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性科学》2015,(10):52-55
目的:分析西安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水平,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面对面的调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FSM)、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流动人群、在校学生6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计调查2200人,人群整体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是65.9%。在各类人群中,FSM的知晓率最高,达到86.8%,MSM的梅毒知晓率最低,只有42.8%;不同年龄组中,20~29岁年龄组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最高,达到74.0%,60岁以上最低,为20.0%;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者知晓率最高,为69.3%,大专以上组的知晓率为67.5%,文盲组的知晓率最低,为52.0%;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宣传活动和网络。结论:西安市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而且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提高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实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女性性工作者(FSWs)的性病知晓情况及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感染因素。方法:经知情同意后,2017年4-8月对广州地区MSM和FSWs两类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梅毒及HIV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4例MSM的性病相关疾病知晓率、性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性病防止感染方式知晓率分别为62.10%、44.59%、41.08%,408例FSWs以上知晓率分别为49.02%、22.06%、31.13%。264例MSM参与梅毒及HIV抗体检测,梅毒感染率为1.52%,HIV感染率为10.2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高中及以上(OR=0.360,95%CI:0.131~0.989),知晓性病相关疾病(OR=0.373,95%CI:0.157~0.881)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OR=3.440,95%CI:1.401~8.443)和梅毒检测结果阳性(OR=14.151,95%CI:1.745~114.736)是危险因素。FSWs梅毒感染率为3.92%,HIV感染率为0.25%;场所为中高档是感染梅毒的保护因素(OR=0.166,95%CI:0.052~0.526)。结论:广州地区MSM和FSWs的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性病知识知晓率低,应扩大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病毒筛查范围,并加强性病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活跃在同志互联网社区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艾滋病与梅毒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志互联网社区匿名招募MSM,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现场咨询填写问卷,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共调查297人,平均年龄(28.41±5.32)岁,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45.79%),未婚者占90.24%,3个月内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者占43.43%,性病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7.71%。血清学监测167人,其中HIV阳性6人(3.59%),梅毒阳性25人(14.97%)。结论:珠海市来源于互联网社区的MSM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梅毒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性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大力促进安全性行为,尤其需注意普及性病防治知识,遏制相关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活跃在同志互联网社区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艾滋病与梅毒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感染状况,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志互联网社区匿名招募MSM,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现场咨询填写问卷,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共调查297人,平均年龄(28.41±5.32)岁,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45.79%),未婚者占90.24%,3个月内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者占43.43%,性病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7.71%。血清学监测167人,其中HIV阳性6人(3.59%),梅毒阳性25人(14.97%)。结论:珠海市来源于互联网社区的MSM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梅毒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性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大力促进安全性行为,尤其需注意普及性病防治知识,遏制相关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的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梅毒及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020年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性病门诊诊治的男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艾滋病知识知晓、高危性行为情况调查,以及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2020年,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2 028例,平均年龄(35.46±12.96)岁;在婚占56.71%;本省户籍占85.70%。其梅毒阳性率为11.3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8.55%;近3个月与女性性工作者、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者分别占17.31%、20.51%;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占2.91%,近1年曾患过性病占15.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抗体阳性与近1年患有性病(OR=3.51,95%CI:2.48~4.98)和感染HIV(OR=6.33,95%CI:2.96~13.54)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海口地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存在一定的高危性行为,梅毒感染率高。