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颈椎椎体的动脉供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解剖和透明的方法,观察了74例不同年龄新鲜尸体C_3~C_7椎体的动脉供应。 1.颈椎椎体主要接受椎动脉的供应。此外,在C_6和C_7尚接受甲状腺下动脉、颈深动脉、肋颈干、最上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分支。这些动脉在椎体的前外侧面,构成梯形吻合;在背侧面,形成长方形或六边形吻合。 2.每个颈椎椎体的营养动脉,从其前外侧面和背侧面进入,可分为中央支和周围支两组:中央支主干直、无分支,仅末梢发出树枝状分支,伸向椎体中央的上、下、左、右各部,供应相当于髓核投影区部位的椎体;周围支短、分支早,位于椎体周围的骨质内,供应相当于纤维环投影区部位的椎体。 3.前外侧营养动脉的中央支为0~3支,周围支为2~13支;背侧营养动脉的中央支为0~2支,周围支为0~6支。在椎体内,这些动脉的分支互相吻合。所谓终动脉只出现于发育期椎体的软骨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中减压范围与椎内静脉丛出血问题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选择6具新鲜尸体和12具经防腐固定的完整的成人颈部标本(C1~T1),对椎体钩突前脚间距、钩突前脚与横突孔内壁垂直距离及椎内前静脉丛两侧纵行血管间距等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椎内前静脉丛潜行于后纵韧带内,紧贴硬脊膜背面,两条纵行血管问形成横行交通支;在C3~C7相应椎体,钩突内侧缘与横突孔内壁间距为(5.25±0.85)mm,C3~C7相应节段椎内前静脉丛两侧纵行血管间距从(11.13±0.20)mm增大到(14.98±0.27)mm.C3~C7钩突前角间距从(14.60±1.03)mm增大到(21.51±1.91)mm,钩突前后径均大于11 mm.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减压的安全区域可以双侧钩突前角为解剖标志,在此范同内,可完全显露椎内静脉丛两侧纵行静脉,从而有效地处理椎内静脉丛术中出血问题,手术安全,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3.
胸腰段脊柱手术与脊髓血供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减少手术中对脊髓血供损伤和设计合理脊柱手术入路提供基础。方法:20俱尸体运用解剖、血管铸型及9例成年人常规进行超选择性脊柱脊髓血管造影等方法,对脊柱脊髓血管应用解剖较系统地研究,了解脊柱脊髓血供及代偿通路。结果:①节段动脉在肋横突关节内侧椎间孔部发出根髓动脉。②胸段毗邻的肋间动脉吻合主要是椎间孔周围和骶棘肌内两处;而腰段还有椎体侧面的髂腰肌和腰大肌中的吻合。③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胸、腰段,毗邻的节段动脉之间及与对侧同名动脉之间有广泛吻合。胸段动脉多见以横向连接吻合,而腰段除此之外还可见明显的动脉上下2~3节段侧支吻合。结论:①脊柱前路矫形应在根髓动脉分支前,结扎多个节段血管,脊髓血供可以通过后方代偿,能避免累及脊髓根髓动脉产生脊髓损伤;②侧前入路应在根髓动脉分支后,经胸、腰段毗邻的动脉之间,椎间盘切除或椎间隙减压伤及根髓动脉出现脊髓损伤机率最小。③后入路截骨选择经过椎弓、椎体中部截骨损伤血管最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在有限显露术野中达到安全、有效减压提供更科学的减压标志。 方法 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节段相关解剖数据,以所测量的数据为基础,计算:(1)椎体钩前脚至颈长肌内侧缘的距离/颈长肌内侧缘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AULD/MLPD); (2)椎体钩前脚至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椎体钩前脚至颈长肌内侧缘的距离(AUTD/AULD); (3)椎体钩前脚至硬膜囊外侧缘的垂直距离/椎体钩后脚至硬膜囊外侧缘的距离(AUDD/PUDD)和(4)椎体钩与神经根最近点和椎体钩前脚的垂直距离/椎体钩前后脚的垂直距离(UNAD/APUD)。 结果 AULD/MLPD在C3的平均值为0.83,在C4的平均值为0.55,在C5的平均值为0.20,在C6的平均值为0.34,在C7的平均值为0.27;AUTD/AULD的平均值为2.71;AUDD/PUDD的平均值为0.28;UNAD/APUD的平均值为0.34。 结论 椎体钩前脚是颈椎体前部恒定的解剖标志,可作为颈椎前路手术的稳定、可靠的骨性减压标志,依据AUDD/PUDD、UNAD/APUD和AUTD/AULD的比值,有助于术中判断硬膜囊、颈神经根和椎动脉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微创手术相关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颈椎病患者颈髓、颈神经根症状的解剖基础,以改进颈椎病临床责任病灶的定位诊断,提高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方法:取国人成人颈部标本15例(30侧),去除颈部软组织,切除椎板及后部硬膜,暴露颈3~7颈神经根丝,沿神经根丝探察至椎间孔,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量.结果:颈椎椎间孔长度为5.4~6.5 mm,且椎间孔长度和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各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神经根与椎间孔径的比值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神经根丝自颈髓附着点到椎间孔的距离从颈3到颈7逐渐增加,倾斜角度逐渐增大;神经根间的吻合支普遍存在,且颈5~6和颈6~7吻合支较颈3~4和颈4~5更多见.