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采取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加用薄氏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BMI指数与腰围值变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和腰围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症状评分及SCL-90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宗伟  衣蕾  朱云清 《陕西中医》2015,(1):98-10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及对照组。穴位埋线组采用针刺埋线中脘、足三里、天枢穴等穴;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颗粒。观察、比较6周后2组间疗效,及1年后总复发率。结果:穴位埋线组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79,P0.05),1年后的总复发率穴位埋线组为10.34%,对照组为4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259,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胶囊口服,每次0.5g,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侧天枢穴位埋线,疗程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复查结肠镜,计算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3%,完全缓解率6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94%,完全缓解率为44.44%,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Baron内镜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6例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脓血便、腹痛、腹泻、腹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结肠镜下黏膜病变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珍珠烫伤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黏膜病变部位的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老十针"穴位埋线,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g/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大便性状及腹痛变化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为96%,均优于对照组的86%(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与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MMP-2、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分析与降低血清MMP-2、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SASP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结论 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  相似文献   

9.
张华军  徐海东 《陕西中医》2014,(11):1494-1495
目的:观察分析溃结宁汤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诊疗依据。方法:筛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基础上,加服溃结宁汤,共治疗2个月。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以及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体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和结肠镜下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配合乳果糖治疗硬粪块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乳果糖治疗硬粪块型便秘疗效良好,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寻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针刺加穴位埋线组28例,针刺组28例,穴位埋线组27例。观察三组疗效。结果针刺加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4%,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1%,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66.7%。针刺加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及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穴位埋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评测患者的肥胖指标,检测患者血脂各项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45/49)和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肥胖指标BW、BMI、F%、WC和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效果(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肥胖与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方法:将116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埋线,对照组6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6g/天,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6~8周时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大便性状及腹痛变化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为96.4%和98.2%,均优于对照组的86.79/5和91.7%(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笛 《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17-18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埋线组)和对照组(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在可比条件下进行,于1星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简便易行,只需操作一次,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中药灌肠方青赤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41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20例,治疗组为21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基础上加用青赤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肠镜改变积分、疾病活动性总积分、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在腹痛、大便次数、便血、肠镜改变及疾病活动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3)在CRP、ESR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CRP、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赤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清肠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大便质稀及里急后重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中大肠杆菌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结论:化浊清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腹胀腹痛,粘液脓血便、大便质稀及里急后重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45例,C组47例。A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脂肪层穴位埋线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肌肉层穴位埋线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排卵疗效指标。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P<0.01),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3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明显高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C组低于B组及A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水平均升高,B组及C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高于B组及A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穴位埋线在肌肉层效果优于脂肪层,其机制可能与调整性激素及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