应针对该人群制定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520名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并进行艾滋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19%(469/520);HIV抗体阳性率为9.23%(48/520),梅毒阳性检出率为5.77%(30/520);最近六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比例为53.81%(240/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了性病[OR=3.333,95%CI:(1.146~9.696)]、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较少[OR=3.460,95%CI:(1.770~6.763)]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州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知行分离严重,艾滋病、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有效的干预检测和性病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分析相应人群的艾滋病及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10月对广州市女性性工作者(FSWs)、男男同性恋者(MSM)和吸毒者(DUS)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及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1 091人,其中调查FSWs 591人、MSM 300人、DUS 200人,三类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US(73.5%)、MSM(62.3%)、FSWs(59.4%)。MSM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均最高,分别是9.3%和2.7%,三类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和HIV抗体感染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高危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疫情严峻,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仍需要加大干预控制力度,严格监测和控制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病率,提高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干预的具体策略。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市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调查的男男同性恋者200例,对其实施问卷调查。结果与性伴侣接触场所多以浴池和桑拿为主,占比高达50.5%;最近一年内肛交男性性伴数≤2个;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达76.5%;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7%,梅毒感染率45%,丙肝率13%。结论浴池是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的重要场所,应对浴池型艾滋病性病感染人群进行重点干预,以此控制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医疗机构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在社区医疗机构初次办理围产保健卡的431例孕妇发放调查表,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1例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9.80%,对性病/艾滋病各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不一。本市户籍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本市户籍孕妇(2=7.02,P<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2=36.71,P<0.01)。结论:通过多渠道加强对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是流动人口、低学历孕妇应作为宣教重点对象,以进一步提高其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疾病预防意识,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患者对性病/艾滋病的了解以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在人群中进行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及干预方式。方法:对皮肤性病患者按就诊科室分为2组,在同一时间可随机调查人群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给予适当的性病预防知识宣传及干预,再对同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群对性病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宣传较多的艾滋病及经典性病如梅毒、淋病等,但对性病的预防及传播知识了解不够。结论:加强社会宣传,提高人们对性病预防知识及意识的提高,通过行为干预是预防性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病感染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艾滋病知识的因素,为下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利用问卷调查来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性病感染状态等。结果:研究共纳入456名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4.06±11.40)岁;HIV感染率为3.29%,尖锐湿疣感染率为16.23%,生殖器疱疹为6.80%,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为5.48%,淋病为4.17%,梅毒为3.95%;26.75%的就诊者仅感染1种性病,2.41%的就诊者同时感染2种,0.44%就诊者同时感染4种,0.66%同时感染5种,无就诊者同时感染3种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37.94%,教育程度低、年龄较大、已婚、月收入低和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结论:应加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各种性病的筛查,为其提供一整套规范化的诊疗服务,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做好重点人群性病艾滋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AIDS among men may have had an influence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philis trends among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loss of men at high risk for acquisition or transmission of syphilis in this population and/or by prompting safer sexual behaviors in response to the threat of AIDS. GOAL: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IDS mortality rat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philis incidence rates among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84 to 1997. STUDY DESIGN: We used a fixed-effects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tate-level AIDS mortality rat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philis incidence rates for men. RESULTS: Our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er AIDS mortality and lower rates of syphilis incidence, after we controlled for confounding factors. Our model estimates suggested that every 20 AIDS deaths per 100,000 adult men are associated with declines of about 7% to 12% in syphilis incidence rates among men. CONCLUSION: Increases in AIDS-associated mortality may have accounted for one-third to one-half of the decline in syphilis rates among men in the early 1990s. Recent declines in AIDS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recent outbreaks of syphilis, particularly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Our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STD prevention services to men with HIV infection and the need for STD surveillance in communities at risk for syphilis outbreaks.  相似文献   

13.
