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来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诊治的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选时及治疗3、6、12个月后的房颤发作频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患者的再住院率和致残率。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再次随访,发现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再住院率及致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良好,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阵发性房颤复发,还能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及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晨  王联发 《医学综述》2015,(6):1066-106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使心房发生电重构及结构重构,而心房重构的发生同时加重房颤的发生及维持。目前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有效降低房颤的发生,并可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心肌离子通道与载体、抗炎抗氧化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余强 《医学综述》2014,20(21):3941-3944
近年来研究发现心房颤动(房颤)与炎症、氧化应激关系密切。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神经激素激活等作用机制使形成房颤的病理基础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具有降低房颤发生率的作用。该文对最近几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袁琛  陈超  张军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204+1206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HF)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HF合并阵发性AF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匹伐他汀组,110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10例)。治疗并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RP、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有效减少AF的复发,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和CRP。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5年,观察治疗前后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1.5年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21%,对照组39.4%,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能够显著减少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付春 《当代医学》2013,(28):98-9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功能不全且合并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P水平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RP分别为(14.91±4.1)和(10.2±2.9)m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RP分别为(13.2±1.7)和(10.3±1.5)mmol/L,两组治疗后CRP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且其房颤复发和恶化、心源性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可有效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发病时症状严重程度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治疗方案分为非他汀治疗组(108例)与他汀治疗组(57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出入院时NIHSS评分。结果:入院时他汀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非他汀治疗组(6.0及13.0,P<0.01),神经功能损害较轻;出院时功能转归良好百分比高于非他汀治疗组(77.2%及39.8%,P<0.01)。结论: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减轻急性脑梗死症状及功能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阿托伐他汀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20毫克;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18个月后判定两组患者房颤再发率及持续性房颤发生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房颤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能够降低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8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101例,仅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患者107例,在胺碘酮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水平和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平均左心房内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相关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使用胺碘酮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具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10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患者102例,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总有效率、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治疗方案能减少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抑制心肌重构,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自1976年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因其高效、安全、半衰期长,被作为降血脂药物的首选药物.源于肝的胆固醇是形成血胆固醇的主要原因,而非肝细胞中肝胆固醇的产生是正常细胞功能所必需的,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近几年临床应用新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地奥脂必妥和洛伐他汀降低血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口服地奥脂必妥0.1g,2次/d;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2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降低血脂疗效相当(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奥脂必妥降脂疗效和洛伐他汀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天然他汀类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脂血症的治疗,新的临床应用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血脂水平,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危险。而且还有抑制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栓形成及对血管平滑肌作用等非降脂功能。本就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胡耀武  王佳  李艳  刘燕 《上海医学》2022,(5):343-348
目的 通过分析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与房颤进展相关的主要临床指标,以便构建简单实用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9月在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326例,其中男176例、女150例,根据出院1年期内随访是否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分为房颤进展组(58例)和房颤无进展组(268例)。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阵发性房颤进展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并构建预测评分模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不同评分组(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进展)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比。结果 房颤进展组的年龄、BMI、左房前后径(LAD)均显著大于房颤无进展组(P<0.01、0.05),心率显著快于房颤无进展组(P<0.01),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房颤无进展组(P<0.01),年龄≥60岁、BMI≥26.5 kg/m2、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率≥80次/min、尿酸水平≥345μmol/L、LAD≥43 mm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房颤无进展组(P值分别<0.01、0.05)。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抗栓药物对阵发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PAF)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PAF病例807例,其中80例因各种原因失访,有效病例727例,分别使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栓治疗,随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比较二者预防主要终点、次要终点事件、主要出血事件及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高危PAF组,使用华法林治疗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均较阿司匹林组低(P<0.05),出血事件二者间无差异(P0.05);中危PAF组,使用华法林及阿司匹林治疗,二者在主要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间无差异(P0.05),而应用华法林抗凝较应用阿司匹林抗栓能降低次要终点事件、及次要事件(P<0.05).结论:对高危PAF病例,应用华法林抗凝较优于应用阿司匹林抗栓;对中危PAF病例,主要事件二者疗效相当,但应用华法林抗凝能减低次要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普罗帕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金海  郑秀霞 《中原医刊》2005,32(15):68-69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无房颤患者2倍;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2倍。而长期预防其反复发作仍是一个难题。普罗帕酮的药理学特性提示,其具有抗颤作用,且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研究通过对该药随机与安慰剂对照、较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价其预防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其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是1970年代由Endo等人首先发现的新型调脂药物,是一种羟甲戊二酰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它们来源于青霉素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可抑制HMG-COA的菌株。HMG-COA可以抑制胆固醇在体内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血浆总胆固醇浓度下降。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及不良反应用作简单介绍。1发展现状他汀类药物依据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来源于微生物的培养基、培养液,有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第二代为人工合成的氟伐他汀。第三代为微克级新型调脂药,目前有阿托伐他汀[1]。他汀类药物口服吸收迅速,一般在2~4h达到血浆峰值浓度。它们均在肝组织吸收,通过细胞色素酶系统进行代谢。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为脂溶性无活性内酯,在肝脏中羟化为活性而发挥作用;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为水溶性本身就是活性代谢物。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谢物均有活性,低剂量即有效,它们主要经胆汁排出。2临床应用2.1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HLP)他汀类药物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降低血浆中的三酰甘油(TG)也有疗效。2.2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所致的继发性HLP非胰岛素糖尿病主要是T...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用于高血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本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90例高血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以瑞舒伐他汀+曲美他嗪实施联合治疗,并对半年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0例患者治疗半年后,显效43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6%。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与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结论:以瑞舒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高血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确切,不仅对心房的颤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且安全性很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