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机体与药疹发生的相互关系及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和列表法对208例药疹病例报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8例药疹病例报告中由抗生素引起的为132例,占63.46%,其中以青霉素类所占比例最高,药疹的分型以麻疹样型最多,占40.38%,其次为荨麻疹型和猩红热样型。结论:引发药疹最多的药物是抗生素,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和抗感冒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在儿童疾病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并观察其表现类型及发展规律,对184例小儿药疹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以抗生素最多,共72例,占39.13%,其次为痢特灵,共38例,占20.65%。经观察发现,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数最多,共144例,占78.26%,其原因可能与该年龄段的儿童免疫力低下,易患儿科疾病用药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8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样为多占50%,其次荨麻疹型占26.25%.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0%,解热镇痛药占15%.癫痫药物占12.5%。结论 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以氨苄青霉素为主.其次为头孢茵素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在儿童疾病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引起疹的药物,并观察其表现类型及发展规律,对184例小儿药疹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以抗生素最多,共72例,占39.13%,其次为痢特灵,共38例,占20.65%。  相似文献   

5.
本组资料收集了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的各种皮肤病住院患者926例,其中药疹204例,占住院病人总人数的22.0%,而由抗生素所引起的药疹则占药疹总数的40.19%,由生物制品所引起的药疹占药疹总数的30.39%,药疹类型又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较为常见,其次是荨麻疹型药疹。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杜绝滥用抗生素,同时对生物制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住院药疹的常见致病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1例患者,重型120例,非重型171例。主要药疹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占27%,剥脱性皮炎型23%,发疹型20%。常见致病药物中,抗生素占28%,抗痛风药占15%,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占13%,中药占7%,解热镇痛药占6%。重型药疹26%由剐嘌呤醇引起,24%由抗生素引起。致病药物比较,青霉素类潜伏期最短,主要致非重型药疹;剐嘌呤醇主要致重型药疹,其潜伏期、病程均较长,激素使用量较大,皮疹难控制。重型药疹在平均年龄、潜伏期、病程、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激素用量及皮疹控制时间等与非重型都有显著差异。结论药疹最常见的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和副脱性皮炎型。抗生素、别嘌呤醇和镇静催眠抗癫痫药是引起药疹的最常见药物。引起重型药疹的主要为别嘌呤醇和青霉素类.  相似文献   

7.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男性占11.9%女性占28.1%。10岁以下者占53.1%,引起的药物以解热镇痛药为主,占90.6%。平均潜伏期10.2天,死亡率15.6%。对合理用药,降低药疹发病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多种不同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型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2001—2003年3月间的214例荨麻疹型药疹,常见的致敏药物有12种之多。其中破伤风疫苗引起36例,占16.82%,其次为狂犬病疫苗31例,占14.49%,青零素类29例,占9.35%,及痢特灵等。其中25例伴血管神经性水肿,占11.68%,14例伴血清病样综合征,占6.5%,17例伴胸闷气急,20例伴血压降低,9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未发现肝功能异常。结果 所有患者经甲基强的松龙40-60mg,维生素C2g静脉滴注,口服抗组织胺药均获痊愈。结论 荨麻疹型药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可由不同药物所致。临床上根据服用的药物与皮疹类型的关系及潜伏期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黄伟涛  许曼红 《吉林医学》2008,29(11):906-90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院皮肤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因药疹到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9例患者中有196例可明确为1种致敏药物,占67.8%(196/289)。由青霉素类引起的药疹共有71例,占36.2%(71/196),其中阿莫西林45例,安西林21例,苄星青霉素G5例。磺胺类引起的药疹共有36例,占18.4%(36/196)。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共有56例,占28.6%(56/196),其中扑热息痛24例,吲哚美辛26例。青霉素类及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分别占8.5%(6/71)及8.9%(5/56)。巴比妥类引起的药疹共13例,占6.6%(13/196),其中重症药疹占38.5%(5/13)。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多为80—120mg/d,病程较长。结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及磺胺类药物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以及巴比妥类。  相似文献   

