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真性右位心的发生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健 《解剖学杂志》1995,18(2):190-191
真性右位心是指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其房、室、大血管宛若正常心脏之镜中像,又称镜像右位心.早在本世纪初,就发现真性右位心一般都伴全内脏转位(与正常内脏互为镜中像).1933年Kartagener报道4例真性右位心病例伴有全内脏转位以及支气管扩张,鼻腔和副鼻窦炎,并将此三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法联合腹部横切面法诊断胎儿心脏右位心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4-2013年9年244 619例孕妇中超声发现的24例胎儿心脏右位心。结果 24例胎儿心脏右位心,单纯性右位心15例、伴心脏多发畸形5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伴心外畸形2例。其中单纯性右位心15例中,2例首次产前超声没有发现,在例行产前超声复查中纠正并发现单纯性右位心。结论四腔心切面法联合腹部横切面法是诊断胎儿心脏右位心的最佳手段,而胎儿体位、孕周大小、羊水多少、操作经验都将影响超声判断胎儿心脏右位心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对胎儿进行定期复查,以减少或预防胎儿心脏右位心的漏误诊。  相似文献   

3.
内脏反位指胸腹腔脏器的位置与正常位置相反 ,即左右易位。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性。作者在解剖一例老年男性标本时 (死因不明 ) ,见其右位心 ,全内脏反位 ,现报道如下 :1 胸腔内脏反位1 .1 心 :为右位心 ,心尖朝向右前下方 ,心底朝向左后上方 ,前后室间沟不明显 ,冠状沟发育良好 ,纵隔无偏移 ,心约有 2 / 3在正中线右侧 ,1 / 3在正中线左侧 ,心尖投影在右侧第五肋间右锁骨中线外侧 0 .5cm处 ,右半心为动脉心 ,左半心为静脉心 ,左右心房、心室发育无异常。1 .2 大血管1 .2 .1 静脉 :上腔静脉长 7cm,管径 2 .2 cm,由左右头臂静脉 (左侧…  相似文献   

4.
右心轴位X线心血管造影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照右心常规位和轴位(长轴位、右前斜延长位和四腔心位)造影的投照方位,对55例右心铸型和心脏断面标本进行了心脏形态和轴位造影的对照研究。结合临床应用,从解剖学角度详细描述了与右心造影有关的正常心脏的形态结构,如房室口、三尖瓣、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主干、房间隔和室间隔等在造影中的形态位置和联系。并对室上嵴,隔缘肉柱和节制带等肌束的形态结构也进行了讨论。联系标本对右心常规位和轴位造影进行了对比,显示了轴位心血管X线造影在显示心脏内部解剖结构和先心病诊断的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右位心及大血管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复习有关文献 ,发现右位两腔心畸形 ,主、肺动脉共干等偶有报道。作者解剖一足月顺产因呼吸衰竭死亡 ,2 0d女婴发现其并存两肺静脉汇入左、右上腔静脉 ,主动脉干广泛管状狭窄 ,仅发支供给头颈上肢 ,无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已由肺动脉替代 )的畸形 ,实属罕见 ,现报道如下 :(1)心的位置及外形 :右位心 ,位于前纵隔下部 ,心尖朝向右前下 ,宽广钝圆 ,心底朝向左后上。其 2 / 3偏向正中线的右侧 ,横径为 36mm ,纵径为 38mm ,心包完整无异常。(2 )心腔 :剖开心腔 ,发现为单房单室两腔心。心房有 4个入口 ,即 :左、右上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和…  相似文献   

6.
<正> 右位主动脉弓是一种少见的变异,它对于临床诊断具有实际意义。作者在解剖中发现此种变异,故作如下报导。女性童尸,年约10岁左右,为右位主动脉弓兼有双下腔静脉变异。一、心脏及主动脉心脏无转位,位置略偏右,似球形。右心  相似文献   

7.
<正>尸检1岁3个月女婴标本,发现心右侧转位,脾缺如,肝水平分叶,现报道如下。解剖胸腹部,心位于右侧胸腔,单心尖指向右侧。与正常心结构比较,本例心的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结构、位置与正常心呈镜像关系,呈右位心解剖特点。打开心包,发现主动脉弓右转,胸主动脉沿胸椎右侧下行。沿界沟、冠状沟、室间沟打开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局部解剖学课程解剖操作过程中,发现1例女性标本心脏及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中位心变异 中位心是指心脏的轮廓处于胸腔中心的位置,心尖指向居中或向右移位.中位心非常少见,文献报道其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2/10 000,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为0.2%[1].本例标本中心脏整体向右移位,心尖部位与正常位置向右偏离3.45 mm,呈中位心.心脏外观明显偏大,最大横径为117.10 mm,左缘、有缘和下缘长度分别为:105.54 mm、88.34 mm和94.44 mm;左、右心室腔扩张肌层变薄,心室腔最大横径分别为:46.54 mm和30.89 mm,左、右心室壁和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2.63 mm、7.73 mm和11.44 mm;由于心脏整体向右侧胸腔偏移,对右侧肺脏造成挤压,右肺成狭条状,经肺门处横径为40.96 mm,而左侧肺部饱满,经肺门处横径为60.02 mm,左、右两肺尺寸横向相差近20 mm.  相似文献   

9.
心脏计算机模型是研究生理/病理心脏功能及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有力工具,心脏有限元解剖模型是构建各种心脏模型的基础。从病人的临床影像数据建立个性化的心脏有限元模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极大便利。研究一种由人体胸腔CT影像数据建立全心脏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基于胸腔CT影像,通过MIMICS建立心脏解剖面片模型;根据HyperMesh修复面片模型,得到心脏实体有限元模型。由于心肌纤维走向与心脏的电/机械活动密切相关,在从影像数据重建心脏解剖结构之后,又特别研究心肌纤维走向确定方法。首先,利用规则库方法(rule-based approach)确定心室肌纤维走向;之后,在使用规则库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结构张量分析(structure tensor analysis)进行平滑滤波,得到心房肌纤维走向。为验证心肌纤维走向的正确性,分析使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巴克曼束、左心房后部、左上心房后部、房间沟等几个典型部位处心肌纤维方向与X轴的夹角,分别为4.97°±4.84°(均值±标准差)、111.99°±3.72°、178.89°±3.73°、86.48°±4.01°,符合文献报道的心肌纤维走向的观测结果。所提出的方法可从心脏影像数据构建包含心肌纤维走向的心脏有限元模型,为各类心脏建模仿真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患儿 男 ,4岁 ,因双下肢无力 ,行走不稳 1年多曾于 2岁时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出生时即发现气促但无紫绀 ,查体 :呼吸6 0次 /分 ,三凹征 ( ) ,双肺散在湿罗音及痰鸣音 ;心率 14 0次 /分 ,律齐 ,心界向右扩大 ,胸骨右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2 / 6。心电图检查为右位心 ,心脏超声波示先天性心脏病 ;右位心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 (纠正型 ) ,肺动脉瓣狭窄 (重度 ,跨肺瓣 89mm Hg) ,室间隔缺损 (膜部 ,缺损 3.1m m)。按新生儿肺炎治疗病愈出院。患儿 6个月前生长发育与同龄儿无异 ,6个月后发育较慢 ,10个月才会坐 ,18个月学会走路 ,但 2岁还行走不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