结论:神经根与椎问孔径比值由上至下增大是临床上神经根受压多发生在下颈段的解剖学基础;神经根丝在椎管内走行距离和倾斜角的依次增大以及吻合支的存在是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且互相重叠的解剖学基础;颈椎病经后路施行神经根减压术时,切除椎间关节可显露椎问孔、有效减压且能保持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颅外椎动脉侧支吻合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观察椎动脉颅外段的仙支吻合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7具防腐尸体标本并结合5具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观察椎动脉与颈 脉,锁骨下动脉分支之间的血管吻合,结果:椎动脉与颈动脉的分支颈升动脉,咽升动脉以及颈深动脉等有广泛的吻合,一般为细小的肌支吻合,椎动脉与枕动脉间的血管吻合比较恒定,有两种类型:直接吻合(10%)和肌支吻合(占90%)。结论:颅外椎动脉侧支吻合是椎动脉代偿机制的重要解剖学基础之一,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在颈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颈前入路切除突出椎间盘、骨赘切除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或植入BAK)加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病63例,其中颈椎病45例,颈椎外伤引起颈椎骨折合并脱位18例.结果:随访8~26个月,平均12个月.按40评分法:本组疗效优52例,良7例,有效3例,无效1例.2例出现髂骨供区疼痛,1例出现髂骨供区皮肤延期愈合,余无并发症.结论:颈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景:颈椎动态稳定器的解剖型设计与正常椎间盘应具有相似的生物力学特点,其动态性设计具有轴向顺应性以及震荡吸收功能,而前缘倒齿嵌入上下椎体可获得足够的轴向稳定性。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和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非融合后颈椎相关生物力学指标变化。 方法:将6具新鲜人C2~C7颈段脊柱标本随机分为3组,在完整颈椎测试后分别行C5、6前路减压颈椎动态稳定器DCI置入,C5、6前路减压单纯Cage融合内固定,C5、6前路减压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融合内固定。检测各组标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不同生理运动工况并施加2.0 N•m纯力偶矩,颈椎标本C5~6上下邻近节段手术前后活动度大小。 结果与结论:3种内固定后C5~6上下邻近节段较正常颈椎标本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关节活动度值均有所增加,且表现出良好的即时稳定性,但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组最接近正常值;3组间C5~6上下邻近节段关节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后对邻近节段椎体活动度无明显影响或影响甚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假体与其邻近椎体轴向应力,有效地维持颈椎活动。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路减压及内固定的解剖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安全界限的解剖标志及适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钢板螺钉设计参数。方法 :采用 17例完整成人颈部标本 (含C3~C7) ,对颈椎前路减压及钢板螺钉内固定设计的有关解剖学参数进行测量 ,包括颈长肌间距、横突孔间距、椎体矢状径及钩突与横突孔间距等。结果 :在C3~C7相应椎体 ,颈长肌内侧与横突孔之间有 7~ 9mm的距离 ;钩突内侧缘距横突孔 5mm ,钩突前脚距横突孔 4mm。从C3~C7,钩突前脚间距从 15 .4mm增大到 2 3 .2mm ,椎体矢状径为 14 .8~ 16 .3mm ,钩突前后径约 11mm。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的安全区域可以双侧钩突前角为解剖标志 ,在此之间手术比较安全。适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钢板设计以宽度 16~ 17mm ,螺钉长度 12mm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评价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颈椎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9年5月经住院手术的13例颈椎骨折的患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减压,同时带锁钢板内固定联合钛网植骨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18个月,内固定牢靠无松脱,植骨融合,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钛网植骨可即刻恢复节段高度,重建节段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解决了颈椎损伤重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脊柱颈段椎间盘入路椎管内减压的相关解剖。 