娱乐场所“服务小姐”STD/AIDS感染患病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娱乐场所“服务小姐”STD/AIDS感染患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 2 0 0 1年和 2 0 0 3年随机抽取的 181名和 45 9名娱乐场所的“服务小姐” ,按有关监测标准进行STD/AIDS检测诊断 ;采取讲座、发放健康处方和安全套、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2 0 0 3年STD检出率 49.0 2 %显著低于 2 0 0 1年的STD检出率 72 .93 % (P <0 .0 1) ;梅毒检出率 2 0 0 3年的 0 .87%与 2 0 0 1年的 3 .3 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 0 0 3年淋病 (6.97% )、非淋菌性尿道炎 (9.3 7% )、细菌性阴道炎 (12 .42 % )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 2 0 0 1年 (分别为 14 .3 6%、2 5 .97%、2 4.3 1% ) (P均 <0 .0 1) ,而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 2 0 0 3年 (6.75 %、11.98% )却显著高于 2 0 0 1年 (1.66%、3 .3 1% )的检出率 (P <0 .0 5或P <0 .0 1) ;<2 0岁和 >3 6岁年龄组的二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其他各年龄组 2 0 0 3年低于 2 0 0 1年的检出率 (P <0 .0 5或P <0 .0 1) ;初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服务小姐”STD检出率有显著下降。结论 HIV未检出 ,STD显著下降 ,干预效果成效显著 ;STD防范意识增强 ,同时对加快构建立体综合性防治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梅毒患者的就诊延迟行为影响因素,为梅毒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院性病门诊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求医行为特征,分析影响延迟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06例梅毒患者,平均年龄(50.38±14.61)岁;57例(27.7%)出现症状就诊,40例(19.4%)因发生过高危性行为来就诊;患者中以隐性梅毒患者为主(132例,64.1%),性病艾滋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39.8%,平均就诊延迟时间为40.4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知识知晓患者平均延迟就诊时间为22.79天,短于不知晓患者(52.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平均延迟就诊时间(14.3和17.2天)短于隐性梅毒(54.2天)。结论: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和梅毒分期是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重庆市乡镇及城市男性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于2009年11-12月对重庆市4个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共760人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乡镇及城市的男性对艾滋病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6.40%,其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为84.00%,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为68.50%,对"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吗?"知晓率为70.10%;农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只有59.80%,低于其他职业的人群,其艾滋病知识的得分也最低(5.98±2.89)。结论重庆市男性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全面,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仍然是影响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STD/HIV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和就诊延误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参加STD/HIV自愿咨询检测且已经出现疑似STD/HIV感染相关症状、近2年内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结果:共调查313名MSM,38.02%近2年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40.89%拥有固定的同性性伴,肛交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7.04%。本次病程中80.51%发生就诊延误,首次就诊间隔时间平均为30天,影响就诊延误的因素主要包括职业、对同性恋的态度、近2年是否发生异性性行为、是否曾患其它非梅毒性病、就诊频次、是否暂停性生活。血清学监测结果 HIV感染率为20.77%,现症梅毒感染率为6.39%,同时感染HIV和梅毒的比例为4.79%,就诊延误发生者的HIV感染率和梅毒感染率均高于未发生就诊延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就诊延误发生率高,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服务质量以减少就诊延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阳市2011年至2013年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性行为情况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建筑工地1203名男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及HIV、HCV和梅毒检测。结果:2011年至2013年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29.1%、42.1%、52.5%。年龄20~39岁、未婚、高文化程度者知晓率较高。感染HIV高危行为发生普遍,最近1年与暗娼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分别为22.2%、16.7%、64.0%;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每次用安全套的分别为27.3%、22.2%、17.9%;梅毒感染率2.5%、0.7%、1.0%;HCV感染率0.2%、0.5%、0.3%,2011年发现1例HIV阳性。结论:贵阳市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今后要加强该人群宣传、干预及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谢小英  苗文利 《中国性科学》2013,(9):101-103,108
目的:降低暗娼人员艾滋病性病感染风险,推动性一艾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性发展,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提供实践证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辖区内低层次暗娼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综合干预,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234例FSWs,发现梅毒感染者33例(感染率14.10%);干预结束后调查FSWs220例,未发现HIV新感染者,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6.81%),梅毒感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3,P〈0.05);干预前FSWs对艾滋病预防知识8条知晓率为72.3%,干预后知晓率为89.7%,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前接受过疾控中心或社区提供安全套的比例为45.3%,干预后为87.2%,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每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到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由20.5%提高到45.4%,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FSWs中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性病住院患者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拟为提高患者性病防治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254例性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回顾性面对面调查分析,并比较健康宣教前后的性病知晓率情况。结果调查发现,在254例性病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知晓率为57.6%,女性患者知晓率为58.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7.3%,明显低于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年龄在20岁~40岁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6.3%,明显高于年龄在>40岁~60岁及以上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离异/丧偶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在婚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力工作者对性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于体力工作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职业类型和年收入程度患者对性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婚前有过性行为的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婚前未有性行为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健康宣教后患者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宣教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病患者对疾病知晓率较低,医院和政府应当着重加强对女性、低学历和老年人对性病知识防治的宣教工作,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