较稳定。结果显示,该黄鼠疫源地每次鼠疫流行是原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并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生物学性状。方法 选择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的生物化学试验、毒力因子、营养型、毒力、质粒、外膜蛋白和鼠疫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等项目。结果 试验用青藏铁路沿线菌株生化性状为甘油+、鼠李糖-、阿胶糖+、密二糖-、麦芽糖+、脱氮+等主要特征;具有鼠疫菌荚膜抗原(Fra I^+ )、毒力抗原 (Vwa^+ )、鼠疫菌素 I(Pst I^+ )、色素沉着因子 (Pgm^+ ) 4种毒力因子;对小白鼠的LD100在10^2~10^3个菌,LD50为7.94~31.62个菌,对豚鼠的LD100在10^5~10^7个菌,LD50为68.14~685.49个菌;营养型表现为对Trp、Thr、Leu、Arg不依赖,而对Phe、Met、Cys依赖,对Ile和Glu表现出低营养;携带6、45、52、65、92 Mdal质粒;在10%的SDS-PAGE上37℃条件下的培养物可表达26条外膜蛋白带,28℃培养物可表达36条外膜蛋白;部分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对试验菌株的敏感性效果较好,19种抗生素均较链霉素为佳。结论 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菌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型菌株,都是强毒型鼠疫菌,该项研究可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化和毒力因子是鼠疫菌分型的重要依据和指标。本文对青海,西藏,内蒙古18个疫源县镇分离自不同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的鼠疫菌30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地区鼠疫菌发酵阿胶糖,麦芽糖,甘油和脱氮等的作用不同,具有重要分型意义,并用上述指标可将这30株鼠疫菌划分为3个生物型,4个毒力因子检查中,所有被试菌株为F^+1,各疫源地均有缺失某项毒力因子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与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表型及其遗传特征,为掌握两块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病原学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国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和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分离的412株鼠疫菌,对其进行糖醇酵解实验、毒力因子鉴定、DFR分型和CRISPR分型研究。结果 两块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化型呈明显的地区性分布特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被分为5个生化型;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较为稳定,只有1个生化型。两块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绝大多数能产生毒力因子Fl和PstI,其中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70.53%(201/285)菌株为VW阳性,Pgm阳性菌株占75.09%(214/285),Pgm阴性菌株占20.00%(57/285),Pgm混合型菌株占5.26%(15/285);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37.80%(48/127)菌株为VW阳性,Pgm阳性菌株占29.13%(37/127),Pgm阴性菌株占58.27%(74/127),Pgm混合型菌株占12.60%(16/127)。DFR分型发现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包括22种基因型,其主要基因型为5、7、8、1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地区的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4-1991年青海省黄南州分离的26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等研究。结果 26株鼠疫菌生物型均为古典型,20株(76.92%)生态型为青藏高原型,6株(23.07%)生态型为祁连山型;22株(84.61%)鼠疫菌具备全部4个毒力因子;23株(95.83%)鼠疫菌为鼠疫强毒株。18株(69.23%)鼠疫菌携带6×10~6、45×10~6、65×10~63种质粒,8株(30.76%)鼠疫菌携带6×10~6、45×10~6、52×10~63种质粒。结论青海省黄南州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因此要加大鼠疫防控宣传力度和对非法猎捕旱獭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对鼠疫诊断噬菌体耐受株的特异性。方法 18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通过富集、分纯后,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检测其对实验室诱导的3株鼠疫诊断噬菌体耐受株的特异性裂解能力。结果分离自青藏高原鼠疫疫源地的18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对典型鼠疫弱毒菌EV 76和0614F均能完全裂解,对R-0614F-10代菌株不完全裂解,对R-0614F-38代、R-0614F-43代不裂解,这与鼠疫诊断噬菌体Yep-phi对R-0614F-10代、R-0614F-38代、R-0614F-43代的裂解能力一致。选取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作用于鼠疫诊断噬菌体耐受株R-0614F-12代,形成的噬菌斑大小不一致,直径为2~10 mm,边缘不整齐,中心有再生菌生长。结论 18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对3株鼠疫诊断噬菌体耐受株裂解作用的特异性可能与鼠疫菌细胞壁受体结构和菌株基因组序列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青海省30年人间鼠疫疫情相关鼠疫菌株其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省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和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1980—2011年间青海省发生的29起典型人间鼠疫疫情中分离的35株鼠疫菌,对其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荚膜抗原(Fra1)、毒力抗原因子(VW)、色素沉着因子(Pgm)、鼠疫杆菌素Ⅰ(PstⅠ) 4种毒力决定因子检测,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s, DFRs)基因分型研究病原学特征,同时结合青海省近年来人间及动物间鼠疫流行现状,分析当前鼠疫防控形势及流行特征。结果 实验检测的35株鼠疫菌株生物型分型均为古典型;生化分型有2种类型,其中29株(82.86%)为青藏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及环湖地区,2株(5.71%)为祁连山型,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DFR分型有6种基因型,其中5型16株、8型12株、10型2株、36型1株、30型3株、1b型1株,以5型和8型为主,5型和1b型菌株主要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地区和祁连山南麓,8型、10型、36型、30型菌株主要分布于青南地区。