方法 取18具正常成人颈段脊柱防腐标本,通过不同断层,观察硬脊膜、后纵韧带与硬膜外前隙的毗邻关系和结构特点;测量椎间盘平面的硬脊膜厚度、后纵韧带宽度、椎体矢状径长度。 结果 颈段后纵韧带分为深、浅层,两层在中线两侧4~5 mm处分开,浅层与硬脊膜形成潜在的硬膜外前隙,该隙内有Hofmann's韧带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之间。深、浅层在硬脊膜前外侧形成一梭形腔隙-后纵韧带间隙; 椎体后面矢状正中线到两侧后纵韧带间隙外侧角的距离约为10 mm。 结论 根据后纵韧带的宽度和毗邻关系,颈椎前路手术经椎间盘达后纵韧带,逐渐由外进入后纵韧带间隙减压,可减少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The thickness of the dura mater in the human cervical spine can vary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by vertebral level; these differences can result in various clinical outcomes. The purpose was to measure and analyze cervical dura mater thickness. Microscopic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f tissue from human cadavers. The subjects were nine human cadavers with no previous history of spinal deformity or surgery. Fourteen segments of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ura mater from the C1 to C7 cervical vertebrae were obtained. Dura mater thickness was measured using an infrared laser-based confocal microscop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of cervical dura mater thickness with vertebral level, age, and sex. The overall average cervical dura mater thickness was 379.3 × 10?3 mm.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icknes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s (P < 0.0001). Moreover, the thickness at each vertebra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hicknesses at the other levels (P < 0.05). The posterior dura mater thickness was highest at C1 and lowest at C5/6. Posterior dura mater thicknes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axial, sub-axial, and lower cervical levels, whereas anterior dura mater thickness was relatively constant among level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ickness and age (P < 0.05); however, the average dura mater thicknes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This study shows anatomical differences in cervical dura mater thickness with respect to vertebral level and ag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natomical information that will inform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椎动脉和第1颈神经穿经硬膜处的形态特点及毗邻结构,探讨高血压合并枕颈部疼痛的发生机制。 方法 头颈部标本18具,解剖剥离法暴露,观察椎动脉穿经硬膜处部位及毗邻结构、椎动脉与第1颈神经(C1)的位置关系。 结果 椎动脉在寰枕外侧关节内后侧穿经硬膜,穿经处形成边缘光滑的圆孔,直径6.5~9.0 mm,硬膜与椎动脉外膜由纤维结缔组织连结。C1神经前后根自脊髓发出向外侧走行于椎动脉内侧并在其下方相伴共同穿经硬膜孔(100%),其中与动脉壁相贴者66.7%(12例);神经嵌入动脉壁者22.2%(4例);隔有硬膜组织者11.1%(2例)。C1神经根出孔后走行于椎动脉与椎动脉沟之间。 结论 椎动脉穿经硬膜孔处位置固定,孔边缘致密,限制椎动脉扩张,利于颈椎活动时维持椎动脉供血,当全身血压波动时椎动脉管径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以维持后循环血液动力学稳定,但血压升高有可能将C1颈神经根卡压在硬膜边缘,椎动脉搏动刺激C1颈神经根导致椎枕肌痉挛,出现枕颈部疼痛。