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先进的非光学X线减影技术,它是通过影象增强一电视摄像,数字数据收集和计算机处理后获得的减影图像,国外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1,2),近年来国内亦开始应用(3)。我院自1986年8月以来,在腹部疾病中应用DSA10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5例上腔静脉静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DSA),介绍了造影方法、造影剂所用浓度及造影摄片程序选择、造影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病例选择均为支气管肺癌患者并有不同程度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目的是为明确肺癌纵隔转移所致上腔静脉阻塞是压迫性、侵蚀性还是癌栓形成,为临床提供直接的病变依据,有助于肺癌纵隔转移患者放疗、化疗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7.
8.
9.
目的:探索数字减影技术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X线数字减影设备下用复方泛影葡胺对164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并用导丝对其中35例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进行输卵管再通治疗。结果:90.9%(149/164)患者造影发现异常,包括子宫发育异常24例,输卵管阻塞114例,输卵管结核3例,盆腔粘连29例。输卵管再通成功率82.9%,再通后受孕率为34.3%。结论:数字减影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子宫输卵管造影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水溶性对比剂比碘油更加准确、安全;输卵管再通术可作为输卵管阻塞患者初步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字减影支气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技术改善碘支气管造影影像及副作用。材料和方法:应用数字减影支气管造影(DSB)技术共检查35例患者,其中19例选用76%泛影葡胺磺胺混悬液,12例用20%泛影葡胺、4例用稀释的优维显(Ultravist)做造影剂。结果:35例DSB影像均达优质,但用低浓度泛影葡胺病例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高浓度泛影葡胺。根据DSB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炎5例,支扩并支气管炎15例、肺结核1例、支气管狭窄2例、正常1例。结论:DSB技术可明显降低碘水的使用浓度,减少副反应,而且图像优良、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告80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的初步经验,特别着重影像质量的评价。在本组病例,IADSA主要用于头颅、颈部、肺、腹部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本组未发生重大并发症。IADSA的优点是:(1)影像质量好;(2)用于IADSA的剂量和浓度以及导管的直径均较用于常规血管造影的小得多,因此其副作用和并发症显著减少;(3)检查时间显著缩短,因此,IADSA对介入放射学治疗特别有用;(4)IADSA现已大部取代常规血管造影来诊断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的DSA诊断价值并与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对53例冠心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DSA及心电图、扇超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53例冠心病中冠脉狭窄共累及血管61支,其中前除支38支、回旋支10支、右冠8支、左冠主干5支。心电图有ST-T段改变或有心肌梗塞者4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且有偶发房早或室早者48例,且狭窄组提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有改变。扇超示左室顺应性下降者37例,左室平均射血分数51.43±13.74%。结论: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DSA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是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心室功能改变情况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和评价DSA在PHC的造影表现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4例;男184例,女20例,年龄21~75岁(平均52.5岁)。对PHC的造影表现做了分析和统计学评价。结果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是多血管性PHC的特征性表现;血管包绕征和血管移位是巨块型PHC特征性表现;门静脉受侵、血管湖是弥漫性PHC的特征性表现;血管包绕、肿瘤染色和供血动脉增粗为少血管性 PHC的主要表现。结论 DSA对 PHC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减影-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DS-TOF MRA)在亚急性及慢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58例T1WI呈高信号的亚急性、慢性脑内血肿患者,行常规静脉血流饱和3D-TOF MRA序列(A)及反向动脉血流饱和3D-TOF MRA序列(B),应用数字减影方法,将反向动脉血流饱和B序列源图像作为蒙片,A序列源图像减去B序列源图像即为DS-TOF MRA的源图像,将其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产生无高信号组织背景干扰的DS-TOF MRA图像。测量血肿区对比度/噪声比(C/Ns)值并比较动脉血管边缘的显示情况,对减影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除2例患者因运动而无法产生清晰图像外,其余56例在3D-TOF MRA上有高信号背景组织干扰影像,在DS-3D MRA图像上均被完全消除。DS-TOF MRA源图像血管-血肿区C/Ns值为19.30±1.72,常规TOFMRA源图像血管-血肿区C/Ns值为2.62±0.31(t=17.3828,P<0.01)。DS-TOF MRA源图像血管-血肿区C为(1.40±0.01)%(P<0.01)。减影后DS-TOF MRA图像脑动脉管壁显示情况明显优于常规TOF-MRA(u=-8.8452,P<0.01)。结论DS-TOF MRA能有效消除常规TOF MRA源图像血肿高信号对血管影像的干扰,增加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有利于准确地评价脑动脉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对比增强数字减影乳腺恶性肿瘤MR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增强减影在乳腺恶性肿瘤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3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MR增强扫描,MR对比剂采用Gd.DTPA(0.1mmol/kg体重),然后用T1WI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所有病例都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减影图像比增强后的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减影前不能清楚判断是否有增强和/或难以明确增强区域的大小;减影后,所有病灶均能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 MR数字减影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而有效的图像后处理方法,而且省时、可靠和成像质量高。对T1wI高信号病灶的增强与否和增强区域大小的判断很有帮助。对用MR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脑血管的形态变化,指导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与方法对临床拟诊断为中枢性眩晕的126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血管形态异常的类型、分布及意义。结果 12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中84例造影存在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占11.9%,单纯后循环病变占81%,前后循环同时存在异常者占7.1%。结论后循环血管病变可能是中枢性眩晕的主要病因,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DSA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通过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99例ANFH病人的132髋及正常对照10个髋作了股动脉DSA。Ⅰ期2髋,Ⅱ期38髋,Ⅲ期50髋,Ⅳ期42髋,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5F单弯C形导管,越过髂总动脉分叉,到达患侧股动脉。造影条件为碘必乐(300mgI/ml)每秒5ml,总量12~15ml连续减影至静脉期造影剂消失为止。结果:99例的132髋中130髋(98%)显示有股动脉造影的异常改变。动脉供血异常109髋,实质期股骨头染色76髋,静脉系统异常49髋。结论:ANFH股骨头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复杂的,其发病机制不可能用单一的原因,如股骨头供血障碍,微循环血流瘀滞或静脉流出道阻塞加以解释;可能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多阶段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减影术在头面部血管畸形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数字减影(DSA)上介入栓塞治疗头面部血管畸形,对超选择插管以及显示异常交通支和动静脉瘘提供了可靠、清晰、完整的动态图像。本文就颅内、外异常交通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材料与方法:对10例头面部血管畸形病人进行DSA下介入栓塞治疗。结果:5例蔓状血管瘤,1例鲜红斑痣并上下唇样增生栓后手术,出血量仅1500-300ml;4例大型海状血管瘤栓塞后配合瘤内硬化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DS下介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