结论 青海高原鼠疫菌病原体生化型复杂,动物间鼠疫疫情连年不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鼠疫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扎实做好鼠疫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鼠疫疫源地8株耶尔森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与鼠疫菌的免疫原性关系。方法采用生长特性、糖醇酵解、毒力因子、药敏、动物试验和免疫原性血清学等试验。结果试验菌株菌落圆形光滑,G-短杆菌,22℃有动力3、7℃无动力;生化试验6株菌与标准株基本一致,2株菌有偏差;8株菌均对氯霉素、痢特灵、舒普深、环丙沙星、先锋噻肟、庆大霉素敏感;2株菌为VW 株,3株为VW±株,VW 及VW±株对小白鼠有致病性;8株菌均与小肠结肠炎菌0:3血清型的抗血清呈强凝集反应,与鼠疫菌、假结核菌的抗血清不凝集;每株菌免疫血清进行鼠疫IHA试验均阴性。结论8株菌为小肠结肠炎菌0:3血清型,其中6株为典型菌株,2株为非典型菌株,血清学上与鼠疫菌、假结核菌无免疫原性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动物试验和抗鼠疫噬菌体血清对1株已半干枯、污染严重且携带鼠疫噬菌体的疑似鼠疫菌株进行复活和分离。方法首先对该疑似鼠疫菌株进行动物传代,再经抗鼠疫噬菌体血清处理的赫氏琼脂培养基生长,结果使将要死去的菌株得到重新复活。结果对已半干枯、污染严重且携带鼠疫噬菌体的疑似鼠疫菌株进行了复活,分离出正常的鼠疫菌,并被鼠疫噬菌体所裂解。结论通过动物试验和抗鼠疫噬菌体血清使将要死去的菌株得到重新复活,类似菌株在自然界一定条件下一旦返祖成典型鼠疫菌,可能对再次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基因型及其地区分布,为该疫源地的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54—2009年海南州鼠疫疫源地内不同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体内分离的36株代表性鼠疫菌株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裂解和苯酚-氯仿法提取鼠疫菌DNA。应用3对CRISPR引物(YPa、YPb、YPc)分别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确定海南州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CRISPR基因型。结果 36株鼠疫菌中共发现17种非重复间区序列(spacer),其中YPa 9种、YPb 5种、YPc 3种。所有鼠疫菌株被分为5个CRISPR基因簇(Cb2、Cb4’、Ca7、Ca7’、Ca35’),6个基因型(G1、G9、G22、G22-a1’、G26-a1’、G26-a1’a4-),其中G26-a1’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布于共和县、贵德县、兴海县;其次是G22型,分布于共和县、贵德县。结论 海南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地区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62—1991年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不同宿主体内分离的49株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进行生化试验、毒力因子鉴定(F1、VW、Pgm、PstI)、质粒分析和差异区段(DFR)分析;选取17株鼠疫菌进行小鼠毒力测定,计算最小致死量(MLD)。结果 49株被试菌株中,甘肃会宁县和靖远县分离的18株鼠疫菌生态型为黄土高原B型,宁夏海原县、西吉县及固原县分离的31株鼠疫菌生态型为黄土高原A型。49株被试菌株均能产生F1 和PstI,其中75.5%(37/49)的鼠疫菌具备4 个毒力因子;17株代表性鼠疫菌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均为强毒菌。该疫源地鼠疫菌共携带3种质粒,Mr为6×106、45×106、65×106,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质粒谱;DFR分型研究共发现10个基因组型,分别为1b型1株、7型1株、9型1株、11型1株、13型10株、17型4株、20型1株、26型16株、41型1株、43型1株,其主要基因组型为26型和13型。结论 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态型较为特殊,且毒力强,人类感染鼠疫后多为重症型,病死率高。因此,应加大该地区的鼠疫监测力度,严防动物鼠疫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广西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广西2000~2010年分离到的14株O139群霍乱弧菌霍乱肠毒素(ctxA)毒力基因,同时用K-B法对10种推荐用抗生素氟哌酸(NOR)、庆大霉素(GEN)、复方新诺明(SXT)、四环素(TET)、氨苄青霉素(AMP)、阿米卡星(AMI)、环丙沙星(CIP)、强力霉素(DOX)、氯霉素(CHL)和链霉素(STR)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64.29%的菌株携带ctxA毒力基因,其中病人株携带ctxA毒力基因为100%;所有菌株对氟哌酸、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敏感,对其余7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病人及病家环境菌株的耐药性高于外环境菌株.结论 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7种传统药物已不宜用于临床病人治疗,提示在疫情监测中应关注试验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应用链霉素抗性DNA转化法,以奥斯陆摩拉氏菌标准菌种(菌株43001即ATCC19976)的链霉素敏感菌为受体,对10株试验菌株的供体DNA,进行了遗传转化鉴定.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受体菌转化反应阳性者有43016、43020、43015、43019、43018及44001等6株。其株内与株间转化频率比值分别为1.34、0.79、0.32、0.00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初诊结核病人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临床收治的69例结核病人的初诊临床分离菌株,通过二代测序分析比对H37rv菌株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序列结果全面且方便应用,每株菌株的基因序列均得以展示和保存.耐药基因突变广泛存在,69株临床菌株中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spL(11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株携带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疑似鼠疫菌进行判定与纯化。方法分别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和动物传代试验从1株携带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疑似鼠疫菌获得形态完整、无自然噬菌迹象且能被诊断用鼠疫噬菌体所裂解的鼠疫菌。结果从1株携带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疑似鼠疫菌株分离出形态典型、无噬菌迹象且能被诊断用鼠疫噬菌体所裂解的鼠疫菌。结论在野外监测工作或实验室抗鼠疫噬菌体血清缺乏的情况下,利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和动物传代试验分离携带野生型鼠疫噬菌体样本可获得典型鼠疫菌,其操作简便、实用,同时为及时、准确地判定鼠疫疫情,防止疫情扩大蔓延做好实验室前期的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