这可能是高血压合并枕颈部症状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近节指骨滑车损伤实验,探究其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影响,为治疗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解剖6具成人双上肢手标本,选择示指、中指、环指共36只手指进行研究。分别测量0 °屈曲位时近指间关节近节指骨滑车未损伤及桡侧损伤10%、20%、30%、40%、50%的桡偏角度。 结果 未损伤时近节指骨滑车两端长度平均为(10.25±1.12)mm,桡偏角度为(0.14±0.10)°,损伤10%时桡偏角度为(5.06±0.53)°,损伤20%时桡偏角度为(8.47±0.42)°,损伤30%时桡偏角度为(12.28±0.71)°,损伤40%时桡偏角度为(16.33±0.76)°,损伤50%时桡偏角度为(20.03±0.75)°。近节指骨滑车损伤程度越重,近指间关节桡偏角度越大,关节稳定性越差(P<0.0001,Wilcoxon检验)。 结论 近节指骨滑车缺损对近指间关节侧方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损伤达10%时即可发生侧方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椎动脉第3段(V3段)的垂直段(V3v段)与硬膜囊前壁和周围骨性结构间的连接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头颈标本16具(32侧),在C3~4节段,将V3段周围的软组织及其相关联的连接结构分离,探寻“椎动脉-硬膜动脉导管韧带”,观察其解剖学特点。取该韧带与椎动脉壁相连部,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摄片。 结果 所有标本在寰枕关节后内侧V3v段发现“椎动脉-硬膜动脉导管韧带”共11条(43.7%),长度9.25~4.76 mm,平均(7.39±1.33)mm,直径为(1.16±0.15)mm。该韧带出现于硬膜外层,自V3v段发出,末端分叉或呈分枝状穿入枕骨或连于硬膜。组织学特点为空心管状,管腔与椎动脉相通。 结论 “椎动脉-硬膜导管韧带”是椎动脉连于硬膜和骨之间的空心圆索状结构,可能是椎动脉的脑膜后动脉闭锁形成,是有孔型椎动脉畸形的形态学基础,其对椎动脉的固定及头活动时颅内压的形成有一定作用。枕颈部显露椎动脉时此结构断裂可能是造成椎动脉大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下颈椎前路手术预防椎动脉损伤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1)取20具尸体的C3~7段作为解剖标本,作两侧椎动脉孔内缘间距、椎体横、矢径、椎动脉孔内缘和椎弓根内缘间距、椎动脉孔内缘和椎体外缘间距、 椎动脉孔内缘和钩突关节内外缘间距、椎动脉孔前后缘与椎体前后缘的垂直距离、 椎动脉孔矢径的测量。(2)选30例已确诊为颈椎病患者和50例正常人作为检测对象,用CT测量上述数据。 结果: (1) C3~7两侧横突孔内缘间距、椎体横径、椎体矢径、C3~6椎动脉孔矢径逐渐增大。(2) 钩突内缘与椎动脉孔内缘间距在6 mm之内, C3~6椎体外缘与椎动脉孔内缘间距不超过3 mm。(3) C3~6 横突孔矢径和椎体矢径比值恒定(30.32%~31.86%), C3~5 椎动脉孔前缘与椎体前缘距离逐渐减小,C3~5椎动脉孔后缘与椎体后缘距离逐渐增加。结论:本文的测量数值与不同个体的椎动脉资料相结合,为预防椎动脉损伤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腰神经根血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腰段神经根的血供。方法:35例新鲜胎尸标本,对其中25例动脉灌注乳胶填充剂,进行显微解剖剥离观察,10例动脉灌注墨汁制成透明标本,用于观察动脉血管走行分布情况。结果:脊支动脉多在椎弓根下方紧贴椎体后外缘或与椎管前支共干或单独一干起于腰动脉,且多在根袖远端1/2区穿入硬脊膜鞘。根动脉伴神经根走行,发出的微动脉主要分布在软脊膜内成为一级动脉,由软脊膜内微动脉再发出细支,斜行或横行进入根束束间,沿根束上下分布排列成为二级动脉。结论:神经根血供主要来源脊支动脉发出的根动脉,神经根内血管系统由根动脉沿神经根发出的微动脉在神经根表面和根束间、根束内的微血管网构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前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椎体后缘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上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要点、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20.
椎动脉椎前部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影响椎动脉椎前部供血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5 1例成人尸体标本 ,解剖观察椎动脉椎前部的主要毗邻结构 ,测量椎动脉椎前部两端管腔外径、长度及其与锁骨下动脉形成的角度。结果 :①椎动脉椎前部可分为正常型和先天异常型 ,其中正常型左侧椎动脉外径大于右侧 ,左侧椎动脉与同侧锁骨下动脉形成角度小于右侧 ,两者均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左右两侧椎动脉椎前部长度无显著性差异。②椎动脉椎前部前方有胸锁乳突肌 ;后方有第 7颈椎横突、颈交感干等结构 ,其中颈中、下神经节发出分支形成椎动脉丛并支配该动脉 ,后内侧邻接胸膜顶、颈长肌、头长肌、外侧为前斜角肌。结论 :正常成人左侧椎动脉椎前部较右侧为优势供血动脉 ,但是血管本身或毗邻结构改变有时可致椎动脉管腔狭窄 ,发生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