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3组,每组36人;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合并高血压者采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坎地沙坦酯组在降糖的基础上采用坎地沙坦酯替代钙离子拮抗剂,(有高血压者每天4-8 mg,无高血压者每天2 mg):胰激肽原酶组是在坎地沙坦组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肌肉注射每天40单位,10周为一疗程。10周后观察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坎地沙坦酯组在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而在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激肽原酶组与坎地沙坦酯组相比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时能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生成,从而更有效的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坎地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16年于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联合前列地尔组30例(试验组)和坎地沙坦组30例(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坎地沙坦8mg每日1次联合前列地尔10μ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单纯坎地沙坦8mg每日1次治疗,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用药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变化.结果 与坎地沙坦组相比,联合用药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坎地沙坦较单纯坎地沙坦可更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4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48例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舒洛地特组(14例)、坎地沙坦组(17例)及联合治疗组(1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2周,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纤维蛋白原(FIB).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舒洛地特组尿蛋白量下降水平与坎地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尿蛋白量下降水平优于单独用药两组(P<0.05),舒洛地特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IB有显著下降(P<0.05).各组患者ALB、SCr、CHOL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坎地沙坦能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徐荷凤  祝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41-134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精尿病肾病(DN)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口服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给药,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口服,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量、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除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福辛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排出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用后血小板功能及肾功能变化。方法:将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常规治疗+坎地沙坦酯)与联合组(31例,常规治疗+坎地沙坦酯+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肾功能指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_2(TXB_2)、血肌酐(Scr)、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血小板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小板及肾功能,还可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治疗的1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组(A组)、坎地沙坦酯组(B组)以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坎地沙坦酯组(C组),每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酯组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种药物组,联合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种药物治疗,两者疗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29):4130-4132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舒洛地特软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持续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持续蛋白尿期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坎地沙坦治疗,8 mg/次,1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软胶囊,250 LSU/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 U-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Scr、BUN、UAE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24h U-Alb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2-MG、α1-MG、NAG、Cys-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舒洛地特软胶囊用于糖尿病肾病持续蛋白尿期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降低U-Alb量。  相似文献   

8.
邢微微 《齐鲁药事》2011,30(10):609-610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观察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对就诊于我院内分泌门诊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坎地沙坦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坎地沙坦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Homa B指数明显增高。结论坎地沙坦酯片(伲利安)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时兼顾降压与降低蛋白尿,可有效地减少心肾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9.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中的检测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择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选择同期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高血压1期患者22例,作为高血压1期组,高血压2期患者28例,作为高血压2期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1期组、高血压2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1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坎地沙坦组40例,口服坎地沙坦酯8~16mg/d;卡托普利组40例口服卡托普利37.5~150mg/d,疗程12周。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咳嗽发生率27.5%,其中有6例不能耐受咳嗽而退出试验,坎地沙坦组无咳嗽病例发生。结论坎地沙坦酯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与卡托普利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1.
许莉敏  谢燕 《天津医药》2023,51(2):194-197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及血清白介素-6(IL-6)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0例DKD患者(DKD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IL-6、DNMT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空腹血糖、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IL-6、DNMT1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 UAER、IL-6、DNMT1及联合检测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KD组的空腹血糖、IL-6、DNMT1、血肌酐、24 h UAER、LD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而eGFR、HDL-C水平降低(均P<0.05)。DKD组的IL-6与DNMT1呈正相关(r=0.560,P<0.05);且IL-6、DNMT1与24 h 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1和0.570,P<0...  相似文献   

12.
