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童康颗粒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厌食的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其中治疗组27例给予童康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12%,在改善患儿食欲食量和体重方面,二者均有疗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童康颗粒能有效改善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使患儿体重增加。结论:童康颗粒组疗效优于四磨汤口服液组。  相似文献   

2.
健儿厌食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虚食滞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健儿厌食康颗粒治疗脾虚食滞型小儿厌食症,并以适贝高儿宝颗粒作为对照,进行了系统观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遵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共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厌食症患儿119例,脱落2例、剔除1例,余117例合格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8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增食颗粒,对照组30例采用江中健胃消食片,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增食颗粒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苍术运脾散治疗小儿厌食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运用自拟苍术运脾散治疗30例厌食患儿,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1~5岁;病程3个月~1年。表现为不欲食、挑食、拒食,面色微黄,偏瘦者24例;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厌食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厌食患儿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加味厌食散治疗小儿肝郁脾虚厌食症260例(硫酸锌对照组82例),治疗3个月后,加味厌食散组临床有效率93.6%,治愈率79.3%体重平均增加1.2kg;身高平均增加2.3cm;防治复感儿有效率92.6%。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肝郁脾虚型厌食患儿中98例缺锌者,治疗后加味厌食散组发锌值平均升高60.05ppm,对照组平均增加39.55ppm。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01)。在测试肝郁脾虚型厌食患儿的尿木糖吸收率实验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22例,两组治疗后前组高于后组差异显著(P〈0.05)。检测患儿的血红蛋白发现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两组差异显著(P〈0.001)。结果:加味厌食散能有效地改善肝郁脾虚型厌食患儿的厌食状况,使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增加,此外对于提高厌食症患儿的小肠吸收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含量有一定作用。结论:加味厌食散对肝郁脾虚型厌食患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脾开胃冲剂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运脾开胃冲剂,对照组口服健儿素颗粒,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脾开胃冲剂能有效地改善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证候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运脾止泻颗粒对脾虚泻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脾止泻颗粒对脾虚泻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脾虚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运脾止泻颗粒,对照组口服思密达;疗程均为10d.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尿D-木糖含量、唾液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尿D-木糖含量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治疗组唾液淀粉酶活性治疗后亦高于治疗前(P相似文献   

8.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采用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静怡 《光明中医》2020,(22):3508-3510
目的探讨五谷运脾消疳汤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小儿厌食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五谷运脾消疳汤治疗,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指标和红细胞、血红蛋白、血锌、唾液淀粉酶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儿食欲、食量、面色、腹部不适、精神、大便不调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腹部不适、大便不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锌、唾液淀粉酶评分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00%,高于对照组的90. 00%(P <0. 05)。结论五谷运脾消疳汤治疗小儿厌食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强食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和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儿宝颗粒,1.75g/kg)、运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4.20、2.10、1.05 g/kg),每组10只,采用特制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厌食症大鼠模型,造模和给药期间监测大鼠的体质量和摄食量,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含量,取胃窦部胃壁组织,制备组织匀浆,ELISA法测定胃窦GAS及SS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体质量和24小时摄食量明显减少,血清和胃窦GAS含量明显降低、SS含量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运脾颗粒不同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和24小时摄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中剂量组血清GAS均升高,胃窦GAS升高,胃窦SS降低(P0.05)。结论:运脾颗粒对幼龄厌食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龙牡壮骨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厌食症患儿给予龙牡壮骨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变情况等。结果:实际完成49例,脱落1例,49例患儿中临床痊愈6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8%;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对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弱)的临床疗效确切,因口感较好,易于被患儿接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悦脾开胃颗粒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厌食症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萍  柴雪娇 《中医杂志》2011,52(12):1026-1028
目的观察悦脾开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夹积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悦脾开胃颗粒,1岁以下每次7.5g,1~4岁每次10g,5~9岁每次15g,10岁以上每次20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启脾口服液,1岁以下每次3ml,1~4岁5ml,5~9岁7.5ml,10岁以上10ml,每日3次。两组均连用14天。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总积分及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4%,对照组总有效率64.6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以及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两组治疗后以上积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悦脾开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夹积型疗效确切,优于启脾口服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益神颗粒,3次/d,1袋/次,口服;对照组予鲨肝醇片,3次/d,40 mg/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3%,对照组为80.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2组治疗后均有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改善情况2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益神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脾法治疗儿童厌食症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运脾法对儿童厌食症(脾虚型)的作用,将运脾方制成糖浆治疗患儿56例,3个月为1疗程,临床观察患儿的总进食量、体重、皮下脂肪厚度、末梢血血红蛋白(Hb)、血清锌(Zn)等。结果:总有效率为85.71%;总进食量、体重、皮下脂肪厚度、Zn含量等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健脾颗粒的药效。方法 用健脾颗粒分别按 1.5 0、3.0 0、6 .0 0 g生药 / kg给利血平造模脾虚小鼠灌胃给药 ,观测疗效。结果 增加小鼠的耐缺氧的能力 ;抑制小鼠的肠管运动 ;提高小鼠的免疫力。结论 健脾颗粒具有健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凤香 《光明中医》2012,27(7):1322-1323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中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脾肾亏虚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并设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细胞(WBC、Hb、PLT)、免疫功能变化(IgA、IgG、IgM、ICT)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对照组为38%(P<0.01);治疗组患者血细胞有所下降。但下降值和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该药配合化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骨髓抑制,其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纳入脾虚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分为中西药结合实验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合并考夫克与头孢美特酯治疗;西药对照组仅给予考夫克与头孢美特酯;每组均为30例,并设空白对照组15例,为健康人群.1个疗程(14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及干扰素-γ(IFN-γ)浓度变化,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①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对照组给药前血清IL-4,IL-6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IFN-γ显著降低(P<0.01);③1个疗程后实验组、对照组血清IL-4,IL-6水平均下调,IFN-γ均上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对提高治愈率与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变态反应,调节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及普通针刺联合皮内针组(治疗组),两组按1∶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皮内针(心俞、脾俞)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以12次为1个疗程,采用失眠疗效评价标准[1]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观察,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PSQI评分在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可维持至疗程结束后1个月(P>0.05);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疗程结束时(P<0.05)。结论: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增效作用,并且可以较长时间地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胃热型消渴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半夏泻心汤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脾虚胃热型消渴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辨证属脾虚胃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而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每日2次,服用8周。对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实验室理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P〈0.01),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小,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治疗脾虚胃热型消渴病在传统常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减轻,可平稳降低血糖水平,低血糖反应较少,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