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7,(11)
目的建立完善的胃舒康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胃舒康颗粒处方中的药材成分黄芪、原儿茶醛、黄连、红花、川芎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对胃舒康颗粒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胃舒康颗粒中黄芪、原儿茶醛、黄连、红花、川芎和当归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丹参素钠含量在10.17~162.7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2.2%(n=6),精密度RSD=0.15%。结论该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相似文献
2.
3.
和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和胃颗粒中厚朴、枳实、陈皮、木香、白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厚朴酚、和厚朴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采用薄层色谱法均能检出厚朴、枳实、陈皮、木香、白术,空白样品无干扰,专属性强;厚朴酚进样量在0.050 88~1.017 6μg(r=0.999 7)、和厚朴酚进样量在0.024 8~0.496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厚朴酚为101.1%,RSD=1.5%(n=9),和厚朴酚为97.9%,RSD=2.8%(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和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金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丹参、制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丹酚酸B.结果 TLC法能特异性地鉴别丹参和制何首乌.丹酚酸B进样量在0.416~2.0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3%,RSD为0.9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控制金丹颗粒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祛湿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祛湿颗粒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法可鉴别出苍术、山楂、茵陈的对应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定出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祛湿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7.
冠心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冠心康颗粒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以RP-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TLC可以鉴别赤芍、川芎、红花,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0.146-1.75mg,平均回收率为98.0%。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冠心康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建立中药制剂桑寄生健骨颗粒的质量检测标准。方法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来对桑寄生健骨颗粒中的淫羊藿和桑寄生两味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桑寄生健骨颗粒中的桑寄生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的斑点清晰,且分离度高,不同成分的阴性样品间无干扰;在0.56~5.60μg槲皮素的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非常好,r=0.9999,平均加样的回收率为98.01%(n=6)。结论本研究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并且准确、可靠,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桑寄生降骨颗粒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通脉抗栓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当归、川芎、麦冬、人参叶。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采用Waters C18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TLC色谱中分别检出当归、川芎、麦冬、人参叶,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对照品浓度在21.744~108.72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0.91%(n=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通脉抗栓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复方头痛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天麻素的含量。色谱条件:Hyperisil ODS(5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12∶8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2 nm,柱温:30℃。结果TLC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天麻素在0.08--0.4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RSD=2.00%)。结论本法可有效控制复方头痛灵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感冒清热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柴胡、葛根、防风、苦地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颗粒中的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制备散结明目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散结明目颗粒,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夏枯草、赤芍、槐花、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制备的颗粒干燥、均匀;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的检测浓度在0.062~1.054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52%,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散结明目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感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芩、黄柏、柴胡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3:57),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黄芩、黄柏、柴胡的薄层色谱图均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芩苷在1.81~72.4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为1.91%(n=9)。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鉴别方法重现性更好,确定了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增强了该制剂质量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9.
通络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通络颗粒剂质量标准.方法:对制剂中枳实、丹参、三七、黄芪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络颗粒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0%,RSD为1.69%;结论:本法可靠,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