宋秋艳  余玲  董瑞鸿 《天津医药》2016,44(6):752-754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 -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 探讨 HIF-1α、 VEGF 在预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 (DKD) 中的价值。方法 76 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根据 eGFR 水平分为 DKD1 组 [eGFR>90 mL (min·1.73 m2), 48 例] 和 DKD2 组 [60 mL/ (min·1.73 m2) <eGFR≤90 mL/ (min·1.73 m2), 28 例], 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23 例为对照组。采用液相免疫沉淀透射比浊法检测 24 h 尿微量白蛋白, 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HIF-1α、 VEGF。结果 DKD1 组、 DKD2 组 UAE、 HIF-1α、 VEGF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 DKD2 组 UAE 水平与 DKD1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IF-1α、 VEGF 水平高于 DKD1 组 (均 P<0.05)。HIF-1α、 VEGF 与 eGFR 均呈负相关 (r 分别为-0.551、 -0.593, P < 0.05)。ROC 曲线显示, 血清 HIF-1α和 VEGF 的 ROC 曲线均位于机会对角线以上; HIF-1α对 DKD1 和 DKD2 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 92.1%、 87.4%, 特异度分别为 91.7%、 85.4%; VEGF 的敏感性分别为 96.1%、 86.2%, 特异度分别为 93.3%、 89.1%。结论 血清 HIF-1α和 VEGF 水平随糖尿病肾脏病进展的严重程度而发生变化, 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脏病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重庆大学医院治疗的1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感染,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魏酸钠和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红蛋白(Hbg)、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及临床症状减轻情况。结果治疗组BUN、SCr和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G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阿魏酸钠与尿毒清颗粒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ysC和KIM-1在造影剂肾病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40例,设定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0例未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比较两组术后4、12、24、48和72 h时的CysC、KIM-1、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e GFR水平。结果术后4 h两组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和72 h时观察组CysC均高于对照组,且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24、48和72 h时KIM-1均高于对照组,且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48 h时两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及eGFR在术后72 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肌酐在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KIM-1相较传统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eGFR等指标,对造影剂肾病的早期预测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川芎嗪对早期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早期(肾功能正常且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T_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艾塞那肽+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胶囊,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川芎嗪片,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体重指数(BMI)与肺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肺总量(TCL%)、一秒率(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单位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 PBG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 PBG、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轻度恶心与皮肤瘙痒,且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T_2DM患者治疗中加用川芎嗪,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联用对尿毒症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尿毒症鼠分组如下:尿毒症组(uc)、氯沙坦组(UL)、帕立骨化醇组(UP)、氯沙坦+帕立骨化醇组(ULP)。正常鼠为对照组(NC)。给药10周后检测大鼠血压(BP),血清中的肌酐(C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24h尿蛋白、尿足细胞(UPC)。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肾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ED-1)。蛋白印迹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UC、uP组BP较NC组显著升高,较UL、ULP组亦显著升高(P〈0.01)。与NC组相比,UC组Cr、P、PTH明显升高(P〈0.01),Ca降低(P〈0.05)。与UC组相比,UL组cr明显降低,uP组Cr、P、唧也显著降低(P〈0.01),且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UC组24h尿蛋白、UPC排泄较NC组增加,但可被氯沙坦、帕立骨化醇所改善。UL、uP组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浸润较UC组显著减少,ULP组较UL、uP组明显减少。TGF-β1蛋白在UC组表达明显增加,UL、UP组明显减少,ULP组减少更为显著。UL、uP和ULP组H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氯沙坦和帕立骨化醇均有肾保护作用,两者联用较单用肾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维生素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Klotho蛋白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金天格胶囊对维生素D-FGF23-Klotho内分泌轴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血肌酐(Cr)、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FGF23、Klotho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及骨密度(BMD).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校正钙、钙磷乘积、25-(OH)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Cr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校正钙、钙磷乘积、25-(OH)D高于对照组(P<0.05),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GF-23、BAP、TRAP5b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lotho蛋白和BMD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金天格胶囊可以改善骨代谢,提高BMD,增强骨矿化,其作用机制或与影响维生素D-FGF23-Klotho内分泌轴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损伤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并从抗氧化应激、抑制肾脏醛糖还原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等方面探讨黄连素抗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连素组,每组10只。黄连素经口灌胃200 mg.kg-1.d-1,每周给药6 d,共12 wk。比较各组大鼠血糖、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UP24)等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肾脏肥大指数、BUN、Cr、UP24等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SOD活性低下,MDA含量增加(P<0.05),肾脏AR活性与其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5)。黄连素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降低血糖、有效控制体重下降、明显改善肾脏肥大指数、BUN、Cr、UP24等指标(P<0.05),血清SOD活性增强,同时MDA含量减少(P<0.05),肾脏AR活性降低及AR mRNA水平下调(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黄连素在调节血糖的同时,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肾脏AR活性与基因表达以抑制多元醇通路的激活发挥其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DN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在均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采取辛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χ2=8.992,P〈0.05);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Upro)、Cr、BUN及CRP水平分别为(50.72±7.74)mg/24h、(70.01±8.56)μmol/L、(3.87±0.54)mmol/L和(3.51±0.6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74±7.92)mg/24h、(84.33±9.01)μmol/L、(5.03±0.62)mmol/L和(5.52±0.6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6.59、8.62、9.30,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