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学珍  张夏玲  严云丽  李琴 《护理研究》2012,26(22):2056-2057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病人行FOLFOX方案化疗(采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观察组采用Power PICC双腔导管PICC途径给药。[结果]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病人费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每天费用比较,t=47.8,P<0.001;每周期费用比较,t=19.0,P<0.001);且观察组因无需另辟静脉通道,无留置针静脉炎及外渗外漏和疼痛,而对照组30.0%发生了留置针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外漏;对照组满意度63.3%,而观察组满意度100.0%。[结论]Power PICC双腔导管PICC具有耐高压、流速大、避免药物配伍不当、无需另行穿刺开辟第二通道进行辅助治疗等优点,且可用于复查时高压注射造影剂,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置管的时机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2年5~8月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8例置管患者中,用于增强剂团注98次,持续化疗泵注射190次,中心静脉压监测3人次,静脉高营养输注4例.结论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能满足肿瘤患者反复多次团注增强剂、双通道联合化疗、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输注等需求.在患者治疗初期,应主动评估患者治疗方案,早期为患者留置导管,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经锁骨下静脉置人CV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一般情况,院内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ICC导管一般可以保留1年,但大部分患者移植术后要求不再留用。观察组患者院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留置耐高压型双腔PICC导管安全性高,不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在移植中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58例患者中导管堵塞及皮肤过敏样改变发生率为34.8%及13.2%,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脱出发生率各为4.4%,穿刺点渗液发生率为5.0%.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及1.2%。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与普通PICC导管相比,可以同时满足两路静脉输液的需要、可注射造影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景花 《全科护理》2012,10(21):1959-1960
[目的]总结25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操作和维护要点。[方法]25例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均按规范进行置管、维护。[结果]25例一次置管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为病人在用药、抢救、测中心静脉压、高压注射造影剂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ICC于1996年引进我国,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它是一种新的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护理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让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的导管置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腔耐高压PICC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 24例置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原因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堵塞导管经过复通和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后未再发生导管堵塞。结论 根据堵管的发生原因,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合理使用管路,正确封管;妥善管理穿刺侧肢体,保护导管;注意药物配伍,及时冲管;以及全面评估患者,排除诱因等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堵管的发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还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缩短了的住院时间,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总结头颈部肿瘤患者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护理经验。158例患者置管33-148d,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前端为开口设计,打开拇指夹即会回血,在每次输液前后冲洗每个管腔;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在更换贴膜、冲洗导管、更换正压接头时,都严格无菌操作;导管外露部分予施乐扣固定,以防脱管;每次换药使用洗必泰消毒待干后贴膜;日常维护中,密切观察穿刺侧手臂有无疼痛、肿胀情况;高压注射前检查PICC穿刺点刻度,防止高压注射时的突然异位产生的上腔静脉损伤,并规范封管;认为出院后导管的维护很重要,重点是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家庭护理方法宣教。  相似文献   

9.
总结1例三腔耐高压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在导管应用之前采集证据证实其可行性,应用过程中合理选用输液管腔,正确运用输液接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冲封管要求,及时更换敷贴并妥善固定导管。患者顺利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住院32d后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0.
袁颖 《天津护理》2014,(1):71-72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以化疗为主的血液肿瘤患者,解决了诸多的静脉输注难题。但在满足日常静脉治疗需要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尤其患者病情危重、合并其他疾病需同时输注两种或几种药物时单腔PICC便不能满足其需要。2011年10月我科开始对部分患者应用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化疗过程中,既保证了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的顺利输注,又避免了患者再次行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PICC带管期间并及时在院进行导管维护的311例患者,应用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及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并采集感染患者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乳腺癌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我管理能力较好43.09%、中等50.80%、较差6.11%,患者的信息获取、日常导管观察、日常生活管理及异常情况应对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88.57±20.03)分,其中自我管理知识水平较低(高等水平者仅占1.29%);健康行为总分为(97.59±19.13)分。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较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指导自我日常生活管理技巧,从而降低感染率和脱管率。  相似文献   

12.
徐胜军  曹玉萍  段爱旭  魏继平 《护理研究》2012,26(12):1120-1121
化学治疗是肿瘤病人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大,极易引起局部渗漏性损伤、血管破坏及静脉炎的发生,直接影响了病人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可减少病人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完成。PICC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12月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12月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服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患者家属满意度、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导管维护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优质服务后,能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导管维护时间,达到置管效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萍  刘慧  黄秋红 《护理研究》2009,23(29):2684-2684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和坏死.晚期癌症病人长期卧床、恶病质、消耗大量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处于衰竭状态、活动障碍,为压疮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将180例肿瘤术后PICC置管病人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整体护理上采用CNP护理模式,在循证护理理论下提出PICC置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查找实证,评价证据,找出有效解决的方法,制定CNP表格并监督实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人满意度高、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结论]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陈萍  刘慧  黄秋红 《护理研究》2009,(10):2684-2684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和坏死。晚期癌症病人长期卧床、恶病质、消耗大量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处于衰竭状态、活动障碍,为压疮高危人群。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报道压疮发生率及与压疮治疗、护理相关的医疗费用,但临床实践证明,压疮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由于创面愈合困难,继发感染,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通过加强基础护理,降低晚期癌症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练慧萍  刁淑华  谢乙明 《全科护理》2016,(29):3057-305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PICC的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次数、制动时间及PICC置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D-二聚体(D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置管病人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减少VT发生,延长PICC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在静脉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统计采用Power PICC的3258例肿瘤患者导管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中26例异位颈内静脉患者进行导管调整,记录并比较导管在进入机体的10 min内、20~30 min这2个时间段的调整成功率。结果 26例Power 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肿瘤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10 min内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30.8%,其余18例异位导管在25~30 min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100%。3258例置管患者中,发生渗液4.48%,渗血3.99%,皮疹9.97%,血栓0.64%,发生一侧堵管116次、两侧堵管42次。结论将Power PICC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 cm,抬高头肩部30°,退出部分导丝,使导管在人体温度下软化25~30 min后再进行导管异位调整,能有效地将异位的导管调整置入上腔静脉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静脉化疗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的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结果:56例患者置管时间34~152d。发生出血3例,静脉炎4例,置管困难2例,导管堵塞1例,皮肤过敏4例。2例常规置管失败后改为B超引导下置管成功。结论:细致的临床护理、熟练的技术操作、正确的导管维护,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