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外科医生最近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微创外科手术,以减少手术应激和提高美容效果。单切口腹腔镜结肠切除术(SPLC)比多切口腹腔镜结肠切除术(MPLC)具有潜在的好处,当然SPLC的技术难题仍然是让人担忧的问题。因此,Yu等尝试采用少切口腹腔镜结肠切除术(RPLC),并评估根据肿瘤特点专门定制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不同手术切口间疗效的差异。Yu等前瞻性收集了2010~2013年期间的170例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其中行MPLC者92例(54.1%),行SPLC者40例  相似文献   

2.
<正>单切口腹腔镜在各种微创手术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记录比较单切口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结果和中期肿瘤学结果,Yun JA等纳入了2010~2011年期间对原发性结肠癌进行结肠根治切除术的767例患者(250为单切口腹腔镜,517例为传统腹腔镜),采用倾向得分配比方法进行分组。配比前,传统腹腔镜患者并存病比例显著较高;配比后,每组239例患者,单切口腹腔镜组的预计失血量高于传统腹腔镜组,术后随访中位数为37个月,单切口腹腔镜组和传统腹腔镜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定位腹腔镜手术在胃肠息肉和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直径在2.0~3.5cm之间的胃肠道息肉和肿瘤患者(病变位于胃13例.结肠25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术中首先利用内镜进行准确定位,然后行病变切除手术。结果本组38例患者术中均准确定位.定位后行腹腔镜下胃壁楔形切除术7例.经小切口胃壁部分切除术6例.经小切口结肠壁部分切除术25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7年7月实施手术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行结肠全切除术,12例行选择性1/3结肠切除术,11例行选择性2/3结肠切除术,观察分析3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82%,结肠全切除术无复发, 选择性1/3结肠切除术复发率明显高于选择性2/3结肠切除术.结论 结肠全切除术、选择性1/3结肠切除术和2/3结肠切除术3种术式对治疗STC均有满意的疗效,但结肠全切除术后患者腹泻发生率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优点。方法:回顾分析为11例患者采用侧方入路行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系膜均完整切除,1例因肿瘤过大且与后腹膜粘连紧密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2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15)ml,术中无输尿管、胰腺或十二指肠损伤等,术后无大出血、腹腔内疝及吻合漏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0.5±1.25)d。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8个月,无慢性腹痛或吻合口狭窄征象。结论: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入路选择非常重要,是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经侧方入路行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结肠手术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微小的手术切口,更快的术后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它同开腹手术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肠功能恢复早,对肌体的免疫影响小,患者乐于接受。我科自2003年2月以来应用腹腔镜行结肠切除术18例,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的精心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疗效满意,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微创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但仍需腹壁小切口取出手术标本,这种小切口会导致术后相关并发症。因此,如能避免腹壁切口,将进一步降低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微创与美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电视腹腔镜结肠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腹腔镜结肠手术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微小的手术切口,亦更快的术后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为它同开腹手术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肠功能恢复早,对肌体的免疫影响小,患者乐于接受。我科自2003年2月以来应用电视腹腔镜行结肠切除术18例,通过加强对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手术、专用入路及手套入路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的117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专用入路单孔腹腔镜手术(A组),36例行单切口腹腔镜手术(B组),33例行手套入路单孔腹腔镜手术(C组);比较三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 36例均行直肠前切除术。回顾分析3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成功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狭窄1例,经定期括肛,现排便功能正常。结论只要完善术前评估,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笔者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经验,对该方法的手术操作技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21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21例患者中,行右半结肠切除者5例,行乙状结肠切除者2例,行经骶前直肠癌切除术者9例,行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者2例,行全结肠切除者1例,行结肠造瘘术者2例。其中20例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另1例在离断低位直肠时增加了一处12 mm的穿刺切口。手术操作时间40~335 min,(189±75)min;术后住院时间7~16 d,(11.5±3.4)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具有更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联合手术中不增加切口只改变切口位置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中不另增加切口数目,只改变切口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在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联合胆总管结石取出术、阑尾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及肠粘连松解术中,改变切口位置顺利完成手术. 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另加切口,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中改变切口位置,不另增加切口数目,更加体现了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应用改良手助式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自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应用手助式腹腔镜技术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结果 12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80~220min,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1~24个月,无切口肿瘤复发及肠梗阻的发生。结论 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右侧结肠恶性肿瘤病人,应用手助腹腔镜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技术在大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大肠肿瘤切除术19例。结果:息肉肠段切除术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直肠前切除术5例,Miles术5例。中转手术1例。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病例。伤口液化1例。平均手术时间19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5mL,平均术后住院日9.5d。17例大肠肿瘤患者术后随访4~36个月.无术后复发。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腹腔镜的手术指征、无瘤原则,熟练地掌握腹腔镜的操作技术,熟悉腹腔镜下的解剖层次.经腹腔镜大肠肿瘤切除完全能达到与传统开腹术相同的根治效果,而且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更广、损伤更小、病人恢复更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的经验。方法:2001年9月至2005年4月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回顾分析手术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随访1~43个月。结果:1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约为3h,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无切口复发及肠梗阻。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右侧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手助式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247例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切口组(小切口右半结肠切除术,123例)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124例)。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种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腹腔镜组患者,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减少[(193.6±44.3)比(130.5±51.2)min],住院费用明显降低[(402529±13658.5)比(35275.6±8446.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存活率、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右半结肠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具有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1-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7月首次尝试开展了2例单切口腹腔镜全结肠切除,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病人初次手术时,阑尾炎急性发作38例(63.3%),慢性发作22例(36.7%);51例(85.0%)病人急诊行阑尾切除术,9例(15.0%)择期手术,其中探查切口39例(65.0%),麦氏切口21例(35.0%);60例病人均行开放式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5例(41.7%)、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28.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6例(10.0%)、慢性阑尾炎10例(16.7%)、腺癌2例(3.3%);初次手术所在医院为二级医院47例(78.3%),三级医院13例(21.7%)。再次手术原因包括:肠梗阻27例(45.0%),腹壁切口疝26例(43.3%),炎症性并发症7例(11.7%)。再次手术方式包括:切口疝修补术26例(43.3%),肠粘连松解术23例(38.3%),回盲部切除术3例(5.0%),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5.0%),阑尾残株切除术2例(3.3%),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1.7%),脓肿切开引流术1例(1.7%),剖腹探查术1例(1.7%)。结论 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以肠梗阻、腹壁切口疝及炎症性并发症为主。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可能会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初次手术操作规范,腹腔冲洗彻底,切口缝合确切可减少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的处理方法以及一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7例结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合并多发伤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经急诊手术,23例(85.2%)行一期手术,其中17例行单纯修补术,切口感染2例;6例行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1例。4例(14.8%)行单纯近端结肠造口 局部引流术,切口感染1例。除1例因胸腹部严重复合伤死于MODS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创伤性结肠损伤一期手术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达芬奇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克罗恩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0年9月为1例结肠克罗恩病患者施行了达芬奇辅助结肠次全切除术,研究其手术技术、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恢复胃肠道功能,第3天恢复肠内营养,第6天转至康复病房.结论:达芬奇系统用于结肠次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