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临床很少见[1].为了提高SLE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LD)合并存在的认识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SLE合并PSC 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常难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胆道梗阻特别是癌肿鉴别,以致最后发展成肝硬化死亡。现复习文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2岁。因上腹不适4a,加重伴恶心、呕吐15d于2004-02—13入院。患者于4a前出现上腹不适,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以奥美拉唑口服治疗10d后症状缓解;18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口服法莫替丁和复方胃友后症状缓解;于15d前上腹不适较前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等,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2.1U/L,直接胆红素25.1μmol/L,总胆红素37.8μmol/L。肝胆B超:(1)胆囊炎;(2)胆总管中上段扩张;(3)肝回声欠均匀伴肝内胆管扩张。遂到解放军总医院进一步确诊,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继发细菌性胆管炎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7年至1996年,在阻塞性黄疽病例的超声检查过程中,发现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其独特的声像图特征。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0~61岁,平均43岁。病程12天~13个月,除伴有不同程度黄疸外,3例伴有腹水。所有患者均经过各项化验检查排除急性黄疽性肝炎,井经过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证实。结果:所有患者声像图均出现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全程狭窄6例(75%),节段性狭窄加重1例(12.%),胆管粘膜面高低不平,呈“虫蚀”样改变1例(12.5%)。讨论PSC又称狭窄性胆管…  相似文献   

6.
刘洪艳 《现代康复》1999,3(9):1149-114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黄疸.易误诊为其它肝病。我科于1997年7月至1999年2月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7岁。因进行性巩膜皮肤黄染1年,于2004年6月30日入院。于2003年5月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后出现恶心、乏力及全身皮肤瘙痒、腹胀、牙龈出血等症状。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予保肝、退黄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既往无其他病史,家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7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10/60mmHg。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巩膜皮肤重度黄染,心肺(-),肝肋下10em,质硬,边缘钝,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脾肋下2cm,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B超:肝硬化、脾大。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对我院2006~2011年经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37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7例患者中,25例黄疸,6例合并慢性肠病,8例脾大,31例存在碱性磷酸酶(ALP)升高,8例患者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确诊。37例均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随访26例,6~20个月,其中15例生化指标好转,9例无明显变化,2例死亡。结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以黄疸、ALP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病因不明,MRCP检查阳性率高,经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生化学改善。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75岁,因“反复发热、消瘦、身目黄染3月余”于2007年5月21日首次入院,患者诉近3个多月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一般波动在38℃上下,常于晚餐饱食后第2天出现发热,无畏寒、无寒颤,未予处理,发热自行好转,同时被家人发现有眼黄、皮肤黄情况,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呕血解黑便现象,小便黄,无皮肤瘙痒,无厌油腻,无四肢关节痛,全身乏力不明显,因惧怕进食太多后引起发热,自动减少食量,3个月来体质量下降近10kg,既往无胆道结石及胆道手术史,无长期用药史,肝炎病史不详,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10.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李文全王希刘墨义作者单位: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文全男54岁副主任医师1病历简介患者女,46岁,因面部红斑伴乏力、厌油腻、巩膜轻度黄染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受日晒2个半日后面部出现红斑,渐波及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表现及诊断线索。方法 分析我院1987-2000年经胆道造影术确诊的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结果。结果 阻塞性黄疸、体重减轻、搔痒是其主要就诊原因,大部分患者具有一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生化指标以碱性磷酸酶升高最敏感。结论 硬化性胆管炎临床表现多变,对可疑病例及时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的诊断既往主要依靠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1 ] 。但该方法是有创伤性的。随着近年来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对该病认识的深化 ,超声检测也已有显著提高 [2 ]。本研究总结了 11例PSC的声像图特征 ,旨在为 PSC提供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88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对门诊及住院患者11例进行检查 ,年龄 12~ 33岁 ,平均 2 1岁 ,男 9例 ,女 2例 ,自出现症状或实验室检查异常到就诊的时间为 3个月至 12年 ,平均 4年。 3例肝、脾肿大 ,2例皮肤色素沉着 ,1例合并胆囊结石 ,2例出现黄疸伴皮…  相似文献   

14.
15.
ERCP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RCP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疑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梗阻性黄疸病例行ERCP检查及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胆管均成功显影,影像学表现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特征性改变,4例并见胰管显影,胰管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RCP具有安全易行,并发症少,胆管显影清楚等优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对乳腺癌伴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4例PS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有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不同程度的升高.4例均误诊,误诊为淤胆性肝炎2例、肝豆状核变性及胆结石各1例,误诊时间1~7年.均经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确诊,予熊去氧胆酸等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疑诊PSC的病例应及时行肝病自身抗体检测、ERCP和(或)MRCP检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胆管和/或肝外胆管弥漫性炎症、同心性纤维化、局灶性或节段性狭窄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PSC发病机制不明,易发生漏误诊,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故预后不良,现就PSC临床、病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认识。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例1:女,56岁。1999—07因皮肤黄染、间歇性上腹胀痛、全身乏力、消瘦就诊。查血清总胆红索(Tbil)123.2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索(Dbil)80.1μmol/L,谷丙转氨酶(ALT)873U/L。超声检查示胆管普遍狭窄,未见结石。行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示肝内外胆管不规则缩窄,呈弥漫性串珠样带状狭窄改变。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给予支持、免疫抑制剂及消炎利胆治疗14d,Tbil下降,改口服激素治疗。1个月后,患者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CT提示为胆管癌,胆管镜取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