10.
郝立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73-3774
目的:了解本院药疹的发病情况。方法:对60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药疹中,致敏药物以青霉素类居多,占26.7%,其次为解热镇痛类,占23.3%,中药及中成药居第三位,占16.7%。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居多,占60%,其次为荨麻疹样型(18.3%)。结论:应警惕中成药引起的药疹。  相似文献   

11.
药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在各科临床诊疗过程中时有发生。笔曾经对我科1990~1999年间83例药疹住院病例进行临床分析,重症药疹5例,占6.0%;而近5年来重症药疹药疹的发生比例明显增加,占同期的14.3%。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9例重症药疹分析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更好指导疾病的诊断和临床用药。方法:对我院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药疹的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占48.1%,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占31.5%,再次为中成药注射剂13例,占12%;药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型多见,占44.4%,其次为荨麻疹型,占33.3%。结论:以青霉素、头孢菌素为主的抗生素及各类"抗感冒药"已成为小儿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13.
对202例发生药物性皮炎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共有近20种类致敏药物,排在前4住的分别为抗生素42.6%、解热镇痛类24.3%、血清制品4.5%、喹诺酮类3.5%。而磺胺类仅占约1%。药疹的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发疹型。轻型药疹190例,重症药疹12例。结果表明,本组观察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排序已发生变化,头孢菌素类药及“抗感冒药”已成为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05例药疹,由解热镇痛药引起者为52例,占49.5%。其中又以速效伤风胶囊居首位,其次为青霉素和痢特灵。在解热镇痛药所致的药疹中以固定型最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学龄双生子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Carey气质问卷对呼和浩特125对8—12岁双生子进行气质测评,同时运用家庭环境调查表对与气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双生子儿童中易养型和中间偏易养型儿童占多数,易养型儿童41.6%,中间偏易养型儿童38.O%,难养型儿童11.2%,中间偏难养型儿童占6.4%,启动缓慢型儿童占2.8%。学龄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遗传度为0.454。家庭亲密度及教养方式、卯型、双生子年龄、父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及分娩方式对学龄双生子气质类型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学龄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药疹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静  朱春未 《吉林医学》2000,21(5):296-297
目的 :探讨药疹与某些致敏药物的联系。方法 :查阅了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院药疹病历 132例 ,对致敏药物的种类及疹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怀疑致敏药物 6 5种 ,药疹的分型以荨麻疹型最多 ,其次为麻疹样型和猩红热型。结论 :引发药疹最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 ,其次是解热镇痛药和中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苄青霉素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4例氨苄青霉药疹患者初次发病的潜伏期,症状,皮疹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伏期平均8.4天,疗程平均13.6天,药疹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90.37%),结论:氨苄青霉素药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但也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型等。  相似文献   

18.
固定型药疹45例临床分析董静固定型药疹(Fixecldrngeruption简称FDE)是药疹中较常见的一种疹型。在国内占药疹的首位,约占药疹的40%左右,在国外亦有很高的发病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固定型药疹45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致敏药物:4...  相似文献   

19.
住院患者药疹1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近年来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药疹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全身症状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致敏药物仍以青霉素类抗生素为主 (6 4 / 133) ,其次为抗癫药 (14 / 133)。皮疹以发疹型为主 (6 8/ 133) ,其次为多形红斑型 (2 9/ 133)。地塞米松用量为 (7.95± 3.6 5 )mg。结论 :近年来药疹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为主 ,药疹类型以发疹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2004年1月2006年6月,门诊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型。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6月间的药疹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致病药物及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疹病例186例,常见致敏药物中抗生素类占38.7%,中成药类占26.9%,多种药物合用致敏占19.9%,解热镇痛类占3.8%,生物制品和精神神经类各占2.1%,原因不明占6.5%。主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占69.4%、荨麻疹型占18.8%、固定型占7.0%。引起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荨麻疹型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均为抗生素类,分别占34.9%和45.7%,其次是中成药,分别占27.9%和34.3%。重症药疹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主要由抗生素引起,也可以由中药引起。结论本组病例中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和中成药。由中药引起的药疹比例大幅度增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